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关于三国的话题,我推荐大家去看以下这四本书。看过以后在这个领域也就有了话语权,或许,你还有机会上百家讲坛去露露脸,像易中天教授那样风光一下。报纸报道名导演吴宇森要拍《赤壁之战》的电影,名制片人张纪中要拍电视连续剧《三国志》,还有易中天教授要在央视继续讲《品三国》,未来一年二年,有关三国的话题会不绝于耳。三国是个永久性的谈资,不单纯为了赶时髦,不单纯是为了上电视露露脸,了解一些三国相关的人和事都是很有意义的。我推荐的四本书如下: 第一本是黎东方老先生写的《细说三国》,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早在抗日战争的困难时期的大后方,黎先生因为生活所迫开讲三国,受到空前欢迎,竟然创造了自费包机往返贵阳和香港赶场讲三国的奇迹,被航空公司的人认为比胡适之还要了得。《细说三国》是黎东方先生作为历史学家开创的细说中国历史系列的一部份,其他还有《细说秦汉》等其他各朝代的专著,看过之后对那段历史的基本面貌就清楚了。 第二本是周泽雄写的《三国现代版》,岳麓书社出版。易中天书中也多次提到该书作者的名字和看法。该书的特点是用现代的想法和笔法写三国历史人物,笔锋激进,颇类似足球大腕记者李承鹏文笔的性感和灵动。该书重在评说人物,对历史进程和历史因缘没有做重点评述,对讲述史实不是很有把握,例如,他把董卓迁都写成了从长安到洛阳,整个颠倒了。 第三本是陈雪良先生著作《〈三国演义〉作者对我说》。这是一本专门讲述小说《三国演义》的专著,这书可能不太好找到了,也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的。该书把三国历史和《三国演义》的关联讲得比较透彻,尤其对《三国演义》中的重要思想和重要人物及对后世的影响都作了很全面和理智的分析。 第四本是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刚出版的《品三国》。本人这篇文章是说《品三国》的坏话的,那为什么还要推荐别人去看呢?这如同看所谓的“国产大片”,我们花钱去买票,不是要看它有多好,而是要看它有多坏。大家都说它不好,不好得成了个话题,你要参与其中,就要先看过它。《品三国》的情况稍微特殊,因为是讲《三国志》,目前能看得下去古文的人并不多,所以只得有劳本人这样有学识、有见解、有良心的非著名学者站出来,说一些有学识、有见解、有良心的话。 下面开始,说易中天著《品三国》的坏话,篇幅所限,恕不能展开来说,点到为止,有自己的思想体系或自己有思想方法的人一看也就明白。实在要深入细致地追究,可看本人相关文章,可查看本人新浪网博客,对本文涉及的相关问题都有详细说明。总结易中天著《品三国》如下十三宗罪,最近看到很多人批判易中天现象,估计罗列出来还会更多。 第一:误读历史,诋毁名著 第二:硬伤累累,错误百出 第三:东拼西凑,严重“注水” 第四:语无伦次,毫无文采 第五:满篇“据说”,治学不严 第六: 观念陈旧,了无新意 第七:大肆引用,涉嫌抄袭 第八:“笑谈”历史,媚俗惑众 第九:境界不高,心理阴暗 第十:唯利是图,敛财无道 第十一:狐假虎威,媒体炒作 第十二:赶鸭上架,滥竽充数 第十三:仓促出笼,愧对大众 第一:误读历史,诋毁名著 易书《品三国》轻易否定良史,多次提出《资治通鉴》和《三国志》都值得怀疑,“有时连见于正史的记载也都靠不住。”(易书24页)良史记载不可能全对,在某些敏感问题上也要用分析的眼光去看,但中国历史上的史官有严谨治学和独立思考的传统,这点是不容置疑的。易中天对史书并没有认真学习和领会,就对很多已有定论的史实妄下否定的结论,而易中天本人又大量依据非正史上的资料和野史的记载,并乐此不疲,把历史记载当成了实用主义的“笑谈”谈资的供应商。