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应龙和甘露寺 笔者从小喜欢看历史演义,也喜欢看京剧,这给我带来许多有趣的历史知识,也常常使我洋相百出。 记得有一次到武夷山旅游,导游说要带我们去甘露寺。我马上发表不同意见: “甘露寺在江苏镇江,是吴国太招刘备做女婿的地方,什么时候搬到你们福建省的泰宁来了呢?” 大概这位导游是本地人,只熟悉福建本地的名胜古迹。对于我的奇谈怪论,一时之间竟无以为对,只是一口咬定说甘露寺就在前头,你不相信马上就到。 走到近前,看见有一座嵌在削壁中的寺庙,上空还有一块很大的奇石突出,庙门之前常年都有细如珍珠的水滴落下,即使是大旱之年也决不会断流,因之人们称该寺为甘露寺。 我想这倒是一座名符其实的甘露寺,这时,突然发现青年导游笑嘻嘻的看着我,好像是对我说: “你输了吧!甘露寺就在泰宁。” 我只好避开他的目光,并且故意提高了嗓音对旅伴们说: “镇江的甘露寺,门口还有一块大石头,上面还刻有一个‘十’字,是刘备和孙权郎舅两人,用他们的宝剑砍出来的。”我主要是想说给导游听,意思是我说的那个镇江的甘露寺,也确实是存在的,因此我也没有输。 甘露寺前还有一块石碑,记述建寺的经过,导游介绍说此碑文乃宋朝年间的进士邹应龙所写。我听了马上又提出不同意见说: “邹应龙不是宋朝人,而是明朝的人。” 导游问我有什么依据?我说有一出叫做《打严嵩》的京剧,喜欢看戏的人一定都知道,这个打严嵩的角色正是邹应龙。如果他是宋朝人,怎么可能去打明朝的奸相严嵩呢? 这条理由看上去理由非常充足,弄得年青的导游又一次无言以对。可是不久之后导游又带我们进了尚书第——宋朝名臣李刚以及他子孙的故居。在尚书第,导游巧妙地回敬我一个闷宫将。他叫我看一块石碑,上面清楚地记录着邹应龙的父亲是李刚的同乡好友!还问我李刚是什么朝代的人?李刚是什么朝代的人,这对我来说是太熟悉了,精忠岳飞传里不是有李刚吗?可是我怎样回答呢?这一次是轮到我脸红耳赤,而且无言以对了。 这一败局使我怀疑京剧舞台上的邹应龙是否真有其人?难道是剧作家的杜撰?或者在明朝的时候,的确也有一个邹应龙?对于舞台上演出的历史题材,剧作家一般都是要杜撰的,但一般只编造事而不制造人。如马连良唱的借东风,剧作家只编造借东风这件事,但诸葛亮这个人却是绝对真实的。我相信《打严嵩》中的“打”可能是杜撰出来的,但严嵩和邹应龙两个历史人物,绝对不是无中生有的。 回到上海以后,因为那时还不懂得查互联网,只好赶快到图书馆查证有关资料,发现历史上的确有两个邹应龙。一个是宋朝的进士,福建泰宁人(1172到1244年),也就是写甘露寺碑文的人。另一个是明朝的御史,因与徐阶联手参倒严嵩父子而出名。 可见戏剧作家的《打严嵩》,也不是无中生有。只不过真正的打是把严嵩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而不是在肉体上的痛打。戏剧家为了追求舞台效果,把严嵩打得眼青鼻肿,是一种大快人心的艺术表现形式。 所以凡事在下车始伊,不要夸夸其谈;等调查了解了一定的情况以后,再发表意见。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这个任意乱弹琴的脾气,到了古稀之年,还是没有改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