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没有想到的事情还是很多。今年六月二十日,《纽约时报周刊》在“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一栏刊载了由《纽约客》撰稿人杰姆·霍尔特(Jim Holt)写的一篇文章,题为《反对快乐》(Against Happiness), 副标题为:《小心:心满意足对你未必是好事》( Warning: Well-being might be bad for you)。作者开篇头一句话便是:“悲伤的人友善。愤怒的人恶劣。可是,真是活见鬼啊,快乐的人也往往一般恶劣”(Sad people are nice. Angry people are nasty. And, oddly enough, happy people tend to be nasty, too)。随后,霍尔特还马上告诉我们,大概是因为怕我们不信,说他的这一见解原来也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出自今年五月《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的一份调查报告。也就是说,是一份心理学家们经过了审慎的研究考证后得出的结论。(霍尔特一面这样解释,一面还笑话自己说话时带着新闻报道的土旮旯味儿。)但是,即使是这样一个严肃的话题,我知道很多人看了还是会笑,毕竟快乐的能力是你我都有的。为此就让我们(快乐的人和不快乐的人)一起来看一看这“快乐”是怎样遭到“反对”的吧。
至于“快乐”的结果,老的“快乐学”是普遍极为乐观的。人们发现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只是近些年的事情。有的人担心,人在快乐的时候往往就变得麻木不仁—— 即所谓“心满意足的牛”(contended cows)。这样的怀疑使我不由地想起鲁迅先生《呐喊自序》中麻木的中国人喜气洋洋看外国人砍同胞头的场面。阿尔多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在他的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 )中也描绘了劳工阶层屈服于精神鸦片的麻痹而普天同庆的景象。不仅如此,新的“快乐学”研究甚至认为,快乐的人因为麻木不仁而成为政客操纵的对象,这一现象在美国尤其明显。
在那些快乐的人的心底深处,倘若整个世界尚存一线“春光”,那必然就是他们自己。快乐的人就是这样十分非理性地以为自己是世界的光明所在。根据霍尔特的介绍,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P·班塔尔(Richard P. Bentall ) 曾观察到:“足够的证据表明,快乐的人总是过高估计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控制能力,常常把一个完全随意的事件当作自己主观意志的结果,十分不现实地高估自己的成就,并坚信人们正以相同的眼光看待他们;当他们拿自己与别人相比时,则普遍缺乏公平的态度。”并且,不容置疑地,班塔尔以科学分析的描述语言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