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名原创首发]不再瞎读

不再瞎读

我曾把自己读书,称作瞎看。如今心里琢磨,借口瞎看,其实是不自信成份居多,倒不完全是觊觎“谦虚”这个美词。回想自己并没有“守桌待书”,没有一本书如那只傻兔子一样,撞到我书桌上的。几乎所读每本书,都经多方挑剔再三斟酌后,才被放置于案头或枕边。

上学时候,我是听话好学生,只念课本及老师推荐的辅助读物,周围也没条件让我接触到更多的书,所以在人生最应读好书的时候,我的阅读经历等于空白。呵呵。耳边隐约有“痛说革命家史”的京戏响起。不提了。

后来曾照报纸副刊的书评按图索骥买过书,也从广告版的图书行情跟风买过书。我读时,常常有被人当羊放了当鱼钓了的感觉。请注意,我说的是常常,而不是全部。

鉴于以上原因,我平时选书读书疑心甚重,怕上当受骗,警惕性很高。对一个自己不了解的作者,如果他人情文章太多,那我一般见到他的大名就绕着走道。他的人情文章是他自己的礼尚往来,关我一个读者何事。也许我会上一次两次当,让他“一鸡多吃”算盘偶尔得逞,但我作为“弱势群体” 读者的一员,迟早总有觉悟的时候。相对作者而言,读者称弱似乎算不得谦虚。不是说时间就是金钱吗?我本来就过得紧紧巴巴,哪有闲钱给他们的宴席凑份子?不必理会它是豪奢还是寒窘,更不用说,坐席也没我的份。他们自可在他们的圈子内互抬花花轿子,随他们自己热闹好了。

所以当我读到下面这段,不由频频点头。“作者的品质愈低,他应酬的范围愈广,该有点真情实话可说的题目都是他把五七言来写‘八股’、讲些客套虚文的机会。”(《宋诗选注》42页)钱先生所评虽是古代诗人,但把这作者换为当下坊间书评人,并无二致。只不过一个是五七言诗词八股应酬,一个是阿谀称赞书评八股应酬。读罢更觉得自己平日疑得理直气壮。

我们不能徒劳无益地、愚昧无知地浪费掉自己的精力,为了给一个玫瑰花坛浇水,把半个宅子全喷洒得精湿。”伍尔夫《一个人应该怎样读书?》中这个比方最称我的心了。我原先就不曾瞎读,今后也只会越来越知道自己喜欢读的是什么。

2007年1月22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3 18:26:43编辑过]

呵呵,我大半是瞎读
河南李平,码字民工。 QQ:395165825 MSN:[email protected] E:[email protected]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26157155
俺和梅茗比起来只有惭愧!俺是瞎买不瞎读呀!!![em04]

呵呵,一个不那么豪迈的宣言,也许更加坚定。

在一篇小文里,我表达过和梅茗妹子较为接近的看法,复制过来——

“这本来也是常识一桩,惜乎现在被人淡忘了,那就是对作者多加挑剔,本是读者的天赋使命。拒绝平庸作者与我们在商场上拒绝劣质产品,道理上原无二致。容忍作者的缺点,或多从发展、培养的眼光对待作者,严格说来不属于读者的义务。让那些自以为有此义务的家伙去承担这项苦差使吧,我们只管挑好书来读,何况,挑好书读与拣肥蟹吃虽然道理上如出一辙,实行起来还不一样,因为好书通常并不比劣书定价更高一些。”

瞎读也比不读强啊!现在喜欢读书的人很少了。

俺是灭绝师太
俺觉得书和人一样,再不咋地的人也会有优点,再不咋地的书也会有长处,就看你怎么读了。
俺是灭绝师太
瞎读没事儿,但要注意保护眼睛,要是不小心读瞎了,那可划不来。
一条往西去的路,就是一条往东去的路

挑好书读与拣肥蟹吃虽然道理上如出一辙,实行起来还不一样,因为好书通常并不比劣书定价更高一些。

这个比喻真是贴切。

“几乎所读每本书,()都经多方挑剔再三斟酌后,才被放置于案头或枕边。”括号里先是比作皇宫选美,但我不是男子,选美做什么?后改作菜市挑水果,但自己挑水果从不曾那么苛求过啊,想想还就是挑书比较苛刻些,就啥也不比实话实说了。

瞎读,本身就是省眼睛地读,岂能读瞎?
以下是引用周泽雄在2007-1-22 21:03:00的发言:

挑好书读与拣肥蟹吃虽然道理上如出一辙,实行起来还不一样,因为好书通常并不比劣书定价更高一些。

 

挑书不比挑食物,食物讲究个色香味,表面上看着就能分出好坏,而书就不同了,你不读怎么知道是好书还是坏书呢?尤其是当价格相同的情况下。[em07]

俺是灭绝师太

挑书不比挑食物,食物讲究个色香味,表面上看着就能分出好坏,而书就不同了,你不读怎么知道是好书还是坏书呢?尤其是当价格相同的情况下。
这个比方用来说挑剔的心情差不多。要说到挑的东西,金秋说的就没错了。

以下是引用金秋在2007-1-22 21:18:00的发言:
俺觉得书和人一样,再不咋地的人也会有优点,再不咋地的书也会有长处,就看你怎么读了。

这类客观公允的话,恐怕要不得。按金秋的说法,得,甭管好坏,照单全收就是了。不还有“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说法吗?再拙劣的书,我就专冲着那“一得”去,不信就找不到闪光点。如此一来,那些拙劣的作者固然一一得救了,可怜的光阴就全都打了水漂。

