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旧事

北洋旧事

 

 

1894919日下午的黄海海面,硝烟正浓。

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之间的殊死搏斗已经进入紧要关头。--正像后来历史所证明的,这是关乎中日两国命运的一战。

 

硝烟中,北洋水师的勇将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骤然加速,朝向日本军舰吉野直撞过去。日舰吉野仓皇逃跑于前,致远号越追越近。吉野舰上的日本指挥官已经发出恐惧的尖叫声。就在这时,一枚从吉野舰上发射出来的可恶的鱼雷,不幸击中了致远。

据说,致远沉没的时候,管带邓世昌的爱犬几次把他从海里救出,然而已经抱定必死之心的邓公用力把爱犬的头按进水中,一代英杰,以身殉国。

许多年后,这一历史镜头被一部题名为《甲午风云》的电影再现于银幕上,刻印到成千上万中国人的心目中。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我们也是看着《甲午风云》长大的一代孩子,和大家一样,我们也钦敬邓世昌这样的爱国英雄。记得第一次在露天广场看《甲午风云》,散场后,几个孩子一边为致远没有撞上吉野惋惜不止,一边模仿电影上日本舰长惊恐而又狼狈的叫声,体会一份精神上的快意。有过这样情感经验的,相信还有很多人。

 

后来开始学习日本历史。开始接触一些从没有接触过的史料,过去体会过的快意不知不觉开始变得有些发酸。这里不得不提及一个令人遗憾的数字:逃跑在前的日本军舰吉野的最高航速为23节(23海里/小时),而奋然追撞而来的致远号,最高航速只有18节(18海里/小时)。想象一辆最高时速为100公里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追逐另一辆最高时速为110公里的汽车。在两辆车都全速行驶的情况下,这追逐的结果已然不难推想。而更其不幸的是,追逐最为快捷的航路是直线的航路,而笔直的追尾正为鱼雷的照准发射提供了最佳的时机。明白了这些,忽然觉得自己当年的那份精神上的快意,实在有几分阿Q

 

19世纪末,对明治维新后新生的日本,大清帝国还是一个庞然大物。为了解决日本扩张海军的经费不足,明治天皇从自己一年的岁入中拿出三分之一的收入,明治政府的官员们也为此都勒过裤腰带。而这正是恭亲王和李鸿章上下其手挪用海军经费修膳颐和园为老佛爷祝寿的时候。而为了获取胜机,日本的情报人员从北洋海军的大炮直径,炮弹的配置数目,到东北地区的村落、道路,都做了详尽的情报收集工作。日本陆军辽东半岛的行军地图上,甚至标明了村落中水井的位置。这与连敌方主力战舰的航速都一无所知的北洋水师,正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孙子》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甲午之战,我们不知彼亦不知己,每战必殆,这是一场尚未开战搏杀便已注定失败的战争。

   

直到今天,《甲午风云》仍然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代表影片之一。邓世昌的爱国精神今后也仍将鼓舞成千上万的人民。写下这些文字并不意在一泻民众的爱国之气。书生翻旧史,想的不过是观今宜鉴古的老话,想说的不过是仅有一份爱国之气是不够的这一点意思。1984年,东京的钻石社出版过一本题为《失败的本质》的著作(现已有文库本)。读过这本书你会感觉到,日本的学者们从日本人的组织方式上怎样认真检讨导致日本军队最终战败的教训。日本人对待失败的这份态度是很让我尊敬的。

 

俺们只会骂小日本。
国产的电影使民众意淫,所谓英雄只是白日梦。
你吃了吗?不要断了饭气。
清朝人汉化程度不够,对孙子兵法体验不足,在清朝做事的汉官早已数典忘祖,且耳濡目染满人大咧咧的做派。似乎日本人得孙子兵法真传。晓峰先生的学问研究亦得孙子之真传。
我是背字的,多多益善。

虽然本能地怀疑会有这档子事,但真地面对了,还是震惊不小。

去年去过刘公岛,岛上还陈列着不少按原样复制的火炮,口径很大,按当时的技术,应该算是很先进的,都是德国货。看岛上士兵的营房,似乎也有点超前性,一旦交起火来,怎么就成摆设了涅?

