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闵良臣 于 2008-10-22 21:38 发表
郭先生那样说,乍一看很对。但如果按郭先生这样来说话,我觉得“话”就永远说不完。当然要看别人对鲁迅的“批判”,然而我强调的是看他的文本。更奇特的是,据说只读鲁迅文本,就一定会带来一个后果,而这个后果就是对鲁迅的盲目崇拜。这不知是否一定符合逻辑,这一会儿顾不上细想。但我只知道,不论怎么看别人的批判,每个人都是按自己的经验来生活的,这一点,大概不会错。看看别人怎么说,对自己的生活当然不无参考意义,但自己的喜怒哀乐只有自己知道,别人所言往往毫无作用。
1、我也强调读鲁迅文本。我说直接读文本是一个极好的途径,但并非唯一的途径,还可以借助于鲁迅研究(鲁迅研究并不等于鲁迅批判)。所以,闵先生既然承认“当然要看”别人对鲁迅的批判,那你我又何来矛盾之处?
2、“据说制度鲁迅文本,就一定回带来一个后果,而这个后果就是对鲁迅的盲目崇拜”。闵先生这句话不知从何说起?我说“可能”带来后果,不是“一定”带来,这两个词的差别可大了。如果只读鲁迅,而弃世界文坛上的许多杰作于不顾,当然可能导致盲目崇拜鲁迅,——这个观点似乎可以成立?顺便说说,我也喜欢鲁迅,而且喜欢鲁迅远胜于喜欢胡适,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有些崇拜鲁迅,但是,我并不盲目崇拜。
3、当然,我同意闵先生的意思,每个人都只能以自己的经验理解鲁迅,但是,在坚持自己的基础上,何妨听听不同的意见?这似乎有利于开拓思维。
鲁迅犹如一块吸引斗牛的红布哩

这个贴的原意好像是在“原地转圈”,并不是着意要讲鲁迅的深刻。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原帖由 闵良臣 于 2008-10-22 21:47 发表
再补一句,据我所知,现在还没出现或者说我还没读到什么人对郭先生的什么“批判”,这样,若是按郭先生所表达对读鲁迅文本的意思来进行合理推测,我如果只读郭先生的文本,岂不也就只会对郭先生崇拜了?其实哪能呢……
这个“再补一句”,我在上面已经一并回复了。我也再补一句:我无名小卒而已,哪有几个读者可言?当然,如果我以后有读者,我是不喜欢也不愿意他们只读我的书的。
原帖由 老木匠 于 2008-10-22 22:38 发表
鲁迅犹如一块吸引斗牛的红布哩

这个贴的原意好像是在“原地转圈”,并不是着意要讲鲁迅的深刻。
先回一下老木匠。

关于鲁迅“深刻”的问题算是一笔旧帐,因为我在一个跟帖里曾经表示,希望喜欢说鲁迅深刻的朋友能否具体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鲁迅的深刻。我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我看了邵建的书,他举出了一些很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胡适的思想及其变化,在对待苏联的共产主义问题上,其实一开始就有深刻认识的不是胡适,更不是鲁迅,而是诗人徐志摩。

前些时候老闵又提到这个帖子,而且希望能把这个帖子再找出来。但是他又不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表示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只会让他发笑。把帖子找出来的目的,似乎只是可以让他再重温一遍,然后一次笑个够。

看到这个帖子正好有鲁迅说的话,而且几个跟帖都表示这些话很深刻,一般人是绝对说不出来的,才引出我的帖子,表示这些话在我看来只是现象的罗列,结果引来老闵又是嘻嘻哈哈的一阵大笑,和郭勇健认真地回帖。

老闵的嘻嘻哈哈好像很难回复,所以我就回复了郭的回帖。

刚才想继续回复郭的帖子的,接了一个很长的电话回来一看,发现老闵和勇健又差点掐起来了。鲁迅好像真是一块红布,呵呵。

[ 本帖最后由 邹峰 于 2008-10-23 00:19 编辑 ]
  坛子来的次数一多 不用表白 每个人有什么样的嘴脸或者再“下贱”点说 是个什么东西(请勿见怪 老闵就常常称自己为东西 有时还会认为自己不是个东西) 大家都清楚得很 除了像我这样的嘴脸或者不是个东西的东西不大喜欢记有些用网名发言者的真名实姓 他们那一堆弟兄清楚着哩 所以说这个帖子的本意我是极明白的 正因为极明白 也就装了一次糊涂 甚至很有点借钟馗的味儿
  中国人向来就是这样(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德性 早就有大师这样认为) 用得着了 就说好 用不着 就什么也不是 于是又想起了鲁迅 好像他在哪篇文章中讲过一个并非笑话的事 某朝某代 宫中一群宫女病恹恹的 毫无精神 于是请来医生诊断 医生开出一奇怪的方子:年轻力壮的男人若干 又过一段时间 那一群宫女皆容光焕发,再看那若干男人 精神面貌恰与当初宫女一般 于是有人指着那一堆男人问宫女怎么回事 答 那是“药渣” 你看眼前的情形是何等相像 至于其他 皆等而下之 不值得一说 来这里原本是玩玩 若要认真 咱还不跟你玩呢
  邹峰说我笑他 其实我何想笑 我何要笑 是你让我忍俊不禁 我还没找你算账呢 哈哈哈哈哈哈

[ 本帖最后由 闵良臣 于 2008-10-23 11:23 编辑 ]
至于郭先生 是你的表述让老闵有空子可钻 不信再读一遍你的帖子。
原帖由 闵良臣 于 2008-10-23 08:45 发表
至于郭先生 是你的表述让老闵有空子可钻 不信再读一遍你的帖子。
也许,我的表述确实有些问题吧。这个在所难免,有时自己觉得很清楚的东西,别人未必清楚。冒昧插话,很是抱歉。我的插话可以结束了。你们请继续。
老闵与勇建在观点和要求上并无矛盾,虽然看上去好像要掐起来了。呵呵。
原帖由 童志刚 于 2008-10-23 10:52 发表
老闵与勇建在观点和要求上并无矛盾,虽然看上去好像要掐起来了。呵呵。
主要是老闵对勇健不了解,以为和我是一伙的。呵呵。

老闵喜欢像鲁迅一样,一个人去战斗。
说我对勇健不了解并且还以为与邹峰“是一伙的”,也太高看自己也太小看老闵了
请教诸位一个问题:
鲁迅曾说:“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不太懂,可否讲解一二。谢谢!
即便是现象,同一个意思,不同的文字的组合,意蕴就不一样。即便若干年后,鲁迅“过时”(没有他说的现象不等于过时)了,只要中国的文字存在,其语言的魅力也是永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