金秋忽略了一点,读书不是班主任给小学生写操行评语,别人若是“不咋地”,你犯不着给他太多的鼓励。还有,给劣书过多的宽容,好书恐怕就不能得到善待了,除非,你的时间像比尔·盖茨的钱一样,永远用不完。

以下是引用金秋在2007-1-22 21:33: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周泽雄在2007-1-22 21:03:00的发言:

挑好书读与拣肥蟹吃虽然道理上如出一辙,实行起来还不一样,因为好书通常并不比劣书定价更高一些。

挑书不比挑食物,食物讲究个色香味,表面上看着就能分出好坏,而书就不同了,你不读怎么知道是好书还是坏书呢?尤其是当价格相同的情况下。[em07]

唉,这不抬杠吗?所谓挑好书读,当然指的是有一定的鉴赏力以后。此外,鉴赏力也有一个培养过程,只要心里想着挑好书读,即使因水平不济而误把劣书当宝书,经过多次吃一堑长一智或吃三堑长两智的摸索,总会距好书日近、距劣书日远的。

就说食物,在没有别人告诉你之前,我就不信,你能通过对色香味的辨别,无师自通地发现大闸蟹的美味。

以下是引用周泽雄在2007-1-22 21:44:00的发言:

这类客观公允的话,恐怕要不得。按金秋的说法,得,甭管好坏,照单全收就是了。不还有“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说法吗?再拙劣的书,我就专冲着那“一得”去,不信就找不到闪光点。如此一来,那些拙劣的作者固然一一得救了,可怜的光阴就全都打了水漂。

金秋忽略了一点,读书不是班主任给小学生写操行评语,别人若是“不咋地”,你犯不着给他太多的鼓励。还有,给劣书过多的宽容,好书恐怕就不能得到善待了,除非,你的时间像比尔·盖茨的钱一样,永远用不完。

 

俺的意思是在没书读的情况下,瞎读也是有好处的。闲着也是闲着。闹饥荒时树叶还能充饥呢!

俺是灭绝师太
我读书是以作者为索引,揪准了一个作者,尽可能搜罗他的书
以下是引用周泽雄在2007-1-22 21:51:00的发言:

唉,这不抬杠吗?所谓挑好书读,当然指的是有一定的鉴赏力以后。此外,鉴赏力也有一个培养过程,只要心里想着挑好书读,即使因水平不济而误把劣书当宝书,经过多次吃一堑长一智或吃三堑长两智的摸索,总会距好书日近、距劣书日远的。

就说食物,在没有别人告诉你之前,我就不信,你能通过对色香味的辨别,无师自通地发现大闸蟹的美味。

 

俺也别鉴赏了,泽雄兄什么时候挑出了大闸蟹就告诉俺一声。

俺是灭绝师太
我的心得是,盯着好作家的书,基本上就是“亮”读。

独家偷懒读书秘方:盯着周泽雄的书评,再决定买书读书。

俺用这秘方,屡试屡爽,最近在恶补刘亮程。

正在处理一个烂稿子,痛苦得想吐,不是什么书都值得读的。

俺的经验是:从可靠的书友处获得信息,跟猪头一个想法;从一本书的注释、参考文献获得信息,尤其是学术书,必做的功课是抄书目,省事。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同意金秋、猪头。紫壶的办法其实也不完全靠得住。好作家不好的作品虽不像好棋手出臭招昏招那么常见,但他们写的字肯定不会全是精品。小绿、平平的办法很好。我常常见有那本书,很想买,当时以为会记得的,可是到买时,常常想不起来书名了。
以下是引用梅茗在2007-1-23 13:13:00的发言:
紫壶的办法其实也不完全靠得住。好作家不好的作品虽不像好棋手出臭招昏招那么常见,但他们写的字肯定不会全是精品。

梅茗说得在理,比如看了高行健的《灵山》,回头再读他年轻时写的《有只鸽子叫红唇儿》,就活活看傻了俺的眼,跟看了德纳芙早期拍的片子似的,耳边就一句话安慰着我:“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再说回来,若是高手,偶有错招昏招臭招当属正常,招招皆错皆昏皆臭就不是高手了,所以,就算是搭看吧,总不能漏了整盘棋。

以下是引用金秋在2007-1-22 21:33: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周泽雄在2007-1-22 21:03:00的发言:

挑好书读与拣肥蟹吃虽然道理上如出一辙,实行起来还不一样,因为好书通常并不比劣书定价更高一些。

 

挑书不比挑食物,食物讲究个色香味,表面上看着就能分出好坏,而书就不同了,你不读怎么知道是好书还是坏书呢?尤其是当价格相同的情况下。[em07]

书么,翻一页,扫描几行也就知道好坏了。有时甚至看下目录,大致也能了解其品质在什么水准,是否适合自己了。

食物就恕我迟钝了,对美食的评价能力,我远在家中狗儿之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3 17:11:46编辑过]

俺读书少,买书更少,读读真名网友的赠书和真名网友推荐的书,就满足了。

彼此彼此啦

以下是引用安然在2007-1-24 9:43:00的发言:

俺读书少,买书更少,读读真名网友的赠书和真名网友推荐的书,就满足了。

我现在读的书,可以说全部是从真名知道的。

没有瞎读哪来亮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