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作者是完整版: 跟帕里亚的缘分 真郁闷,才发现原来报纸给我改了不少,竟然把我自以为最有趣的删掉了,遂决定贴出原版。我从来不看国内报纸杂志用的我的文字---眼不见为净---反正如果再次发表的话我还用自己的。偏偏有的报纸有网站,害得我还是看到了。:( ******************************************************************************************************** 我基本不买书。不过那天在一次小小旅途中路过一家书店,我头也没抬就进去了。处在“通俗” 地理位置的书店,竟然这样有品,科普文学哲学神学都有。我进出几趟,咬牙决定不买。最后,突然被一本说诗歌的小书弄丢了决心,垂头丧气地去交钱捧出来。书名叫<<粉碎,爆炸,燃烧(Break, Blow, Burn)>>,听上去凶恶,其实是约翰∙堂恩十四行诗中的一句。嗯,用这样的标题谈诗,决非哗众取宠,而是有会于心,我相信。 书的副题叫做“阅读43首著名英语诗歌” ,作者帕里亚(Camille Paglia), 快满六十岁的费城艺术大学教授,在六十年代的疯狂美国里成人,受教于新批评学派。我从未听说此人此书,不过据说是“国家畅销书” ,在诗评中少见。吸引我的无非是序言中直白的话,“对诗歌的技术分析好比把汽车引擎摧毁,然后再将它重新点燃。” “任何阅读都是片面的,但这并不是我们放弃追寻意义的理由。” “我挑选现代诗歌的标准之一是,它要经得起细读和重读,至少可以让人连读五六遍。” “我评论诗,先要认真地倾听其声音,寻找一种跟它们的天性相配的语言来表达。” “诗人们迅速捕捉事物的高或者低的侧面。。。这些侧面永远不可能被确定和完善地写出来。诗人写诗,明知诗将被风吹去。” 她的句子简单明确得不象学者文章,倒象给报纸写的专栏。不过,那是多么有趣而精准的表达啊。以文本为本的新批评不管有怎样的局限,“细读” 这一条,至少在技术层面无可替代。“我在哈佛读博士的时候,写了博士论文提纲,哈罗德∙布鲁姆听了之后,把我召到办公室。’ 我来指导你写论文吧’, 他说,’ 因为只有我能指导。’ ” ---我顺藤摸瓜,发现这篇论文就是后来引起轰动的<<性面具>>一书的初稿。 读诗吧读诗吧!帕里亚既然教书,又是面对公众的著名学者,多年来一直苦苦劝人,跟逼人读经典的老师布卢姆一样。评的是主流诗歌,但惊人之语遍地。比如,艾米丽∙ 狄金森那首著名的<<因为我不能为死亡停下脚步>>,竟然也被帕里亚挖掘出诡异的意味。因为诗中提到“我们” 种种—我们行路,我们看日落,我们乘车,看儿童--帕里亚说,“我们” 中的小女子,被身边的男人引诱、劫持、谋杀。而看上去,两人是小天真,不知末日将至。原来死亡跟“我们” 中那个“我” 的旁人交相辉映。这诗被人千读百解,而这样的图景,我是头一次读到。惊人之语比比皆是,然而让人不得不服—她一行行读来分析,不讨巧不回避,哪怕主题先行,也能行得处处逢生。而且你要相信,她并非故作惊人之语,她的结论有着坚硬的理由和逻辑。 这本严肃然而给大众看的诗评成了畅销,而它封面上写着“本书作者为<<性面具(Sexual Personae)>>”的作者,可见那书的轰动和影响更甚。<<性面具>>七百多页,由“性” 和“性器官”出发,以“性差别” 、“性歧视” 为引擎,把西方文明文化历史游历个遍。芜杂的历史和社会,被她凶狠地解构,刀子挖得很深,从“泰初自然”说起。而她笔下的“性” ,不色情不挑逗地无处不在--那是一个残酷的存在,是美之源泉也是恶之渊薮。在她笔下,艺术美得血腥,而性引发暴力。我们的社会、文明、历史,天然地被性的主题引导。她认为文艺的终极是为拯救作者自己---作者挥舞着自己的欲望在人群中杀出血来,以艺术的名义。 “这孩子特别能制造矛盾。她总能够在任何陈述中发现缺陷,引起争论,而她的见解又那么好。” 帕里亚的中学老师这样说。奇女子帕里亚从来是争议人物--优等生、当时少见的公开同性恋者、才华横溢的学者、批评同行的狂人,更难得的是,不避雅也不避俗,写着论文,当着专业艺术杂志编委,同时关心麦当娜和摇滚,给<<花花公子>>写稿,雅电影俗电视剧都看都评,有桑塔格的味道—嘘,她可不喜欢被人称为桑塔格,虽然她在2005年被评选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100名公众知识分子之一。现在,她常在这个沙龙露面:http://dir.salon.com/topics/camille_paglia/index.html 仍然催人读诗,也评论耶稣、女权主义和伊拉克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