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65
- 帖子
- 17140
- 精华
- 84
- 性别
- 男
- 注册时间
- 2004-1-18
访问个人博客
|
沙发
发表于 2008-10-19 22:3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 | 2007.05.05
上海归来谈之四:王朔败给郭妮
中国的出版界,或者说读书界,也发生了巨大的震荡。德国之声记者在此续谈他的上海感受。
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了:人们以为再也不会回来的读书热回来了。但是王朔们显然输给了郭妮们。在上海,人们把政治当成茶余饭后的消谴话题。认为陈良宇输在他的江湖义气。在交通方面,出租车代替公交车也是一个人们还没有真正面对的严重问题。
出版震荡:王朔败给郭妮-“书”却回来了
上世纪80年代,文革刚过去的10年里,中国人喜欢书。一开始,任何文革中见不到的书都畅销。然后,是萨特、卡夫卡、弗洛依德。90年代后,书渐渐不那么为人喜爱了。本世纪以来,网络的兴起甚至一度给书蒙上了死亡面纱。然而,在一片争吵声里,书却悄悄地回来了。而这个大现象,至今还几乎没人真正注意到。
上海外滩中心这幢大楼的大办公室,大玻璃面对一派现代化气息的黄浦江,好大的气派。这是中国当今最著名的书商路金波的狡兔三窟的其中一窟。拿着德国大媒体企业贝塔斯曼的投资,能干的路金波一路走来,事业越做越大,名气越做越响。
路金波告诉笔者,王朔的“我的千岁寒”并不象外面说的那么成功。他估计,整个销售量可能会达到30万册。他还坦率地告知,王朔的那个电影剧本其实也还没有卖出。他说:在这方面,王朔自己更有办法。笔者说,是啊,比如徐静蕾这样的途径。
路金波说,他现在已经把精力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收购图书发行途径,也就是图书批发公司;二是主要做青少年读物,包括动漫画册。他说,年纪偏大的作家只有象王朔这样的个别例外在他这儿出版,以后将基本不再做。他现在的作家群“恨不得都在20岁以下”。象安妮宝贝、韩寒这样的作家在他这儿都已经是老字辈的了。他说,王朔的“我的千岁寒”千辛万苦也只能卖出30来万册,而韩寒的“一座城池”已经突破60万,安妮宝贝的“莲花”也是差不多情况。郭妮去年在他这儿出了13种书,总销量达380万册。他出版的青少年读物这几年每年以百分之二、三百的速度增长,今年几千万,明年估计将过亿。
意思很清楚,郭妮卖得这么好,他干嘛还要去搞什么王朔呢?王朔之输给郭妮,在今日中国书市上具有多重象征意义。这是三个方面的胜负:一个是年长的输给年轻的,一个是男的输给女的,一个是文学性输给了看图识字。
先说说年长的输给年轻的。笔者在北京与著名作家阎连科一席谈。阎先生说,在中国,一般小说卖出个8、9万册就算是非常畅销的了。“狼图腾”是个绝对的例外。他认为,说“狼图腾”卖出了150万册可能有水份,但超过100万册大概没错。其它文学作品几乎没有超过10万册的。
可是,韩寒能卖出60多万,郭妮能卖出近400万,于丹更是突破了500万。这说明了什么呢?第一,一夜之间,中国人又爱读书了。不是吗?第二点:特别爱读书的是特别年轻的受众群。奇怪的恰恰在这里:就在人们认为书输给了网络,尤其在年轻人那里是这样的时候,恰恰是年轻人又在不放弃网络的同时更多地读书了。所谓年长的输给年轻的,主要不是作者群,而是读者群的胜负。
为什么说男的输给女的呢?只要举两个名字就行了,即郭妮和于丹。她们超过了年龄比他们大的余秋雨,易中天,王朔,也超过了年龄相当的韩寒、郭敬明等。其实,这个阴盛阳衰的文学现象早就存在。前些年出现了美女文学,不管你对这个“文学”的层次是怎么看的,即使被德国之声捧红的顾彬说那是垃圾,但它能够风行却是现实。你注意到吗?为什么就没有“俊男文学”出现呢?上海文艺出版社的一位编辑也对笔者说,写海外华人生活的,也基本上都是女性作家。看来海内外皆然。女性作家的崛起,且不论其层次档次,是进入本世纪来中国文坛一个非常醒目的现象。铁凝之成为作协主席,看来也是有意无意中顺应了这个潮流。
