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


作     者:  卡尔·罗利森   丽莎·帕多克
译     者:  姚君伟
出 版 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
I S B N : 9787532747597
定     价:  29


目录

中文版序
1.荒漠中的童年(1933-1945)
2.别处的一个世界(1945-1948)
3.迈向更美好的生活(1949-1953)
4.生活与事业(1952-1957)
5.探索(1957-1958)
6.铸就成功(1959-1961)
7.成名(1962-1963)
8.巅峰时刻(1963-1964)
9.声名(1965-1966)
10.彼得和保罗(1965-1967)
11.新激进主义(1967-1969)
12.激进意志的样式(1969-1971)
13.桑塔格女士(1971-1973)
14.希望之乡(1971-1974)
15.旧怨重诉(1975)
16.去了一遭鬼门关(1975-1978)
17.康复(1976-1977)
18.文学沙龙的主人们(1977-1985)
19.《我,及其他》(1979)
20.一个漂泊不定的犹太人(1980)
21.桑塔格:改变信仰者(1982)
22.回眸(1982-1983)
23.桑塔格主席(1986-1989)
24.隆重推出苏珊·桑塔格(1986-1989)
25.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1986-1995)
26.火山情人(1990-1992)
27.萨拉热窝(1993-1995)
28.终结与肇始(1991-1999)
附录
译后记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中文版续

Carl Rollyson

    《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于2000年6月出版后,评论界褒贬不一。对于一部以桑塔格这样一位发人深思且有争议的当代人物为传主的传记,这是不足为奇的。论者对在世人物的传记每每会感到不大自在。为何不能等到传主去世后再写?换言之,为何不等到能提供一个完整的故事的时候再写?

  然而,对于桑塔格的传记作者来说,提供一种已出版的访谈、特写,以及关于她的作品评论完全无法提供的视角,似乎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假如不将那些对其雄心壮志的实现起到过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目睹其生涯发展的人们的情况记录下来,他们即会从文学界消失,那么,这样的视角便显得越发重要了。尽管桑塔格对她打造其公众形象、且已成为偶像这种说法表示不悦,但是,她作为象征性人物的身份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值得作一番认真的探索。

  仔细查阅纽约公共图书馆馆藏的弗雷·斯特劳斯·吉劳出版社的档案以后,我们才正式决定撰写这本传记的;出版社的档案为撰写一部记录其生涯发展——尤其是在作为世界媒体中心之一的纽约城发展——的叙事作品提供了文档方面的依据。

  有三年的时间,我和我妻子参加了桑塔格作为主要演讲人的许多活动。她每次到场都有一班随从;而且,她会花上几分钟时间问候一番朋友和粉丝。事实上,在纽约大学的一次活动中,我们亲眼目睹我们的一个朋友(也是桑塔格的朋友)朝她走过去,屈膝,然后吻她的手。她身上闪耀着一种好莱坞影星所有的光环。正如一位法国记者有次对她所说的那样,毫无疑问,她那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外表和她那些靓照对人们接受其思想的方式产生了强有力的影响。对此说法,桑塔格嗤之以鼻,她不承认自己曾考虑过她的外表对人们接受其作品的方式的影响。

  也许,当代书评家对传记作家热衷于传主的私生活、他们的个性,以及文学以外的事情不以为然,可是,苏埃托尼乌斯以降,传记作家都认为把他们的传主作为有时是处于“裸露”状态的人物来描写,是尤其重要的。所谓“裸露”状态,是指去掉了伴随着名人的公开表演通常出现的盛大场面的种种装饰。比如,鲍斯韦尔写到塞缪尔·约翰逊在家里把长统袜褪到脚踝处。鲍斯韦尔这样写并不是不恭不敬,而是他觉得,他不应该把他如此钦佩的人写成一个偶像,而应该写成一个人——一个无法摆脱那些折磨着所有人的缺陷和怪癖的伟人。

  假如《铸就偶像:苏珊·桑塔格传》要继续讲述桑塔格在2000年以后的生活,那么,我和我的妻子当然会描述桑塔格不愿意放弃其偶像形象这一点。著名摄影师安妮·莱博维茨为她多年的伴侣桑塔格拍摄了一系列吸引人眼球的照片;的确,照片中的形象光彩照人。不过,与此同时,谈及她的私事,特别是她的性取向,桑塔格变得更加坦率。难道不可以说她突然之间的坦率是对我们的传记作出的一种反应吗?

