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研究生 李佳怡 前言 發生在1894年的甲午戰爭對中國、日本以及台灣歷史造成深遠的影響,不僅清廷的腐敗無能完全暴露,國際地位一落千丈,招致了其後國際列強侵略的加深 [1] ;1895年的馬關條約也使得台灣割讓給日本,造成了直到1945年的五十年之久的統治;日本則因此搭上列強末班車,成為亞洲唯一晉身國際列強的一個國家,並從台灣掠奪了諸多資源和利益。而這場戰爭發生的前因雖然是源於朝鮮殖民地的問題,但後果卻是由台灣支付最慘痛的代價,所以這篇文章要探討甲午戰爭的來龍去脈以及馬關條約簽訂的過程及對台灣的影響。 朝鮮殖民地問題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朝鮮的宗主國,朝鮮和日本一樣都是受中國文化薰陶很深的國家,但在日本放棄閉關自守後,朝鮮還是選擇不與外界接觸。在光緒元(1875)年時,當政朝鮮國王李熙還年幼,由其生父李昰應攝政,是為「大院君」。李昰應為人守舊排外,尤其對明治維新後的日本相當怨惡,竟下令「與日本交涉者,處死刑」。 同一年,有艘名叫「雲揚號」的日艦,停泊在朝鮮江華島沿海附近進行海域測量,朝鮮人對此艦發炮攻擊。雲揚號不甘示弱,全力應戰,並以強大的火力反擊,摧毀對方砲台,攻陷永宗城。日本並逼迫朝鮮與其訂立「日韓江華條約」(1876年),在此情勢下,身為朝鮮宗主國的清政府,並沒有做出任何回應,所以雙方等於約定認朝鮮為獨立自主國。這事件被稱為「江華島事件」。 光緒八(1882)年,朝鮮又發生新舊黨之爭。因為自江華島事件後,國內維新派組開化黨,是為新黨;舊黨則以大院君李昰應為首。因為國王李熙的妃子閔氏及其家族與李昰應不睦,李昰應遂唆使兵變,焚日本使館,殺日本中尉崛本禮造。日本乘機出兵干涉朝鮮內亂,清廷亦出兵前往支援。但是李鴻章為避免戰爭,將大院君請到天津。日韓之間則成立了「濟物浦條約」,朝鮮付賠償金50萬円,並承認日軍駐留公使館。亂事平定後,中國與日本皆駐軍漢城。清廷於是將閔妃派重建視為親中國的政權,加強中國對朝鮮的宗主權,派袁世凱駐朝鮮增加控制,使親日派勢力大為後退。此事件稱為「壬午事變」。 兩年之後(1884年),日本乘中法戰爭中國的軍隊撤回本國時,日本公使竹添進一郎策使親日開化派的「獨立黨」金玉均、朴泳孝等,以日本的武力為背景搞政變。於是乘郵局落成典禮之時襲擊閔妃派的「事大黨」(守舊派)的高官,佔領王公樹立親日派政權,發表新政綱。但是不久清廷的救援軍到,獨立黨幹部大多被殺,金玉均、朴泳孝等逃亡日本,日本策謀\的政變三天即挫折,日本公使館被燒,數十人被殺傷。為了處理此事件,日本和韓國在1885年訂立「漢城條約」,朝鮮付13萬円賠償金和謝罪。李鴻章與伊藤博文則於天津簽訂中日「天津條約」,中日兩國均自朝鮮撤兵,並規定:「將來朝鮮如有事,中日兩國或一國要派兵,應先互行文知照;及其事定,仍即撤回,不再留防。」此事件稱「甲申事變」。 光緒二十(1894)年三月,朝鮮東學黨黨魁崔時享,於金羅道聚眾起兵叛變,號召殺日本人及政府權貴,國王李熙恐慌,向北京告急。四月,直隸提督葉志超奉令率軍趕赴朝鮮,屯牙山,並按中日天津條約之規定電告日本。東學黨聞中日軍隊已至,不戰而潰。五月,袁世凱以東學黨潰散、亂平,要求中日同時撤兵。但日政府反要求中日兩國留兵,共同改革朝鮮內政,但被清廷所拒。六月,日軍突然衝入王宮,囚禁國王李熙,命大院君李昰應主國事。李昰應為報光緒八年遭清廷誘捕,將其囚禁中國保定之恨,不經思考,馬上答應為日本效力,並下令驅逐在朝鮮的所有華人出境。甲午戰爭的引爆點從此展開。 