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五四青年为什么钟情于“民主”,“科学”?
五四运动到现在已经有九十个年头了。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官方似乎都少不了
在各种传媒上对其称颂一番。
本人对那些个形式上的东西不感兴趣,只想发些和主流观点不太一样的议论。
五四本身是政治运动,说它是爱国反帝运动是合适的。可就其对后世的影响来说,让人们津津乐道的则是发生在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反叛的激烈程度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哪个后进国家在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有过象中国知识分子那样对自己传统的咬牙切齿。日本没有过,韩国也没有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显现出来的是中国知识分子自暴自弃,自惭自衰的心理状况,所带来的结果是几十年激进主义的肆孽,改良主义基本失去了立锥之地。
文化当然不是不能变迁的,可对新事物的接受并不需要彻底地与旧事物决裂。那种将新旧完全对立起来的观念是不足取的。很多时候,不论在西方或是东方,“旧文化”
要适应新的形势,通常只是将传统的符号和价值系统做一番重新解释(例如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历程就是如此),只有这样,对本体的文化和身份认同才可能维持下去。以此为基点对外来的文化才可能作出必要的筛选和过滤,并不影响建立一个
充满活力的社会。
为什么五四青年的反传统心态如此之强?以往总有人归之为他们救国心切,传统文化确实已经腐朽不堪等等。可真是如此吗?难道就没有一点以他们自身利益出发的个人动机?
我在这里试图揣测一下五四那一代人的心态。他们的行为带有什么样的个人动机呢?
我思考这个问题是从十年前读巴金的《家》开始的。感觉巴金的文字功夫很一般,人物形象的刻画也非常脸谱化。当时就很纳闷,怎么“文学大师”就这个水平?读完后掩卷沉思半饷,发现整部小说用两个字就能概而括之:代沟。所以小说里老一辈总是面目可憎,愚腐不堪,年轻的一辈总是天真无邪,备受压抑。
而巴金之所以受欢迎也许只是因为他的小说是二三十年代青年心态的最好描述,说明了那个时代中国社会存在极深的代际冲突。
如果把巴金的小说和五四其它思潮如白话文运动,汉字拉丁化等等联系起来,先不做什么进步保守的价值判断,我发现有一个争夺话语权的问题。五四的思潮体现的是受新式教育的一代和只受过传统教育的老一辈文化人及官僚之间的话语冲突和利益矛盾。
中国工商业的欠发达,以及中国社会对从商仍带有普遍的歧视,都使得进入衙门从政仍是新一代学人提高自身社会地位的路径首选。他们的个人目标和职业取向和老一辈人没什么不同。
而受新式教育的学子进入仕途的路径自从科举被废除以后一直都不明朗。从他们的自身利益角度来看,他们所处的地位是“候补士大夫”和“候补官僚”,如要再进一步,民国体制就没能为他们“入仕”的个人要求提供什么明晰的路向指标。对这个群体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中国社会能否产生出一种不同于科举的“选官(仕)”制度。那么很自然的,西方的“民主选官”制度就成了他们最向往的目标了。至于当时“民主”是否中国最迫切要建立的政治制度,则要另当别论了。可以肯定的是,社会其它阶层对此是不太关心的。所以可以这么说,“民主”的述求只是学生和一部分
知识分子出于自己“入仕”的渴望喊出来的口号而已。
当时的现实是他们的要求还暂时满足不了,掌握文化话语权和政治统治权的仍然是和他们的知识结构很不一样的旧式儒家士绅。那么年轻一代怎样才能挤进精英阶层呢?
中国社会上下层流动的不顺畅,游戏规则的不明朗都迫使他们寻找一切能打破现有社会秩序的方法。这时他们的策略是把自己学到的西方新学识拔高到一个神圣无可置疑的地位,同时将传统妖魔化。在这种新的学术标杆下,老一辈的学识只能相形见绌。文言文没老一辈好,于是他们大力提倡白话文,四书五经也被贬为禁锢个人思想的封建糟粕。就这样老一辈学人的知识优势被他们一步步地化解掉了,他们最终成功地占据了社会文化的主流地位。
五四之前中国人的观念是实业救国,五四之后呢变成了文化思想救国。我们曾一次又一次地高喊继承五四精神的口号,每一次都忘不了将老祖宗的文化鞭跶一番,五四新文化大行其道的结果是中国文化信仰体系的崩解。文化极端自虐主义不断升级强化,最终在文革达到顶峰。十几年前(92年)中国人在一个特别的政治环境下停止了自虐式的“反思”,重新走回了实业救国的路,从现在的势头看,这路子还算是走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