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如何来对医生收受红包定性?

如何来对医生收受红包定性?




南方周末    2006-08-31 15:04:40



  ■记者观察
  □本报记者 赵小剑
  
  8月28日的一条新闻肯定吸引了不少医生和患者的注意。
  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庭长裴显鼎在8月27日召开的“反商业贿赂高峰论坛”上做专题发言时说,国有医院普通医生利用处方权收取药商回扣的行为,属于“从事公务”,以受贿罪论处是没有任何疑义的。但在裁量决定刑罚时,完全可以综合考虑诸多情节,对其作出适当的裁决。比如,在自查自纠阶段由本人自己承认的,甚至可以考虑免予处罚,但定性上不能变。
  他进一步解释说:“医生通过‘多开药、开贵药’等方式帮助药商销售药品,实际上等于介入了对药品的管理工作。处方行为既是技术性活动,也是具有管理性质的职务行为,正因为此,行贿的药商才会把触角从行政领导、采购主管人员延伸到具有处方权的医生身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对于这点贿赂的双方都是心知肚明的。当然,定性和量刑考虑的角度不同,对于普通医生利用处方权收受回扣以受贿定性的同时,在裁量决定刑罚时,完全可以综合考虑诸多情节,对其作出适当的裁决。”
  众所周知,医生通过处方权“开单提成”收取一定的药商回扣,已经是医药界公开的秘密。医药服务人员报酬的市场定价机制被行政管制严重扭曲,医药服务人员的行为也相应地发生严重扭曲。一场手术下来,在明面上,医生只拿到几十元的补助,而护士更只有少得可怜的十几元钱,真正是“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而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必须召开听证会,获得通过后才方可提高。而在目前药品虚高不下的情况下,很难获得各方的认同,个别地方曾经召开过的听证会最终也已失败告终。
  目前,公立医院占医院总数的96%。但是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每年的拨款仅占医院总收入的7%~8%,其余90%以上都是靠医院自己组织医疗服务得来。据卫生部部长高强透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卫生支出曾经一度占到政府总支出的6%,而到2002年,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4%。在今年3万多亿元的财政预算中,仅有1200多亿元用在医疗领域。这个比率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医院院长,要维持医院的运转,自然要追求利润,要“创收”,而计划经济时代延续下来“医药不分”的体制正好为“以药养医”“以械(器械)养医”提供了柔软的温床,在药品、器械流通领域蕴生出一幕幕畸形的闹剧。
  然而,要紧的是,在陈年的扭曲体制下,能否将问题的矛头和焦点指向医生?
  调查显示,美国的人均年收入不会超过5万美元,而医生的薪金则依据不同的专业在10万到100万美元之间浮动。与美国医生高收入相对应的,是至少11年以上的严格训练(本科4年,医学博士4年,住院医师3年),以及接近于苛刻的全美行医执照统一考试。高激励之下是严格的约束——独立于联邦政府的各州医学委员会负责考核审批医生执照,如发现恶性医疗事故或者收取红包现象,执照有立刻被吊销的可能。所有这些措施是要保证医生的人力资本市场是一个高竞争性、高淘汰率的市场,医生手下掌握的是人的生命,这个行业的特性要求留下来的医生全是医术高超且有责任心的好人。
  在中国做医生,显然无需至少人人付出如此高的成本。由于医生的行政价格(工资)不足以维持其尊严(中国目前即便是三甲医院的主治医生,工资条上的收入也不过三四千元),红包与回扣接踵而至。甚至患者甘心愿意为医术高名的医生出价格不菲的“点名费”,以求手术成功。据记者了解,在一些国家级三甲医院,个别名医的预约号在黑市已经卖到上千元钱。
  生命无价,规律无情,所有这些,只是再次证明市场的需求,市场的力量。毕竟,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生病,每位病人都希望有一位医术高超、认真负责的大夫为自己看病。如果让身陷于扭曲的医疗体制的医生,要为体制的重疴负起行政甚至法律责任,那么今后谁为我们看病呢?不尊重市场规律,从体制本源来解决问题,只会导致医疗资源更为严重的紧张。
  有两条道路可以让医生感到自身技术价值的荣誉:要么这个医院是公立的事业单位,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收入与支出完全是两条线管理,财政配给医生充足的技术资本补贴;要么医生就成为一家以赢利为目的民营医院的人力资本,诊疗费价格不受政府限制。这两者都能体现医生的技术尊严。
  然而,2000年《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医药分开”,“医政分开”,赢利性与非赢利性医疗机构分管理等大举动,并未在现实中实行。绝大多数医生仍是带着事业单位的帽子,从事着“创收”企业活动。
  赢利性民营医院在现实中遇到诸多的体制制约(比如不能被纳入医保范围)举步艰难,而医疗资源供给的相对短缺继续强化大医院的就诊压力。据统计,北京部分三甲医院都有相当大的就医比例来自外地,也有相当大的比重是非危重疑难病例。“从某种角度讲,它浪费了我们宝贵的医疗资源。对整个国家的医疗技术和可持续发展都非常不利。”高强表示。
  更值得注意的是,正规赢利性民营医院没有崛起,然而“送子神话”、“根治牛皮癣”(牛皮癣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找到根治的良方)的广告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充斥着电视荧屏、马路以及住户的家门口,让人无法躲藏。事实上,亦有不在少数的患者千里迢迢跑到这些真正以骗人钱财为目的的骗子之处,递上不菲的钞票,却把自己推向了更为痛苦的深渊。民众对于广告的青睐也从某个侧面折射了正规医疗服务缺失的现实。如果我们不从体制上解决问题,只是头脚各医,也许有一天,我们真得找骗子们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