戰爭經過 李鴻章一直希望用外交解決問題,故直到7月中間,才決定發兵赴韓。朝中眾人主戰為多,慈禧太后、光緒帝也是力主武力解決。從表面上看來,中國無論在海、陸軍方面,似乎比日本強大得多。然而,事實上証明,這是與真實情況不符的。1874年7月初,日本在朝鮮已集結軍力萬餘人,中國方面則不足三千。此時,清軍主力集結在漢城以南的牙山,亦因為韓南部的各據點已被日軍所佔領,故清兵增援部隊只能集結在北部平壤一帶。 且日本在正式宣戰前就除去列強干涉因素,7月9日有英國調停的日清妥協交涉案,但清廷拒絕;7月12日,日本提對清「第二次絕交書」;7月13日,俄國因戰備尚未整頓,放棄干涉;7月16日,英日簽訂修改條約;7月23日,英國提議上海中立案。 7月24日,中國「濟遠」、「威遠」、「廣乙」三艦護送租借商船「高陞號」,上載援兵二千人往牙山。抵步後,「威遠」先回。翌日,三艦回航時,遇日艦「吉野」、「浪速」、「秋津洲」。日方先開砲,雙方戰鬥一小時,「廣乙」被毀,「高陞號」沉沒。此即為甲午戰爭之序幕戰─「豐島海戰」 [2] 。 7月27日,中國政府得知「豐島海戰」的失敗後,準備宣戰。7月29日,中日「成歡之戰」發生。早於7月 20日,中國牙山守軍因陷於孤立,遂轉移據點至成歡 [3] 。7月29日,兩軍互戰,中國慘敗,遂北走平壤。此次戰役為中日第一場陸戰。8月1日,中國召回駐日公使,正式宣戰。之後,兩軍援兵到達,展開激鬥。8月2日、19日及20日,日軍援軍分別於仁川、釜山、元山登陸後,齊往平壤推進。8月下旬,日韓成立所謂的「攻守同盟」。往平壤的日軍兵力與華軍相當,由第三師團司令野津道貫指揮。9月14日,雙方終於開始戰鬥,防守東路的馬玉崑與防守南路的衛汝貴力拒,北路總兵左寶貴戰死。9月16日,葉志超逃走,華軍死傷二千餘人,日軍奪得平壤。此後,清兵全軍退守鴨綠江(中韓邊界),不再入韓。「平壤之役」是中日第一次大規模陸戰,此役後中國退守至鴨綠江,令戰場轉往中國內地,實是嚴重的失敗 [4] 。 「平壤之役」後,便是歷史上著名的「黃海戰役」。戰前,不論中外,對北洋艦隊的實力皆高度評估,各級官員戰意旺盛,就算是主和的李鴻章,也以為「攻人則不足,自守則有餘」。甚至日本方面,亦以為陸戰必勝而海戰甚少把握。 「豐島海戰」後,北洋艦隊採取守勢,不輕離基地。平壤淪陷同一日,北洋海軍由提督丁汝昌率領下全隊往鴨綠江口的大東溝,掩護陸軍登陸。9月17日,返回基地旅順途中,在旅順以東一百五十哩外遇見日艦,「黃海戰役」遂告開始。 當時,雙方的兵力為︰日艦十二艘,總排水量三萬八千噸,司令為日本海軍中將伊東佑亨。北洋海軍十四艘(一說十二),參戰艦隻十艘,共排水量三萬一千噸,司令為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定遠」為旗艦,管帶為劉步蟾。本來,北洋海軍為縱列式,後改為橫置式,「鎮遠」、「定遠」二艦居中。不久,在「鎮遠」指揮的丁汝昌被炮彈震傷,從瞭望台上跌了下來,全軍失去領導,那時約為中午時分。下午一時戰鬥開始後,「揚威」、「超勇」二巡航艦被擊中沉沒,僅二管帶得以倖免,餘下俱亡。「經遠」作戰後不久船身自然破裂 (非被擊中),管帶林永升及船上三百餘人俱亡。「致遠」號作戰勇猛,至最後身負重傷,兼彈藥耗盡。管帶廣東人鄧世昌令全艦衝向「吉野號」,務求同歸於盡。惜末達時已被魚雷擊中,全船二百餘人殉難。「定遠」、「鎮遠」二主力艦遭五艘日艦圍攻,但仍力戰不怯。「定遠」擊中日艦「西京丸」,自身亦中彈起火。「鎮遠」表現更為勇猛,管帶林泰曾及全船士兵奮力作戰,更要掩護已受創的「定遠」號,及以巨彈擊中日本旗艦「松島」,傷日兵百餘人。至下午五時半許,戰事結束。