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
 
□李正荣
 
  2006年10月31日
 
19世纪的俄国,民主运动,激荡起伏,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十分复杂。他早年接近民主主义革命阵营,60、70年代又受某些主张不要用暴力革命方式解决俄国社会问题的保守思想和俄国宗教思想影响。但是,他始终坚持人道主义,坚持批判俄国社会的不公,揭露俄国社会的黑暗,坚持揭发俄国广大民众的深度苦难,坚持表现俄国社会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这种思想上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特征,他作品中的各种矛盾思想经常处于激烈辩论的“对话”状态。

《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主要代表作。

应该说这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最优秀作品之一,但是,它对人性深层的痛切揭示又使它成为后来的现代派作家学习的经典。小说的情节紧紧围绕着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贫困—杀人—惩罚这一线索而展开,不过,“罪”在整个小说中仅占七分之一,可见作家不只是讲述一个恐怖故事,而且要揭示更深刻的思想。

首先《罪与罚》揭示了19世纪中期俄国可怕的社会贫困、巨大的贫富悬殊和不公平的社会给无辜的贫民造成的无出路状态,这种可怕的社会生活是造成富人贪婪、穷人堕落、优秀青年铤而走险等等社会罪恶的根本原因;其次,小说通过主人公成功地逃避了法院侦讯的情节揭示了社会惩罚的无力,现实的司法制度无助于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罪恶;再次,主人公从自觉杀人到精神崩溃表现了超人理论的破产,这是作家对当时的极端个人主义的批判。以上三点是这部现实主义作品的深刻之处。另一方面,小说在探讨罪与罚的问题上提出道德惩罚的方案,试图为危机四伏的世界找到一条道德忏悔的解救道路,希望唤醒良知洗涤罪恶,作家以此同当时整个欧洲兴起的革命思潮进行争论。这既表现了作家的思想局限,又体现了俄罗斯文学的人道主义优秀传统。

这部小说的标题是《罪与罚》,那么,什么是“罪”,什么是“罚”呢?

关于“罪”,作家以相当大篇幅写“罪”的动机和“罪”的准备。小说一开始就让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心中悬起“那件事情(杀掉放高利贷的老太太)”的念头。这个念头时隐时显,对罪的胆怯,使他时而打消念头,但是,自己的贫困生活和触目皆是的社会不公,被逼的犯罪和冠冕堂皇的犯罪又不断推动这个动机,一点点鼓舞着拉斯柯尔尼科夫。作家写主人公作案前的动机发展的一切细枝末节,在文学史上是罕见的。也许是作家自身的贫困经验和苦役经验,他对犯罪动机的描写非常深刻,使读者十分真切地感受到主人公的情绪压抑,精神恍惚的心理状态。在种种动机的推动下,拉斯柯尔尼科夫终于抄起斧子杀死了贪婪无耻盘剥别人的放高利贷的老太太,整整一章,作家细微地描写杀人的全过程和杀人后的躲藏,这样的残酷场面,在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由于作家以一种纯写实的笔法来写这个场面,效果格外逼真,格外紧张,甚至会引起某种生理反应,让人恶心,让人惊魂难定。这既是现实主义的伟大笔法,又是后来现代主义文学专门刻画恶的滥觞。

“罪”是全书的开头,仅占全书篇幅的一章,从第二章到第六章和尾声,作家写的全是“罚”:

一、逃避惩罚。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之后,很快被列为重要嫌疑犯,然而,这个学法律的大学生,一方面把罪证掩盖得干干净净,一方面利用反侦察的知识,一次次度过险关,最后,案情突变,另有人自首,承认是此案的元凶。看来拉斯柯尔尼科夫完全可以逃脱罪责。然而,在他的心里:他明确知道自己是一个罪犯。

二、何为罚。杀人是事实,永远抹不掉。杀人是不是罪?这是一个问题。拉斯柯尔尼科夫从未间断思考这个问题,侦讯结束,也没有停止。摆在他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证明杀人是一种对抗不公平社会的合理行动,要么承认罪恶,接受惩罚。这种思考的折磨比侦察员的盘问要沉重得多。与侦察员周旋,甚至有一种“斗智”的愉快,而与心灵问题争论却让他精神崩溃。这时,对于拉斯柯尔尼科夫来说,罚已经开始。作家写他在法律上的成功和在心灵上的折磨,意在指明,罪的罚,不在外部,而在内部。

三、罚是救赎。拉斯柯尔尼科夫内心争论最紧张的关头是在书中女主人公索尼娅被坏人诬陷的时刻。受尽苦难的索尼娅如今又遭遇更大的打击。在拉斯柯尔尼科夫看来,索尼娅更有理由否定社会、否定法律、否定道德、否定良心、否定上帝。如果,索尼娅在最后的打击下,终于放弃了上帝的原则,那么,他便有了一个佐证,证明自己的杀人是合理的。但是,索尼娅在命运不断打击下,仍然坚持信念,坚信天理不灭。索尼娅的选择让拉斯柯尔尼科夫彻底缴械,于是他向索尼娅坦白自己的罪行,在索尼娅的鼓励下,在广场向社会、向人群承认自己的罪行,然后去自首、去服刑。从向索尼娅一人认罪,到向广场上的众人认罪,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灵魂终于摆脱煎熬,走向解脱和救赎。接下来的苦役生活,不是“罚”的开始,而是救赎的开始。

拉斯柯尔尼科夫因为极其穷困,铤而走险,然而良心未泯,所以精神又倍受煎熬。他是19世纪俄国贫困知识分子的典型。既带有贫困生活而引发的对不公平社会产生的自然的原始的愤怒,又混杂着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平民革命主义的各种社会思潮,既有传统宗教长期培养的“善”“爱”,又对充满不平的社会无比仇恨。最后,作家让这些矛盾在索尼娅的“爱”中得以解决,让主人公重新找到更高层次的上帝,完成了从罪到罚到救赎的全过程。
 
 


来源:《学习时报》

粥稀后坐,床窄先卧,耳聩爱高声,眼昏宜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