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琪,苏州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现为宋文治艺术馆研究人员。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弇州山人,江南太仓人,是明代中后期的文坛盟主。王世贞之后王鉴(1598—1677),字玄照,号湘碧、染香庵主,改字元照、圆照、员照,因其曾任廉州知府,人称“王廉州,是明末清初娄东画派“四王”之一。然而,此两人是何关系,即王鉴究竟是王世贞的孙子还是曾孙,多年来众说纷纭,难以确定。? 据郁岳歧先生《关于王鉴身世的辩证》(《王时敏与娄东画派》,太仓市政协文史委编,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119页)介绍,主张“孙子说”的著作有俞剑华《中国绘画史》、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美术全集》、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周积寅等《江苏历代画家》、郑威《王鉴年谱》、吴聿明《娄东画派研究》等。? 郁岳歧先生则主张“曾孙说”,他的依据有乾隆年间的《镇洋县志》卷十二《人物类》的记载、清保蕴楼钞本《梅村诗集》卷七《送王元照还山》诗的原注以及王鉴为王瑞国所作的《溪山深秀图轴》上的款字。另外,故宫博物院的肖燕翼副研究员在《文物》(1997年第9期)上发表的文章《王鉴是王世贞曾孙考》又给出了两个支持“曾孙说”的证据:一是陆时化《吴越所见书画录》卷六中著录的《国朝王廉州临北苑潇湘图轴》中王世贞弟世懋的曾孙王曜升的跋,二是王鉴《梦境图轴》上的长题。? 我以为,《镇洋县志》、《梅村诗集》的编者、作者去当时未晚,又是同乡本地,于掌故应知之甚详,其可信度很高,不能轻易推翻。而王鉴作品上的题跋又是识别其辈份的极为重要的史料,值得重视。但是,要想完全弄清王鉴与王世贞的关系,无论是证明“孙子说”,还是证明“曾孙说”,其关键都是要明确王鉴的父亲是谁,以及此人究竟是王世贞的儿子,还是孙子。? 感谢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线索。笔者发现,明末清初人王家祯的笔记《研堂见闻杂录》(《烈皇小识》,上海书店1982年据神州国光社1951年版复印,第299页)中便明言王鉴之父、士骐子、世贞孙为“庆常”。现照录此段文字如下:? “娄东鼎盛,无如琅琊、太原:琅琊自王倬起家少司马,子忬亦少司马,被法,忬子世贞、世懋,一为南司寇,一为南奉常。世贞子士骐,为铨曹主事,四代甲科。士骐子庆常,则习为侈汰,姿声色,先世业荡尽无余。子最繁,号圆照名鉴者,袭荫为廉州太守,精绘事,粗持名检。余皆落拓无生产,有入沙门者,其季两人,为优,以歌舞自活,余亲见其登场,大为时赏,而司寇之德泽尽矣。世懋子士騄,以孝廉为宪幕。子瑞国,亦孝廉能守家声。其子景,字明先,即以狎邪为不法,几破家,狱经年不解,受榜笞无数,摈之远郊,不列士类。其余别后(疑有脱误)如昊,字惟夏,为诸生有声,亦以钱粮事受祸,而奉常之德泽亦衰矣。太原自王文肃起家少保,鼎爵为学宪。文肃子衡,以廷试第二人为编修,早殁。子时敏为奉常,子最众,次子揆,举进士,然诸子家渐落,恐亦为强弩之末也。”? 据该书后跋者民国时太仓人冯超称,《研堂见闻杂录》当为太仓沙溪人王家祯所作。家祯,字予来,明末清初人,曾入复社,蒋逸雪《张溥年谱》(齐鲁书社1982年版)附《复社姓氏考订》中有其名。王家祯生处当时当地,而且他所提到的许多人名均已知相符,所以他说这个叫做“王庆常”的人是王世贞之孙、士骐之子、王鉴之父应是准确的。? 无独有偶,清代太仓人顾师轼纂、顾思义订的《梅村先生年谱》(李学颖集评标校《吴梅村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附录二,第1474页)中也透露出蛛丝马迹,(蔡星仪先生注意到《吴梅村年谱》提及王鉴父亲的名字,并在一次研讨会上就此问题提出讨论,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见《王时敏与娄东画派》之吴聿明《“‘四王’绘画艺术国际研讨会”记闻》。但至今未见相关专题辩证。)该谱“康熙八年己酉”条下引《娄东耆旧传》:? “梅村公得琅琊贲园,称莘庄,改构廓然堂,甫竟而卒。门人楚人卢綋来为苏松巡道,升堂,公母朱太淑人不时出,卢问之,公对以后楼未建,故去内舍甚遥,卢即建楼其后,翼然与堂称,斯亦非近今人所能也。”? 此段文字之下有顾思义的考订注解,云:? “王书城(瑞国)为(士骐)传云:性喜多费,兴作无虚日。然考是园不为侈,廓然堂则其长子庆长瑞庭俗呼大痴者为之。庆长性似父而汰尤甚,创廓然,既构矣,不当意立命拽毁之,再构之然,至三始成。