中國損失「揚威」、「超勇」、「經遠」、「致遠」四艦,「定遠」受重創,其餘各艦各有損毀,死傷一千餘人,日軍損傷艦隻共三艘,另有一艦沉沒,傷亡五百餘人。 是次戰役,雖云雙方各有損失,然經此役後,不但破滅了北洋海軍具一定實力之幻覺,且更顯出了北洋海軍的各種問題,如指揮不協調、軍備素質差劣等。而此役後,北洋軍先退旅順再退威海衛,令黃渤二海之權制於日本,促成中國之戰敗。10月23日,日本山縣有朋第一軍共二萬人,開始西渡鴨綠江入遼。清軍總兵宋慶的淮軍、依克唐阿的滿州軍四萬人,望風潰敗。10月24日,另一支日軍由大東溝登陸。之後,中國連失安東、九連城、鳳凰城。10月26日,寬旬失守,接連岫巖亦淪陷。奉天省遼東半島以東的地方,除大高嶺仍為總兵聶士成所據外,其餘均在短短數日間相繼陷入日人之手。11月21日,中國經經營十餘年,譽為東亞最好的旅順軍港,因北洋軍之撤退而守兵兵力薄弱,總兵徐力邦力戰不支敗於日軍,旅順落入敵手。到了此時,中國一面急於求和,一面改用湘軍代替淮軍。日軍在遼東亦需作調整,故暫緩進攻。但日本為了決意打擊中國,遂決定攻擊北洋海軍第二基地威海衛,同時佔領山東,對北京作鉗型攻擊。1895年1月10日,日軍從城灣登陸,與清兵展開激鬥。日軍奪取了南幫砲台後,繼以海軍堵塞威海衛港口。另外,為轉移清兵防守力量,日軍曾一度砲轟登州。2月7日,大戰終於爆發,中日兩國水師再度相遇。但這次中國水師更為不濟,一開始「定遠」即告沉沒,管帶劉步蟾自盡。丁汝昌見大勢已去,下令部隊沉船,士兵不應,丁自盡。2月14日,北洋軍借丁汝昌名義向日投降,北洋艦隊及威海衛全告落入日本手中。但另一方面,新到的湘軍、吉林軍、黑龍江軍共五萬人,數次反攻海城,惜末能得手。三月初,日軍大力反攻,連陷牛莊、營口、田莊台等,遼西吃緊。 最初,各國對此戰抱觀望態度。但後來中國一敗再敗,令英美俄德法等國恐懼日本勢力過大,遂積極介入調停。中國初派戶部侍郎張萌桓、湖南巡撫邵友濂求和,惟日本方面以二人權力不足,拒開會議。最後,中國被迫派李鴻章為代表。日本方面,亦因戰區擴大,補給線長,要提防中國人民反攻,加上國際壓力漸大,感戰爭已不可為。故於3月20日,談判開始。 馬關議和 [5] 北洋海軍全軍覆滅,湘、淮等軍在遼東戰場被擊潰,使朝廷中的主戰派大為洩氣,束手無策。2月10日,光緒皇帝召見軍機大臣,討論戰事,軍機大臣們也是一籌莫展。次日,再次召開軍機會議,認為除了按日本要求派李鴻章赴日和談外,別無其它途徑。2月18日,清政府通知日本政府,準備派出全權代表進行和談。日本明確提出“中國應在賠償軍費、確認朝鮮獨立外,並由於戰爭的結果,必須割讓土地”。22日,朝廷招李鴻章進京,當天與軍機大臣共同入覲。當談起日本可能要求割地時,李鴻章表示“割地不可行,議不成則歸耳”,翁同龢也希望能做到不割地,其餘大臣則擔心若不割地不能議和。李鴻章便請翁同龢一起前往日本議和,翁以過去未辦過洋務推托不答應。這樣商議了數日,計無所出,至25日,慈禧召見李鴻章與軍機大臣,李鴻章和恭親王奕忻都面奏須割地問題,西太后聽了大為不悅,自後推病不出,命一切遵光緒旨意。3月2日,清政府萬般無奈,只能同意授予李鴻章“商讓土地之權”。李鴻章請訓光緒後,於3月14日乘船從天津啟程。 3月19日,李鴻章一行135人抵達日本馬關。20日,與伊藤博文、陸奧宗光等人舉行第一次談判。在這次會談中,中國全權代表提出了要求停戰的備忘錄。21日,雙方舉行第二次談判,伊藤博文就中方的備忘錄提出停戰條件為:”日軍占領大沽、天津、山海關,管理該地的鐵路,該地的中國軍隊繳出一切軍器”。條件之苛刻,完全出乎李鴻章意料之外。按照這些條件,一旦談判破裂,日軍可以立即拿下北京。