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对中国南方各省汉人基因检测的结果

发信人: 崇拜杨佳 (崇拜杨佳), 信区: HitTopic
标  题: 复旦大学对中国南方各省汉人基因检测的结果
发信站: 两全其美网 (Sun Dec 28 02:28:31 2008), 本站(lqqm.net)


根据历史记载,汉族起源于远古北方的华夏部落。春秋时期中国的南方并没有汉族,那时在南方生活着百越、苗蛮等少数民族。

  科学家一直对南方汉族的起源感兴趣,他们是否北方汉族移民的后代?如果是,原来遍布南方各省的百越、苗蛮民族哪里去了?如果不是,南方汉族从哪里来?会不会百越等少数民族在长期岁月中逐渐接受了汉文化,被汉化了?今天的南方汉族其实就是百越、苗蛮的后代?

  二○○四年,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由文波、李辉领导的科研组通过对国内十七个不同省区的八百七十一个抽检者的血样进行基因分析,得出结论:今天的南方汉族是北方汉族和南方少数民族共同繁衍的后代。

  这个结论似乎太平淡无奇了一点,用得着研究吗?想都能想出南方汉族是北、南民族共同繁衍的后代!

  且慢。南方汉族兼有北、南民族血统只是结论的“前半句”。复旦大学基因研究还有“后半句”结论,这“后半句”结论也许会使我们良心感到不安。

  先简略解释一下所谓“科学家对血样进行基因分析”到底分析什么。

  生物遗传基因由染色体和线粒体携带。人的细胞核内共有二十三对染色体,其中Y染色体比较特殊,它只能由父亲传给儿子(传子不传女),并且在遗传过程中不会出现重组,因此能稳定地记录父系方面的遗传信息。举例来说,如果我们有办法知道宋朝赵匡胤的Y染色体特征,今天科学家通过测定某地区某一个男子(不一定姓赵)的血样,发现他的Y染色体与赵匡胤完全相同,就可以断定他是赵匡胤的后裔。

  除Y染色体外,在人体细胞的细胞质中还含有线粒体DNA(mtDNA),线粒体DNA也很特别,它只能由母亲传给女儿(传女不传男),因此通过分析线粒体DNA基因可以重建母系血缘方面的联系。

  史前北方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长期缺少血缘上的联系,双方的Y染色体与线粒体DNA存在差异。南方汉族是双方的混血后代,它的Y染色体、线粒体DNA与北方汉族具有共同点,与南方少数民族也具有共同点。科学家通过基因分析,计算南、北汉族在Y染色体与线粒体DNA上的“相同率”(以百分数表示,为了书写方便,一般以小数表示),可以以此来判断南方汉族是更接近北方汉族的后裔,还是更接近南方少数民族的后裔。

  下面我们看看复旦大学对南方各省(北方各省的Y染色体和线粒体的数据都接近1)血样的实际测定结果。
  
  
  以上数据基本可分为三组。第一组(湖北为代表)Y染色体的相同率很高(平均0.905),线粒体DNA的相同率也很高(平均0.785,接近0.80),与北方汉族差异无几。从基因角度看,湖北人、上海人、安徽人、江苏人算是北方人。

  第二组(福建为代表)Y染色体的相同率较高(平均0.80),说明基本是北方汉族男性的后代。线粒体DNA的相同率很低(平均0.224),说明基本是南方少数民族女性的后代。综合两点,福建、云南等省区的居民基本是北方汉族男性与南方少数民族女性婚配的后代。同时表明,迁徙到福建等地的北方汉族中很少有女性移民,以及当地少数民族男性很少传下后代。

  第三组(湖南为代表)情况比较正常,这组Y染色体的相同率高于0.5不是太多(平均0.74),说明少数民族男性较多地传下了后代。线粒体DNA的数值达到0.5(平均0.488)。说明该地区居民的母系中,北方汉族女性的数量与南方少数民族女性的数量基本相等。说明北方汉族与当地少数民族均衡婚配,均匀融合。

  综合以上三组数据,总的表明在南方汉族形成的过程中,融入南方汉族中的南方少数民族女性远远多于男性,而北方汉族的男性对南方汉族的形成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二○○四年九月十六日,英国《自然》杂志以《遗传学证据支持汉文化的人口扩张模式》为题,报道了文波、李辉等人的研究成果。该报道称:汉文化的扩散的确伴随着大规模人口迁徙,但这场由北向南的人口迁徙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汉族男性。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本帖最后由 JACK 于 2009-6-21 10:05 编辑