翻看一下易著《品三国》引用的历史资料,明显不靠谱的要用,自相矛盾的也用,实在说不过去的材料或被前人否定的观点,只要对自己有利的就用“据说”“大概”、“可能”这样的说辞糊弄过去,材料的取舍全凭自己的好恶。一部史书流传下来成为经典,要经历后人的评说和时间的考验,写历史的人是很严谨的,尤其在上古时期,史官的品格和文笔都是可信赖的。曾经有一位史官如实记录了权臣篡权杀了国君,权臣一气之下杀了史官,但接任的史官照样记录下“某年某月某日”那个权臣杀了国君后又杀了史官的史实。对历史的尊重首先要有尊重良史的态度,这点是不容质疑的。 易书的价值取向不高尚,这在本人其他文章中会做专门论述,易书在历史经验和历史进程上的阐述更是乏善可陈,讲不出多少荡气回肠的英雄气魄,讲不出沧桑巨变的感概悲凉,却过分热衷于在历史的角落中小打小闹,或专在犄角旮旯处作小文章,还总要把读者引向旁门左道。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说得痛快、品得得意而乱下结论,乱表观点,而其所依据的材料尽是已被严肃史学家论证为不可靠的说法,这样一来,其历史观和对历史的论说岂不“差之千里”? 易中天教授对《三国演义》更是大肆诋毁。《三国演义》是小说家言,不该被拿到历史范畴来说事,我们应该讨论的是作为小说的《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和文学创作方法等,而易中天却纠缠着《三国演义》的真实性,不依不饶地冷嘲热讽,很缺乏大家风度。《三国演义》于异族统治和知识阶层被排挤的双重压力下,艰难地表示出追求正统地位和文人被重视的渴望,单从这点看就是值得肯定的。评点《三国演义》的毛氏父子,故意把修订日期署为“顺治岁次甲申嘉平朔日”,这一年正是明亡清立之时,其用意很明显,就是用小说家言来表示抵触情绪。(见陈雪良先生著作《〈三国演义〉作者对我说》第44页论述)易中天教授一方面大量借用《三国演义》来充填自己的内容,一方面又挖苦《三国演义》,为人不厚道,数典忘祖。 第二:硬伤累累,错误百出 当我们手里拿到这本广被追捧的易中天著《品三国》时,竟然发现书的内容和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做的演讲几乎一模一样。原本以为,《品三国》演讲中的一些口头表述上的和理解上或概念上的错误,可以在出书的时候听从编辑或专家的意见改正过来,但见钱眼开的作者和出版方却没有那份耐心,错误照录不误,硬伤赫然在目。文本不同于话语,文本要承担更多的文字记存的责任,要承担误人子弟的责任,不可以草率,不可以不严肃。试举几例错误如下: 刘备说的那句经典名言“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易教授说征求过历史学家,认为近世广被引用的“以人为本”的最早出处就是从这里出来的(易书 185页倒数第12 行)。查“以人为本”的说法,在《后汉书》东汉早期的汉和帝时候的诏书中就已经出现过。(《后汉书》和帝永元十三年) 易书71页第4行,说到曹操先袁绍抢到皇帝后,接着“收河南地,关中皆附,”这里的“河南地”不是指易教授认为的“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而是专指和关中靠近的河套地区黄河以南的局部一片区域,并不指所有的黄河以南地区,显然是作者对历史地理把握不够。 易书说到诸葛亮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说诸葛亮要建立的伟业和奇功,“可以是齐桓公那样的‘霸业’,也可以是光武帝那样的‘帝业’。”(易书144页第10行)“帝业”的说法明显和诸葛亮的辅佐汉室、为人臣子的思想相左。建立“帝业”的想法,甚至孙权那样纯粹的“民营企业家”都不敢过早承认,何况一个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的在野人士呢。