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有点特别的美学书[转]

 

    在图书馆两架半的美学书籍中,有一本颇不起眼的小书。抽取出来翻看,其封面已经破损,页面也已泛黄,留着被人用铅笔、圆珠笔划过的痕迹,划痕旁侧,盖着许多印有“污损”二字的章。这本书名叫《审美与人的自由》,是一本博士论文,作者便是刘晓波。之所以提出这本或许已经过时的书,一是自己读书太少,记性又差,既然读了,总有记点东西的必要,以免白读,二是觉得这本书与当下层出不穷的美学书籍相比,确有其特别之处。
    1988年6月25日上午,是刘晓波博士论文答辩的日子。这天,“北师大主楼八层东厅的大会议室里,挤满了好几百人。在座的有年过八旬的老教授,也有年轻的一年级大学生,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其中还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如此热闹的答辩现场,近些年来怕是难见了,即使在最热门专业的博士答辩时。
    答辩委员会的委员阵容同样强大,主席是华师大的王元化,成员有四川师大的高尔泰,北大的谢冕,人大的蒋培坤和邓国铨,社科院的吴元迈,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牛汉,北师大的张紫晨、童庆炳,此外,蒋孔阳因身体不适没能参加。
    “答辩委员会高度评价了刘晓波的博士论文,同时也严格提出了各种质疑。刘晓波答辩时充满信心,他侃侃而谈,连平日的口吃的毛病也似乎不见了。他的答辩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我的一位大学老师当时在师大读书,去旁听了那次答辩,十余年后,犹能忆起当年现场的火热气氛。
    书分六章,前有序论,后有结语、后记。通览此书,是在研究审美心理:第一章研究审美与直觉,第二章讨论审美与错觉、幻觉,第三章分析审美与通感,第四章讲述审美与移情,第五、六两章解读审美与潜意识。下面就其具体内容作一简略概述。
    绪论:审美的超越。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审美活动的超越性:(1)主观情趣对客观法则的超越,主体在选择与创造审美世界时是自由的;(2)感性动力对理性教条的超越,审美使人的生命力的自由迸发,是人性的全面展开;(3)精神享受对功利欲求的超越,审美超越狭隘的功利、实用目的;(4)个体生命对社会压力的超越,人类通过审美超越社会法则,达至自由;(4)人可以超越自身的有限性,在审美领域,人的造物不是束缚人,而是解放人。这五个方面实则讲了一个意思:审美活动是一种自由的人类活动,它具有超越性。
    第一章:穿过浓雾,那边是霞光——论审美与直觉。该章由爱情中的“一见钟情”引出直觉,又引用大量中外艺术、理论描述直觉,指出其特征。在审美直觉中,审美对象的形式即内容,内容即形式,也没有主体与对象的分离,二者互相进入,对象即主体,主体即对象,“目击道存”;“审美直觉即是指迅速、准确、深邃的透视力,也是指高度强烈的、敏锐的情感浸透力”,“只有充满情感的直觉才能深入充满生命的世界”(47);审美直觉对审美对象的内在意义的透视不是明晰的、确定的说明,而是朦胧的、不确定的领悟。(54)
    第二章:你看那遥远的地平线——论审美与错觉、幻觉。该章分析了审美与科学的迥异之处,艺术创作是一个创造幻象的过程,审美也是一个创造幻象的过程,审美非但不摒弃幻觉,而且需要幻觉。接着从心理学与接受美学角度对此进行了解释,给出了一个公式:审美意义=审美对象(恒量)+审美主体(变量)认为由于欣赏者这一变量的历史性、运动性,审美意义是指向无限的。
    第三章:“天空红得象马赛曲”——论审美与通感。该章论述了审美通感对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具有巨大作用,并对通感现象从心理学上作出了解释,“审美通感在根本上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感觉挪移,而是在某种共同的审美体验的制约下,想象力对各种不同的感觉经验的组织和综合,并且信赖于丰富的感觉经验在记忆中的储存。”(102)
