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231
- 帖子
- 13294
- 精华
- 16
- 性别
- 女
- 注册时间
- 2004-11-6
访问个人博客
|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0 19:1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释猪、豚和彘
释猪、豚和彘
游修龄
《孟子·梁惠王上》中有一段名言:“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这段话的文字不多,却有两点令人疑惑,一是为什么在一句话中两处提到猪(豚及彘)?二是为什么要到七十岁才可食肉?我手头有一本朱熹注再加白话语译的《四书集注》,朱熹对鸡豚狗彘四字未作注释,白话语译是“鸡狗和猪等家畜都注意繁殖饲养”,避开了豚和彘。“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朱熹的注说“七十非肉不饱,未七十者不得食也。”似乎教人更疑惑了。白话语译为“七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肉吃了。”远较朱注为简漏,说了等于没说。
《群言》杂志l995年7月号刊有北京大学周有光先生一篇短文“读孟一疑”,谈的正是对孟子所说“鸡豚狗彘”两处提到猪觉得不好理解,他年轻时曾把这个问题请教学校的老师,老师笑说“不知为不知”。最近又想起这个问题,查了两本孟了的语译,都没有解释。又查《汉语大字典》,只多了一点解释,说彘亦指野猪。问题依然,故写了这篇小文存疑。”金克木先生在看过周先生的小文以后,也有同感,在同年10月号的《群言》上发表一篇“尊古卮言”,文中除对鸡豚狗彘的疑点以外,还对“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一句也提出质疑。最后,金先生的感想是,古书中的话,莫名其妙的不止孟子这一条,并引《庄子》的话“寓言十九,卮言口出”结束。
笔者试用文字源流与现代家畜饲养及营养知识朕系起来,加以探讨,似乎可以解答这两点疑难,现不揣冒昧,写了出来,以求交流指正。
先从豚和彘的字源说起,这两个字按现今楷体来看,相差太大,看不出有什么关系。但在甲骨金文中,豚字作“豕”,没有月(肉)旁:彘也作“豕”,所不同的是,在豕的腹部多一个“矢”,即箭头,意指豕被箭射中了(附甲骨文豕、彘),豕是象形字,豕中箭(彘)则是会意字了。现在的彘字还保留腹部中箭的字形,如把矢去掉,则字形便和豕接近了。豚是人们饲养的家畜,而带箭的彘是指野猪。后来人们不打野猪了,彘便转为兼指家养的猪,并在方言中保留下来,现今浙南闽北一带方言仍称猪(zhu)为彘(zhi),亦是一证。象形的豚和会意的彘,其发音都不能能从字面上读出,要靠口头相传。文字发展的趋势是走向形声,因形声的字可以见字读音,便于大量造字识字。故后世另创形声的“猪”字,通行至今。直至战国的时候,“猪”字尚未出现,故孟子那时只使用豚和彘。
现在再析豚和彘何以并用。现代豚与猪都指成年猪。但在古代豚是指小猪,段注《说文》豚部引扬雄《方言》:“猪,其子或谓之豚。”小猪之称豚,犹如小马之称驹,小牛之称犊,古代甚是普遍。古书中还有“豚犊”连称的。元曲中有“秦如狼虎,赵如豚鼠”的用法。“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直豚犬耳。”这是曹操称许孙权、轻视刘表的话(《三国志·孙权传》)。豚是小猪,彘是成年猪,孟子把豚和彘并列,是小猪和成年猪并列。不是成年猪并列,这是很关键的一点。
原始狩猎时期,人们射猎到野猪时,往往发现猪窝里还有好些小猪仔,可以在野外架起火堆,把这些小猪整只烤熟吃。这种吃小猪的风俗一直沿袭下来,至今在一些地方仍属常见,称烤乳猪。以前人家过年祭祖时,也还有用整只熟小猪作祭品摆设的,当然,祭后还是人吃了。野猪在自然界里之所以多胎,是因生存竞争激烈,死亡率高,多胎有利于种系延续。野猪经人工驯化饲养以后,人们也需要猪多胎,并刻意选择多胎的种猪,可以繁殖更多的“猪口”。但饲养更多的小猪,必须相应地供给更多的蛋白质饲料,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条件,不一定都有能力饲养很多小猪,所以在饲养过程中,一方面有意淘汰一些小猪,作为肉食,另一方面又可保证留下的小猪养大。这就是“鸡豚狗彘之畜”中豚彘并列的原因,吃小猪和吃成年猪是两码事。
接下来的“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这句话在我们今天看来有两点费解,一是难道七十岁以前的人都没有肉吃?二是,为什麽要挨到七十岁才可以食肉?