會談結束後,李鴻章把日本的停戰條件電告總理衙門,清政府也十分驚駭,認為萬難允許。經過商議,總理衙門24日電令李鴻章先設法了解日方的議和條件,再作打算。李鴻章收到電文,覺得與自己的想法吻合,於是決定暫時擱置停戰問題,先談議和條款。在24日下午的中日第三次會談中,中國全權代表正式撤回了停戰備忘錄,並要求日方出示和款。伊藤博文答應第二天交閱,同時在會談中突然表現出對台灣的興趣,再次令李鴻章大吃一驚。 原來,在準備與中國和談的同時,日本並未停止軍事行動,3月20的停戰條約僅止於華北部分,而排除了台灣、澎湖在停戰範圍之外。日本把進攻的重點放到了台灣方面,進行其比志島琨成部隊之奪取台灣的陰謀\。在3月15日,日軍取得遼南戰役的勝利後,就開始向澎湖進軍,為下一步占領台灣做準備。日本希望趁中日和談之際,先攻占澎湖,以逼迫中國在談判桌上同意割讓台灣;即使達不到割讓的目的,也可利用澎湖作為進攻台灣的跳板。23日晨,日本比志島琨成支隊在澎湖登陸。守衛的清軍雖終以兵寡及炮火不濟而失敗,大部分退歸廈門。25日,澎湖殘存的清兵投降。26日,比志島部隊完全占領澎湖。 日本大本營在派軍占領澎湖的同時,又著手制訂直隸平原作戰的第二期計畫。在這個計畫中,日本政府準備孤注一擲,將常備軍的全部七個師團和三分之一後備部隊的兵力調到前線,以對付尚擁有二十萬作戰部隊的清軍。 正當日本躊躇滿志,準備以武力為要挾,在談判桌上大撈一把的時候,一個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就在24日李鴻章從中日第三次會晤返回的路上,突然遭到一名刺客開槍狙擊,子彈擊李鴻章左頰,急送回府邸搶救,幸而未致命。刺客名叫小山豐太郎,他認為李鴻章負責操辦北洋軍務,是日本對華戰爭的主要障礙,早就想赴天津行刺,但是一直沒有機會。他還認為日本未能攻克北京,現在舉行和談為時過早,所以有意破壞和談。 李鴻章遇刺的消息,引起日本政府極大的驚駭。伊藤博文聞訊後,勃然大怒,連天皇也驚詫不已,派出御醫前往護理,並頒布諭旨,對此事表示憤慨和遺憾。皇后還親制繃帶以示慰問。同時,日本立即審理了凶手,小山以謀\殺未遂罪被判無期徒刑。 雖然日本政府做了種種努力,但是當李鴻章被刺的消息披露後,還是立即引起了歐美各國的強烈反響,世界輿論嘩然,發出一片譴責日本和同情中國的聲音。各國也意識到日本的胃口之大,紛紛表示不能坐視。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政府感到僅僅在禮遇上的表示已不能幫助改善自身的形象,所以決定無條件停戰。 3月28日,陸奧宗光親自到中國代表下榻處,在李鴻章病榻前面致無條件停戰照會,規定自即日起停戰三個星期,但停戰範圍不包括台灣、澎湖。中方力爭須全面停戰,被日方拒絕。30日,雙方正式締結了停戰條約。 自4月1日起,雙方開始進入關於締結和約的談判。次日,日方出示和約底稿,並限中方於四月五日前答復:中國確認朝鮮的完全獨立地位;中國把遼東半島、台灣全島、澎湖列島永遠割讓給日本;中國賠償日本軍費三億兩;除了中國已開放的通商口岸以外,再向日本開放北京、沙市、湘潭、重慶、梧州、蘇州、杭州,日本國臣民可免稅運\進、並在中國製造一切貨物。 李鴻章雖然早就料到日本所欲甚多,據他估計,“讓地恐不止台、澎,賠費恐須過一億億”,但他見到底稿後,仍為之愕然。他急忙在當天把日方約稿的內容電告總理衙門。清政府多方協商,毫無結果。李鴻章等不到清廷的復電,而四天的期限已到,於是自行向日方作出答復,除承認朝鮮獨立外,對其它部分提出駁辯,伊藤於4月6日照會李鴻章,請其對議和條約的全部或每條款明確提出同意與否,或明確提出某條款應如何修改,至於中國國內情況如何,並不在談判之內。