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史家眼中之艺术史 葛兆光 一、面对图像:思想史和艺术史之间 中古佛教与道教造像,是否表现了民众社会普遍的救赎信仰和来世观念?唐代以前墓室壁画中常见的四神图像和出行仪卫在宋代渐渐变少,宋代墓室壁画中家庭日常生活画面的普遍出现,是否折射了唐、宋之间社会和观念的巨大变革?南宋临安与北宋汴梁以前的都市空间格局的不同,是否体现了北宋与南宋对于政治中心的想象的变迁?明代以后传统家族祠堂祭祀时悬挂左昭右穆整齐有序的挂轴画,是否流露的是上下内外等级森严的社会伦理意识?至于乾隆时代的《万国来朝图》和《职贡图》,是否可以看作是近代中国朝野仍然沉湎在朝贡体制和天下观念中的历史证据? 近些年来,古代中国图像资料中蕴含的相当丰富的思想史内容,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因而这些图像渐渐成为思想史研究领域的资料。我曾经为此写过一篇题为《思想史研究视野中的图像》的论文,就说到思想史因为要改变围绕着精英和经典的传统写法,试图关注社会与生活世界中处于“无名”状态中的普遍常识和一般思想,以及这些普遍常识和一般思想的历史环境,于是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因而必须注意各种图像资料。显然,艺术史中的很多作品,不仅隐含了作者观察自然、观察社会时的观念,而且相当多的普通艺术作品,还呈现着当时人的共同兴趣、共同视角和共同认识,前面列举的都市空间、祠堂挂画、宗教造像、人物肖像、唐宋墓室壁画等等就是例子。 同时,另一个学术取向是,现今的艺术史也越来越不像传统的艺术史了。正像西方一些大学常常设置考古与艺术史系,而艺术史课程中常常突出考古学和人类学一样,艺术史现在受考古学和人类学的影响很大。一方面,考古学取向不仅使艺术史被遗迹、文物和种种新发现包围,而且让艺术史家自己也提出了学科性疑问,究竟他们是“研究艺术的考古学家,或研究图像的历史学家”?而另一方面,人类学取向则使艺术史越来越变得有点儿像思想史或文化史,对于艺术作品作民族志的,诸如风俗、仪式、心理的研究,使艺术史渐渐离开“虚”越来越远,倒是离“实”越来越近,褪去了它“艺术”的那一面,剩下的是“历史”的这一面。例如,巫鸿的《礼仪中的美术》(2005年版)、姜伯勤的《中国祆教艺术史》(2004年版)。而最新出版的李星明《唐代墓室壁画研究》(2005年版),其实上编讨论唐代壁画墓的形制和壁画配置,偏重于考古学,中编讨论壁画图像中的儒家礼仪思想、道教文化因素,则像思想史的做法,只有在下编把墓室壁画放在绘画史中来讨论人物、山水、花鸟绘画的风格时,才显得稍稍像“艺术”的历史。 正是因为这一点,艺术史和思想史有了更加共同的话题。因为,同样出现在思想史领域的是,这些年思想史也在渐渐向社会史和文化史靠拢,过去从历史文献中抽出来单独叙述的思想和观念,现在需要放回“历史语境”中去理解和解释,过去只关注“有名”者的经典文本,现在也需要关心“无名”者的各种痕迹。所以,间接受到文化人类学影响,和直接受到年鉴学派影响的思想史,也和艺术史殊途同归。前些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书,既有思想史家陈启云的论著,也有艺术史家罗森的论著,总的名称就叫做“艺术与思想史丛书”,这意味深长地显示了这两个学科的彼此接触。 二、思想史和艺术史的选择差异 当然,思想史和艺术史还是有一定差异。和艺术史不同,思想史尤其是我所提倡的“一般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的研究,常常关注和选择的艺术作品,是那些看上去“落入俗套”的东西。 传统的艺术史家关注的,一是最精彩的天才作品;二是某类作品的源头或者代表;三是风格异乎常规的特例,由于“类型”、“超常”和“源头”常常是他们研究的重心,因此创造的天才和天才的创造常常占据了大量的篇幅。