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乱世孤儿到共和国总理[转]

 

    “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
  “只要我活着,还有一口气,我就要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从来不吓唬老百姓,只吓唬那些贪官污吏。”
    “为学,要扎扎实实,不可沽名钓誉;做事,要公正廉洁,不要落身后骂名。”


第一章:奋发向上青少年时代
(1928--1951)

    来自山清水秀的湖南农村
    朱镕基总理于1928年10月1日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耕读世家。从湖南省城长沙市,沿107国道东行32公里,就到了长沙县安沙镇和平村——朱镕基的故乡。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转上一条水泥小路,蜿蜒入山,两旁时见青竹婀娜、杂花间树、五彩缤纷、幽香醉人。满山遍野的小草黄灿灿的。松树、竹子绿油油的,从山间的小沟里汩汩地流下来的溪水叮冬叮冬地流着。再行二三公里,地名棠坡,朱氏祖屋“恬园”就曾坐落在此。远处望去,只见云雾仿佛像一层薄薄的轻纱,遮住了天,铺满了地,围绕朱氏祖屋。那云雾像汪洋似的,一眼望不到头,让人仿佛置身在雾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尽情地观赏。朱镕基就在这里出生,并度过了他多灾多难的童年时光。他大概到9岁多才离开棠坡。
    朱氏祖屋所在处,现在是一个苗圃,遍栽紫色的红槭木,开阔的地势,犹可想见当年的规模。朱氏祖屋门前有一湾溪流。溪岸上长着许多婆娑柳树和桃树,对岸是一片稻田。酷热的夏天,这里是朱镕基小时候最惬意的场所。两岸的柳树长得枝荣叶茂,密密层层,只有丝丝缕缕的阳光透过浓阴,漏到水面上,仿佛支支银针,一闪一闪的。小时候,在清晨他喜欢在溪边读书,清新湿润的空气滋润着他的喉咙,淙淙流水伴随着他的琅琅书声。累了,掬一捧清凉的溪水浇在脸上,顿时觉得头脑清醒,精神振奋。中午,当知了一个劲地喊着"热一一热--"的时候,他便拿着书,坐在柳阴底下,背靠树干,让清凉的溪水抚摩着他的小腿。有时,他和佰佰家的孩子来到溪水中,俯着身,在溪水的草丛中乱摸。不时摸到一些小鱼小虾。于是他们便将战利品举得高高的,这时欢乐的笑声撒满了小溪。
    在朱氏族谱的记载中,清末文豪吴南屏,曾于清同治十二年癸酉(公元1873年)受邀到此做客,并挥毫赞叹恬园之美:
    “恬园,长沙朱氏之山庄也,地名棠坡,去会城东北六十余里,古驿道旁,岗岭回复,数转乃入,至则柴关矮屋,甫见竹树间游与乃伫,客惊而问,不意所称恬园者之在此也。”苗圃右边有一四角凉亭,亭中有古井一口,上有记载,“朱氏祖井,始建于清咸丰四年甲寅(公元1854年),位于泞坡祖屋进门丹墀中,有石砌围档,井水清凉甘甜”,这口井自开凿之日起,清泉不绝,朱氏家人及族中所办的学校,都以此为饮用水,至今100余年,不盈不衰。1995年,湖南省地质勘探队还特意彩井水作了个鉴定,结果为“特优质矿泉水”。
    棠坡的清代民居是我国清代很有代表性的一个民居,规模大,结构合理,功能齐全,为国内罕见。民居三面环山,吞吐气象,集天地之灵气,育世间之人杰。作为历史文化遗存,是清代时期的社会文化产物,拥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承载着大量的文化、艺术、科学与技术的信息。
    80多岁的朱佩珍,是朱镕基的小时玩伴,老人还记得,“细时这个伢子很灵凡(注:长沙方言,聪明之意),也很老实,别个打他,他就哭,说:我不打你、我不打你。”算起来,朱佩珍是朱镕基的堂嫂,朱镕基并没忘记这位童年的玩伴。据老人的家属介绍,1996年朱镕基那次回长沙时,还特意请人将老人接到长沙小住。