补充一点材料

光绪十四年(1888)以后,正当日本海军全力向前推进之时,中国海军竟然“未购一舰”!不特如此。就在中日双方都己箭在弦上,户部却取得海军衙门的同意,于1892年正式宣布以太后万寿需款,海军停购舰艇二年!这正是甲午的前夕啊!快舰买不成了,至少快炮也该多买几尊吗?朝鲜局势吃紧,李鸿章循部下之请,要海军衙门拨款60万,购快炮20尊,以替代各主要舰艇上之慢炮,而户海两处,竟一毛不拔。李氏不得已,乃自海军日常粮饷给养之中,挤出20万两,聊购次等快炮12尊。
  就在这造园、祝寿之时,中日关系日益紧张。甲午前夕,日本海军已拥有新式舰艇21艘。其中9艘是1889年以后始完工下水的英德制最新型快速巡洋舰,装配有10英寸左右速射炮数十尊。世界最快的巡洋舰(时速23海里)吉野号便是一个有决定性的生力军。当时世界军备竞争激烈,日本海军之迅速发展,足令欧美震惊!它从世界的末位海军迅速窜升至第11位。

这种腐烂的政治,拖垮了新兴的海军,在前线剑拔弩张的将士,焉有不知之
理?北洋海军将领中丁汝昌不是如后来人想像的愚蠢官僚。他是一位立志以身许
国的战将和“死士”,曾数度去欧洲和日本南洋等地访问考察,对国际形势和新的海军战略,也了如指掌。何况他手下的各舰管带和大副等人,都是经过严格训练,而精通外语的第一流世界级的海军将领。外加数不清的“洋员”,随舰服务。
  他们眼看假想日本海军咄咄逼人,一天天地超过自己,怎不忧心如焚?他们都是职业军人,知道在大洋之上作战,以时速15海里的慢船,对抗时速23海里的快艇,那自己只有挨打的份儿。打败了,无法逃避。纵使打胜了,也无法追击!他们更知道,在海上炮战中,五分钟打一炮和一分钟打五炮的区别。敌人以快艇快炮,飘忽而来。一瞬之间,敌弹如疾风暴雨,临空而下。再一转瞬,敌舰又已逃得无影无踪。以15海里的时速;五分钟一炮,不啻乌龟对鲨鱼,如何克敌制胜?!在那个颟顸无知、贪污腐化的官僚垃圾堆里,完全被孤立了——在下者是急烂肝肠;居上者却无动于衷。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另一个问题是社会舆论不许说和谈,其实最清楚底细的李鸿章自己是反对开战的。

碧天清远楚江空,牵搅一潭星动。
url=http://www.zmwblog.cn/user1/131/index.html]金丝铁线的博客[/url]

杜雅萍补充资料是好意,但这些资料,是经过“政治正确”的过滤的。我也来凑凑热闹,铁一篇自己的小文。

甲午海战失败对管理者的另类启示

刘文瑞

培根有句尽人皆知的名言:“读史使人明智。”毛泽东当年也有一句广泛传达的最高指示:“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然而,怎么读史?如何吸取历史经验?则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历史是常读常新的。作为管理者,读点历史,举一反三,可以增长不少智慧。

1894年的甲午海战,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伤痛。堂堂大清帝国,竟然被日本击败。在这以前,大清朝野上下,都不怎么看好日本。从唐代以来,日本就是中国的学生,寓居海岛,动辄被人称为“蕞尔小国”。谁也没想到,中国在甲午年间竟然败得那么惨。痛定思痛,中国开始寻找振兴之路。这是后话。但是,中国为什么会有甲午之败?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解答。反思这一失败教训,有着特殊的借鉴意义。

甲午战败的原因是复杂的,本文只谈其中一点,就是关于北洋水师的建设战略问题。在战争爆发前,中日双方的海军建设战略是不同的。中国的北洋水师,走的是模仿西方的“巨舰重炮”路子,主力舰定远号和镇远号,排水量为7335吨,配备4305毫米主炮,2150毫米副炮,3具鱼雷发射架,主装甲厚达300多毫米,只是速度比不上日本。而日本的最大舰只(如旗舰吉野号)不过是5000吨级的,为了提高速度,日本人牺牲了装甲厚度,主炮是120150毫米速射炮,但航速比北洋舰只快三分之一。显然,中国与日本的这场较量,是一场机动型海军和威力型海军的较量。较量的结果,是中国败北。于是,就有这样一种观点,在海军建设中,必须重视速度和机动性,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但是,如果进行比较深入的考察,不是简单地人云亦云,就可以发现一些问题:甲午海战中国失败,是不是败在海军建设的战略失误上?历史不容假设,但如果中国也走建设快速舰队的路子,难道就能打得赢?这个假设不是凭空提出的,按常理,甲午海战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大规模海战,中国的失败以及日本的获胜,必然会引起其他国家尤其是海洋大国的重视,为自己的海军建设提供参考。但我们看到的,以英国为代表的各个海洋大国依然走的是“巨舰重炮”道路。战胜国日本的所谓“经验”,并不被其他国家认可。