过去,我的印象里,凡是“美术史”、“艺术史”冠名的著作,除了历史早期没有特别多的“有名”作品之外,从展子虔以下,排山倒海而来的,是董源、巨然、宋徽宗、马远、黄公望、唐寅、董其昌、石涛等等,在艺术史这是必然的。可是,思想史家可能未必一定重视这些艺术精品,他们可能并不特别看重展子虔、董源、巨然、宋徽宗、马远、黄公望、唐寅、董其昌、石涛,反而特别喜欢的是“落入俗套”的艺术品,就是那些看上去平庸的、重复的东西。思想史绝不轻视那些看上去没有艺术水平的图像,因为思想史和雕塑史、绘画史、建筑史、书法史等等不同,研究艺术,当然要注意高明的、杰出的、独特的,但是从思想史上来说,那是“超常”的,不代表同时代人的一般想法。尽管“落入俗套”在艺术史上不好,可是,“俗套”恰恰说明这是世俗的日常观念和普遍习惯,当一种图像成了一种惯用的套数,就像贺寿、喜庆、辟邪、冲喜等等场合照例使用的装饰物一样,当很多绘制者都不自觉地这样制作,使用者都习以为常地认可它们的象征性的时候,恰恰说明,这些东西背后已经有一个普遍的习惯的观念。换句话说,研究艺术史的人是注重“异”,与众不同才有价值和独创性,而研究思想史的人却恰恰要注意“同”,就是烂熟的套数。正因为大家都不自觉地习惯这样画,画面背后才反映了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日常观念,这个观念,正是新思想史要研究的东西。就像颐和园长廊的绘画虽然只是匠人之作,可是它却呈现那个时代的生活世界,究竟熟悉什么历史、故事和人物;就像各种年画的主题,虽然被视为“落入俗套”,但是它却一方面呈现着普通民众的文学知识和历史记忆,也一方面呈现着不同地域之间,在历史知识、民俗风尚、崇拜对象上的差异。 三、怎么看思想史和艺术史的研究进路 和艺术史家不同,思想史家并不打算去讨论作品风格,也不把艺术和审美的分析、赏析和归纳当作中心,而是以这些作品为材料,讨论它们产生的历史背景如何,这些作品又构成什么样的历史背景,这个背景促成了什么样的观念,什么人会有这样的观念?因此,思想史通常会比艺术史更加注意和生活史、政治史、经济史之间的关系。 这是在历史文献里面偶然看到的一个事例。清代乾隆年间,是西洋艺术进入东方并和东方传统艺术发生对比的时代,西洋人的精美异常的绘画,常常引起人们好奇。当时来北京的朝鲜使者也颇佩服西洋人的绘画技艺,他们在参观了天主堂后说: 四壁皆画本国所尊奉之神,千态万形,不可名状。人形之外,各样仪物,奇奇巧巧,天然似真,迫而细审,乃知其为画,绝可异也。(李喆辅) 壁图画楼殿山岳鸟兽花草之状,活动神奇焉,见之如真境。(李在学) 西洋绘画通过传教士和教堂装饰性绘画在东方产生影响,这一艺术史的现象在莫小也《十七—十八世纪传教士与西画东渐》和顾卫民《基督宗教艺术在华发展史》里面,都有很好的讨论,比如莫小也就注意到“中国以往的肖像画不注意明暗关系与严格的面部结构”,而西洋绘画在天主教手中的传入,使这两方面都有所突破。可是,研究思想史的人却并不注意这两方面,却会去追问另一个问题,究竟当时的中国人、朝鲜人,如何理解和解释这样的差异:为什么西洋人画的画会栩栩如生,而东方人不能?这其中一个解释很有意思,就是当时朝鲜和中国人觉得,这是因为他们有阴阳水,“故能画阴阳于一幅之上,所以如此云云”。那么,这种把西洋人基于光影认识的立体绘画技巧,解释为他们有“阴阳水”的说法,背后究竟呈现了什么样的观念?而这种被命名为“阴阳”的观念和东方人的传统知识背景有什么关系?接着可以追问的是,这种传统知识是在什么时候,以及为什么被新来的西洋知识打破? 这是因为思想史家和美术史家关注点不同,思想史家有可能会把它放在文化生活史、知识社会史的视野里面讨论,而通常不会把这些作品放在视觉艺术的风格、技巧中去讨论,有可能把它和当时当地的戏曲、曲艺、节庆、风俗等等联系在一起解释,而不太会把它们自身从语境中抽离出来,放在一个自足的艺术史脉络中去解释。不过,我也看到,在近来的艺术史论著中,这似乎也已经是艺术史家的通常做法了。李凇曾经引用了一段高居翰的话说,“在西方艺术史领域,已经提升到去重视艺术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层面,这些学者一直关心的是,要如何做才能回到作品本身,去进一步分析其呈现于外的特质。”