  桑塔格继续做着重要的工作,譬如,她推出了值得人们尊敬的《关于他人的痛苦》,重估了她那开拓性著作《论摄影》。但是,她要么就是已经精力不济,要么就是无意再去为她在美国文化中的地位作什么有力的辩驳了。

  曾经有那么一刻,她好象愿意打破她的偶像形象。1998年,她现身纽约城第九十二街岔路口进行演讲时,一头剪短的白发。她看上去美极了,而且很不象原来的桑塔格,她这次的模样是她第二次与癌症作斗争的结果。在她的传记作家们看来,掉了那一头带有一绺白发的披肩黑发(她生病期间因化疗而掉发便带上假发,所以,一直保持这一标志性形象),她的新形象似乎更为出众。但是,正如桑塔格后来在一次访谈所承认的,没有了原来那一头浓密的头发,她觉得不再是她自己了。

  安妮·莱博维茨拍摄并发表了桑塔格躺在棺材架上的令人震惊的可怕的照片——对这一行为,桑塔格的儿子戴维·里夫表示抗议;但是,安妮·莱博维茨当时肯定是受到了一种传记创作力量的驱动,她这是要打破连她本人也一直在竭力帮助打造的偶像,揭开包裹在她身上的一切。如果说,莱博维茨的举动冒犯了高雅趣味的准则,那么,她也表明了她的独立,并因此维护了传记要求的尊严。


                                               2008年5月
金牌沙发!
司琴的手指仰赖神。
桑塔格就是一大漩涡,这几个月丙凶都是围着她转,被折腾的晕晕乎乎。 今天刚读完桑塔格极力推荐的《巴登夏日》,很好的书,正在回味,顺便整理一下前段时间读《桑塔格传》做的那些功课,也没什么新鲜东西,大概是些书摘和我的延伸阅读吧(四处网罗的背景材料)。
等待龙MM的宝贝。
顶了地说。

一、幸运的桑塔格与弗雷·斯特劳斯·吉劳出版社

弗雷·斯特劳斯·吉劳出版社(Farrar, Straus and Giroux)成立于1946年,是三位合伙人名字的合称。罗伯特·吉劳(Robert Giroux)是一流的莎士比亚学者,是一位作家敬重的文人,他倾向于出版纯文学的作品,愿意出版长篇小说处女作,并会为推出难以出版的作品而做出过传奇般的努力。  罗杰·施特劳斯(Roger W. Straus, Jr)出身于殷实之家,拥有雄厚的资金,足以使他将出版看成一种长效投资。他希望出版一系列国外名家和国内有前途的新人新作。桑塔格几乎马上就得到了吉劳和斯特劳斯两人的认可。吉劳看到了一个富有才华的小说家,而施特劳斯几乎在瞬息之间就相信桑塔格崭露头角的才能,是个堪与玛丽·麦卡锡这样的人物媲美甚至可能超过他们的女文人。罗杰·斯特劳斯将桑塔格的独特性变成现实,这种独特性不仅体现在她的作品之中,也体现在她对应得到的权利的霸气上——的确,他鼓励她将自己视为一个特例。

1961年,贝蒂·弗里丹的《女性的奥秘》(1963)出版前、女权主义运动尚未开展时,苏珊·桑塔格志存高远,充满自信,是个独特的人物,她的姿态表明,她是一名在历史中寻求自己位置的女人。她有一种使命感。 斯特劳斯是与一种文化力量而非仅仅是与一个作为个体的作家签约。当然,他没有一下子意识到桑塔格的全部魅力,但是,他一开始就小心翼翼地呵护她从事创作,表明他确信她的前途一片光明。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施特劳斯在设计桑塔格的生涯,确保她的作品总能出版,即便是桑塔格最无足轻重的作品也译成外语,在国外发行。真是事无巨细。 机敏的施特劳斯既有好莱坞制片人的强健,又有公子哥的处事本领,真是桑塔格的绝配。 他不是作家,但很有鉴赏力;他好吹嘘自己发现的作家,并予以标榜。 即使能够为出版社赚点钱,桑塔格的第一批书也不会有多少赚头,可这真的没有关系。她是个长期投资项目。同时,他对桑塔格的才华极为信任,即使在她处于创作低谷阶段,他也一如既往地勇于等待,欣赏她那发人深思且颇具争议的风格,并在她兴趣改变、交稿推迟的情况下愿意继续与她签订出版合同。