    翻过朱氏祖屋所倚的小山,背面就是朱氏祠堂,祠堂足有六七进,雕龙刻凤,气势宏伟。这座祠堂给当年的朱镕基带来很多欢乐,但在19世纪60年代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中,它同样未能幸免。现在这片故地上,几幢民房杂乱相间,只有一株两人合抱的银杏树,得以幸存。朱镕基小时侯经常和其他孩子们在这颗杏树下玩耍。这棵杏树又高又直、又大又粗,茂密的树枝伸向天空,像一朵绽开的花,又像一个巨人伸着无数只手,向天上拿东西一样。杏树一年四季的景色都很美,春天,树枝上长出了千千万万片葱绿的树叶,它开出的花呈雪白的颜色,十分美丽,人们看了会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夏天,杏树谢了花,树上长出了许多果实,这棵树上结的果子也与众不同,是青白色的,而且杏核也很好吃。秋天,它脱下了绿装,换上了新的黄衣裳,风一吹,如仙女散花般撒着她金黄的树叶,好象在传递着秋天到来的信息。冬天,一层雪白的棉袄披在它的身上,高高的耸立在雪地中,像一位挺拔的巨人。
    在明朗的天空下,这里的一切就像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圈。四周的树木特别茂盛,这株的枝叶叠在那株上面,那株的枝叶叠在另一株上面,这样重重叠叠的大树就如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峰。树底下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树上也开满了花朵,有洁白的玉兰花,有粉红的樱花,百花齐放。在茂密的草丛后面,有一面平静的湖,湖面像一块大镜子,照着花树、桥木和天空。就象是人间仙境,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直系后裔
    朱镕基他们这支朱姓家族世居长沙安沙乡棠坡,是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直系后裔,属于朱元璋第十八个儿子岷庄王朱楩这一支。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生于元朝天顺帝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父亲朱世珍,母亲陈氏。朱元璋祖籍为江苏沛县,祖、父后在濠州(今安徽凤阳)定居。因其出生时,其父母年龄相加有八十八岁,故原名朱重八,后改名为朱兴宗。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后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
    朱元璋幼时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淮北大旱,朱元璋的父、母、兄先后去世,不得已入皇觉寺为游方僧。至正十二年(1352年)受好友汤和来信劝说,参加红巾军,投靠郭子兴,由于指挥有方,不久便由一名小军官逐渐升为元帅。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将这里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并改名为应天府。朱元璋采取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采取稳健的进攻措施,击败了徐寿辉、陈友谅的势力。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被小明王封为吴国公,1364年自封为吴王。同年将小明王沉入长江中。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初九日,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同年闰七月,大将徐达攻克大都,元朝灭亡。洪武十四年(1381年)征服云南,中国大体上统一。统一中国后,朱元璋为明朝制订了一系列严格的典章制度。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病死于应天皇宫,葬紫金山孝陵。
  朱楩是朱元璋与周妃所生的庶十八子,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始封为岷王,原建国于岷州(今甘肃岷县)。洪武二十八年,改派朱楩南镇新收服的云南。后因在云南与沐英家不和,又多次违法犯纪,擅收地方官印信,暴虐杀人,屡教不改,洪熙元年(1425年)四月,朱楩被明仁宗从云南北迁至武冈(今湖南武冈县)。从此,岷藩一支,自甘肃经云南,最后定藩于今湖南武冈。公元1450年, 朱楩去世,谥为庄,史称岷庄王。
