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新闻行业的衰落?

连清川

  2008 年年初,我遇见了一个很久不见的朋友。他曾经是《时代》周刊的记者,一个我很喜欢的记者,很有成就的记者。
  我原本以为,他会在这个行业里面呆很长的时间—事实上,以某种形式呆一辈子。可是他的话却吓坏了我。他说,我已经决定不做这行了。他现在的职业,是帮助企业做调查:有点靠近本行,但却是天壤之别。他的理由很简单:你看看《洛杉矶时报》的遭遇,这还是一个做新闻的时代吗?
  《洛杉矶时报》曾经是美国毫无争论的第三大报,国际声名仅次于《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它也曾经是由钱德勒家族控制的家族媒体。家族易手之后,《洛杉矶时报》在几个大型的传媒集团中不断流转,直至2000 年被总部位于芝加哥的论坛公司(Tribune)所吞并。短短5 年,《洛杉矶时报》四易总编辑,全是因为拒绝降低成本,裁撤编辑人员。
  当然,这不仅仅是《洛杉矶时报》的独特事件。美国新闻人对于编辑室的控制权,已经日渐式微了。我不能不承认我的朋友言之有理。于是蓦然想起肯·奥利塔(KenAuletta)2004 年的作品《幕后故事》(Backstory:Inside the Business of News)来。
  奥利塔是《纽约客》的媒体行业记者。他在这个行业中已经浸淫了20多年之久。早在1992 年,他就出版了评析三大电视网衰落的《三只瞎眼老鼠》(Three Blind Mice:How the TV Networks Lost Their Way)。而那个时候,互联网还在襁褓之中。
  在美国,新闻作为一门生意,新闻编辑室与经营部门之间的战争由来已久,也积怨甚深。然而,在印刷媒体高歌猛进的时代里,可以说,一直到20世纪90 年代,无论经营部门如何地疯狂、冷静、耍手段、哭考妣,最后的胜者,往往都是编辑室;因为出版人,也就是报业的业主,都站在了编辑室的立场上。在那个资讯相对贫乏、媒体空间有限的年代里,每个人都明白:内容为王是一个不容挑战的行业先决条件,谁敢牺牲内容,谁就打包走人。盖·特利斯(Gay Talese)1969 年出版的《王国与权力》(The Kingdom and the Power)是《纽约时报》的历史总结,一句话,最残酷的斗争发生在编辑部门,没有经营部门什么事。
  但是奥利塔的媒体历史,恰恰起源于90 年代的后期。从那个时代起,编辑室的衰弱,几乎可以一泻千里来形容。
  就以《洛杉矶时报》作为例子吧。论坛公司在吞并了时代明镜公司之后,拥有了7 家大报,23 家电视台和数家广播台。每一个媒体成员,都是一个成本大老虎。奥利塔描写论坛公司的部分,题目叫《协同城市》。论坛公司的老板是一个金融业出身的商业天才,他一眼看到了公司的弊病之所在:成本过高。但是削减成本的努力是有限的,裁员有个终了,节约终归有限,减薪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他支出了一个高招:协同作战。
  于是,《洛杉矶时报》不再是一个单独运行的报纸了。在新的“协同城市”里,所有的报纸都必须共享资源了。时报的外派记者(如果有的话),必须为其它的报纸提供稿件。于是,从集团的角度而言,外派记者站(不仅仅是国际,而且包括国内)的数量可以大量地缩减。当然,这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所有的记者,必须担当多项的功能。例如,《洛杉矶时报》驻华盛顿的记者,不仅为报业提供稿件,而且,也有义务为公司旗下的电视台担任评论员和分析员。于是,外派记者们经常会发现自己上午是时报的记者,而下午则成了电视台的评论员。