作为回报,桑塔格成了施特劳斯独家买断的忠实作者,她再也没有把书稿给别的出版商。


施特劳斯:

吉劳:


弗雷·斯特劳斯·吉劳出版社网址:http://us.macmillan.com/FSG.aspx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二、一次成功的“营销”——《恩主》

本帖最后由 丙辰龙 于 2009-8-11 18:24 编辑

这位28岁的年轻貌美的女子,是一不折不扣的新人,而且评论界对《恩主》持否定意见的居多。人们想象不到弗雷·斯特劳斯·吉劳出版社出版它的理由是什么。在《恩主》出版前的两个月,出版社曾试图把小说的第一节交由《纽约客》先行发表,可是被拒了,理由是该小说“离本刊的要求相去甚远”。

    1963年9月,小说出版前,吉劳出版社开始选择性的收集各方赞语:

   《恩主》当然是一个有才华的、令人惊讶的噩梦——来自伏尔泰影响下的荣格。它显然不是哪个苏珊·桑塔格小姐写得出来的,这位小姐存在与否,我都表示怀疑。这是一部令人感到极为不安的、怪异的、非美国的佳作。
                                —— 约翰·巴思


    对于长篇小说处女作来讲,这已经算是不小的成就;大多数刚出道的小说家,至少是本国的,往往会犯过分表露感情、爱出风头的毛病,相比之下,《恩主》是一部特别让人感到耳目一新的长篇。
                               —— 弗雷德里克·摩根,《哈得逊评论》


    我刚看完桑塔格小姐 的这部长篇,感觉写得不是一般的好。我表示真诚地祝贺!你可能是发现了一个大作家。当然,她非常有创新,她已经学会运用其与法国文学相一致的创新风格。这很好。我尤其佩服她能做到前后严丝合缝,她决不让其幻想跑野马,她是怎么能够从梦与思想中提炼出一个真实的故事的……我高兴极了!我很乐意去参加首发式。
                                —— 汉娜·阿伦特


    苏珊·桑塔格是让我非常感兴趣的新作家。她聪慧,相当严肃,长于以极其巧妙的方式来处理严肃的题材。
                                 ——伊丽莎白·哈德威克


    尽管有这些写得很不错的宣传词,但值得注意的是,弗雷·斯特劳斯·吉劳出版社决定不用它们中的任何一条来做《恩主》的书衣,而是决定利用苏珊·桑塔格本人的神秘感。哈利·赫斯为她拍的照片占了整个封底。用来装帧长篇小说处女作,这是拍得最完美的镜头之一。“镜头”是个合适的字眼儿,因为这张照片看上去依然像是来自于一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法国的具有宿命论色彩的影片。她化了妆,突出了她丰满的双唇、深沉的黑眸子和眉毛。在特写中,她双眼圆睁,目光专注。挺直的姿势显示出她的警觉。她是性感的,却不风骚。

    这张照片把她半露半掩地照在一层层硬的和软的衣服 之中。她的黑发——在左边很低处分开——正好剪到她上翻的衣领上边,衬托出她的椭圆形的脸蛋一边,并贴在上面,营造出一种独立的韵味。她那上翻的领子看上去就好象是飞行衫的一部分。卡洛琳·海尔布伦说《恩主》护封上桑塔格的照片使她看上去“像萧伯纳《错姻缘》 里跳伞飞过暖房屋顶的女飞行员”。这是个准备行动的作者,其形象的每个部件都已“整装待发”。