有杨某者,度其不能继也,乃窃量堂之规模,构一楼于己宅,觊王急则购以移焉。阅二十余年,王果败,而杨亦破家,是堂及园遂为吴有,然楼犹属杨也。又几年,梅村门生某(或云粮储道卢綋),为买之置堂后,果称无爽,造物之幻如是。今堂与楼皆为瓦砾场矣。”? 这段考订文字明确提到了王士骐的长子为“庆长瑞庭”,其性格奢侈无度,俗呼“大痴”,当即前文《研堂见闻杂录》中提到的“习为侈汰,姿声色,先世业荡尽无余”的世贞之孙、士骐之子、王鉴之父“庆常”。我国古人一般有名、有字。如王鉴的堂叔父名瑞国,字子彦。名和字之间又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比如“彦”,意为美士,才德杰出的人。《诗经·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兮。”《三国志·魏书·徐胡二王传评》:“可谓国之良臣,时之彦士矣。”即彦士乃国家之瑞,可谓名、字相应。王鉴之父与瑞国同辈,则应名为“瑞庭”,“庆常(长)”乃其字。“庆”,有幸福的意思。《易·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即“庆常(长)”则家庭瑞祥也,也可谓名、字相合。至于“常”、“长”二字互异,如何解释?此两字字义相近,都有永久之意,可互用,或者是原为“庆常”,后因避明光宗常洛之讳而将“常”字改为“长”。而前引王家祯《研堂见闻杂录》中提及的王揆举进士在清顺治十二年(1655),王昊(字惟夏)因嘉定钱粮案牵染北行在顺治十七年(1660),并且以“圆照”(由“玄照”改)作为王鉴的号(应为字)显然是避清圣祖玄烨的讳,故可以推定这一段当写于清康熙元年(1662)以后。此时已不必再避明朝的讳了,所以又可以把“庆长”的“长”写回原来的“常”字了。? 至此,我们还可以明确如下事实:第一,王世贞之孙、王鉴之父名瑞庭,字庆常。第二,太仓琅琊王氏四代传承是世贞、士骐、瑞庭(庆常)、鉴。第三,王鉴确系王世贞之曾孙。? 此外,我们还可以用其他一些史料来辅助证明王鉴系王世贞之曾孙:? 1、清吴伟业编选的《太仓十子诗选》(顺治间刻本)中之王曜升《东皋集》内有《题伯兄玄炤画》、《病后喜玄炤伯兄过饮得花字》二诗。清王昊《硕园诗稿三十五卷词稿一卷》(清五石斋钞本)中亦有《同玄炤兄、次谷弟过杨金吾宅看菊小饮》(卷八)、《饮玄炤从兄斋》(卷十四)、《集玄照兄斋中》(卷十七)、《廉州兄以佳酒茉莉见惠》(卷三十)、《集家廉州兄染香庵看牡丹续上巳也得兰字》(卷三十一)五诗。“炤”,即照字。玄炤、玄照、廉州,即王鉴。王昊、王曜升(字次谷)均为王世贞弟王世懋的曾孙,他们以“伯兄”、“从兄”、“兄”称呼王鉴,那么王鉴应与其同辈,即当为王世贞的曾孙辈后人。? 2、民国俞剑华的《中国绘画史》(上海书店1984年据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复印,下册第177页)云:“王鉴,字圆照,自号湘碧,又号染香庵主,太仓人,王世贞孙,以荫仕至廉州太守,与时敏为子侄行,年亦相若。……”这段话常被作为主张“孙子说”的根据。其实反可从其中“与时敏为子侄行”一句推出王鉴的辈份来。太仓琅琊王氏与太仓太原王氏同姓同邑,但不同宗,不过这两个王氏家族的成员都认为他们的远祖琅琊郡的前辈与太原郡的前辈还是同宗的,所以他们之间论辈相称。太仓太原王氏四代传承是锡爵、衡、时敏、揆,与太仓琅琊王氏四代传承一一对应。锡爵少世贞8岁,以兄称之。如其《王文肃公集》卷十八《王凤洲侍郎》慰世贞失弟云:“兄年已逾六,观人命危脆如此,当且排遣自爱。二十四诗既成之后,切莫再读……弟方欲遣一奠而不能词,儿衡又会进场忙,且先一洒雍门泪耳。”王衡以伯父称世贞。如其《缑山先生集》卷二十《祭弇州王公文》有云:“自衡少时粗能句读伯父文,则已心慕之,然亦窃惧其风厉而不可近也。既得见伯父,又漫羡而无所归心也。”王时敏是太原王氏锡爵第三代,而王鉴以叔父称时敏,则王鉴应为琅琊王氏世贞第四代,即王世贞的曾孙辈后人。? 3、据郁岳歧先生《王鉴画迹随录》(《王时敏与娄东画派》第56页)载王鉴《仿黄公望浮烟云岫图轴》款为:“乙巳仲秋,仿子久《浮烟远轴》,似逊翁老父台正。王鉴。”逊之,是王时敏的号。王鉴以“老父”称之,当小其一辈也。? 4、《直隶太仓州志》卷三十五《人物类》云:“王鉴字圆照,世贞曾孙,由恩荫历部曹,明季出知廉州府。”如前所述,地方文献较可信。? 至此,我们已可确信王鉴为王世贞曾孙。古人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人生在世,当有所立。王瑞庭(庆常)生于世宦之族,诗礼之家,却无才无德,竟致史多不载,不亦可叹!而庆常之“多不载”,又引出了一代著名画家王鉴身世的疑案,岂不更令人扼腕叹息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