如果诸葛亮要成就“帝业”,那他把刘备怎么安置呢? 此类明显出处或表达错误还不是最严重的,作者对历史的错误理解和错误解读,才是更让人担心的。因为要急于快速出书抢占市场,易书存在大量的硬伤和暗伤,这些在本人其他文章中有专门论述。 第三:东拼西凑,严重“注水” 易中天讲三国,基本手法是直接转用他人的观点或直接列出他人的文章,《三国演义》古人的要用,今人吕思勉、张作耀的要用,用起来都是直接搬来。有的引用的地方给出了出处,很多时候信手拿来也不说明。易书还有一个手段是大搞观点排列组合,自己不加分析先把众家看法先摆出来再说,却偏偏不直接亮出自己的看法。遇到难下定论的时候,易中天甚至还多次说到让“你自己去想想”或“我们可以跳过这一段”之类的话,让人怀疑作者本人根本也就没有什么看法。结果呈现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让你一次看个够,却不是作者自己的看法。易书《品三国》没有在历史本质的层面谈出有意义、有价值的看法,只涉及到三国历史阶段的一些皮毛,但却能在这些皮毛上大做文章,反反复复地品咂玩味。如:曹操是怎么杀的吕伯奢?推测张绣的儿子张泉因为几种可能被杀?诸葛亮和刘备到底是谁先去见的谁?诸葛亮和鲁肃谁先对孙权表态抗击曹操?等,这些问题并不涉及历史的深层次。易书中的很多内容是拿别的专家学者的文章和看法来说事,在别人归纳、整理的基础上再作引申,很多时候干脆把别人的看法摆在那里就算了事。易书和讲座中很难看到属于本人的独特看法和观点,看不到新的思路和新的角度,大都是人云亦云,老生常谈,“三国是个筐,别人说过的都要往里装”。 之所以在文章一开始就罗列出其他几本三国相关的专著,就是希望大家有机会去看看别人是怎样研究三国的,也就明白了注水的说三国是多么空洞,多么有形无实。易书还把大量人们从《三国演义》中就能知道的内容拿来充数,或者干脆针对《三国演义》里家喻户晓的故事分析来分析去,可谓“史料不够,演义来凑。”《三国演义》本身是小说,在小说的基础上去讨论历史问题,如同在盖在沙子上的高楼顶上再起高楼,根基自然不牢靠。稍微翻看一下就可以知道,易书内容的很大一部分是在说《三国演义》中的事情,与作者标榜的讲正史的说法背道而驰。排挤出易书中参杂的大量的水分,能留下的干货少之又少;在耐心看了易中天45分钟讲座之后,在勉强被易教授莫名其妙地“笑谈”得笑了一次半次之后,听众们又能得到什么深刻的有益的认识呢? 第四:语无伦次,毫无文采 估计是因为要抢时间抢进度的缘故,这本易中天著《品三国》中不仅错误很多,而且写得相当地粗燥。有的问题讨论到一半,就一下转到另外话题上,半天又回不来,直到说完整个章节还是有头无尾。依次看完各个章节,很多章节之间毫不连贯,很多章节之内前言不搭后语,全书罗嗦重复、唠唠叨叨没有章法可循,文字表现也毫无文采可言,谈不上文字的精彩和语言的精炼,让人很难想到竟是出自大学中文系教授的手笔,基本上类似于民间艺人用的“话本”,还是明清之前的不成熟期的话本。举对曹操的评论就可看出易中天作文的方法,不过就是不断地堆砌事例,再自行安排几个名目把这些事例划分一下;其他如分析为什么说刘备是英雄,诸葛亮为什么选择投靠刘备,等,用的都是这样的硬性归类法。稍微知道点三国故事或曹操故事的人,都知道官渡之战时荀彧为曹操总结了四胜之说,贾诩也对曹操说了类似的四胜说,而《傅子》记载的郭嘉评述曹操和袁绍对比的十胜十败,重复累赘,明显失真,连陈寿也不采用。易书中连篇累牍这样的堆砌文字,叫做演讲草稿或叫做课堂素材更为合适,作者懒得分析也懒得整理,囫囵吞枣地都打包放在了《品三国》之中。演讲时出现的很多明显错误没有改正过来,演讲时的不准确表述原封不动地又体现在书上,来不及整理的“课堂教案”不加修正就仓促地出版发行,其严肃性和艺术性当然根本无从保证。可能是演讲日期安排得过于紧张,易中天颇有古龙写武侠小说的风格,喝得半醉了写的有,半夜睡醒写几笔的也有,结果是后面接不上前面的,前面说过的后面再重复一遍。