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962
- 帖子
- 5867
- 精华
- 11
- 性别
- 男
- 注册时间
- 2005-2-5
访问个人博客
|
楼主
发表于 2008-8-1 14:32
| 只看该作者
蔡良乾:李登辉辉映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有一条登辉环路。此“登辉”指的并非那位台湾前总统,而是本地英华书院校友李登辉(字腾飞)。他任复旦大学校长23年,为复旦规定了校训、校标(徽)。
5月24日,我在南洋学会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东南亚华人研究群”联办的讲座,详谈李登辉的生平事迹。
我所介绍的这位李登辉,不是台湾前总统,而是新加坡英华书院刚在厦门街开办不久后,就于1886年从印尼的巴达维亚(今日的雅加达)赶来就读该中学的Lee Teng Hwee。
他是在印尼出生的第七代华裔,字腾飞,祖籍中国福建省同安县。他在英华书院的学业成绩非常好,当时的校长欧汉牧师(Rev. William Oldham)看他很聪明又用功,乃鼓励和赞助他到美国深造。1899年,李登辉在耶鲁大学获得文学士学位。
李回来后曾经在槟城英华书院当英文主任,也曾和林文庆医生在那里合办过私立英校,但在巴达维亚办英校不太顺利,便于1904年前往中国的上海。
到了上海,他加入基督教青年会,并且积极筹组“寰球中国学生会”,当了会长超过10年。1906年,他出任复旦公学的教务长,兼授英、法和德文等科目。1908年,他去北京应考,中选为举人。
当复旦大学校长23年(1913年—1936年)
李登辉初到上海时,还不会讲普通话(华语)。他34岁才结婚(1906年),妻子海伦·汤佩琳是一个牧师的女儿,比他小15岁。汤佩琳不但是他的中文老师,她也通过长期的教育和熏陶,让丈夫对中国的人情世故和风俗习惯,有更深的了解。他们夫妻很恩爱,李丧妻后没有再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多位学校董事亡命海外,由于经济来源断绝,复旦陷入存亡关头。李登辉转到《共和西报》担任主笔,兼任中国公学教授;后来又出任中华书局的英文主任。1913年,复旦公学改为私立复旦大学时,他负责到南洋各地募捐办校基金,前后半年。
后来,他当上复旦大学校长,长达23年,相信这是个世上少有的纪录。前前后后加起来,连同在复旦公学和实验中学在内,他总共在复旦校园内服务了约40年。
李登辉任复旦校长的初期,董事会的主席是唐绍仪(广东省香山县人)。唐绍仪曾任袁世凯时代中国的第一任总理,他也是本地橡胶业巨子李光前的亲家 ——他的一个女儿嫁给本地李氏基金会主席李成义(李光前的大儿子)。另一个女儿嫁了中国的外交大官顾维钧(Wellington Koo),顾夫人早逝(1918年),他续弦娶了印尼糖王黄仲涵的女儿黄蕙兰。李成义的元配也在近30年前过世,现在的夫人是来自印尼棉兰的张治华(父亲张国富)。当地《联合早报》前年曾经报道:成义先生的儿女元士和汉士等人为了纪念他们的母亲,于前年合捐了100万元给本地南洋女中。
任职期间复旦开始招收女生
李登辉在领导复旦时,印尼糖王黄奕住(Oei It Tjoe,1868-1945)在1921年捐了一万元给复旦盖一栋楼。这座1922年落成的“奕住堂”如今还在,也就是今天复旦大学校史馆的所在地。我在去年10月前往参观,资料丰富。
黄奕住是本地华侨银行上世纪二十年代最早的发起人和大股东之一。在上海,他在著名报人史量才的鼓励下,开办了中南银行(China & South Seas Bank)。黄财力雄厚,在厦门鼓浪屿的豪华别墅,昔日风华依然在,目前在大装修,是外来游客的参观景点之一。最近我刚去了,导游说:蒋介石和邓小平都在这别墅住过。
《复旦百年志》也纪录了在1919年8月20日,为在江湾购地建筑新校园,复旦总共筹得32万元。其中南洋的华侨和上海的商人总共捐出总数的三分之二。
复旦大学是在1927年突破旧传统,开始招收女生。1928年,印尼的另一个商人陈性初捐了白银二万两,兴建复旦的女生宿舍,但是,它后来在战争中被日本人轰炸而全部毁掉。
忧国忧民的海外华裔知识分子
复旦大学和南洋华侨的关系非常密切。1929年,到南京出席孙中山奉安大典的南洋华侨领袖都应邀到复旦大学参观。此外,复旦的足球和排球队都曾经到新加坡和菲律宾进行友谊赛,或为大学筹款。
李登辉于上世纪初在槟城已经认识了林文庆医生。1905年再度访问槟城时,又结交了伍连德医生、辜立亭医生(跟出生马来西亚吉打州的国学大师辜鸿铭有亲戚关系)等人。这些优秀的海外华裔知识分子的共同点是:忧国忧民。古语所谓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军阀割据,内战爆发,日本入侵等等因素,几次都使到复旦几乎完蛋,国民党政府甚至一度想封闭它。但是,在李登辉的领导下,复旦屹立不倒;战时复旦曾迁到陪都重庆去,但李登辉却坚守在上海分校。