  《洛杉矶时报》是一份骄傲的报纸,他们认为,作为一个记者,承担的责任应当是为公众尽可能多地提供独家、深入和详尽的报道。哪一家报纸丧失了具有这种特质的报道,也就丧失了其个性和能力。而这样的报道,需要时间、需要成本、需要专注。他们的记者就是他们骄傲的所有资本,而不应该像跳梁小丑一样在电视上煞有介事地做一些浅薄的分析。
  这种斗争到2005 年已经白热化了。论坛公司认为,时报的运营成本已经高得令人难以忍受,要求裁减15% 的编辑人员。而当时的总编辑约翰·卡洛尔(John S. Carroll)则以辞职面对这个要求。
  我所不知道的,是继卡洛尔之后的第一个黑人总编辑迪恩·巴奎特(Dean Baquet)和再之后的詹姆斯·奥希(JamesO'Shea),都同样以拒绝裁减编辑室预算的理由被开掉了。
  商业对于新闻的吞噬,无非如此。尤其是论坛公司这样的上市公司,提供足够的利润增幅,才能保住公司的股价,也才能保住公司高管的位置、年薪。
  也许说起来,这有点像个人侵吞公众利益的例子?
  恐怕没那么简单。《幕后故事》的开篇,是《豪威尔领地》,说的是《纽约时报》的前任总编辑豪威尔·莱恩斯(Howell Raines)。那个时候,杰森·布莱尔(Jayson Blair)丑闻(2003 年,《纽约时报》发现其记者杰森·布莱尔杜撰了大量的报道)还没有暴露,而莱恩斯刚刚上台没有多久,意气风发的。他认为,《纽约时报》已经越来越被懒惰、效率低下、缺乏创造力所湮没,所以他要改造这个已经衰腐了的结构,迫使记者更快、更多、更深度地生产新闻。莱恩斯是个革命者,不幸的是,他缺少来自苏尔兹伯格(Sulzberger)家族的支持。依靠质量的新闻生产,利润已经下降,成本正在提高,社会上的资讯正在增多,家族不愿也没有能力投入更多的资本。莱恩斯的方法,唯有迫使编辑和记者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
  2005 年,莱恩斯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长文,痛斥《纽约时报》内部王国林立,各自为政,缺乏对新闻的激情,缺乏对记者的监控,导致了自己不但革命失败,而且身败名裂。没有人站出来为他说公道话,连出版人小苏尔兹伯格也没有。
  因为这是时代的变换,小苏尔兹伯格心里清楚得很。奥利塔为他写的文章里,已经非常清晰地描述了一个雄心勃勃然而处处受挫的出版人。到2006年,奥利塔重新回来探视苏尔兹伯格的时候,发现他刚刚“涅”:他找到了互联网。
  奥利塔在这本书里说了很多故事,关于福克斯电视台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地操纵新闻,关于纽约成群结队的小报之间的残酷战争,等等。但其华彩篇章,仍然是大时代里编辑室“失乐园”的故事。
  于是我们无法避免这个问题了:这个时代的编辑室,到底是谁的了呢?
  商业意图控制编辑室,是一个自古以来的问题。但问题是,为什么到了这个时代,历经了200 多年的新闻业,终于被成功地强奸了?
  奥利塔给不出答案,当然,我也给不出。新闻是一门商业,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说多少宏篇大论、口号标语都没有用。我只能用一个简单的问题来继续“提问”:当资讯数量庞大,并且获得资讯的成本已经降低了的时候,为什么编辑室的成本仍然居高不下?这不是责难我的同行。因为我们都知道高成本的投入,才能产生高质量的新闻。然而,所有传统行业在信息时代都已经找到了出路,唯有我们没办法?我们,真的是那么特殊、那么高端的一群人吗?

《外滩画报》 2008-03-13 总第 275 期

(标题作了一下改动)
不太明白。
人们对新闻的热衷,至少并没有衰落。
反正是发生在美国的事情,周先生就当随便看看啦。
在中国这个问题尚且不存在,或者说还没发展到存在过。这位作者是在谈美国的事情,倒自己的苦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