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65
- 帖子
- 17140
- 精华
- 84
- 性别
- 男
- 注册时间
- 2004-1-18
访问个人博客
|
37楼
发表于 2009-9-22 17: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木匠 于 2009-9-22 17:04 编辑
攻防器械
兵车
马车在古代世界是一种令人生畏的作战器械,两或四匹高头大马拉着载有不停发射箭矢士兵的战车迎面疾驶而来,对于手持一般竹木武器、徒步的敌军具有强大的冲击力。距今3000年前左右的一些文明古国如赫梯、埃及、亚述等,都以兵车横行天下。中国古代也是如此,军队的“军”字部首从“车”,就说明了在专业军队概念形成时兵车的重要地位。
传说夏朝时奚仲发明了车,并被任命为“车正”。从出土材料来看,商朝已有正规的兵车。西周建立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军事上依靠的就是兵车。这种车的形制是两轮,用4匹马拉动,敞开的车厢是一个扁长的矩形,可以并排容纳3名甲士:中间是驭手,左边是弓箭手,右边是持长戈的武士。车厢底部中央有向前伸出的车辀(也称辕),是一根往上弯曲的直木,顶端有衡木,衡木上有套住马脖子的轭木以及供缰绳穿过的铜环“轙”。车辆前进的动力则依靠系在马胸部的皮条“靷”来拉动。当时贵族围猎活动就相当于军事演习,都驾驶兵车,晚上休息时,将兵车围成营盘作为掩体。出入口把两辆兵车的车辕朝上竖立作为标记,因此号为“辕门”,后来成为军队司令部所在地的通称。
西周以及春秋时期每一辆兵车为一个作战单位“乘”,当时国家的强弱就按照拥有多少“乘”兵车来决定,小国为“百乘”,大国为“千乘”。兵车平时保存在专门设置的“库”,战时配备给将士。公元前713年,郑国准备讨伐许国举行阅兵,公孙子都和颖考叔为争夺兵车发生争吵,颖考叔凭着自己力气大,夹着车辀就走,子都拔戟去追,不料颖考叔健步如飞,拉着车跑远了。子都虽然被他人劝阻,但心头一股怨气无由发泄。第二年郑国围攻许国国都,颖考叔第一个登上城墙,正招呼士兵跟上,子都从后面一箭射倒了他,掉到城下摔死。这是争车的恶果。
春秋时期兵车技术还在扩散中。公元前584年,晋国为了牵制南方大国楚国的军事力量,派了巫臣为首的使团到吴国,传授兵车的制造以及使用的技术战术,并派了一些官兵充当顾问。吴国以这一在南方地区的新装备接连进攻附近楚国的附庸小国,搞得楚国军队在南北两线疲于奔命。而吴国也就此加入了中原的强国俱乐部。
除了作战的兵车外,春秋时期的军队还装备着相当多的辅助性车辆。比如每一乘战车单位还包括了辎重和修理、运输的广车、軘车,以及人力拉的辇车。作战的指挥车是战车改成的,还有一种是了望车“巢车”,是在八轮大车上树立两根木柱,用轱辘把一个开有窗口的小板屋升到顶端,士兵可以隐藏在板屋内了望敌情。公元前575年楚晋在鄢陵会战,楚共王亲自爬到巢车上观察,大臣伯州犁跟在他后面。共王见敌方的阵营里有骑兵来回奔跑,问是为什么?伯州犁回答说:“是在召集军官开会。”“都已经聚集到中军了”,回答说“那就是在讨论战术了”。“把帐篷的帐门打开了”,回答说“是在祖先牌位前卜卦”。“把帐篷撤了”,回答说“那就是快要发布命令了”。“很嘈杂,而且尘土飞扬”,回答说“那是要把井塞了、灶填了,准备将营地作为战场”。“兵车都已套好了马,士兵在准备登车”,回答说“那是要排列阵势了”。“可是上了车又下来了”,回答说“那是在为战胜而祈祷”。楚共王了解了敌情后才下车布置作战。这场战役打了两天,战况相当激烈,楚共王自己也被晋军的魏锜射瞎了一只眼睛,好在楚军的神箭手养由基一箭射死了魏锜,才得以安全撤离。
到了战国,主要作战方式逐渐改为能够适应各类地形的步兵方阵,金属武器和弓箭的密集使用抵销了战车的冲击力。战车就此逐渐退出战场。秦汉以后军队仅装备一般的运输车辆,不再使用战车。明代曾一度将火器配备在车辆上,号为“火车”,先后试用了正厢车、扁厢车、双轮战车、单轮战车、雷火车、全胜车、鹰扬车、屏风车、冲虏藏轮车、火柜攻敌车等等名目,但没有收到预想效果,没有普遍装备军队。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