- UID
- 16047
- 帖子
- 1093
- 精华
- 0
- 注册时间
- 2011-6-11
访问个人博客
|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01:03
| 只看该作者
转 巴基斯坦究竟发生了什么 习近平罕见推迟访问
巴基斯坦究竟发生了什么 习近平罕见推迟访问
2014年09月07日
中国外交发言人秦刚6日证实,习近平将推迟访问巴基斯坦。此前一天,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已经对外界公开上述消息。中方的理由是,最近一段时间巴基斯坦政局动荡。目前双方在沟通习近平访巴的新日期。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络版编辑香农4天前的一篇文章认为,按照计划,习近平将在9月中下旬展开南亚三国之行,将到访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此前印度媒体还曾分析,这次巴基斯坦有可能成为习近平南亚之行的第一站,以显示“中巴全天候友谊”。
在香农看来,中方在推迟访问巴基斯坦的背景下,如果习近平按计划访问印度和斯里兰卡,对巴基斯坦而言,可能是一个难以接受的现实。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在各个领域“竞争”,当然也包括对华关系。
笔者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中印关系的势头似乎盖过了中巴关系。莫迪当选印度总理后,已经多次公开表示对华示好的意愿,在与李克强通电话的时候,他请李转达邀请习近平访问印度的讯息;不久后他和习近平在巴西出席金砖国家峰会的时候首次晤面,莫迪再次当面邀请习近平访印。
其实早在莫迪当选前,中国对印度的重视就已经开始,去年3月李克强当选总理后外访的第一个国家就选择了印度,这被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并认为是两国新热络的迹象。今年6月印度副总统来华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公布60周年仪式,似乎是对中印关系转暖的一个“背书”。两军交往也在深化。7月印度陆军参谋长比克拉姆·辛格访华,到国防大学演讲,还参观了海军基地。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公开表示,此访是印方在与中国政治和军事领导人互动方面发出的积极信号。在此背景下,习近平将访问印度,必将继续推动中印合作。在中国高层看来,中印合作的内容远大于分歧。
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是习近平和莫迪都不会出席9月在纽约举行的气候峰会,这让奥巴马很没面子,而中印是对气候条约有着重大影响的国家,西方一直揶揄。不知这次习近平和莫迪的“默契”,是否算作针对西方用气候问题打压发展中国家的首次“合纵连横”。
中巴关系最近的微妙主要体现在反恐上。
今年以来,中国遭到的“暴恐袭击”明显增多,中方对“三股势力”的打击已经不仅仅限于国内,对他们在中东和西亚山区的培训基地早有不满。巴基斯坦境内其实也隐藏着随时可能越境中国的激进主义分子。
西方媒体曾报道,长期以来,中国一直私下向伊斯兰堡施压要求巴基斯坦采取行动打击据信盘踞在该国北瓦济里斯坦部落地区的激进分子。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印度和巴基斯坦问题高级研究员丹尼尔•马基尔就曾对媒体表示,“北京方面最大的担忧或许不是他们在巴基斯坦接受训练,而是他们从那里向中国散发DVD、CD等宣传品……中国认为这严重危及到中国的国家统一和安全,因此北京向巴基斯坦施加了很多压力,要求巴方肃清这些组织。”
虽然巴方仍不时向中国移交一些低级别激进分子,但核心领导层基本未被触及。这令中方感到困惑和不满。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刊载的一篇文章称,中国官员和专家曾私下指责巴方在对激进分子采取军事行动前会有情报人员给其通风报信。
西方媒体的报道,或许有“离间”中巴友谊的意味;但事实证明,巴基斯坦在打击恐怖主义实力的能力上确实需要包括中方在内的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督促和更多支持。
当然习近平推迟访问巴基斯坦,不可能与上述分析有关,恰恰相反,习的访问会督促巴方加大打击力度,继续推进防范恐怖袭击的合作。
那么巴基斯坦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习近平罕见地推迟拜访这个“全天候”的朋友。
中国官媒人民日报的报道称,2013年5月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领导的穆斯林联盟在国民议会选举中以明显优势获胜,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并成功组阁。反对党正义运动党和人民运动党近期指责穆斯林联盟在去年操纵大选,并要求谢里夫辞职,重新进行选举。在遭到拒绝后从8月14日起发动数万名支持者游行,威胁占领总理府。
最近一周,巴基斯坦局势恶化。8月30日深夜,抗议者涌向总理府,与警察发生冲突,目前已造成3人死亡、约500人受伤。9月1日上午,多名示威者冲击了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造成节目播出一度中断。
笔者注意到,即使在这种背景下,中方派出的协调习近平访问巴基斯坦的联络小组依然在认真工作。这意味着中方此前也没有想到巴政局能持续恶化。巴基斯坦黎明报9月初曾引述该国外交部发言人塔西姆·阿斯拉姆不久前的公开表示,称习近平没有推迟和取消访问的计划。可见巴方并不愿意看到访问被推迟。
巴方当然愿意看到中国最高领导人访问,一是可以通过访问对国内传达出中国支持谢里夫政府的信号,这等于是通过习近平访问来支持巴基斯坦现政府的合法性,以巩固其政权。二是习近平来访,中巴将签署多项文件,这将成为谢里夫政府的“政绩”,为其统治继续提供合法性寻求依据。
上个月局势动荡还不严重的时候,谢里夫曾透露,双方签署的协议金额很可能高达340亿美元。而该国2013年的GDP也才仅为2300亿美元,中方与其签署的协议金额占该国GDP的七分之一!