实际上,稍微了解一点甲午海战的战果情况,就不难得出答案。在双方的炮战中,定远和镇远的主炮发射了197发炮弹,其中10发命中,其他副炮发射了482发炮弹,其中58发命中。而日本舰队的速射炮发射数量远远大于北洋水师,定远号中弹达159发,镇远号中弹更多,达220发。但是,如冰雹般砸到北洋水师舰只上的日本炮弹,未能构成致命威胁,定远和镇远上的弹坑犹如蜂巢,却无一能够穿透装甲,炮塔也没有发生任何故障。显然,日本的速射炮,在战略上不成功的。而北洋的主炮,只要能够命中,立即就能对日本舰只造成致命创伤。正因为如此,英国的海军专家,在战后上交给英国政府的考察报告中,对日本的海军建设战略颇有微词,而对北洋水师的巨舰重炮战略予以高度肯定。

在今天看来,北洋之败,不是败在海军的建设战略上,而是在具体的作战指挥、士兵士气、平日训练等问题上。在战术方面,北洋水师在主战派的压力下,放弃以逸待劳的静候策略,主动出海寻求战机,实乃扬短避长,以自己机动性不足的劣势去碰撞日本舰队的快速优势。第一轮舰炮齐射,定远号竟然震断了舰桥,把司令官丁汝昌摔成重伤,简直就是海战史上的奇闻。北洋主炮的命中率,还比不上日本的速射炮,这就如同狙击步枪的命中率比不上冲锋枪的道理一样。这样的作战水平,焉能不败!把失败的责任推到舰船性能上,只不过是农村大嫂的俗语:“生不出孩子怪罪炕栏。”

甲午海战的失败,确实值得总结。但是,如果把原因找错了,就有可能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偏失更大。从当时和后人的总结来看,北洋的“巨舰重炮”建设战略,并无大错,甚至还在海战中体现了失败中的“成功”之处。当时世界各国的海军,也正是通过对甲午海战的总结,坚定了他们的海军大吨位战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随着海军航空兵和航空母舰的出现,“巨舰重炮”战略才让位于机动制空战略。

在现实的管理中,谁也不可能是常胜将军。失败在所难免。现在,管理学界不仅注意总结成功性的经验,而且已经开始关注失败的启示。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复杂的,失败的举措不见得全是教训,如何看待失败中的“成功”,对管理者来说是一个考验。例如,有的企业,在急剧扩张中失败了,但是,当时设计企业扩张的思路和方案,其中往往有一些“闪光点”。我们不能因为扩张的失败,就把这些“闪光点”也全部否定。优秀的管理者,必须锻炼自己从失败中观察到“成功”的能力,从而形成自己敏锐的判断力。

同样的道理,即使取得了成功的管理举措,其中也可能有蹩脚的漏洞。如果因为取得了成功就不重视其中的教训,就有可能用成功来遮蔽错失,甚至把错失当致胜法宝。久而久之,难免就会撞上南墙。我们在以往的经营和建设中,确实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例如,曾经风靡一时的“边设计、边施工、边投产”的“三边政策”,在应急状态下不失为一种策略,但取得了成功后的普遍推广,结果是灾难性的。有些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某个十分糟糕的策略或方案,有时也能取得成功。然而,如果看不到这种成功中隐含的“失败”,管理者就可能迷失方向。

对甲午海战的学术性总结是历史学的任务。但对于管理者来说,其中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从失败中观察成功,从成功中看出失败。

 

甲午海战失败对管理者的另类启示

刘文瑞

培根有句尽人皆知的名言:“读史使人明智。”毛泽东当年也有一句广泛传达的最高指示:“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然而,怎么读史?如何吸取历史经验?则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历史是常读常新的。作为管理者,读点历史,举一反三,可以增长不少智慧。

1894年的甲午海战,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伤痛。堂堂大清帝国,竟然被日本击败。在这以前,大清朝野上下,都不怎么看好日本。从唐代以来,日本就是中国的学生,寓居海岛,动辄被人称为“蕞尔小国”。谁也没想到,中国在甲午年间竟然败得那么惨。痛定思痛,中国开始寻找振兴之路。这是后话。但是,中国为什么会有甲午之败?不同的角度会得出不同的解答。反思这一失败教训,有着特殊的借鉴意义。

