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231
- 帖子
- 13294
- 精华
- 16
- 性别
- 女
- 注册时间
- 2004-11-6
访问个人博客
|
楼主
发表于 2008-7-27 08:3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君子”与“小人”:曾经没有褒贬之分
君子”与“小人”:曾经没有褒贬之分
北塔
文史知识2008.6
别人称我“小人”,我当然生气;但别人称我“君子”,我也欢喜不起来。因为我年轻时读了很多的鲁迅作品,而鲁迅笔下的“君子”几乎没有一个好东西。如“自称盗贼的无须防,得其反倒是好人;自称正人君子的必须防,得其反则是盗贼”。此处“君子”,实指其反面即“盗贼”。又如“自称为正人君子的必须防。虚伪的老实人在逆境中往往逆来顺受,待人谦恭,一旦时来运转,或发了财,或有了权,便会扯下伪装,发泄一通”。此处“君子”成了“得意忘形”的“小人”,小人可恨可怕,小人得志,会变得更可恨可怕。再如“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君子”直如“伪君子”,“高尚”就是“卑鄙”。鲁迅跟形形色色的“君子”划清界线、势不两立、不共戴天。他说:“公理和正义,都被正人君子夺去了,所以我已经一无所有。”在《藤野先生》一文的结尾,他说自己写的文字让正人君子们深恶痛绝。因此,在鲁迅的语境里,“君子”等同于“阴险卑劣”的小人——往往是有钱有势的大人物及其走狗,尤其是御用文人。
鲁迅学尼采,热衷于应用反向思维和反语修辞。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君子”这个形象是褒义的。奇怪的是,提倡新文化运动的人,包括胡适、陈源等闯将都喜欢自称为正人君子。鲁迅作为最具反骨的“打倒孔家店”的急先锋,在反对胡适、陈源的斗争中,干脆、无情地解构了“君子”的传统形象,使之变成了一个贬义词。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礼教社会中,“君子”处于礼教的高端,被认为是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典范,始终是个褒义词。如《论语》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这话是说,君子如果丢掉了“仁”的品质,如何能成就一世英名?又曰:“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这话是说,“君子”言行一致、说话算话。而“小人”,除非是自我谦称,一般都处于礼教的底层,或指无德无能者,或指有才无德者,具有无可辩驳的贬义。再如《荀子》曰:“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这话是说,“小人”连学习都不会,都不配,而按照荀子“人之初,性本恶”的逻辑前提,不学习者等同于“禽兽”。在儒家语境里,“君子”成了有道德而且有学问的人——未必有权力,哪怕是话语权力,从而把一层层伦理色彩的褒义包裹在这个形象上。
其实,褒“君子”而贬“小人”,大略是从春秋时代开始的,具体地说,是从孔子开始的。孔子张口“君子”,闭口“小人”,而且把一件件美德的外衣披挂在“君子”身上。
在孔子之前,“君子”指的是地位高的人。如《尚书·酒诰》曰:“越庶伯君子。”“君子”指的是长官大夫等贵族。它最多是个尊称,如《诗经·王风》云:“君子于役,不知其期。”那是妻子对丈夫的尊称,后来演变成了“夫君”,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的夫君打仗去了,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啊”。“君子”一语现在被换成了“老公”,亲是亲热了,但男人的地位也就一落百丈。相应地,“小人”指地位低的人,如村夫。如《尚书·无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小人”指的是“稼穑”者,“农民”而已,在“士、农、工、商”四个社会等级中,虽被列为“二等公民”,但没有任何贬义——后面还有两个等级呢。当然,如今,在“不知稼穑之艰难”的城里人嘴里,连“农民”一词都成了贬义词,真不知道谁是君子谁是小人了。我们最后举个“君子”、“小人”合用的例子,就更加明确了。《诗经·小雅·采薇》云:“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这是在描写打仗的情形。“君子”指“将帅”,“小人”指“士兵”,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将帅依靠着战车——所谓“君子之车”指挥战斗,士兵则借助战车掩护自己。这两个称谓无关学问,更无关道德,显然没有褒贬之分。
假如生活在《诗经》时代,您称我“君子”或“小人”,我都不会生气。
(作者单位:中国作家协会现代文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