首先,要考虑到古代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水平较低,粮食如粟麦的单位产量不及现在的三分之一,约束了猪饲料的供应,导致猪肉的产量难以普遍、经常的供应。蛋白质是人体发育(动物也一样)成长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古代中国是靠富于植物蛋白质的大豆,弥补动物蛋白质的不足,所以古籍上常常“粟菽”或“菽麦”并称。大豆的重要性至今仍然不变。笔者70年代下乡住在贫农家里,每天只见做妻子的早晚忙于养猪、喂猪,但平时从来不杀猪吃肉,更不买肉吃,一直挨到春节过年前,才动手杀猪,大部分出售,留下一部分,全家大小才能饱饱地吃上几天大块猪肉。
其次,从营养的角度看,非强劳动的成年人,一天约消耗2400 千卡的能景,老年人因体力活动减少,又不再长身体,肌肉逐渐萎缩,饭量也随之减少。6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约消耗2000千卡的能量,并且随年龄增加而递减,到80岁时只需1600千卡就够了。但是,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量却却并不因年龄增加而可以减少,因为人体的细胞是有一定寿命的,死亡的细胞可以由细胞分裂再生新的细胞补充,而神经细胞较难分裂再生,死亡一个就少一个,但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可以缓解神经细胞的死亡。又据日本东京都老年综合研究所的研究,肉食中含有九种氨基酸,它们可使血管保持柔软,预防动脉硬化和脑中风,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能力。所以补充蛋白质对于老年人就显得特别重要。这就是老年人饭晕可以减少,必需的氨基酸(也即肉食)不能减少的道理。另一方面,老年人因饭量减少,来自饭食方面的蛋白质也随之减少,这就更需要增加鱼肉鸡类蛋白质的补充,但它的总量又不可太多,因为总的热量消耗下降了。
古代社会是个尊老的社会,人们的平均寿命远较现代为短,所以称七十岁为“古来稀”,肉食水平低无疑也是影响寿命的因素之一。老年人对肉食需求的敏感性,是在长期的实践里积累形成的体会,与尊老相结合,于是有了“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的说法,这不是法律规定,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是指肉量不多时,让老年人优先吃的意思。原始社会时期,猎手们捕获到一头羊或鹿,大家分吃肉食以后,羊皮或鹿皮总是送给年长的老人,任何祭祀结束以后,大家分吃祭品时,也必山老人先动筷子,这些尊老的风俗,现在的人已不大清楚了。在现代社会,营养好的食物首先给小孩吃,暖和的衣服首先给小孩穿,生活水平提高了,各式肉食品充分供应,老年人也没有了对肉食的特别需求感,对孟子的话自然更难以理解了。
与孟子类似的话,在《礼记·王制篇》中提及老人要:“五十异粻,六十宿肉,七十贰膳。”粻(Zhang)即粮食,异粻是指人到五十岁以后,饭量与年轻人不同,宜适当减少;宿肉是指六十岁以后,家里要有肉食贮备,因为古代没有现成的肉随时可买来吃,吃肉要从杀猪开始,临时要肉吃是办不到的;七十贰膳是指膳食的种类要多样化,不要单一。不同的膳食成分,氨基酸可以多样化,这也是有利于老年人的健康的。《礼记.王制篇》是带有理想色彩的,这稀话比孟予说的还要更体贴老年人。
附:豕、豚、彘从甲骨文、金文到楷书的演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