  当年,朱元璋有24房子孙。考虑到随着子孙繁衍,可能会名字重复,朱元璋于是亲自为子孙们制定了取名命字的原则和方法。他为24个儿子的后代世系,各拟定了20个字,每个字为一世。凡子孙初生,由宗人府依据世次顺序取双名,双名中的前一个字即太祖所取,后一个字则必须是一个以五行做偏旁的字,五行则以“火、土、金、水、木”为顺序,如“火”为朱元璋孙子辈命名所用偏旁。
  朱元璋为他的第十八房朱楩后裔制订的20个字派是:“徽音膺彦誉,定幹企*雍,崇理原谘访,宽镕喜贲从。” 由此可见,朱镕基是当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19代孙,而且,朱镕基名字中的“镕”字,还是他的这位老祖宗在600年亲自为他取的。
  公元1643年,农民起义军攻陷武冈,第9世岷王朱企丰被杀,明朝岷藩王族灭亡。据记载,朱镕基家族就是出自第8世岷僖靖王世子朱干跬的一个名叫朱小鲁的儿子。这支家族后来从湖南武冈又向东北迁到湖南省城长沙安沙乡的棠坡,成为棠坡多福堂朱氏。
  朱小鲁生子朱其美,朱其美生子朱雍松,朱雍松生子朱崇相,朱崇相生子朱理泰,朱理泰生子朱原善,朱原善生子谘桂,朱谘桂生子朱访绪,就是朱镕基的祖父。
  朱镕基的祖父叫朱访绪,号荷生,为光绪廿年举人,后任河南补用道。朱荷生生了6个儿子,三儿子叫朱宽浚,号介侯,是朱天池的父亲,晚清曾任过江陵等县的县令,辛亥革命后归隐田园不仕。最小的儿子叫朱宽澍,号希圣,即朱镕基的父亲。
    朱镕基是朱宽澍的遗腹子. 朱镕基的父亲名宽澍,字希圣,他也是个遗腹子,其父还没有见着他的面,就已去世。 1928年朱镕基出生后,伯父朱宽浚为其取字为“长庚”,含有长命和有文名的双重寄托,同时又按族谱为其取名“镕基”。其中的 “镕”字,是他的老祖宗、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600年前亲自为他取的。朱宽浚认为朱镕基父子二代都是遗腹子,二代出世都没能见着父亲的面,是命中跟基不稳,基础不牢,于是给朱镕基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取为“基”,那是基础的基。这个“基”有二层含意,一是指建筑物的基础,即做建筑物的根脚和柱石,二是指事物的根本,朱宽浚的意思自然是希望朱镕基基础扎实,强根固本。朱镕基的人生道路还真如他伯父朱宽浚所设想的那样,打下了牢牢的基础,只不过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眼前这个可怜巴巴的孩子,在被共产党开除达24年之久后,还会奇迹般地成为这个党的最高领袖之一,成为赫赫有名的共和国总理,成为在世界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英雄。
    岷藩后裔在武冈生息100多年后,明末李自成、张献忠起义,朱氏家族四散逃离,其中的一支逃到了长沙棠坡,朱天池(即镕垂)老人曾到云南、武冈等地调查过这段历史,“经过动乱后,逃到棠坡的只有几个人,而且很穷,只能靠教书为生。”按后来的阶级分析观点,这时候的棠坡朱氏一穷二白,算得上赤贫,在其后的几百年间,他们开始了白手起家的创业过程。在此期间,朱家陆续有人入仕,从后来的记载来看,真正让朱氏家族脱贫致富的,是朱镕基的曾伯祖父朱昌琳(字雨田),朱氏族谱的记载中说,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粮食丰收,谷贱伤农,达到了千钱三石的低价,朱雨田倾其所有买入,次年天灾,粮价飞涨十多倍,朱家从此“起富不愁衣食”。并开始广购田产,在城乡筑室置房。
  关于这段轶事,长沙市地方志中亦有记载:朱雨田此后转贩盐茶、设钱庄、开矿业,终于成为长沙首富,他修建的朱家花园,“登之可极尽岳麓湘江之胜,名于是邦矣”,列为长沙园林之首。
    据长沙市志的记载,朱雨田暴富之后,乐善好施,在长沙设保节堂、育婴堂、施药局、麻痘局,置义山、办义学,并疏浚新河、赈济灾民,方志中评价,他是“长沙近代慈善事业的开创者”。朱氏家庭从此富甲一方,子孙兴旺,多时人丁上百人。在棠坡,朱家因为扶危济困,到今天仍赢得乡亲的赞誉。时至今日,和平村1200多人,300余户,但朱姓已经很少,朱家后人基本都出去了。