甲午战败的原因是复杂的,本文只谈其中一点,就是关于北洋水师的建设战略问题。在战争爆发前,中日双方的海军建设战略是不同的。中国的北洋水师,走的是模仿西方的“巨舰重炮”路子,主力舰定远号和镇远号,排水量为7335吨,配备4305毫米主炮,2150毫米副炮,3具鱼雷发射架,主装甲厚达300多毫米,只是速度比不上日本。而日本的最大舰只(如旗舰吉野号)不过是5000吨级的,为了提高速度,日本人牺牲了装甲厚度,主炮是120150毫米速射炮,但航速比北洋舰只快三分之一。显然,中国与日本的这场较量,是一场机动型海军和威力型海军的较量。较量的结果,是中国败北。于是,就有这样一种观点,在海军建设中,必须重视速度和机动性,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但是,如果进行比较深入的考察,不是简单地人云亦云,就可以发现一些问题:甲午海战中国失败,是不是败在海军建设的战略失误上?历史不容假设,但如果中国也走建设快速舰队的路子,难道就能打得赢?这个假设不是凭空提出的,按常理,甲午海战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大规模海战,中国的失败以及日本的获胜,必然会引起其他国家尤其是海洋大国的重视,为自己的海军建设提供参考。但我们看到的,以英国为代表的各个海洋大国依然走的是“巨舰重炮”道路。战胜国日本的所谓“经验”,并不被其他国家认可。

实际上,稍微了解一点甲午海战的战果情况,就不难得出答案。在双方的炮战中,定远和镇远的主炮发射了197发炮弹,其中10发命中,其他副炮发射了482发炮弹,其中58发命中。而日本舰队的速射炮发射数量远远大于北洋水师,定远号中弹达159发,镇远号中弹更多,达220发。但是,如冰雹般砸到北洋水师舰只上的日本炮弹,未能构成致命威胁,定远和镇远上的弹坑犹如蜂巢,却无一能够穿透装甲,炮塔也没有发生任何故障。显然,日本的速射炮,在战略上不成功的。而北洋的主炮,只要能够命中,立即就能对日本舰只造成致命创伤。正因为如此,英国的海军专家,在战后上交给英国政府的考察报告中,对日本的海军建设战略颇有微词,而对北洋水师的巨舰重炮战略予以高度肯定。

在今天看来,北洋之败,不是败在海军的建设战略上,而是在具体的作战指挥、士兵士气、平日训练等问题上。在战术方面,北洋水师在主战派的压力下,放弃以逸待劳的静候策略,主动出海寻求战机,实乃扬短避长,以自己机动性不足的劣势去碰撞日本舰队的快速优势。第一轮舰炮齐射,定远号竟然震断了舰桥,把司令官丁汝昌摔成重伤,简直就是海战史上的奇闻。北洋主炮的命中率,还比不上日本的速射炮,这就如同狙击步枪的命中率比不上冲锋枪的道理一样。这样的作战水平,焉能不败!把失败的责任推到舰船性能上,只不过是农村大嫂的俗语:“生不出孩子怪罪炕栏。”

甲午海战的失败,确实值得总结。但是,如果把原因找错了,就有可能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偏失更大。从当时和后人的总结来看,北洋的“巨舰重炮”建设战略,并无大错,甚至还在海战中体现了失败中的“成功”之处。当时世界各国的海军,也正是通过对甲午海战的总结,坚定了他们的海军大吨位战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随着海军航空兵和航空母舰的出现,“巨舰重炮”战略才让位于机动制空战略。

在现实的管理中,谁也不可能是常胜将军。失败在所难免。现在,管理学界不仅注意总结成功性的经验,而且已经开始关注失败的启示。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复杂的,失败的举措不见得全是教训,如何看待失败中的“成功”,对管理者来说是一个考验。例如,有的企业,在急剧扩张中失败了,但是,当时设计企业扩张的思路和方案,其中往往有一些“闪光点”。我们不能因为扩张的失败,就把这些“闪光点”也全部否定。优秀的管理者,必须锻炼自己从失败中观察到“成功”的能力,从而形成自己敏锐的判断力。

同样的道理,即使取得了成功的管理举措,其中也可能有蹩脚的漏洞。如果因为取得了成功就不重视其中的教训,就有可能用成功来遮蔽错失,甚至把错失当致胜法宝。久而久之,难免就会撞上南墙。我们在以往的经营和建设中,确实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例如,曾经风靡一时的“边设计、边施工、边投产”的“三边政策”,在应急状态下不失为一种策略,但取得了成功后的普遍推广,结果是灾难性的。有些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某个十分糟糕的策略或方案,有时也能取得成功。然而,如果看不到这种成功中隐含的“失败”,管理者就可能迷失方向。

对甲午海战的学术性总结是历史学的任务。但对于管理者来说,其中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从失败中观察成功,从成功中看出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