现在这一“重视艺术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方法,在中国的艺术史领域已经很流行了。 一些很有趣的艺术史论著,似乎在这一点上与思想史文化史越来越接近。不要说前些年出版的周宝珠《〈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1999年初版),几乎就是把《清明上河图》当作“东京的百科全书”,把自己的著作写成了宋代城市社会生活史。就是近年出版的著作,比如原本就是历史学家的姜伯勤在《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中就明确地表示重心是在讨论“语境”,讨论“中国祆教画像石的来龙去脉及其背景”,而阐明这个语境就是为了说明,来自波斯的祆教画像石艺术如何通过商人、宗教徒的往来,与中国汉族的陵寝制度、丧葬习俗结合,而这些祆教画像石,又如何继承了汉画像石的艺术传统,逐渐融入中国艺术之中,所以他有一节的题目就是“中国礼制艺术容纳祆教艺术的意义”。同样,艺术史家也越来越像一个在使用艺术资料的文化史或思想史家,比如艺术史家景安宁在《元代壁画——神仙赴会图》(2002年版)中,最引人瞩目、也是最着力的部分,并不是讨论壁画的风格,而是讨论元代佛教与道教角力过程中,由于历史事件而导致的壁画主题从道教到佛教的变迁,以及在复原元代道教壁画中,对于北宋以来道教“六御”即四帝二后(北极、玉皇、后土、天皇、圣祖、圣祖母)崇拜历史的研究,和对四圣即天蓬、真武、黑杀、天猷的讨论。这些讨论与其说是艺术史,倒不如说是借了元代壁画讨论的宋元宗教史和思想史。 罗森(JessicaRawson)有一篇讨论后世观念与随葬陶俑的论文,其题目就恰好揭示了艺术史领域的这一倾向,叫做《思想与图像的互动》。 四、角色混融:思想史与艺术史的合流 现在的考古、历史与艺术史之间已经很难划分畛域了。雷德侯的《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郑岩的《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是考古学著作还是艺术史著作?李凇的《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胡继胜的《西夏藏传绘画》是艺术史研究还是考古学研究?其实,无论是历史学家还是艺术史家,在面对古代艺术品的时候,都不得不同时讨论艺术与历史两面,在撷取资料的时候,他们的身份,时而像一个具有考古和历史知识的艺术家,时而又像一个涉及艺术的考古学家或历史学家,而在解释艺术资料的时候,他们的角色,好像既是艺术史家,又是思想史家。 身份和角色的混融,其实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界限的淡化,因为这种淡化,如今艺术史和思想史之间,应当说沟通已经相当容易。现在两个学科之间的对话基础已经产生。第一,由于传统的艺术史在某种程度上也要讨论思想史的话题,即同样要理解和解释艺术品的思想意涵,因此艺术史和思想史本来就有相通的基础。第二,因为思想史越来越朝着与社会生活史结合的方向走,越来越强调思想如何在政治、宗教、社会背景中产生,又如何回应政治、宗教、社会,这是现在的潮流。而艺术史呢?同样也在朝着社会生活史结合的方向走,也需要回答艺术作品和政治、社会、学术和文化的关系。这样两者就拥有共同的话题、资料、方法和思路。第三,由于艺术史渐渐从“风格”中心里解放出来,逐步摆脱依赖于经验的鉴定和鉴赏,往往要把艺术品放置在历史中,讨论它的制造者的身份、它的流传途径、它的交易方式、它的仿制方法、它的社会用途等等,因此,它便成为历史“语境”中的一个有待理解和解释的“文本”。每当我们把“图像”还原成为“文本”,把“艺术”还原为“历史”的时候,面对的只是一些比较确凿的资料,至于你是进行艺术风格的诠释,还是作思想观念的解释,则是下一个问题了。 如果艺术史采取和思想史一样的立场,面对图像艺术作品,那么,便使艺术品成了“历史证据”。 