 


朱镕基总结五大遗憾:明知不该进政坛还是进了

    朱镕基在告别政坛前夕,吐露心声:我明知不该进政坛,最后还是踏进了。因为自己不懂政治艺术,注定是要遗憾的。他披露了自己有五大遗憾.

  朱镕基告别政坛吐露心声

      近日,朱镕基分别在多个场合,讲到自己在三月“两会”后将离开政坛的感受,还对民主党派吐露心声,说:明知不该进政坛,还是踏进了,也就注定要遗憾。

  朱镕基在国务院党组的生活会议上感慨地说:还有两个月,我将结束在政坛的生涯,感想万千:感受最深刻、最难以忘怀的是,人民的期待和厚爱;最痛苦、最难以剖白的是,违背自己的誓言而从政了。

  个人功过,历史自有评说

  朱镕基说:个人功过,我自己有一本帐,人民有一本帐,工作过的地方、部门有一本帐,中央也有一本帐。对于功过、得失,我还有何求呢!我的个性、经历、处事待人哲学,决定了我可能是个刚合格的部长、市长,但极可能是个不合格、很难使党内认同、合格的总理。一年多之前,我已经披露即将展开的生活。我离开政坛,不但老矣,也够累了!我会在临别的时候,向党、向人民交个底:朱镕基就是这点本事和能发挥的作用,对于一切批评、指责、反对意见,我都能容纳,相信历史会作出结论的。我是相信历史、相信人民的乐观主义者,是个宽容的人。
  
  答工商界:“最好能免试政治,远离政治!”

  朱镕基在和多个民主党派中央负责人(大多是著名专家、学者)座谈时,说: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整整二十年(指反右之后),我是坚守了自己的信条和对亲人的承诺:这一辈子要远离政坛,政坛不是人人能进入、适应的:而我明知不该踏进政坛,最后还是踏进了。因为我不懂得政治艺术(指政治权术),又没有心机去研究、摸索政治艺术,没有从政的志向嘛,也就注定是要遗憾的。我会带著遗憾远离政坛,安静地回顾自己的一生。

  朱镕基甚至对工商界人士说,如果要问我:什么叫政治和政治学?我到今天也讲不清。最好能免试政治,远离政治!

  (编者按:朱镕基的这段自我剖白,不禁令人想起罂秋白在《多余的话》中吐露的心声,他搞政治,纯属历史的误会!)

  朱镕基总结五大遗憾

  朱镕基告别政坛前夕,自我总结了五大遗憾:(一)违背了自己的信条和誓言(指不从政、远离政治);踏入了政治界,脱不了身;(二)违背了自己信奉的哲学,做了违心事;(三)违背客观规律、现实状况,开了不少空白支票,打了“白条”;(四)违背了自己的意志和立场,在不少问题上搞了折衷和中庸之道;(五)违背了自己曾作出的承诺,会给下届政府遗留下积压著恶性循环的问题。

  退休后不担任名誉或实质性职位

  朱镕基又说:的确,政治体制,社会制度的优劣,对政党、对个人、对社会进步的影响是很大的。朱还明确表明:退休了,不会接受担任教育、学术研究单位的名誉性或实质性职称和地位,不想再一次违背自己的意愿,到时没有时间再遗憾。

  “八二开”“五五开”,我都接受。

  朱镕基在总结本届政府任期报告时,曾插话说:我希望(指人大常委会)给予我较公正的评价,“八二开”、“七三开”,我都接受:我个人没什么计较的,“五五开”,我都接受。(编者按:“八二开”“七三开”,都表示功大于过,“五五开一就是功过拉平。人们早就盼望朱对政治改革作出贡献,可惜……)

  政策制订受政治体制和人为因素局限

  朱又说:很多事、很多政策的制订,要受政治体制的局限,还要受人为因素的局限。我到中央十二、三年,感受太深刻了。退休后可能还会回顾一下“传统特色”
  
  朱镕基自认有三大政绩

  朱镕基在总结本届政府任期报告中,也确认了有三大业绩:(一)扭转了经济失控高通胀,使经济总体成功软著陆,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发展,铲除了危机;(二)有了经济软著陆、适度调整若干政策,才能在国际金融风暴和国际经济徘徊下景气的大气候下,中国能较突出地保持高速增长;(三)有了经济改革、发展打下基础,才能以付出较小暂时性代价,解决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经济发展融入国际社会。

  朱镕基的遗憾何其多

  朱镕基近期在国务院,在各民主党派、上层建筑领域,相继打招呼,表达远离政界的谈话,已在北京广泛传开。对此,北京政界有不同的评论和揣测,认为:朱的谈话,有对任期内向外所作出的承诺没能兑现、多方面工作受挫的无奈;有对在重大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上,违心的反思;也有对受到内部政见或其他因素制衡而流露出的失落感。总的来说,朱镕基从政的经历给他带来了不少遗憾。

  朱镕基告别政坛后如能撰写实事求是的、不再是违心的、真诚的回忆录,则可供后人借监。但恐怕这将会令退休后的朱镕基再一次遗憾!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他连儿子的事情也没插手 红色资本家看来是兴起了
太阳照常升起,世界的和平在吾辈的善念中。多吃素,多锻炼。少开车,少熬夜。   
HHHHHHHHH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