多亏是名人呀,如果是小孩子写出这样文笔的作文,连中学老师都不会给出及格的分数。 第五:满篇“据说”,治学不严 我们在电视上看阎崇年先生讲清史,未必有多华丽的文辞,但言之凿凿,有根有据,这靠的是阎先生几十年专业清史研究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准。而易中天《品三国》却是在条件不具备、准备不充分前提之下的市场操作行为,根本就不是一种严肃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易中天教授或许是电视演讲的佼佼者,但绝对不是研究三国问题的专家。这从易教授所关注的问题上和出现的错误上,就可轻易得出判断。如果《品三国》定位是做历史普及的工作,那么可以说历史知识的缺乏却成了易中天的障碍。 被人最为诟病的一点,是易中天不论是在讲座中还是在书上,对显见易明的历史事件和结论,大量使用没有把握的修饰词来限定,不把话说死、说到位。这样的目的可能是怕别人看出破绽,被抓到硬伤;反正我也没有说那是我的最终看法,那只是我的推测,你也不能把我怎样,这是对自己把握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点没有自信的表现。比如,易书217页倒数第10行,“据说那天黄盖准备了战舰数十艘。。。。。。”;易书217页倒数第4行,“。。。。。。(曹操)撤退之前,大约又把剩下的船也烧了,” 易书217页倒数第9行,“曹操那边呢?似乎没有这方面的记载。” 易书217页倒数第5行,“军队疲劳和人心不服,恐怕也很重要。” 如果我们听易中天先生现场讲课或电视演讲,在边思考边表述的情况下出现一些模棱两可的口头语,都是可以谅解的。但要用文字和书本形式来体现的时候,我们就要关注到文字的表现是否正确,是否严谨。在用文字记述已有定论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观点的时候,用这样的不着边际的“据说”、“恐怕”之类的词汇是很不负责任的,会让读者无从判定作者到底要表现什么看法。仅此一页中(第217页)对历史叙述含糊其辞的表达就这么多,全书中类似这样是非莫辨的表述更是俯拾皆是、处处可见。这完全不像是教授在授课的口气,却像是学生在向老师询问对错。 第六: 观念陈旧,了无新意 易书观点陈旧,了无新意,旧瓶装陈酒,酒还陈得变酸了。很多话题还是在一些老生常谈上打转转,大量篇幅在说一些无关宏旨和无聊至极的话题。可以肯定地说,《品三国》一书能告诉给读者的历史知识、历史经验都极为有限。比如导致东汉末黄巾之乱、军阀混战的原因,四百年历史的汉朝何以走向覆亡?曹操对当时价值观的否定造成的影响?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胜败原因,到汉朝的宫省区别、征辟制度、君臣观和道德观,类似这些正规话题都难入作者的法眼,而专门找那些别人“嚼过的馍”再品一遍。 在易教授比较擅长的品读历史人物方面也乏善可陈,远没有超过前人,或者说,不过是沿袭别人的看法,没有谈出多少新意。讲曹操就说人性善恶,讲诸葛亮就说人才重要,讲袁绍、刘表就说二人是草包,讲刘备也不忘记说到这人愿意自报家门还哭哭啼啼。你讲的我也知道,你的看法也是我的看法,那还要你去品什么呢?易教授并不知道现在的历史看法已经改变,改变得更开放更客观,不能再用以前实用主义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单纯地去看问题。比如说曹操,现在早就不是替曹操翻案的时代了,而是应该把重点放在曹操对后来历史的影响上面。魏代替了汉,何以不久又被晋取代?曹操鼓吹不注重道德标准只要“任人唯贤”,可是正是这样的“贤人”篡夺了魏的天下。汉朝自有该灭亡的理由,但汉灭亡了,魏晋出现了,但随之而来的是连续300多年的“八王之乱”、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的大混乱,这些后果又和曹操废汉有何关联? 