五、和而不同:艺术史和思想史能守住各自的边界吗? 可是,努力“把视觉图像提升到历史证据的地位”,这种看起来追求“确凿”的取向,使得这种关于艺术品的研究,越来越远离传统的艺术史。尽管有的艺术史家仍然勉强地强调,“美术史学科的独特方法、语言和理论体系,比它的专有对象和领域更加重要”,因此“不用担心美术史家会在考古学、历史学或其他人文科学交织的迷宫中走失”,但是,现在的趋势却仍然使我们担心这一由于边界淡化而引出的学科危机。 当然,这个问题在思想史领域也同样存在,因此,必须再讨论一个问题,就是在努力跨越不必要的学科畛域的同时,思想史家和艺术史家是否需要保持,以及如何守住各自的学科边界? 通常,恪守传统的艺术史家保持自身学科领域独立的方法,往往强调艺术史不仅是历史而且更是艺术,理解和诠释历史中的艺术,必须一方面凸显“布局”、“笔墨”、“色彩”等等要素,一方面依赖欣赏者的主观感受和丰富经验。在“艺术史”这一名词中,“艺术”虽然是“历史”的定语,但却是这一学科主体性的基础。因此,他们不能不把论著的一部分笔墨和思考的一部分注意力,放在诸如“风格”之类的辨析中。过去的艺术史家对于这一点是很重视的,比如,谢稚柳就特别注意“时代特征,画家的个人风格”,如绘画史中所谓的笔墨特征、画家风格不仅是鉴定的依据,而且是艺术史叙述的主要领域。因此,在艺术史论著中总有这么一些感性的分析,专家们根据自己深厚的感性经验,给一个时代、一个区域、一个流派的“风格”定下“类型”,比如郭熙用笔壮健,气势雄厚,“圆笔中锋而富于凝重”,王诜用笔爽利,风格俊俏,“显露着圆笔尖锋的特性”等等,然后根据这种关于类型的“后见之明”去“追根寻源”。在这种追寻中,将各种图像资料解释出一个系统和脉络来。当这个系统和脉络,被一一有序地整编到时间线索中,就构成了古代中国的艺术史。而在这个艺术史中,又因为引入了“西方”这个“他者”作为参照,便总结出一些特别属于中国艺术的总体性“风格”。 以古代绘画为例,有人就曾指出,中国特有的绘画观看方式,如正面的中堂、手中的扇面与四面环绕中央的宗教壁画,如何以特有的“叙述”方式让阅读者“进入图像”,而题字跋尾又如何与画面互相配合,暗示图像的欣赏趋向;也有人指出,与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不同的中国绘画的散点透视,是如何借由中国特有的图卷展开方式来呈现想象和观察,更有人指出,这些不同于西方的,表现“空间”和“幻觉”的手法和风格,以及它自身的历史即艺术史,便展示了中国的审美心理和人文趣味,甚至呈现了中国的民族传统和文化意义。所以,它不是借由“中国文化”或“中国历史”来界定“中国艺术”,而是从“中国艺术”来展示“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这就避免了艺术史被其他历史学科一样被本质化因而同一化,保证了艺术史学科存在的价值。因此,艺术史著作常常会讨论,这是写实主义还是自然主义,空间布局为什么如此展开,这些人物的形象是丰满还是清癯,笔法是流畅还是呆滞,这些山水的气势是雄伟还是奇崛,线条是飘逸还是峻洁,色彩是鲜艳还是清淡,这种风格是受到什么传统、什么人物、什么流派的影响等等,也许只有这一点上,传统的艺术史仍然保持着自己的领地,捍卫着自己的中心和边界。 我认为,谈论艺术风格,是相当困难和麻烦的。尽管它常常作为鉴定艺术品作者和年代、分析艺术价值、甚至构成艺术历史环节的基础,但是,所谓“风格”的认定,常常是属于个人和经验的,它建立在一个研究者长期和大量阅读观看的基础上,它因人而异,常常不可言传。那么,当这些来自个人经验和感觉的“风格”,被一些印象式的术语描述出来,并且被运用到艺术史中之后,它常常会变成“先入为主”的提示,当艺术史以它为中心的时候,它会使艺术史变得很神秘。 但是,如果抛开风格、空间、色彩等等艺术分析手段的话,艺术史又将如何自处呢?这是笔者要向各位请教的问题。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历史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