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究底,人们最终在追求的是生活的幸福,而不是有更多的金钱。因为,从"效用最大化"出发,对人本身最大的效用不是财富,而是幸福本身。” 首先如果财富定义为有效用的物品量,那么财富最大化与效用最大化是一致的。如果财富只确定地定义为物品数量的话,那么效用最大化不等于财富最大化。一个确定量的财富(物品量)值,如果理性不够、信息不确切(错觉),其在不同需要间的分配就可能达不到效用最大化。如果传统认为财富(纯数量概念)最大化是人的追求目标,(至少古典边际效用学派没有这样认为),那是因为没有弄清效用与物品量的关系。 心理学与经济学的嫁接点在那里?我认为在于欲望或偏好的确定。在确定前的确定过程就是心理学发生作用的过程,而一旦确定之后才是经济学起作用的过程。心理学与经济学通过完全不同的过程共同影响决策行为。把经济学扩展到欲望确定前的过程和用心理对决策的影响否定经济学最大化的理性假设都是不对的。 “如果人们喜欢冰淇淋,那么8盎司的冰淇淋比7盎司多,如果人们喜欢杯子,那么10盎司的杯子也要比5盎司的大。可是实验结果表明,在分别判断的情况下(评点:也就是不能把这两杯冰淇淋放在一起比较,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决策所依据的参考信息往往是不充分的),人们反而愿意为分量少的冰淇淋付更多的钱。实验表明:平均来讲,人们愿意花2.26美元买7盎司的冰淇淋,却只愿意用1.66 美元买8盎司的冰淇淋。 ” 这能说明什么?只不过说明信息的不完全造成的错觉可以影响选择。但并没有否定效用最大化的基本目标。如果用这个例子说明理性有限,就大可以商榷了。理性是在既定的信息下作出最好的决策。至于既定的信息是否完全那是不能归于理性的水平的。理性犹如巧妇的做菜水平,信息犹如做菜的原料,厨师的水平是在既定的原料供应下怎样作出最好的菜肴。但原料的缺乏、质量不高与厨师的水平无关。信息的完全与否与理性的水平无关。 如何把真实信息隐藏的更好,而把错觉信息伪装更为逼真,可以叫信息掩饰的技巧,反映的是卖者的“理性”,却并不能否定买者效用最大化的出发点,否定不了理性人的假定。 “一是有两个选择,A是肯定赢1000 元,B是50%可能性赢2000 。 元,50%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你会选择哪一个呢?大部分人都选择A,这说明人是风险规避的。” 对于收入较多的人,多选择B;对于收入较少的人多选择A。人不可能在不考虑已有收入下选择。所以,收入的边际效用可以解释这个问题。包括下一个选择问题。 “奚教授讲到了最早由 Thaler 提出的四个原则: (a)如果你有几个好的消息要发布,应该把它们分开发布。比如假定今天你老板奖励了你1000 块钱,而且你今天在一家百货商店抽奖的时候还抽中了1000 块钱,那么你应该把这两个好消息分两天告诉你妻子,这样的话她会开心两次。根据前景理论,分别经历两次获得所带来的高兴程度之和要大于把两个获得加起来一次所经历所带来的总的高兴程度。 (b)如果你有几个坏消息要公布,应该把它们一起发布。比方说如果你今天钱包里的1000 块钱丢了,还不小心把你妻子的1000 块钱的手机弄坏了,那么你应该把这两个坏消息一起告诉她。因为根据前景理论,两个损失结合起来所带来的痛苦要小于分别经历这两次损失所带来的痛苦之和。 (c)如果你有一个大大的好消息和一个小小的坏消息,应该把这两个消息一起告诉别人。这样的话,坏消息带来的痛苦会被好消息带来的快乐所冲淡,负面效应也就少得多。 (d)如果你有一个大大的坏消息和一个小小的好消息,应该分别公布这两个消息。这样的话,好消息带来的快乐不至于被坏消息带来的痛苦所淹没,人们还是可以享受好消息带来的快乐。 奚教授认为,不仅是个人可以应用这些原则来影响他们所关注的人的高兴程度,公司也同样可以用这些原则影响股票持有者的投资行为。” (a)、(b)可以用边际效用递减来解释。 (C)(D) 应当把坏消息先说,再说好消息。至于时间差,要因情势而定了。因为人对现期的效用敏感程度大于过去和将来。
只要把握住效用、边际效用与财富的确切涵义,很多问题是可以解释的。从埃奇沃斯、帕累托开始对边际效用理论的转向(向序数效用论转向)感觉是经济学的遗憾。 “前景理论有以下三个基本原理:(a)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b)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偏爱的;(c)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 如果认为不同效用间不可比, 所谓“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怎么确定?如果认为边际效用就是需求强度,等于对效用的敏感程度,可以比较,那么继续保持戈森的“等边际效用选择”又有何不可以?
刚看到楼上观点,深表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