早就有人指出,刘表、袁绍因为站在曹操的对立面,二人的形象被大大贬低了,而易中天还是认为这二人是典型的“漂亮的草包”。可能易教授对曹操太“粉丝”的缘故,总用“愚蠢透顶”、“该着挨杀的蠢牛犟牛”这样恶狠狠地话来针对曹操的对手,这是很失公允的。如果袁绍真是草包,那作为袁绍的对手在官渡几乎战败的曹操岂不胜之不武?如果象刘表那样把荆州一方水土治理得长治久安的人都是草包,那三国时代还有什么人是真的英雄呢?其他如夸大早期诸葛亮的作用,夸大“隆中对”的作用,这样的老套说法易书照搬不误;恢复鲁肃和周瑜的历史形象,挖苦关羽的“好色”和刘备的“皇叔”身份,这些别人做过的也再做一番。总之,易中天品三国和别人没有多少区别,老生常谈占了多数,没有品出新的滋味,没有新的境界。 第七:大肆引用,涉嫌抄袭 因为易教授本人在三国历史方面的积累太薄弱,对这段历史把握不到家又冒然出击,场面上好象是很轰动,但实质内容上空洞贫乏,其结果就是:让熟悉三国这段历史的人感到味同嚼蜡,而不熟悉三国的人,听易教授所说看易教授所写,还不如再去重温一遍《三国演义》。由于准备的不充分,易书在遇到棘手的问题时,自己说不明白就绕着走,或者把问题摆在那里不去解决,追求的是一周一讲和还没讲完就要出书。稍微对三国有所关注的人就知道,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讲不出多少新意,也没有什么新想法,很多时候整篇文字都在引用别人的说法却没有一句自己的看法,更有甚者,易书中很多地方几乎直接把别人的说法改改,就变成自己所有,奉行彻底的“拿来主义”。比较明显的有“袁绍定理”,所谓“对袁绍有用的话袁绍一定反对,对袁绍不利的话,袁绍一定执行”,这是别人早就说过的,却变成了易书的发明。还有,刘备隆中拜见诸葛亮时的情景用《西厢记》张生和红娘的对话来比喻,这也是别人用在前面了,易书竟也却不和原作者打个招呼就搬了过来。 郭嘉和诸葛亮在同一时段一个去世而一个出世,曹刘双方力量由此此消彼长,这就决定了曹刘二人最终的胜败,易书把这个很勉强的推断几乎原封不动地搬来却不写明出处。原本这个说法并不能成立,类似于“关公战秦琼”,只是一家之辞罢了,但却被易中天教授“拿来主义”了。易书《品三国》“天生奇才”这个章节中,非常生硬地把郭嘉和诸葛亮扯到一起来比较,这种别致而另类的做法,无疑是受到我前面提到的周泽雄著《三国现代版》的影响,其基本立论也是来自于对方,但易书并未给与说明。易书中其他并非原创、并非首创但却心平气和地就移了花接了木的地方,相信明眼人还会发现不少处。 第八:“笑谈”历史,媚俗惑众 易书加入了很多似是而非的“笑谈”内容,或是为了“媚俗”,或是只为博得一笑,但有些说法很不负责任。史料中有记载说到关羽向曹操提出要娶一个敌方将领的女人,结果曹操自己把那女人“收编”了,事情到这里也就结束了,并没有关羽和曹操再去争那个女人的记载,也没有“他对爱情的追求是很执着的”这意思,(易书第8页第18行)更和“爱神”扯不到一起。爱神是帮助别人爱情成功的,而关羽的那段所谓“爱情”并未成功,易中天非要把这件事情发扬光大,要把关羽“供奉到婚姻介绍所去”,这又怎么能说得通呢?告诉别人爱情不都一厢情愿,名人的爱情也有失败的,是这意思吗?不管怎样,这是一个不严肃的无聊话题。易教授经常会拿历史人物“笑谈”一把,“戏说”和“笑谈”并不是大逆不道,只要符合历史人物的发展逻辑,适当演绎、发挥未尝不可,但如果违背了原人物的价值取向,违背了原人物的性格本质,那就太对不起这些历史人物了。 还如别人指出的那个在央视10频道重播时被广告词替代的刘备和关羽、张飞“寝则同床,恩若兄弟”的争论。“可见维系三人友谊的,就是英雄之义。只不过我们不知道,这三个人‘寝则同床’时,他们的太太在哪里?”这种刻意的暗示和带主观色彩的解读,造成的后果是侮辱先人,贻害大众。