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962
- 帖子
- 5867
- 精华
- 11
- 性别
- 男
- 注册时间
- 2005-2-5
访问个人博客
|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0:23
| 只看该作者
赫荣亮:经济存二次探底可能 一年或迎滞涨
成品油、煤炭价格持续上涨、水电煤气价格大幅上调,再到大蒜价格飙升,蔬菜价格翻倍上涨,物价上涨,从一个商品传导到另一个商品,成为普遍现象,仅隔两年,通货膨胀重回我们身边。
笔者认为,国家刺激经济政策退出后,支撑经济增长的国有企业投资将回落,以投资为主体的经济增长面临考验,经济存在二次探底可能。而通胀过后,国内经济将出现罕见的滞涨现象,即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货膨胀共存。
一、物价劲扬,通胀逐步显现
2009年,中国政府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迅速扭转经济增速下滑局面,率先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探底回升,走出了一个标准的“V”形图,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达8.7%,超额完成“保八”目标。
经济回暖趋势明确,但随着GDP同步恢复的,还有物价。通胀的脚步越来越近,商务部商务预报监测的全国农产品、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劲扬。1月17日,农产品价格指数125.24点,连续两个月上涨,比去年11月中旬上涨6.7%。原材料价格的持续攀升,带动生产资料价格涨势更猛。1月17日,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30.1点,连续三个月上涨,比去年10月中旬上涨7.6%。中国经济尚在复苏途中,生产、生活资料价格却出现了强劲上涨,从水电煤气价格大幅上调中,每个人都有切身体会。
以前的通货膨胀,人们常形容为“一粮带百价”。每一次通货膨胀,先从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开始。
但当前中国物价上涨,和以前不一样,先由资产价格上涨开始的,楼市、股市攀高,然后蔓延到工业原料,在工业原料中,首先启动的是有色金属、原油等金融属性强的品种。仅隔两年,通胀魅影重现,原因为何?笔者认为,物价周期波动缩短,在于政府干预因素,令市场规律变奏。这次危机,有了空前未见的全球政府联合救市,曾有统计,全球投入的金额在3万亿美元左右。巨量投资,刺激经济回暖同时,增加了全球对通胀的恐惧感。
二、银行信贷收紧,政策正在转向
这造成了一种悖论现象,市场利率高是通货膨胀的表象,但目前国内物价上涨背景下,我国银行利率处于历史低位。企业用资,追求利润,发现实体经济没有多少利润可图之时,企业就将手中大量资本用于投资炒作。
任一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资本的追逐对象。大蒜价格暴涨40倍,炒蒜暴富神话也深入人心。大蒜暴涨背后,游资身影闪动,流动资本过剩,股市楼市已然承载不了这么多投机需求。国家大力举措,令经济保持增长。但打针吃药,病好了,副作用开始发作。病后初愈的虚胖,成就这轮物价上涨的虚阳现象。
1月20日,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预计,中国2010年新增信贷将降至7.5万亿元,这在向市场释放信号,透露出中央政府的新增信贷额容忍度,否则将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利率等方式,控制银行信贷规模。例如为应对今年1月信贷猛增,三天内,银行间票据市场的票据贴现利率(6个月)从2.46%飙升到4.2%。
再回到另一个重要指标——美元指数。进入去年12月,美元指数开始振荡反弹,上升势头明显,12月份单月涨幅3.4%。目前美元指数仍处上升通道。有观点称“美元恢复强势之时,中国股市将崩溃”,不知这样的预言能否应验。
三、经济长期存下行风险,通胀可能变滞涨
通货膨胀,首先造成一个现象,就是两高,即“高产能、高价格”。近期生产资料市场持续上涨,带动国内生产率提高,电力、煤炭、有色金属、钢铁等行业生产的大幅恢复,汽车企业加班现象普遍,工厂超负荷运转。统计局公布,2009年四季度,全国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81.5%,比三季度回升1.6个百分点。
但“两高”难以持续,会产生“三高”现象,即高价格带动高产能,进而催生出高库存。
投资、消费、进出口,这三驾马车中,投资独大。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24846亿元,同比增长30.1%;全年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43亿元,同比增长15.5%,消费额不足投资额的六成。另外,对外贸易出现了负增长,进出口总值下降13.9%,贸易顺差1960.7亿美元,减少34.2%。
关键在于,投资过于倚重国有企业。统计局数据显示,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长明显,2009年全年投入86536亿元,增幅达35.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投资额6392亿元,略增0.3%,外资企业出现负增长,下降1.2%,全年为7720亿元,两者合计为国有企业投资的16.3%。
目前我国经济回升主要依靠政府投资的拉动,民间投资和社会消费没有带动起来,内在回升动力不足。另外,经济刺激政策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政府主导投资对民营经济产生了挤出效应,石油石化、冶金等行业,目前都出现了“国进民退”情况。民营经济不发展起来,行业创新活力大大降低。
可以说,金融危机强化了中国经济增长依赖投资拉动模式,四万亿计划,进一步转变为投资依赖国有企业的畸形现状,国有企业投资独大。
在国家刺激经济政策退出后,国有企业投资也将回落,出现低增长,甚至负增长,以投资为主体的经济增长方式,其可持续性面临考验,国内经济存在二次探底可能。
学界共识,由于中国人口红利因素,经济增长降为6%,就是进入严重萧条期。所以,即便中国经济低迷,但自身消耗资源量不会下降,同时,由于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刚性,比如近期国内最低保障工资的上调,将导致全社会物价不会有相应的回调,这将形成滞涨现象,即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货膨胀共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