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稿 读过《吴宓日记》的人知道,吴宓到美国最初留学是想回来学些传媒的,他敬佩在某一个领域有专攻并取得成就的人,比如陈寅恪的国学,汤用彤的佛学,还有张鑫海的欧美文学等,事实上在吴宓早期已经努力培养自己在传媒领域的训练,比如学生时期就在《清华周刊》、《留美学生季刊》等地方担任编辑,这也是后来他可以将《学衡》办到第79期的最大因素。所以说如果将来有人在吴宓研究领域将其判定为一个出版家或是编辑家是没有问题的,之所以无人这样研究,是因为一些人不削于将从事编辑的人与研究国学、佛学、文学放在同等的地位,直接的结果就是作家多为人知而编辑家则反之。 好了,我不再卖我的关子,我要说我当了个编辑,我现在要向尊敬的您约一些稿子,其实作者与编辑的关系从来都应该是平等、互为荣辱的,现在的情况却是一头冷一头热,这个杠杆之因作者的地位而决定,几乎没有平衡的时候,就如同公园里的跷跷板,一天之中究竟有多少时间和大地平行呢?我希望我可以改变这种现状,我亦写小说,我的小说除了偶尔弄一些爱情,一些贫穷的故事之外,更多的地要表达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我把我的主题说出来,不怕让你笑话,我甚至可以将他们写在每一篇小说的开头。记得谁说过:我尊重您是因为你比我年长,我不尊重你也并不是因为你比我年轻。 在已经去世的人中,我是非常欣赏吴宓的,虽然他同我一样是一个书生意气很重的浪漫主义者,但是他有他的勤奋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他同徐志摩一样是中国最伟大的编辑家之一,然而却和徐君志摩殊途同归。仅此约稿之际,仅向这两位中国历史上被遗忘的编辑家表示笔者由衷的怀念。 介绍刊物自然是每个约稿编辑所必做的事情,我不想为我的刊物做更多的宣传,它的名字叫《演讲与口才》。知道它的朋友无需更多的介绍;不知道它的单评我的几句美言也不可能打动一个有思想的读书人。那就不妨订一份或是买一本,或是在书摊买其他报刊、杂志的时候找来一期翻翻。这和你要与一个男朋友或女朋友交往之前要先查查别人对方的底细是一个道理。 这次竟跑了四段的野马,再有耐心的读者也要抱怨笔者几句了,我的用稿标准只有两条:一、稿子要“好”。好这个字太泛泛了,我的“好”就是指适合我们刊物发表,“好”也包括两点,价值和可读。我把“价值”放在了“可读”的前面,这或许有一些虚伪的成分,任何一个刊物都不得不为自己的读者考虑,能将此二点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应该是我和你共同的目标,但是我不得不说这个目标太难了,全世界的作家能做到这一点的极少,我还没有马原的本事,但是我肯定有比他更大的提升空间。二、稿子要“新”。这个新也有两层含义,比如我们刊物是一个非文摘类的原创刊物,除非极好的稿子,否则是不允许转载的。不仅是在传统纸媒体发表过的文章多不可能发,就是在知名网站,比如天涯上发过的就不能发,最大的限度也就是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过而已。另外文章内容上新,老段子就别再讲了,新情况也得和社会普遍论调有些区别。以易中天老师的百家讲坛为例,刚开始是一片赞誉,然后林子大了鸟一多就又反对的声音,然后又出来给人正名,貌似客观之流。这其实乃中国评论界很普遍的现象,我所期待的稿子是保持良知的前提下,先于别人即新,异于别人即新。 关于稿费。其实作者投稿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为名二是为未钱。为名无错,为钱也无错,洪峰曾说他写畅销书肯定和钱有关,我喜欢洪峰。把每篇文章的意义都置于为真理、为理想、人民的解放事业显然并不现实,西方人说:问上帝是否存在的人不可能理解上帝的存在,而相信上帝存在的人更不能理解上帝,大概是这个意思。我们的稿费一般情况下是每千字150到200人民币,也许我该为这个跨度进行一些解释。 我记得梁实秋在《清华八年》中写过他当《清华周刊》编辑时发生的一件事,他当时写了篇批评校政的文章,惹得校长曹云祥大为不悦,就叫来当时另一位编辑吴景超,要弹劾梁实秋,吴景超是这样答他的曹校长的:“你要处分是可以的,请同时处分我们两个,因为我们负共同责任。”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关于编辑和作者的故事,虽然梁也是编辑,但他在这里却扮演了一个作者的角色。也许我没有吴景超的勇气,但他是我的榜样。 附:两点说明: 1稿子的真实性,一切抄袭的文章除了杂志社要追求责任外,我本人将断绝与此作者的来往,并将在重要媒体给予揭露。 2稿子的错别字,这点我希望我们可以互相体谅。找别字应该是编辑的事情,但我还是希望您给我的文章中错别字可以少一些,编辑部罚钱事极小,丢人事极大! 3我可以保证最近两个月内无论是电子邮件还是手写书信,每信必回。 姚宏越敬上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的电话:15981191015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大街三亚路7号 邮政编码:13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