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646
- 帖子
- 6958
- 精华
- 5
- 注册时间
- 2009-4-23
访问个人博客
|
板凳
发表于 2009-9-27 20:38
| 只看该作者
探索魂瓶随葬的文化本原
魂瓶,也称魂魄瓶、五罐瓶、五孔瓶、五谷瓶等,是一种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的随葬器物,器形多呈平口罐、五孔罐或五联罐(一大罐与四小罐的合构体)状,罐身和顶盖上有亭台楼阁、飞禽神兽等堆塑;其质料为陶瓷,尤以青瓷居多。由于该物大量出土于汉末至宋以前的墓葬中,尤以六朝为多,所以一般认为中古时代为魂瓶习俗流行的鼎盛期。近世民间葬俗中亦多有以“宝瓶”、“食罐”、“粮仓”、“五谷囤”、“招魂袋”之类器物随死者葬入土中的,一般认为正是魂瓶之俗的一脉相传。
魂瓶陪葬的现象是怎样出现的,什么是支配这种习俗的原初观念,魂瓶的造型及其堆塑构图等又有什么象征意义,等等,历来存在着种种不同说法。
在唐宋时期的文献记载中,魂瓶习俗发端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商朝末年,伯夷叔齐兄弟因谏周武王伐纣无效,遂遁入首阳山隐居,立誓不食周粟,最终双双饿死。家乡父老将两人遗体安葬时特地把“粮罂”、“五谷袋”等放进墓中,以抚慰饥饿的亡魂,由此形成了魂瓶随葬的礼仪。据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九引录,此事在王肃《丧服要记》里就有记载,春秋时,鲁哀公为其父举丧,孔子责备他没有在陪葬物中放进五谷囊,哀公辩解道:“五谷囊陪葬,起自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饿死,恐其魂之饥也,故设五谷囊。吾父食味含脯而死,何用此为?”说明这种礼俗在春秋时就已流行,并且为孔子所赞同。
有人以为魂瓶之俗虽未必创自伯夷、叔齐的葬事,但它源起唯恐亡魂饥饿的观念,是有考古成果证明的。考古资料表明,远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有把谷物、鱼肉等装在陶器中陪葬的做法,迄至商周已成为传统。大约到秦汉之际,这种专供魂食的粮罂、五谷袋等,又发展成仿照实物特制的“陶仓”,几乎在所有已经发掘的汉代墓葬中,都有这种“陶仓”出土。陶仓内装有小麦、稻、粟、大豆等谷物,有的还写上名称及象征性的数量,如“大麦屑万石”、“豆万石”等,以示储藏丰富。有的陶仓造型精美,结构复杂,或有少量的人物禽兽等捏塑、堆塑,从陶制工艺水平上为从三国起开始大量制作并流行的堆塑装饰性魂瓶开启先河。因知仰韶文化的随葬陶器、先秦的粮罂和五谷袋、两汉的陶仓等,都是魂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形态。这种习俗的观念依据,就是人死后灵魂不死,在冥间仍需饮食,生者得为死者备好食物。这不惟体现生者对死者的关切之情,也是安抚亡魂防其再来阳世扰害的自保措施。“魂瓶”之称,亦由此义得名。
另一种观点认为,魂瓶并非像粮罂、食罐那一类供给死者在冥间使用的生活用品,而是以具体形象的事物,寄托了抽象无形的信仰,体现了巫术、神话与宗教的俗用趋向。从魂瓶的器型讲,它是一种收魂的巫具。以中空的自然物如竹管、牛角、骨头等用于收聚灵魂,本是世界各地皆有的巫法,陶瓷魂瓶则是随着文化的演进而出现的人工收魂巫具,其罐口与肩部的凿孔,用作为亡魂出入的门户。从魂瓶的图像堆塑看,其构图立意本出于上古神话中“仙岛神山”的图演,而魂瓶的功用也正蕴藏在这些图像中,就是通过那些孔道,把亡魂打发到“极乐世界”去,而不对生人作祟,从而达到安魂佑生之目的。相反,也有人认为魂瓶的本义应该是“镇魂瓶”,是巫觋施法镇墓的法物,即把死者灵魂收镇于瓶中,免得它蹿出来作怪。有些墓葬和遗址中常发现陶瓶上有朱书的“镇墓文”或符篆、封泥,均反映了这种意图。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魂瓶以五谷命名,取五谷之形,上书五谷之字,内置五谷之实,反映了中国农业民族的生命观和以谷祭魂、安魂的信仰习俗,这种信仰可能追溯到遥远的原始时代,蕴藏着谷物是维系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主要食粮、是祭神之物、具有驱鬼避煞功能、可用于招魂等丰富的内涵,同时又是生命延续与再生的象征(马昌仪《中国灵魂信仰》,台北汉忠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从考古资料看,魂瓶习俗似主要流行于南方稻作文化区域内,颇能对此见解提供佐证。
另外又有人认为,原始的鬼魂观念当是魂瓶习俗赖以产生的温床,但作为一种从古到今生生不息的民间丧葬文化现象,无论从魂瓶的外部形式、瓶内置物还是从其所表达和透示的象征意义、观念蕴涵看,都有许多显变和隐变点可寻,如唐宋时代的魂瓶堆塑时见浓郁的佛教色彩,而有些地区出土的魂瓶上则有明显的龙信仰或鸟信仰的意象。所以,我们对于魂瓶习俗宜作多维和递进式的探索,从而在源流与演变的考察中揭示它的本原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