希罗多德记了这样一个故事:

埃及哗变士兵对法老说:只要JJ在,到哪里都有妻子儿女。

于是他们去了埃塞俄比亚。
图看不清,几点疑问:
1、以省份为单位的调查,是否太粗疏了些;
2、从结论,是否可引申到军屯之类因素的影响;
3、不知道所谓北方基因的样本来源(是不是能从古代人身上提取),如果反过来想,假设南方汉人保存的基因就是原北方汉人的,而现在北方汉人的基因倒是更北的少数民族和原北方汉人融合的结果,是否结论会完全不一样呢?
呵呵,它这个不需要样本,类似于把一个正常组合的家庭与另一个非血缘组合的家庭(比如《红灯记》中的李铁梅一家三人实际都没有血缘关系)比较,正常组合的家庭基因肯定高度吻合,非血缘家庭吻合度相比将很低。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we compared the genetic profiles of
southern Hans with their two parental population groups:northern
Hans and southern natives, which include the samples of Daic,
Hmong-Mien and Austro-Asiatic speaking populations currently
residing in China, and in some cases its neighbouring countries.
Genetic variation in both the non-recombining region of the Y
were chromosome (NRY) and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surveyed in 28 Han populations from most of the provinces in
China (see Fig. 1 and Supplementary Table 1 for details).
——
看了眼原发的论文,是用现在人的基因推算的。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we compared the genetic profiles of
southern Hans with their two parental population groups:northern
Hans and southern natives, which include the samples of Daic,
Hmong-Mie ...
婷婷 发表于 2009-6-21 12:29
所以,很不可靠!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we compared the genetic profiles of
southern Hans with their two parental population groups:northern
Hans and southern natives, which include the samples of Daic,
Hmong-Mie ...
婷婷 发表于 2009-6-21 12:29
呵呵,想错了,是需要先建立一个北方标本哈?不过,受检的好像只是南方汉族,这里就涉及一个文化习惯问题,既然是汉族,按习惯他的父亲就肯定是汉族,绝不可能是他的母亲的汉族,而父亲不是汉族,起码这个可能性很小,小到几乎可以忽略。那么,既然受检人的父亲就是汉族,且按照文化习惯推断,其实受检人的父系就肯定是汉族,得出的这种结论是否检测之前就已经“文化性”的预定了?因为父系不是汉族而母系却是汉族的可能性已经事先被一种文化习惯排除了。
一种更合理的解释可能只是:中原文化在南方一些地区得到了强势的尊崇,而在另一些地区可能受到了一些削弱,受到削弱的地区,可能没有严格的按照父系体系去归属自己的族谱,导致一些“非正统”的血脉也混入了“本汉”,非正统是指父系不是汉族血统,哈哈,这个推测反而和现有各省区的文化形态很吻合。
本帖最后由 陆东洋西 于 2009-6-22 12:11 编辑

日本学者从文化习俗的角度已经得出这个结论:即中原文化与中国边远地区的南部文化有很大差异——不必猜测其政治意图啦,只要证据符合历史事实就可。

汉人从北方强势南下,一方面杀戮了原居住民中的男性,而留下了女性(这部分说明了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检测)以便繁衍后代,另一方面也使原先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原居住民的一部分被迫向更南面撤退,并被挤压在边远的山地,或者远走他乡。这个基因检测的结果是符合这种文化学研究的结论的。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应该是中国南方的原居住民,甚至包括南部中国周边邻近的海岛居民——日本人甚至认为部分逃避到日本西部。

当然,汉人的南下,譬如客家人的南下,当然是因为更北方的游牧民南下的压力。南方的原居住民是富饶的自然界的宠儿,但却是强力的政治军事组织的低能儿——这是古代的故事,可不能与现代随意比附。

实际上,人种上的不同是比较容易区分的:比较脸圆、鼻短鼻塌、双眼皮、身材略矮,则属于南方,而脸长、鼻长鼻高,单眼皮,身材略高,则属于北方。当然这是相比较而言,而且现在南北混和,人种特征已经不很明显。

说一句多余的话,目前尚未成婚的燕友,如果本人特征是北方的,不妨寻找一个具有南方特征的,反之亦然。这样或许得到某种人种遗传上的优势,当然如果继承了南北方的缺点,不要怪我,那是天命,无关人为——科学如果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人为改变某些基因也许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