据英华书院前校长Mr. Earnest Lau的分析,李登辉在新加坡的三年中学教育,学习英文、科学和数学,加上圣经课,对他的一生起了很大的影响,使他最终成为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毕生坚信:“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慷慨,绝对博爱”。
1905年,34岁的李登辉在上海青年会演讲时,曾经说了这么一句话:“外国人办得好的事,我们中国人也可以办,不一定要外国人来办。但我们要吸收外国人的长处,发挥中国人的智慧。” 由此可见,他是一个很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国人。
跟随李登辉一生的季英伯就是受到他这篇演说的影响,从20岁起就开始担任李登辉的中文秘书,直到1947年李先生过世为止。
64岁抗日在复旦被警察殴打
李登辉前前后后在复旦公学和大学服务了40年,始终不愿离开复旦。二战结束后,许多学生和他在上海的和平饭店聚餐叙旧,请他谈生平所得。但他只讲了一句话:“我归国后,一生旨在复旦,一生只当复旦的教授,一生只做复旦的校长。”此外,他什么都不讲。有人想为他立传,但都被他拒绝。
从我所看到的文字资料,可以看出这位李登辉是反抗日本侵略和热爱中国的。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身为校长的他积极动员复旦学生参加这项运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召集全校师生开会抗日。1936年,李登辉已经64岁时,竟然在自己的校园内被警察殴打。事缘有一晚,南京政府三更半夜出动600名警探和特务到校园内围捕学生,他听到一片混乱声,便起身出来营救学生而被殴打。
由于他非常爱护学生,支援他们的爱国运动,以至1936年被国民党政府威逼辞去校长之职。在日本占领时期,他坚持“三不”:不与敌伪来往,不接受敌伪津贴,不得已时宁可停办。维护了复旦的声誉。
了解历史,记取教训
旧日的中国受到列强的瓜分和欺凌,民不聊生,但它和南洋华人之间的互助和互动,也促成了辛亥革命,走向共和。今天,中国已经逐渐强大,经济和政治环境跟以前也大不相同。但是,由于血脉相连,中国和南洋的华人,虽然持不同国籍护照,但还是会互动影响的。
新加坡虽是小国,但人杰地灵,人才济济,在东亚还是可以扮演非常关键的角色。李登辉在复旦大学的成就,林文庆,伍连德和辜鸿铭等近代新马华人在中国的表现,都值得我们思考。
这些人在中国的经历,对后人很有参考价值,希望新加坡各所大学能深入研究东南亚华人的命运。了解历史,记取教训,我们才能够更有把握地预测本地区的未来走向,并为国家制定良好的治国方针和正确的外交策略。
三个同安人与三所民办大学
复旦大学虽然不是李登辉创办的,但他在那里干了40年,而且两次下南洋到东南亚各国筹得巨款,对复旦的功劳是不可没的。
李登辉是福建同安人,后来创办厦门大学的陈嘉庚和南洋大学的陈六使,也同是福建省同安县人。更巧合的是,这三所民办大学最初都是靠南洋各地华人(尤其是福建人)的慷慨捐赠而建成的。
为什么会有三个同安人,在不同时代和环境的感召下,敢为人所不敢为?
在那些艰苦的年代,陈嘉庚和陈六使办学的经历也十分艰难,但他们为了民族教育,可以全神全力投入,奋不顾身。
鼓励学生自主和学术自由
1934年,《申报》总经理史量才在从杭州回返上海的途中被戴笠的手下暗杀。李登辉于1936年被迫离开复旦,林文庆于1937年离开厦大回南洋。1938年,唐绍仪在家中被刺杀。那是个血淋淋,生命随时不保的年代。
回顾陈嘉庚当年用林文庆医生当厦门大学校长,陈六使请林语堂和庄竹林博士当校长,他们都是留学英美的专才。但是开办初期的时代背景都非常复杂和混乱,很多人都吃了不少苦头。
再看庄竹林在中正中学当校长时,也是主张“有教无类”,据说他非常同情参加学潮和学运而被开除的外校学生,把他们都吸收进中正。李登辉在领导复旦大学时也一样,鼓励学生自主和学术自由,关心时局。
庄竹林在领导中正和南大时,校园内的各种人文和学术团体都非常蓬勃和活跃,特刊、期刊和丛书出版物是空前的多。
复旦大学创办时,中国的社会背景更加复杂混乱。但是,他们好在有一个新加坡英华书院的能干校友李登辉,帮他们克服了许多困难。
林文庆和李登辉,最初都是不懂中文的,但他们都在陌生的中国社会筹办了两所很好的大学。这是新加坡人应该引以为豪的事。
李登辉少年时代在新加坡英华书院受了几年中学教育,他从一个原来不懂中文的人,居然能够在中国领导一所世界著名的顶尖大学——复旦,并积极地参与中国的“五四”运动和抗日活动。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的课题。
我非常希望新一代的学者和研究生,能够对这些和新加坡有关的中国近代名人,做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比如说:黄奕住和黄仲涵,都是三宝垄的糖王,但他们一个选择回去中国,一个来到新加坡,方向各异,命运也截然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