李鴻章接到照會後,只得再次向清政府請旨。 此時,清政府最高領導集團內部,正為講和條款問題爭論不決。政府中一些主戰人士堅決反對向日本割地賠款,要求整軍再戰。軍機大臣翁同龢強烈反對割讓台灣,認為不戰而割讓未占領土,會失去天下人心。翰林院學士文廷式也認為若割敵兵力未到之地,及償款至萬萬以上,皆使中國一撅不振,不應該答應。其它大臣則認為,奉天陪都地位更重,兩害宜取輕。兩下爭執不休。4月8日,慈禧表示不惜撤使再戰,也不應放棄奉天南邊和台、澎兩地。當天總理衙門電復李鴻章,對於如何答復日方的和款條件仍無肯定指示,但對於賠款割地問題大體上規定了一個範圍,即“讓地應以一處為斷,賠款應以萬萬為斷”。日方將此密電譯出,完全摸到了中方的底,隨即對中國代表施加壓力。 4月9日中國提出修正案,同意割讓遼東的安東縣、寬甸縣、鳳凰廳和岫岩州四地,以及澎湖列島。賠款要求減至一億兩。新訂商約以中國與西方各國現行約章為基准。據此,雙方在10日舉行了第五次談判,李鴻章的傷勢已接近痊愈,親自參加了此次會議。伊藤提出了對條約修正案的再修正備忘錄,仍堅持割讓台灣全島、澎湖列島,同時將遼東割地的邊界縮短,賠款減至二億兩,商埠由七處減為四處。伊藤表示,對此備忘錄,中方只能有同意與否兩句話。 次日,伊藤致函李鴻章,稱中國須在四天內答復同意與否。李鴻章一面回函與日本爭執,一面再請清廷定奪。4月12日,清廷便允割讓台灣南部。日本態度則始終強硬,清廷擔心如再拖延將招致議和決裂,大局不可收拾。因此,4月14日,清廷指示李鴻章照日本原案牽合約。馬關條約大局乃定。 4月15日,中日全權大臣舉行了第六次談判。4月17日,《馬關條約》最後簽定,主要內容包括: ‧中國認明朝鮮國確為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 ‧中國將遼東半島、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島嶼、澎湖列島永遠讓與日本 ‧中國將庫平銀二萬萬兩交與日本,作為賠償軍費 ‧日本國民可在中國通商口岸從事各种貨物制造,並可裝運\進口各種機器 ‧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等等。 《馬關條約》的內容傳出,朝野嘩然。有來自十八省的一千三百多名舉人在萬言書上簽名,於5月2日呈遞都察院,這就是著名的“公車上書”。 在日本,明治天皇於4月20日就批准了和約,同時日本不斷催促中國盡快批准條約。4月23日,大本營指定近衛師團支援台灣之接收以及守備之陸軍部隊。5月5日,日本屈服了俄德法三國對於遼東半島歸還之干涉。5月8日,中日兩國在煙台完成了批准換約手續,條約隨即生效,兩國結束戰爭狀態。 台灣的反應 《馬關條約》簽字的當天,割讓臺、澎的消息就傳到了臺灣。“臺人驟聞之,若午夜暴聞轟雷,驚駭無人色,奔走相告,聚哭於市中,夜以繼日,哭聲達於四野。”當時台灣巡撫唐景崧在兩個月之內電陳總理衙門二十餘次之多,報告臺灣群情激憤、鳴鑼罷市,並向清廷表示“割臺,臣不敢奉詔”,主張將臺灣歸英國保護,並出讓礦山稅收等權利作為報酬。兩江總督張之洞也在此前後奏請撥餉銀百萬兩給臺,並電告唐說,只要相持三個月,存有一府一縣,必有列強出面干涉,臺灣仍可自存。清政府也試圖誘使英、法、德、俄制止日本取臺,並爭取到法國對臺灣實行軍事保護的意向。但列強因干涉還遼,不願再進一步得罪日本,承擔戰爭風險,相繼表示不干涉日本占臺。清廷不得已,於5月20日電旨唐景崧離任赴京,並令臺省文武官員陸續內渡。臺民得旨,知已絕望,於是決定獨立自救。