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名列武夷岩茶“四大名丛”之首,从清咸丰年间(1851年)被当地茶农尊为“茶王”,一个半世纪以来盛名不衰,享誉中外,传说颇多。大红袍的母树生长在天心岩九龙窠的高岩峭壁上,两旁岩壁矗立,日照不长,气温稳定,更奇妙的是岩上终年有涓涓细泉从岩顶滴落,滋润着茶树。随水而落的还有枯叶、苔藓等植物腐烂后形成的有机物,像施肥一样不断为大红袍补充养分,使大红袍在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环境中长得枝荣叶茂,品质超群。民国年间,崇安县县长吴石仙在大红袍树下的岩壁上镌刻了“大红袍”三字,以后大红袍被后人越传越奇,如今天心岩大红袍已是武夷山一著名景点。 解放前采摘大红袍需焚香礼拜,设坛诵经,使用特制器具,由精干的茶师进行。解放初期大红袍在采制期间有当地驻军看守,从采青到摇青、初妙、复炒、初烘、复烘,包装每道工艺都有专人负责并称量后签字,最后加封后专人送呈北京,供中央领导品饮。现在经科技人员长期实验,“大红袍”已用无性繁殖法培育出后代,品质超过原株母树,近年已有批量商品化生产。游客到武夷山在游览“碧水丹山”的同时,已有机会品饮茶王“大红袍”,领略范仲淹诗中所说的“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的飘然欲仙的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