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房间里的旅行》

把人生作旅行 

 
决斗。我。
此书作者德梅斯特因参与决斗在家关禁闭42天,作者照样把书分为42个章节,才不信他一天写一篇呢,明明从头至尾就是一个章节。在这个房间里,他直着走、横着走、斜着走,如果走到一半遇到扶手椅,就会顺便一坐,还有他可爱的床,在床上“我们花一半的生命来忘怀另一半生命里的苦痛。”较大的篇幅都是他的“兽性”在与他的灵魂冲突,“本我”和“超我”互较高下,自我的冲突更其猛烈和不可思议,想象两个要决斗的人又是多少个“我”在挣扎、屈服呢?

旅行。继续。
最后一天(姑且这么说吧,因是最后一章)很出色。作者与柏拉图、希波克拉底、伯利克里和他的情妇一起聊天,这场借着想象力快活驰骋的旅行达到了顶峰,他们对今人所谓的进步满腹狐疑,医学没有改变冥河上载运乘客的数量,女性不是在穿衣而像是在遮盖……作者临出门前不忘“借古讽今”一番,他又要走进熟悉的“世间”了,这次难得的不花钱的旅行将通过刊行给那些在煎熬苦痛中的人以安慰,给那些不幸的人排遣寂寥。但,又是寂寞,将他送还给人间“炼狱”。

人就是这样吧,要求、需求、欲望不停地围着人打转,昨天本想看戏,走到戏院,兴致全无,又折返,又不想就这样单调的来回,故意寻岔路走,走着,走着,看看表,戏开演了,演员们开始重复十来天一致的话和动作,这是在他们的人生中穿插进许多不同人的人生,那些人奇迹般的在那几天重复醒来和睡去,我继续走着,朝着家的方向,旅行。

——————————————————————————————————————————

开始有些胡闹,后来渐渐有些周泽雄了。只是这书薄得紧,看的时候仿佛是放了一粒顶小的鞭炮,“哧”地声就没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5 1:13:23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王菂菂在2006-12-14 22:13:00的发言:

只是这书薄得紧,看的时候仿佛是放了一粒顶小的鞭炮,“哧”地声就没了。

看了一遍小书评,倒是喜欢王菂菂的这个比喻。

以下是引用王菂菂在2006-12-14 22:13:00的发言:

 

开始有些胡闹,后来渐渐地有些象周泽雄了。只是这书薄得紧,看的时候仿佛是放了一粒顶小的鞭炮,“哧”地声就没了。

我觉得这句最有诱惑了.

刚搜了一下,没找到有卖的.以后碰到了一定会看的.

开始有些胡闹,后来渐渐地有些象周泽雄了

-----------------------------------------------------------

如果写成渐渐有些周泽雄了,那多有意思,周泽雄成为一个名词变动词~~

[em01]
本版风云诀:煽风点火、兴风作浪
只是这书薄得紧,看的时候仿佛是放了一粒顶小的鞭炮,“哧”地声就没了。
“哧”地声是引线烧没了.鞭炮到底响了没有?不可能是哑炮吧?

啊,谢谢王菂菂抬举。

我一定要去看看这本书,其实是想看看,自己一旦胡闹起来,会是啥模样。

写作,个人觉得,还是应该有些胡闹精神的。一本正经,无论字面上还是字面外,都让人瞧着来气。

照4楼的周先生的意思改了。好玩。

以下是引用周熙在2006-12-14 22:49:00的发言:

开始有些胡闹,后来渐渐地有些象周泽雄了

-----------------------------------------------------------

如果写成渐渐有些周泽雄了,那多有意思,周泽雄成为一个名词变动词~~

[em01]

看来泽雄兄的东西还得多读,否则无法体会“有些周泽雄了“的妙味。

以下是引用周熙在2006-12-14 22:49:00的发言:

开始有些胡闹,后来渐渐地有些象周泽雄了

-----------------------------------------------------------

如果写成渐渐有些周泽雄了,那多有意思,周泽雄成为一个名词变动词~~

[em01]

典型的大苗体,咋没见老童抓狂。

[em10]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