   《恩主》的封面是个华丽的格栏和孔雀羽扇的插图,封底是一幅作者绝妙的照片,这充分说明了桑塔格和弗雷·斯特劳斯·吉劳出版社锻造的那种庄重而性感的风格。桑塔格给希望成为知识分子的想法带来了辉煌,使得男性更容易接受她为一个有头脑的美人儿。而对于女性,她激发起既性感妩媚又严肃认真的抱负。

    桑塔格魅力四射,其中一个明证是她的形象很快就会出现在时尚杂志上,后来,她也为《时尚》杂志撰稿。整整一代女性虽然也通过看桑塔格的书来了解她,但更多的是从她的照片、从视她为当代文化领域的权威的评价中来逐渐认识她的。有人说,更多的男男女女认识的是桑塔格这个“名字”,而非他们读过的作家桑塔格。是否如此,当然仍可商榷。

    桑塔格已开始结交好友,也树立了仇敌。某个为她感到悲痛的编辑哀叹她“在雅俗两方面都要出风头,还有她那犹太美国公主的行径。她个人风格(靴子和一袭黑衣……)的暴徒样儿和她那绝对权威的看法对人有种威慑力。”她有一帮随行人员,“总体上都是中产阶级妇女的一帮女权主义者爱(正确的词应该是‘爱戴’)她那歹徒作风,现在也许过时了。”在六十年代初的一次聚会上,桑塔格带着两名“副官”到场,为了让自己的出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把一支香烟撂在客厅的地毯上,一抬脚将它碾灭。


Title:The Benefactor
Pub Year:1963
Author:Susan Sontag
Publisher: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Price:$4.50
Pages:274


The first edition of this nice read was published by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in 1963. It was 274 pages long, and the original retail price was $4.50. The first edition can be identified by the following points: "First Printing, 1963" is stated on the copyright page. Boards are black with white lettering on the spine. Author's photo is on the back of the dust jacket with no review blurbs.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三、桑塔格偏好的几家杂志(报纸)

《党派评论》(Partisan Review):1934年作为美国共产党的一个机关刊物创立,2003年4月中旬宣布停刊,结束其68年历史。《党派评论》的销量,从未超过一万五千份,但是从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它一直是美国著名公共知识分子的主要论坛。主张知识自由,反对思想僵化,认为美国知识界应从欧洲大陆输入思想和态度。政治上宣扬激进主义,文学上推崇现代主义。撰稿人中有声名卓著的政治哲学家阿伦特(Hannah Arendt);作家奥威尔(George Orwell),鲍德温(James Baldwin),桑塔格(Susan Sontag);批评家麦卡锡(Mary McCarthy), 威尔逊(Edmund Wilson),特里林(Lionel Trilling), 豪(Irving Howe);诗人艾略特(T.S. Eliot), 洛厄尔(Robert Lowell);以及小说家贝娄(Saul Bellow),梅勒(Norman Mailer)等。

《纽约书评》(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缩写为NYRB):是一本在美国纽约市发行的半月刊,内容涉及文学、文化以及时事。杂志的出发点是:对重要书籍的讨论本身就是不可或缺的文学活动。2003年,《纽约书评》的发行量超过了115,000份。
《纽约书评》杂志由Robert Silvers和芭芭拉·爱泼斯坦(Barbara Epstein)在1963年的纽约出版界罢工中创办。杂志首刊文章的作者包括:W.H. Auden、Elizabeth Hardwick、汉娜·阿伦特、Edmund Wilson、苏珊·桑塔格、Robert Penn Warren、Lillian Hellman、Norman Mailer、Gore Vidal、索尔·贝娄、Robert Lowell、Truman Capote、William Styron和Mary McCarthy。
《纽约书评》网址:http://www.nybooks.com/

《纽约时报书评》(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属于报纸周刊,从1896年第一期书评算起,已有愈百年历史。以两种形式发行,一是有定价的单行本,一是夹在《纽约时报》周日版随报发行。  《纽约时报书评》在国内流传比较广的有失公允的说法是:《纽约书评》论文选——《一个战时的审美主义者》的书,其汉译者在序言中谈到《纽约书评》与《纽约时报书评》的区别时这样说:“如果说《纽约时报书评》的评论对象主要是商业畅销书的话,那么《纽约书评》的评论对象大体可以说是知识阶层的‘热读书’。所谓‘热读’,指的是文化阅读意义上的广受关注,而不是商业销售上的辉煌业绩。这一分野,使《纽约书评》与《纽约时报书评》成为风格截然不同的刊物。”
《纽约时报书评》网址:http://www.nytimes.com/pages/books/review/index.htmlhttp://www.nytimes.com/pages/books/