5月25日,臺灣士紳以全體居民名義,發表《臺灣民主國獨立宣言》,推選唐景崧為總統,以藍地黃虎旗為國旗,立年號為“永清” [6] 。 臺灣民主國的成立,引起了日本的擔憂。一旦臺灣民主國得到列強的承認,就會在外交上帶來麻煩。因此,日本立即組織兵力實施對臺灣的武力占領。5月25日,日本近衛師團和海軍艦隊到達基隆口外,次日登陸,6月3日占領基隆,臺北危急。唐景崧於當天逃往淡水,6日偷渡回大陸。7日,日軍攻陷臺北。17日,日本臺灣總督樺山資紀設督府於臺北,並舉行“臺灣始政典禮”。但臺灣各地義軍四起,展開了為期20年的台灣殖民地戰爭。 甲午戰爭的意義及影響 一、 甲午戰爭其實是日本設下圈套的戰爭,福澤諭吉早在1882年就開始繼行戰爭思想工作,創立『時事新報』 [7] ,設立「慶應義塾」,誘導朝鮮青年入義塾洗腦,並派手下井上角五郎赴京城,辦『漢城旬報』。1884年6月的中法戰爭,日本即宣傳這是一場文明對野蠻的戰爭─中國乃「東洋的波蘭」,正處瓜分,日本應乘機在朝鮮擴大勢力;並且發行「支那帝國分割圖」,「北京夢枕」,從日本散佈至朝鮮。而1884年12月的甲申事變一直到1894年,『時事新報』宣傳了十年,宣傳內容如下:1、朝鮮有一獨立黨,受苦受難。2、日本應同情金玉鈞的獨立黨。3、援助朝鮮獨立,制裁清廷暴舉。4、甲午戰爭亦為「文明對野蠻」的戰爭。1894年11月,發生「旅順大屠殺」,婦女、幼童死六萬人,世界日報、Times都有報導,但『時事新報』載明:「旅順殺戮乃無稽之談」。1895年10月又發生日軍殺害閔妃事件,日本駐韓公使三浦梧棲中將,策謀\日本訓練隊和守備隊400多名,侵入京城景福宮、慘殺閔妃,經美國報紙披漏。福澤指派慶應義塾教師林釟藏撰寫「朝鮮王妃傳」,再指派該校教師工藤精一翻譯為英文,投書至美國各報,表示閔妃為陰險、忌妒、殘忍之人,中傷其為一妖婦,以掩蓋日方的惡行。 二、 除了思想工作之外,情報工作方面也證實甲午戰爭是日本設下圈套的戰爭。荒尾精 [8] 是日本參謀\本部派至中國的第一號諜報員,1889他提出「復命書」,力呈對中國要表面和好、內部浸透。1890年設立「日情貿易研究所」,畢業學生為戰爭時通譯。這種情報工作的目的不僅在於提供其所蒐集的情資給參謀\本部,並且是為了顛覆清廷,確保日本在中國的支配權。而參謀\本部以大陸作戰為目的,編成軍團,以打敗北洋艦隊為目標來建設海軍,事實證明在甲午戰爭中果然成功。而日本的戰爭準備也比外界想像中早,從1885年後,日本的態度就從防衛轉至攻擊,1887年完成清國爭討策,1892年完成對清戰爭準備,1894年4月9日參謀\本部次長川上操六視察清國,5月20參謀\本部伊知地少佐渡韓查究東學黨亂之情勢,5月27日川上參謀\次長與玄洋社社長平岡浩太郎會面,6月5日,開設大本營。 三、 甲午戰爭是帝國主義的候選國─中國與日本的命運\決定戰,戰勝國日本─加入了帝國主義陣營的末班車,成為亞洲唯一晉升帝國主義之國家;戰敗國中國─轉為半殖民地的地位,變成列強爭奪利權的一塊肥肉。日本在1898年5月得到的賠償有:軍費賠償2億兩、威海衛守備軍費三年份150萬兩、遼東半島退還補償3000萬兩,合計2億3150萬兩(英鎊3808萬餘)。中國在甲午戰爭時歲計不到一億兩,戰費和募集內債都不成,只好向英德借外債663萬餘英鎊。戰敗後對對巨額的賠償更形無力,只好再靠外債,而其中對供給借款最積極的是提倡三國干涉還遼的俄國。 四、 甲午戰後日本以鉅額賠償金作為戰後經營,等於是以犧牲中國民眾的前提下建構的。戰後經營期,編入歲入一般會計的賠償金是2億円餘,約為歲入總額的10%。賠償金的一半以特別會計處理,過半投入擴軍費用,也若干使用在「殖產興業」方面。