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人·读物 作者:郭君臣 在北大读书时,钱文忠经常去拜会金克木先生,每次都发现自己成了老头倾诉的对象。在空空的书房里,金克木往往会海阔天空地“独奏”起来,从梵文、《论语》,一直侃到量子力学和释迦牟尼。几个小时之后,学生告辞出门,他还意犹未尽,“一手把着门,站着讲了半个小时”,然后“数说自己几乎全部的重要器官出了毛病。结束语照例是‘我快不行了,离死不远了,这恐怕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别的一些见过金克木的人也大都有同样的经历,老头的口若悬河让人一头雾水,之后给的稳定信息更是难以捉摸。 不过在自己的文章里,老头的形象倒还算清晰。我们看到他从18岁就开始飘荡,“入大学图书馆任小职员,为时虽暂,获益殊多”,后因生计和国难成为记者或老师,又由中国而印度,“处鹿野苑,住香客房,与僧徒伍,食寺庙斋,披阅碛砂全藏……”1946年回国成了教授,才渐渐稳定下来。三十几年之后,对这段逝去年华的追忆成为金克木创作中最动人的一部分。求学和读书是他漂泊岁月里的一条主线,且一直延伸开来,其总结与身体力行的体悟大都被收入这本《书读完了》中。 书里的文章可以看作是老头的“独奏”,“一不留神就写上万把字”。初读起来有些芜杂,再仔细看时,你会发现,除了写得高兴收不住外,老头或许是故意东拉西扯,不轻易有结论。《孔乙己外传》里,赛珍珠和康德一起出场,孔乙己与拿破仑纵论东西文化,牛顿出来比照胡适的科学方法,王阳明和达芬奇原来有共通之处,最后他也没忘了让孔乙己拍广告还酒钱。《九方子》更是不知所云,九方皋忽而成了公羊高,相马择人转而愤世嫉俗,秦朝与明代相通,又接于当今世界。金克木游走于古今中外之间,以话语的无章展现着它们的杂乱,或者告诉我们,其实不杂,那是历史的荒诞和规律在发挥作用。 关于读书,老头还是想明确地说些什么。他告诉我们:书是可以读完的;要读书里的无字之处,因此读书也就是读人、读物。用老先生的话说,这是他“微薄经验的总结”,不过它回答了所有关于读书的重大问题:无涯书海中我们如何选择以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我们该如何应付读书与生活的隔膜?不想清楚这些问题,读书很可能只是消遣的一种。 金克木解决了这些问题。他以为“连《资治通鉴》除了‘臣光曰’外也是‘东抄西抄’”,文化不是突然从地里就能长起来的,有其结构和系统,其中有创见能独立的书寥寥无几,只要花几年时间读通了这些根基之作,其他“多看少看无关大体”。这样概观中外、“文史足用”之后,面对无穷的书籍和多变的世界,就能更从容些,它们都会成为我们谈话的对象。 在金克木那里,为补课、应考、谋生的读书是苦差事,而“读书应当是乐事”,它起因于探究世界的渴望,是生活本身的一部分。“宇宙、社会、人生都是些大谜语”,读书就是猜测其中“日出不穷的大小案件”,把人带入“一个又一个世界”。而看世界也就像读一本书,要用自己的经历和知识进行解释。读书也就是读人、读物,彼此相通,都会让现世人生变得更加广阔。“心中无宇宙,谈人生很难出个人经历的圈子”;不读书,也难以摆脱环境的束缚。 《书读完了》所选文章中,不少是对话体式的。老先生读书有明确的对话意识,先追问“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从空白处读出字句来;之后又引入当下的时代、中国或自己的思考,成为中外古今的交流。他说《礼记》可用于现在的国际准则和人际习惯;以为列子是两千年前的卡夫卡,是会讲道理、著书的阿Q;从《尚书·汤誓》中,他发现古今战争中让士兵送死的法宝都是鼓动、诱惑和枪毙。于是“所有对‘过去’的解说都出于‘现在’,而且都引向‘未来’”,书、人、历史都从故纸堆中脱离出来,有了自己的生命。这一点在编者的《金克木的读书方法》中已有很好的论述,这里不再多谈。 金克木就是如此这般读书的。十几岁时他就开始“读”老师和学生,教好了四个年级的弟子。之后不管在北大图书馆里当职员的短暂时光里,还是于印度随僧侣游学的难忘岁月中,他行路万里,读书万卷,力求会通。那么,这样读书、读人、读物最终会到达何种地方呢? 那就是老先生身上时常闪现的境界。它出现于金克木对历史的体察中,这体察从《玉梨魂》革命加爱情的故事开始,到作者徐枕亚的失败爱情,再到法国大革命中革命者和卢梭的残酷“爱情”,最后延伸至老头眼前的大小事件上;它也总结了战国到20世纪所有圣人和百姓的悲欢,老头最后将其归结为古印度诗人的诗句,“光明又黑暗,仿佛明暗山”。我们说不清楚这究竟是怎样一种境界,也许它不能被表达,只允许进入。而要进入这样的境界:“这里必须根绝任何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到这里,我们可以明白为什么金克木的文章会显得那么芜杂,要讲出心里的世界,他只能如此。这些确实不是现在流行意义上的学术,不是从书堆中读出来的。畅游于海阔天空之后,它们总会回到个人身上,像金克木那样数量主要器官的病痛,唠叨还在远处的死亡。它们有宇宙的广阔,也包蕴个人的卑微。 读书,读人,读物之后,我们也有可能到达。 《书读完了》 金克木著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2 11:25:5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