《纽约客》(The New Yorker):1925年创刊,周刊,美国纽豪斯家族属下的康德·纳斯特出版公司主办。综合文艺类刊物,内容涉及政治观察、人物介绍、社会动态、电影、音乐戏剧、书评、小说、幽默散文、艺术、诗歌等方面。该刊是荣获美国国家期刊奖奖项最多的期刊,共获得34个奖项。调精品意识,注重刊物质量,编辑方针严肃认真。《纽约客》原为周刊,后改为每年42期周刊加5个双周刊。《纽约客》已经发展成为纽约社会的一个必要部分。由于电影和戏剧是城市文化的重要部分,《纽约客》使之成为杂志的重要部分。《纽约客》的艺术评论很出名,名声从纽约传播到美国其他城市。为《纽约客》写电影评论的作家本人就是名人。
《纽约客》网址:http://www.newyorker.com/



《铸就偶像》相关书摘
(P80)一九六二年春,在弗雷·斯特劳斯·吉劳组织的一次聚会上,桑塔格做着她希望为《党派评论》写稿的美梦,她崇拜的知识分子偶像都在上面发过文章。莱昂内尔·特里林、汉娜·阿伦特、伊丽莎白·哈德威克、克莱门特·格林伯克、德怀特·麦克唐纳等许多人都在上面发表了他们里程碑式的文章。尽管到了六十年代初,该杂志的影响力在下降,然而,在桑塔格眼里,它依然代表了思想界。自从在洛杉矶一家书店发现这本杂志以后,她就时刻准备着,希望进入这个圈子。像《时代》这样的大众杂志的编辑仍旧向该杂志观望,希望早些了解到一点新的文化潮流以及政治与社会问题的新动向。

桑塔格走到《党派评论》编辑之一的威廉·菲利普斯面前,问道:“如果想给《党派评论》写稿子,该怎么办?”菲利普斯说:“你得提出来。”桑塔格说“我在提出来呢。”“可以。”他答道。在“这个魅力四射、给人留下强烈印象的”年轻女郎面前,毫无防备之心的菲利普斯一口答应。他从未听说过她,但是,她很有智慧。他从她的双眸、从她脸上都看得出来。他也一直在喝酒,所以,不清楚她是否利用了他当时无防人之心的状态。但是,他倒宁愿认为自己发现了一颗正在冉冉升起的新星。

桑塔格在《党派评论》发表的第一篇文章评论的是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的《奴隶》( The Slave,一九六二 )。文章显示出的她对当代思想和文学的把握令人印象深刻,也显示了她迅速捕捉重要问题的能力。一方面,文章为她正在写的小说的构思带来了进展,另一方面,她也阐明了自己作为文学辩论文章作者的立场。

(P98)……她脱颖而出的标志之一就是1963年2月,她出席了后来被称为“全美最成功的知识分子杂志”《纽约书评》的首发式。正如桑塔格所说:“多亏了《纽约书评》,多亏了它为普通读者提供写作的样板,否则,美国知识分子生活——贫乏而支离破碎的东西——会变得贫乏得多!”这个国家还从未看到过一个大众知识分子论坛一类的东西,这份出版物看上去更像是一张报纸,而非一本杂志,那些知识界名流除了为它写书评,还写许多其他东西——这当然是后话。凭着第一期,它成为美国知识分子的一种展品目录,评论者都成了明星。

《纽约书评》由书业天才贾森·爱泼斯坦发行,他曾经首创用温体基版(Vintage)和锚版图书平装本来包装经典作品。爱泼斯坦是诗人艾伦·金斯伯格和约翰·霍兰德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同班同学,他是和妻子芭芭拉与作家伊丽莎白·哈德威克以及她的诗人丈夫罗伯特·洛厄尔在曼哈顿上西城共进晚餐的时候,起了创办《纽约书评》的念头的。
  