1895年10月的財政計畫,7年間的軍艦、武器海外支付預定額1億7349萬円。1898年4月,井上馨藏相繼續支付預算中支付外國2億2668萬円。日本為軍艦武器的購入費用年年增大,大半以在倫敦的賠償金為結匯支付。日本政府為此,向清廷交涉賠償金在倫敦以英鎊接受,經半年交涉得清廷同意。日本即以此黃金為基準的英鎊賠款,建立金本位制,從此加入歐美列強的金融體系。 五、 甲午戰爭的賠款除了使日本除了工業化、擴張軍備,並建立金本位制之外,在市場與關稅方面日本也獲得極大好處。中國市場開放,對日實行最惠國待遇,中國的貨物稅限於5%,日本則均課稅20%以上。且獲取台灣讓日本得到了米糖的好處,因為米糖為日本工業化所缺,半糖進口佔總額10%以上外匯,且可以平抑物價,並擴大稅基間接稅:消費稅及專賣稅。所以甲午戰爭其實是幫助日本現代化,助長了日國內輕工業 [9] 的發展,造成日本第一次產業革命 [10] 。 六、 中國則自此墮入半殖民地位,五年之內面臨被瓜分命運\。包括:俄國租旅順、大連,德國佔領膠州灣,法國佔領廣州灣,英國佔領威海衛及九龍半島。日本因為三國干涉還遼而進入對俄十年準備戰爭,1902英日同盟成立,打破「滿韓交換」 [11] ,1904對俄宣戰,最後因日俄戰爭成功而取得滿州。 《參考書目》 王璽,《李鴻章與中日訂約》,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81。 文廷式等,《中日甲午戰爭》(上下冊),台北:廣文書局,1967。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上冊),台北:曉園,1994。 戚其章,《甲午戰爭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賈逸君,《甲午中日戰爭》,上海:新知識出版社,1955。 傅啟學,《中國外交史》(上冊),台北:台灣商務,1972。 《中日甲午戰爭論文專輯》,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5。 《中日甲午戰爭論集》,北京:五十年代出版社,1954。 《甲午戰爭一百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系編印,1995。 《注釋》 [1] 賈逸君,1955,《甲午中日戰爭》,上海:新知識出版社,頁88。 [2] 戚其章,《甲午戰爭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頁41-68。 [3] 同上,頁68-81。 [4] 同上,頁92-129。 [5] 王璽,《李鴻章與中日訂約》,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81。 [6]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上冊),1994,台北:曉園,頁325-326。 [7] 1882年3月創刊,福澤在1898年9月死於腦溢血,共16年。 [8] 1882陸軍士官學校畢業,1885至參謀\本部服務,1886被派至上海,偽裝商人,偵查中國事情、 地誌,1896年10月30日死於台北。 [9] 以製絲和棉工業最盛。 [10] 第二次產業革命是在日俄戰爭時,這時擴大了造船、製鋼及機械工業。 [11] 即1903年雙方約定之「俄取滿,日取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