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CPI在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笑话

陈青蓝 铅笔经济研究社理事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笑话。

     国家统计局1月21日发布了2009年国民经济宏观统计数据,GDP增长8.7%,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7%。 这个数字完全和普通老百姓的切身体验不相干,以至于网上质疑声一片。
    细看统计局CPI篮子里的商品: 八大类商品价格四涨四落:烟酒及用品上涨1.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2%,食品上涨0.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2%;居住下降3.6%,交通和通信下降2.4%,衣着下降2.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7%。居民消费价格11月份同比涨幅由负转正,当月上涨0.6%,12月份上涨1.9%。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5.4%,12月份由负转正,当月上涨1.7%。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9%;商品零售价格下降1.2%。(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 每一个去超市买菜的主妇都知道,2009年“食品价格上涨0.7%、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上涨0.2%”是不可能的,蔬菜、肉类、大米、食用油等等,比一年前贵了至少有30%以上。每个去餐馆吃过饭的人都知道,餐馆里的菜都涨了至少30%,甚至可能达到50%以上,在北京,最普通的小餐馆里已经很难看到十几元价位的炒菜,普遍价位都已经到了二十多元、三十多元的档次,而在一年前,十几元价位的炒菜仍是主流。开车的朋友都知道,汽油价格现在是历史最高,比一年前涨了足有20%。电价、煤价、水价都在应声而涨...... 我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的CPI篮子里放的都是哪些商品,这可能是国家机密,我等小民不得与闻,但我知道那一定是一些我们老百姓买不到的东西。有时候,真的羡慕统计局的同志,他们都能够买到不断降价的商品,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我想如果统计局开展一项业务:帮人代购商品,从中收取一点代购服务费,那一定会生意兴隆。在这个物价飞涨的时代,能买到降价货,也是一种商机,统计局的同志完全有资格挣这笔钱。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如果不能反映居民的实际消费价格涨跌情况,我不知道这个数字还有什么意义。
   不过,今天我并不只是想就这个数字发牢骚,而是想说另一个问题。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姑且承认统计局的数字是正确的,是真实价格的反映。我要说的是,即便统计局的数字是正确的,这个CPI的数字也没有太多意义。 很多经济学家和官员把这个CPI数字看得非常重要,在他们脑子里,这个数字和另一个概念“通货膨胀”是可以划等号的。经济学家在构建自己的理论、官员在制定政策的时候都唯CPI马首是瞻,CPI数字高了,超过3%了,就认为是通胀来了,于是手忙脚乱地收缩信贷;如果没超过3%,就认为没有通胀,甚至认为是通货紧缩,于是就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很荒唐的。 把CPI当作通货膨胀指数,结果就是理论在现实面前没有解释力。2009年,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价格一路飙升,从全国范围看,房地产价格上涨了30%,在北京、上海、深圳这些一线城市,房价普遍上涨50-80%,有的地段的房价上涨一倍以上。很多专家对这个现象无法解释,于是就杜撰出“通胀预期”这样一个不知所云的概念。CPI篮子里面没有房价,于是就出现CPI下行、房价飙升的奇怪景象,对这样奇怪的景象不知道怎么解释,就只好“创新”一下,说是“通胀预期”。其实,我们只要不拘泥于“CPI=通胀”的框框,就知道,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通胀预期”,而就是真实的通货膨胀的反映。房价飙升本身就已经向我们清楚地显示通货膨胀已经来了。 很多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概念“CPI=通胀”其实是错误的。我们从通货膨胀这个词的词义本身就可以看到,所谓通货,就是货币的意思,通货的膨胀,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货币供应增加了,俗称“钱毛了”。而商品价格的上涨,包括日常消费价格、房价、股价、原材料价格、人工工资等资产价格的上涨,只不过是越来越多的货币竞相购买这些物品和服务的结果。
    通货膨胀(原初意义上的通货膨胀)只有一个根源:钱印多了。很多脑子糊涂的专家说通胀是石油价格上涨引起的、粮食价格引起的、工人工资上涨引起的、猪肉价格引起的,这都是胡说。通胀只能是由钱发行多了引起。 在以国家信用为支撑的信用货币时代,通胀是司空见惯的。由于发行货币的成本几乎为零,印钞票的成本只是一些油墨和印钞厂工人工资而已,发行货币的机构就有足够的诱惑来多印货币。很多理由都是冠冕堂皇的,例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政府就理直气壮地用“拯救经济”的名义来大量放出货币。在银行间交易多以电子化记帐的形式体现的情况下,甚至连印钞这个环节都可以省略。
    在当前,货币的扩张更多地体现在信贷规模的扩张上。 而货币从中央银行注入到商业银行再注入到经济体的各个环节,其流向并不是均匀的。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曾经打过比方说“货币似蜜”,就像滴下蜜一样,从中心慢慢向周围扩散,一开始一定是注入蜂蜜的地方蜜糖厚一些,离注入点越远,蜂蜜越薄,要一段时间之后,蜂蜜的平面才会持平。货币注入经济体,也是一样,在政府主导这个货币注入过程的情况下,一定是与政府和银行最接近的部门和行业先得到货币。这些钱通过市场的交换再一步步传导到经济体的各个环节。先得到货币注入的部门和企业,比如国企,其他行业价格在增发的货币没有流到的情况下,价格仍然处于通胀前的低位,先得到钱的就会抢占先机,先抢低价的商品。这些货币通常最先流入房地产、原材料、石油、煤炭、电力等上游行业,把这些领域的产品价格抬高,然后,价格才会逐渐传到下游的消费品行业。 所以,我们看到,2009年,尽管房地产等价格飙升,但消费品价格没有上涨,甚至下降。这时候,并不是如一些专家所说的没有通胀。而是通货膨胀所多出来的货币还未流到生产环节的末端,还没有变成我们普通人的工资,还没有变成民营小老板们的利润,还未影响到消费品的价格。通常到消费品价格都普涨的时候,增发的货币就已经完成了它的旅程,此时专家和官员才跳出来叫嚷:“通胀来了”就已经晚得不能再晚了,此时再出台政策控制通胀,是一点用都没有了。
     当然,统计局刚刚出台的数字本身也很让人疑惑,实际上我们老百姓体会到的消费品价格已经上涨了很多了,统计局却还在说CPI微降,此时引起舆论的批评是很自然的事情。 总结一句话,看通胀不能看CPI。拿我们熟知的扁鹊见齐桓公的故事打个比方,当CPI在负数或者很低的正数的时候,可能“病在肌肤”,或者“疾入腠理”,或者“病入骨髓”,具体在哪里,我们也不知道,但当我们看到连CPI都高涨的时候,那一定是“病入膏肓”了。
本帖最后由 WIND 于 2010-1-29 11:28 编辑

由老程的这个帖子,我想到一个问题,这几十年的思想历程大致是这样的:先是受到压倒性的干扰,然后开始恢复,但很缓慢;这段时期的思考主要表现为解构(我把它用来指拆穿谎言的对比分析),然而,在笑过之后,其实真正建立起来的东西很少,你不能总追着谎言跑.所以,我认为,下一个问题应该是学着弄点肯定性的东西,就像洛克那样,有很多人在指责宗教狂热不对,但是洛克在思考应该怎样.
1,I.stability of possession;II.transference by consent;III.performance of promises.
2,中国的教育体系是制造SB的流水线。
3,一个充满着下贱历史的国家如何走向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