易教授对针对这句“多余的话”的责难又给出辩解,说那句话是用来调侃《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的,这就更加离谱了。《三国志》本来就被认为叙述过于简洁,陈寿原意是要说刘关张三人不仅仅是君臣关系,还有情谊成分。那时“床”的概念和现在不一样,现在的带腿的床是从胡床演变过来的。陈寿连关羽和张飞的婚姻状况都来不及讲,哪有篇幅去写三人的太太抱怨老公在外“谈生意”不回家这样的家务事?易教授欲盖弥彰,狡赖也无济于事,不如干脆承认错误理解了原文。很多历史记载中都有“寝则同床”的说法,原本没有易教授关注的性取向方面的意思,这就和我们现在出差在外同性同住酒店房间一样,根本没有那么复杂。 把美谈变为丑事,把“笑谈”等同“爆料”,或把美谈和笑谈往恶搞上靠,热衷隐私和露光,这是易教授乐于使用的办法。写袁绍势力的消亡过程,原本寥寥几句正规的史实叙述性的文字交待,中间还不忘记捎上曹丕抢娶甄氏的事情(易书91页),看得出易教授很注重听众的“兴趣点”在哪里。还有给诸葛亮出娶丑妇再纳美妾的主意,也说得很没有品味。诸葛亮娶丑女贤妻早已传为美谈,易教授非要作焚琴煮鹤的拆台者,把诸葛亮的好姻缘,生生变成庸俗想象。易教授有时“笑谈”得有些过了,有些过份追求轰动效果,走向了“媚俗”的歧途。谈三国,品三国,未必不可以轻松活泼,未必非要一本正经,但“笑谈”不等于口无遮拦,这样的例子要是太多了,品三国也就品变味了。 第九:境界不高,心理阴暗 现在所说的三国的主要内容,是发生在东汉末年的事情。那时的士人受正统儒家思想影响,做人都磊落大度,并不像后来时代那样猥琐卑鄙。可是易书用现代厚黑学的看法揣度古人,使得古人的形象大打折扣。易书关注的无非是如何算计人,如何用诡计,还鼓励把三国历史当成营销手册来看待。如易书写诸葛亮的出山,就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会儿说诸葛亮不可能到东吴,那样“权位只能在张(昭)、周(瑜)二人之下,甚至不如鲁肃。这显然是诸葛亮所不愿意的。”一会儿又说诸葛亮到刘备那里“却是要做‘首席执行官’的。他是千里马,不能先去拉磨盘。”诸葛亮投靠刘备,从隆中出山到刘备得到益州,诸葛亮的地位也是从低做起,也是从“足衣足粮”这样的后勤工作做起,职位也是逐渐提高,一步一步走向辉煌。从跟随刘备的“元老派”到荆州时期的“荆襄派”,刘备身边很多人的官职都比诸葛亮高,到刘备称帝的时候,这些人都大部分去世了,自然显出诸葛亮的重要地位了。如果诸葛亮当初只抱着投机心理,就想着猛捞一大把,早在当阳就像徐庶那样“人间蒸发”了。 在讲到“三国茅庐”的章节的时候,易教授把《三国演义》描述的诸葛亮和刘备的君臣相会,演变成了讨价怀价做小买卖,“完全可以看作三国版的营销教材”。你的“货色”如何?我该如何“忽悠”,看来易教授看赵本山的小品很有心得,硬要把诚恳的君臣知遇楷模变成了刁钻小人的尔虞我诈。汉朝的人自有一股大气,有什么说什么,出世就当好官,不出世也没有什么自怨自艾的,没有易教授想的那样小肚鸡肠。类似这样的专在人性阴暗面作文章的事情,易教授做了很多,比如大肆宣扬曹操本性恶的一面,比如恶言诋毁刘关张的关系,比如歪曲诸葛亮投奔刘备的动机,比如拿曹操和袁绍的夫人来说胜败,比如非要把“模范官员”刘表贬低得一文不值,等,足暴露出易教授的心理健康是很有问题的。 第十:唯利是图,敛财无道 在《品三国》火了之后,易中天的另外的著作《汉代风云人物》被改了面孔,改成《品三国前传》后鸡犬升天,这样露骨地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而不择手段,是在出版界日益堕落的环境下,又添了一把邪火。三国的历史时期不很长,尤其我们现在常说的三国故事都是东汉末发生的,把三国当成汉末看待是可以的,把汉代故事看成“三国前传”,把刘邦、项羽、韩信、张良、汉武帝都看成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