    第四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论审美与移情。该章分析审美中的移情现象。用皮亚杰的心理学理论探讨了移情现象产生的原因,依皮亚杰的观点,人在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做出顺应和同化两种反应,在情感型的审美思维中,人对客观外物的同化占有主导地位,在审美欣赏中,通过同化达到物我合一,物我两忘。说明了审美在根本上是审美主体向外界的自由扩展,是以人的主观情感为核心而旋转的世界。(这一章的装订页码混乱,给阅读带来麻烦。)
    第五章:赤身裸体,走向上帝——论审美与潜意识之一。本章先对《哈姆雷特》与《李尔王》中的经典独白进行分析,指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在文明和本能之间的徘徊,正是人类的宿命。”“宿命感可以使人既深入地体验苦难,又超越于苦难之上,以一种平和的态度来正视这苦难。”莎士比亚的悲剧揭示了人类的深层心理,即潜意识。接着用弗洛伊德的理论解释了潜意识,进而认为潜意识带来了痛苦与苦难,而审美则是苦难的升华。
    第六章:神话的永恒魅力——论审美与潜意识之二。该章先从《呼啸山庄》与《现代启示录》切入,指出它们深刻地挖掘了潜藏于人之内心的原始本能:爱与恨,生与死。接着从中国人对龙凤的崇拜进入分析,指出神话作为集体无意识的原型具有永恒的魅力,不会因现代科学的进步而减退。最后认为审美的魅力来自对源于生命深处的神秘事物的感受,即荣格所说的幻觉型作品。
    结束语:始于悲剧,终于悲剧。该章通过对人类悲剧感的历史性考察,认为“人生是始于悲剧而终于悲剧”(194),进而宣布“既然悲剧是注定的,那么不该逃避,也不该在虚幻中寻找自我安慰,而应该沉入底层,去体验人生的真谛,做一个伤痕累累、痛苦万般的超人”。(197)
    本书之梗概大抵如此,就其所牵涉的审美心理的各方面而论,在当代美学原理著作中也多有谈及。以现在的学术眼光来看,这本书并没有太多的理论深度,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对审美心理的研究本身就是难的,另一方面,作者行文太过执著于诗意化的表达,对学术性追求反倒变得次要了,正如他在后记中所坦承的“我从不在乎诗意化的文风是否妨碍了理论本身的逻辑性和清晰度。我之所以要指出此书中的诗意化问题,是在于它由于刻意而变得做作,在于一种缺乏清醒的意识的狂妄”。(200)这种诗意化的表达连篇累牍,触目皆是,试举两段:
    也许每个从未品尝过爱情之醇酒的年轻人,都希望冥冥之中的主宰赐予他一个奇迹般的时刻,在这个时刻中,没有周密的思考,没有反复的权衡,更没有对交换条件的斤斤计较,甚至都来不及细致而全面地端详对方一番,便在难以预料的刹那间被爱神之箭射中。四目相对,默默无言,满面羞涩,心旌摇摇。太突然了,这意外的相遇似乎不能不令人相信某种先天的、必然的宿命;太短暂了,来不及说一句话、握一下手,但是这一瞬间却生发出趋向永恒的意义,或铸成终古姻缘、或变在永久的回忆。其深邃,如夜、如海、如上帝的目光。(39~40)
    而在这位神人——庄子——的周围,是一个百物萌发、万象纷呈、笼天地、贯古今的宇宙。它廓大而深邃,无首无尾,无始无终,其生命之飞动、气势之雄阔、风神之潇洒、韵味之悠长,足以使任何人叹为观止。渐渐地,在这个空旷寂寥、横无际涯的宇宙中出现了一个人,由远及近,由隐至显,由无到有,他平易亲切如一株草、一块石、一缕轻轻落下的阳光,飘逸超然犹如扶摇直上的大鹏、洁如水晶的处子,甚至象上帝开天辟地时亲手创造的第一人。他双脚踏去,两袖拂风,俯仰自如,无拘无束,尽情地遨游于天地之间,谛听宇宙的启示,接受大自然的拥抱。(112)
    当年的评委们给出了不错的评价:“以较开阔的视野,从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综合角度,深入提示了审美与人的自由的关系。论文富于开拓、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作者以自己的独立思考,较好地吸收与消化了前人的学说。论文在审美的超越本质、审美心理机制等一系列问题上,都有不少创见和突破,并有较强的时代针对性。论文论证深刻、有力,富于激情和诗意,文风具有独特的魅力”。如今的博士论文怕是没人敢这样写了,或者是写不出来了。
    而今,人书俱老,都无声息,却在历史的记忆深处,刻下了那样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