桑塔格为《纽约书评》撰稿,就进入了伊丽莎白·哈德威克这个纽约知识分子的女头领支持的神奇圈子。在桑塔格眼里哈德威克是由局外人变成圈中人的榜样。像桑塔格一样,哈德威克一直酷爱文学,从“很年轻时就下定决心,要到纽约发展”。

《党派评论》的发行量一直很小,它靠着微薄的资金才勉强生存下来。桑塔格说过,在她成长的过程中,认为杂志的读者数量少却忠实,人数在五千到一万的读者是其著作的理想目标,因为该杂志及其读者具有与其数量完全不成比例的影响力。但是,桑塔格和西尔维斯到达纽约的时候,《党派评论》如日中天的年代已经过去。《党派评论》的竞争对手是有大学支持的杂志,老左派和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五十年代的战斗已经让位于一个新时代——支离破碎却也机会多多。

菲利普斯这个老派知识分子不同意将《党派评论》搬到百老汇去,而贾森·爱泼斯坦和他的合伙人却在一次使得《纽约时报》书评瘫痪的纽约报业大罢工期间抓住了机会。他们从书商那里征集到原本一般流向《纽约时报》的广告费。《纽约书评》首期被人热捧为“一次非凡的表现”。杂志旗下有四十多位大名人,包括玛丽·麦卡锡、W. H. 奥顿、戈尔·维达尔、阿尔弗雷德·卡津以及伊丽莎白·哈德威克等。结果,《纽约书评》一炮打响。

……
呵呵,俺这个自作多情的免费的广告客,要鸣金收兵了。 收到某出版界朋友辗转捎过来的话,说是我这样做涉嫌侵权。 有必要声明一下。

1、一楼和二楼,书的封面图片和目录前言后记之类的文字来源于当当网 ,我搜索了一下,这些文字网络到处都有的,包括译文网。 我转帖是很注意的,一般下面注明“不许转载”,我就会乖乖的不转。 本来我还以为这么好的书,多多转载相关介绍只会带来正面作用呢。看来我错了。

2、七楼的Farrar, Straus and Giroux出版社的介绍和图片,来源于http://us.macmillan.com/FSG.aspx,和新浪读书。

3、八楼的图片,来源于国外某旧书交易网站。 看《铸就偶像》的时候,我就很好奇,到网上搜索桑塔格第一本小说1963年第一版后面的照片,找了很多地方,都没看到。 中间又换了搜索方式,还是找不到。这次整理的时候,我又不甘心,换了无数个搜索关键词,才找到的,配合书中的文字,发过来的。 另,书中的文字部分,是复制自某网友的blog。 唉,为了找到桑塔格穿夹克衫这照片,丙辰龙费了牛劲了。

4、九楼,我放了几家桑塔格喜欢发表文章的出版社介绍。 这些文字有些来自于百度,有些来自于维基百科,还有几句是我自己从国外的介绍随便翻译过来的。  九楼后面的楷体部分的书摘,来自于http://www.cclawnet.com/yiling/yiwen/content/yiwe20070515-8.html  这里,我也不知道与译文有没有关系。

5、后面的帖子,我本来想胡乱八卦一下桑塔格的头发,桑塔格喜欢的女人,也有很多相关图片,更是无关译文,不过,我不想惹事,再说,八卦的东西,也没什么好分享的。 只是《铸就偶像》这书,真是好书,对喜欢桑塔格的作品的人,很有用。 读桑塔格的文章,觉得她是个严肃强悍的女人,可是看《铸就偶像》,却是个可爱的、毛病多多的、有点飞扬跋扈的,聪明能干深刻的女人。 书中有些地方很好玩,很有趣。 好奇的话就自己买一本回来细细的体会吧。
非常好看的贴子,期待真龙继续!
网络上的文字,本来就是可以分享的,除非注明不许转载,不然和侵权不搭界的。更何况龙MM并没有做商业用途。
本帖最后由 辛夷 于 2009-8-14 17:11 编辑

一般而言,通常做法是书摘不超过原书的30%。只能说是通常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