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邦从亭长做到皇帝,他的能力是怎么得来的?

本帖最后由 金丝铁线 于 2016-7-13 12:23 编辑

刘邦天资很好,绝顶聪明的张良说的,大家就不用怀疑了。

刘邦读过书------------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天资好再加读书识字,大概已超过当时百分之九十五的人了;


但刘邦读书并不用功,他晚年给太子刘盈写的信里说:“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祚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自喜,两字有意思,敢情他跟我一样是家里逼着读书的,文革来了,不用上课喽,开心!


年轻时,马马虎虎读了点书的刘邦,追慕的是信陵君,这一点对他的人生和成功关系非常大。

我们现在说,刘邦的成功很大原因是因为善于纳谏,汉高祖与唐太宗是历史上最善于纳谏的两个君王。但这两人的纳谏有很大的不同:

唐太宗弑兄逼父上位,急切地想当一个明君,要用结局对来证明一切对。他的纳谏,很大程度是为了纳谏的好名声而纳谏,有点像行为艺术。一个有名的故事说某日唐太宗正在玩鸟,魏征进来,太宗怕魏征说他玩物丧志,就把鸟藏在袖子里。魏征有意唠唠叨叨,说个没完,等魏征离开,太宗再看鸟,死了。

另一个故事更有名:某日魏征唠唠叨叨终于把太宗惹毛了,太宗回到宫中,愤愤地说,哪天非杀了这个乡巴佬!结果长孙皇后换了正装出来,跪地祝贺他有个最好的谏臣:人家魏征敢于直谏,就说明太宗你已经是个明君了呀。

我们看唐太宗这两个故事,看到的是谏与纳谏的形式,具体谏了个啥,不知道!可能、也许、大概根本不重要。

而汉高祖的纳谏,往往事关生死成败,形式则是完全无所谓的:

郦食其劝高祖分六国之后为王,高祖应许了,张良来反对,拿着筷子(借箸)比划着,滔滔说了极长的一篇,高祖一直一面吃饭一面听,等听明白了其中利害,立刻把含着的饭都吐出来,一面大骂郦食其,一面赶紧修改决策;高祖兵困荥阳,攻齐打了胜仗的韩信,派人来求封假齐王,高祖光火大骂,张良陈平桌子下脚碰了碰他,他立刻醒悟,接着依旧大骂,但转了说法:男子汉大丈夫,要当就当真王!当什么假王!桌下脚轻轻一碰,就纳谏了,要什么复杂的形式,庄重的姿态?还有象什么还军霸上,分封雍齿,每次纳谏,我们看到的都是事件本身极其重要,形式则不怎么重要,那才是纳谏的本来意义。

高祖属下,不管是谁,提出建议,只有被接受不被接受的差别,郦食其的提议被否决了,他也完全不必担心处罚,更不用担心生命安全,这种对待谏言的态度就与刘邦早年倾慕信陵君,努力学习信陵君待士的态度有关。

信陵门下三千客,地位是客,不是臣,信陵君对他们没有绝对的生杀大权,需要小心地对待他们,努力从他们那采集好的建议,错了也不能太怪他们。刘邦年轻时一遍遍听人家讲心目中的英雄,如何赔小心才得到侯赢的秘计:利用如姬,偷得兵符,改变历史,大丈夫当如是也,希望自己也有这种幸运。自然想也不会想有谁献了策,自己不肯采纳,倒把献策人烹了。

出生稍晚,刘邦没有幸运能见见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信陵君,就一次次跑去张耳那儿,因为张耳曾经是信陵君的门客,张耳那儿总有不少会讲信陵君故事的客人,有几次刘邦在那一待就是几个月。张耳善于教人,那儿讨论的都是当年信陵君门下高人,对列国各次战斗、各种内乱的推演。几个月的作客,也相当于旁听一个黄埔军校了。

张耳后来出山,自己和门下,成就了好几个王:赵王武臣,赵王赵歇,常山王张耳;代王陈余,汉王刘邦,还有一个河南王瑕丘申阳------------《史记-项羽本纪》:瑕丘申阳者,张耳嬖臣也,先下河南(郡),迎楚河上,故立申阳为河南王。还有殷王司马卬---张耳部将,要是再加上赵王张敖,八个王!一数吓一跳。


刘邦一辈子对张耳很尊重,还把自己唯一的嫡公主嫁给了张耳的儿子------张敖


张耳死后,张敖接任赵王,由于刘邦对张敖不够尊敬,张耳的旧门客贯高,计划刺杀刘邦,一年后阴谋败露,贯高宁受酷刑,不肯自杀,要证明张敖不知情,等刘邦赦免了张敖、贯高,贯高立刻自杀了。刘邦接见那批参与阴谋的张耳旧门客,觉得那十来个人都比自己手下大臣有才干,于是都给任命成省部级官员。

一个非重点大学的教授,要是最后门下出了八个院士-------嗯,自己也成了院士,还出了十来个大学校长,这教授绝对有水平,门下一定从听课中所得良多。

所以我们可以大胆推论:刘邦的能力很大程度来自在张耳处的留学经历。
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url=http://www.zmwblog.cn/user1/131/index.html]金丝铁线的博客[/url]
刘邦的能力很大程度来自在张耳处的留学经历。——门客在发展朝代历史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