至于文学性输给看图识字(或者说“文普”-相当于“科普”),也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许多人说韩寒等人根本无文学性可言,只是有那么一群年轻受众。这只是一个方面。这几年来,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说论语,还有那个“明朝那些事儿”,引起了巨大反响的同时,也招来广泛非议。许多人说,应该让人去读原文,读一些更有文学性、文化性的东西。
其实,对“看图识字”也不必抱什么成见。现今的社会,读物铺天盖地,更不用说网上的了,要大众去钻研,做许多方面的专家,那是不现实的。许多人抱着一个想法:增加一点知识,但也不要累着了。前几年,历史题材的电视剧频出,前面还有个二月河的创作。许多人看这些电视剧,消谴之余,也有个想法,即在轻松之中了解一些历史。
上述三个胜负,总体上应该说是一件好事。好在:“读书”回来了,“书”回来了。不知不觉中,大畅销书的读者数量从几万上升到了几百万。笔者相信,“文普”是个有一定阶段性的东西,“普”到了一定程度,读者自然会不满足了,会去追求“精”的享受,会追求更多的文学性和文化性。也就是说,先上数量,再上质量,到了一定的时候,数量和质量都会有,尤其在现在年轻的庞大的读者群进一步长大之后,这或许就是中国未来出版业和读书业的发展前景。
笔者当初采访顾彬时,觉得他整个在那里胡说八道。最近读了许多当代长篇小说,觉得顾彬的说法并非全无道理。真正让人觉得伟大的中国当代小说至少还没有读到。当然了,有人说,中国现在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大约有3000多种。阎连科说,2000多种肯定是有的。这还不包括网上大量发表的作品。那么多,没人能通读一遍,难免会有优秀的没被发现就不见了。在这个原始森林中,要想“伟大”,比起上世纪三十年代来难得太多了。笔者一般也只能挑出了名的读,有一些让人觉得不错的,但也有许多让人失望的。有的写得不够认真(比如余华的“兄弟”),有的注水过多(比如梁晓声的“欲说”以太多理论,王安忆的“长恨歌”以太多环境描述),有的用了几乎一半的篇幅翻来复去地说一个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的道理(比如“狼图腾”),还有许多太缺乏细节,或者节奏太快太乱,缺乏内蕴和回味。但是,相信在这个蓬勃发展的年代,在读书热的激励下,会有真正让人振奋的作品出现的。
至于走向世界,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路金波说,法国书商听说郭妮出三百多万册,一开始特感兴趣,可找人翻译后,却放弃了。因为这样的书在欧洲很难有读者。当然了,欧洲和世界各地的读者还是要看质量的。与此同时,中国许多作家的书都在西方翻译着,阎连科的“为人民服务”五、六月份要出德语版,“丁庄梦”的法语版也快了;据称,铁凝当上主席后,她的书也引起了国外兴趣,也在翻译中。还有说,诺贝尔奖委员会中唯一的汉学家、瑞典人马悦然在大力推中国作家李锐(他的“太平风物”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去年十部好小说之首)。但是,中国文学要想真正地走向世界,道路还很漫长。几十年来在德国和西方世界出版的中国文学,真正畅销的几乎没有,真正影响到汉学圈子以外的更少。关键还在一个世人能够普遍认可的质量的出现。
韩寒、郭妮和于丹看来只能是“中国现象”。但足矣。路金波也是这样。他说,现在他的青少年读物每年百分之二、三百的增长就让他忙不过来了,走向世界只能等以后空一点再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