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老翻译家方平辞世引发关注 凸现人才滑坡问题

2008年10月17日 13:29:28  来源:文学报


    9 月29日下午5时50分,老翻译家、英美比较文学研究专家、莎士比亚学术研究权威方平先生在上海逝世,享年88岁。在10月7日龙华殡仪馆举行的追悼会上,方老生前亲属、学生,学界好友等百余人赶来送别。灵堂前的木板上,贴满了各地发来的悼文;乐黛云、屠岸等老翻译家送来的挽

    方平的谢世,意味着我国翻译界又少了一位大家,中国文学翻译界的“大师时代”似乎逐渐远去。这让人们在倍感惋惜的同时,更关注当下不容乐观的翻译现状。

  为莎士比亚倾尽全部心力

    “文学翻译是铺开稿纸,面对原著,伏在案头,斗室之内的一种无声作业。我译过小说,就是在进行一场无声操作。可是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却不同了,耳边会产生‘伴音’,如闻其声,以致眼前产生‘伴像’,如见其人。正因为有声有色,犹如身临其境,这份临场感,使我对翻译莎剧,情有独钟。你越是投入,越是能体会到虽苦犹甜,乐在其中。”方老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从1952年翻译莎士比亚长诗《维纳斯与阿童尼》起,他就投身对莎士比亚的研究,获得“中国莎学泰斗”的美誉。

偈©参与的同仁翻译得不尽理想,他就自己全力补正,这样才让面世的‘全集’少了一些缺憾。”

    上海译文出版社文学编辑部主任张建平告诉记者,“1977年我进社以来就和方老在一起工作,可以说他是我的老师。他对莎士比亚的热爱,无人能比。到晚年,他还在修订,说还要再出一版修订版《新莎士比亚全集》。”

    在学生刘新明的眼里,方老是一个幽默睿智,懂得生活乐趣的真正的绅士。最让刘新明记忆深刻的是,1999年陪同方老在斯特拉斯福仿若环形剧场观看莎剧的情形。“当时我们看的是方老特别喜欢的《威尼斯商人》,为了亲自感受当年莎剧演出的盛况,他竟然站立三小时看完全剧的演出,等走出剧场,他还意犹未尽,兴致勃勃跟我讨论莎剧,那种激动的神情至今想来依然历历在目。”

  老翻译家离世凸现人才滑坡问题

    方平的谢世,让人们在为翻译界又少了一位大家倍感惋惜的同时,对当下不容乐观的翻译现状表示关注。一个个翻译大家的辞世,无疑意味着中国文学翻译界“大师时代”的即将结束。更让人担忧的是,目前国内翻译界人才严重匮乏,优秀年轻翻译人才不愿涉足这项薪酬微薄的事业,这势必制约文学翻译事业的发展。

    在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黄源深看来,“大师时代”的逐渐远去,并不意味着翻译黄金时代的结束,“文学翻译的车轮会继续转动,但前景却不容乐观。”他指出,文学翻译是一项需要高度“用心”的事业。“现在的年轻人心态过于浮躁,很多人是‘为译而译’,很难像傅雷、方平这些大家那样,静下心来仔细研究,真正用心去发掘原作的真正价值。”
大学时读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就是方老译的。后来读过一本精美的十四行诗,即所谓“葡萄牙人的十四行诗”(勃朗宁夫人),还配有精美的剪纸插画。
在十四行诗这个相对狭窄的领域,我受益于方平先生最多。
惭愧,莎士比亚的翻译作品,仅知道和少读过朱生豪和梁实秋先生的翻译作品,对方平先生,素未与闻。

老先生走好。
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译文版的《呼啸山庄》是方平先生翻译的。
方老的译文说不定真的能做我将来的实验材料,如果有朝一日我研究语言的话。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原帖由 emmer 于 2008-11-27 23:57 发表
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译文版的《呼啸山庄》是方平先生翻译的。
我是读杨苡翻译的。才女译才女,甚是般配。
原帖由 周泽雄 于 2008-11-28 09:10 发表

我是读杨苡翻译的。才女译才女,甚是般配。
杨苡的是译林出版社的,这本我买过,这个系列封面都是黑底配木刻画的。应该是很好的一个版本,不过买来没有仔细读。以前读过的是图书馆借的,不记得是什么版本了。
文学翻译对语言,文化和各类知识的功底要求甚高,是一件吃力(极费心血)不讨巧(有人会说不过是翻译而已)的事,没有些献身精神,一点“痴”,是不会干这行的。
文学翻译,稿费还极低。大翻译家罗念生,死后,存折里只有人民币10元。
我们的稿费制度,好像怀着一个目标:把文学翻译家培养成殉道者,苦行僧。
英语盲,翻得好坏俺看不出来,俺看出版社选书~~·
原帖由 周泽雄 于 2008-11-29 11:23 发表 文学翻译,稿费还极低。大翻译家罗念生,死后,存折里只有人民币10元。我们的稿费制度,好像怀着一个目标:把文学翻译家培养成殉道者,苦行僧。
周老师这话说得好,上面那位黄渊深先生好像也没怎么做文学翻译吗!跑到别的学校赚外快倒是勤快,数落我们年轻人倒是勤快。
我导师不做翻译,专做翻译研究,比翻译家混得好多了,你说我们年轻人怎么走?
原帖由 种雪 于 2008-12-5 16:25 发表
我导师不做翻译,专做翻译研究,比翻译家混得好多了,你说我们年轻人怎么走?
哈哈,这就好像是写小说的没饭吃,研究小说的活得忒滋润。
种雪兄别客气,我不是老师,只是你的网友。
“哈哈,这就好像是写小说的没饭吃,研究小说的活得忒滋润。”——这就是戴维·洛奇《小世界》的主题,一拨无甚灵性、只会唯某大佬是瞻的学院派批评家,仗着垄断的学术资源,整天在各地飞来飞去,再不时弄些自投自抢的奖项来,给自己疑似车间流水线操作的机械码字工作,增加一点学术光环。——没办法,一种最像腐败的东西,人们一般又不叫它腐败。
一部《红楼梦》,再加上一个弗洛伊德,不知可以养活多少学术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