为此巴方上下都在为习近平访问做准备。比如巴基斯坦经济最发达的旁遮普省“一把手”沙巴兹最近高调赞扬中资公司在巴基斯坦的投资活动,希望中国访问团带来大笔协议,加深双方合作。此人正是总理谢里夫的兄弟。
不过中国人的外交越来越理性。尽管“哥儿俩好”,但“不入危局”也是中国外交的题中之意。
在笔者看来,习近平推迟访问的原因有四:一是巴基斯坦动荡的局势不明,中方此时到访意味着对现政府的认可,但却可能会让中国外交陷入困惑和纠结。一旦谢里夫政府大选舞弊罪名坐实,最终下台,不仅将让中国很“没面子”,也会使得外交局面更被动。
二是目前巴方已经没有太多时间和能力来筹划习近平在巴国的访问行程,接待将成为问题,安全则是中国考虑的重中之重,以确保习近平到访万无一失。如今在目前混乱的局面下,习近平到访的安全不能完全保障,因而需要推迟访问。
三是中国将和巴方签署众多协议,谢里夫政府一旦失势,是否会让这些协议带来经济风险?此前中泰签署“大米换高铁”的协议,就因为泰国军事政变延宕了甚久,差点出现大问题。此经验教训需要借鉴。
四是在中方看来,中巴“全天候友谊”是巴基斯坦各方的共识,任何政党上台执政都不会影响到中巴友谊的大局。因而无论是谢里夫还是反对派政府,中方对他们的态度本质上都是“一视同仁”。所以与其冒险访问,不如静待其变。这也是中国一贯的“不干涉内政”外交原则的基本体现。
一个反面的例子是:中国资深外交官华黎明曾对笔者介绍,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最高领导人曾在伊朗巴列维王朝摇摇欲坠之际到访德黑兰,虽然老国王对中方此时来访表达支持激动不已,但不久后上台的伊斯兰革命政权却对中国很生气,后果当然很严重。德黑兰大街出现了“打倒中国”的标语,与“打倒美国”、“打倒以色列”并列。直到80年代初邓小平扭转了外交局面,中国和伊朗关系才逐渐改善。
此前,中方也曾有过数次“雪中送炭”的例子,但基本上都是中国已经研判所在国政府不会被颠覆,最终成行。
比如今年5月李克强访问非洲,当时尼日利亚总统乔纳森和尼政府面临恐怖袭击威胁。李的到访让尼日利亚很感动。尼方赞扬称,中国总理“毅然前来”,是对乔纳森总统和尼政府的巨大支持。
60年前周恩来首次出访非洲10国中冒险对加纳访问也是如此。访问前的1964年1月2日,加纳发生未遂政变,时任总统恩克鲁玛遇刺受伤,加纳国内形势十分紧张。恩克鲁玛认为周恩来不会如约访问。然而,周恩来坚决按原计划访问加纳,他说:“我们不能因为人家遇到了暂时的困难就取消访问,这是对人家的不尊重、不支持。”加纳人深受感动。
因而中方这次罕见推迟访问巴基斯坦,是否意味着该国局势会更严峻,还需拭目以待。
来源:大公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