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上课

           


我教的课挺杂,有时讲古代文化,有时讲新闻传播,有时还讲怎么写小说、剧本之类。
我不想这样,不过民办院校,总是一个人当几个人使的,——我只有选择辞职还是不辞职的权力,而没有选择教什么的权力。
上课有所感,就记下来。六年来的零零碎碎,都凑到了这里。着眼点不大,大多是技术性的问题。有些事,属于三本特色,没什么普遍性。
删去了一些重复的内容,但没删干净。



几个比喻


我觉得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课程本身,应该都是很有魅力的。只不过,现在不论是古文还是新闻,上面都覆盖了很多东西,所以看不见本来面目。老师要做的工作,就是把这些东西除去,让课程本身的魅力焕发出来。
差别是,古文上的覆盖物,主要是以年代久远而造成的各种理解障碍。就好像一件青铜器上,满是铜绿苔痕。而我们知道,给古董除锈,是一件很精细的工作,一不留神就伤着了古董本身。
新闻真相上覆盖着什么,那就明白得很了。照说工作该是戳穿谎言,只可惜谎言不是气球,而是炸弹,一戳就爆是事实,可是爆的后果却很严重。
所以,两门课上的拆除工作都得小心翼翼。不过,一个是为了保护课程,一个是为了保护自己。

关于文化史,也说个比喻罢。
极俗的说法,古代文化是一个极大的宝藏。如今,现代化像一道巨大的闸门,把宝藏隔断在世界的另一边。
上课时间有限,老师能从那边拿多少宝贝过来,实在不可能。能做的工作也就是,把这闸门举起来,让学生看到宝藏的光芒,于是生出去那边的向往。
所以要注意两条。
第一当然是力气要够大,否则闸门举不起。
第二是位置要站好,别挡着。
不然闸门倒是举起来了,学生看不见宝藏的情形,只看见那光辉都打在老师的身上,还道老师自己便是光源。
当然,如果本来就意在发展个人崇拜,那就另说。

备课


没什么新鲜的。备课三步走:看材料,捋思路,攒段子。

看材料肯定是基础。对教一门课有没有兴趣,基本就取决于看这门课的相关资料有没有快感。
捋思路攒段子的过程,也有快感。但这快感只属于课堂,我还是比较贪心,备课所下的功夫,也不愿意它到课堂为止。
还有就是,这些年,心态是比较老人的。倒退几年,倒是很得意于自己看什么东西都能迅速整出点小花样来的(那时靠给一些乱七八糟的报刊写稿为生),现在则对自己的智力和精力越来越没有信心。
能够有几年时间静下心来专攻一类书,是现在最大的梦想了。

看材料对上课有用,对写文章也有用。从捋思路开始,上课与作文,就基本分道扬镳了。
文章讲究行云流水,起承转合不着痕迹,层次分明当然也是一路,但反倒是偏门。
拿用兵比,写文章是李广,上课是程不识。
一二三四,1234,甲乙丙丁,ABCD,这个中药铺子,多半还是要开的。毛太祖的霸气,余老师的天然,都不可学。
要清晰,上课可能还格外要求简明。我的PPT上文字多些,以往的课,学生自己不会抓重点的话,就眉毛鼻子一把抓的死抄。我说了好多回,要会找关键词,会提炼中心句,没用。这学期,我干脆是每换一张卡片,就报该记录那几句。等记完了,才开讲。
这是进一步助长了许多学生不动脑子的风气了。但是,也没辙。
话说回来,这种捋思路的方式,对自己也有好处。
写文章,自觉不自觉的会扬长避短。这么捋,长照样扬,短无可避,也是种修炼。
捋思路最需要的整块的时间,开门新课,课前脑子里常常一点容不出空来。

攒段子不仅是找笑话。
也有把必讲内容变成段子的功夫。

语音语调语速


上课时候的语气,不能完全跟平常说话一样。即使乍一听很像,其实也只是一种高明的伪装。平常说话总是你一言我一语的,没谁会一口气独白上四十五分钟。——如果有这样的人,就该骂一句:“你怎么说话跟老师似的。”
这一层说起来是很浅显的道理,不过似乎不是所有人都能一下子明白过来的。我自己刚上课那年,就吃过亏。
当然,也不能说书面语,容易听不懂。于丹的话倒是不难听懂,不过那一句一句涂脂抹粉的,本来就是书面语里最恶劣的一种。挪到嘴里,恶心还得加倍。当然,如果有人民群众觉得这就是文学性,我也不能反对他们坚持自己的看法。
至于有说我讲课像易中天老师的,那真是错认了。有一阵,我上课前一天晚上会开着刘宝瑞、袁阔成睡觉,——而众所周知,易老师是坚决反对把他和评书牵连上的。
讲什么是一回事,怎么讲,介于日常聊天和书面语之间的其他语言资源,主要也就是这么几个:领导做报告的路子,话剧独白以及演讲的路子,另外就是说书说相声。老师讲课,大概总不免和某个方面的调子多少相近,各人偏重不同而已。说书也没什么不好,虽然可能听着是不如另外的高贵或庄尊。
我面对的学生,我自己的秉性,都本来草根得很,我也没打算往上硬努。改过杜工部的诗,“窃攀侯马期方驾,恐与硕博成后尘”,这个只是玩笑,但能做教室里的柳敬亭,倒确乎是理想,当然也可以说得酸一点,比如“像盲诗人一样走上讲台”。
我讲文化史,常讲些古人的故事或八卦,自然会使些说书人的招数,——有时也学话剧或演讲那种夸张的语气,但那就反而是意在搞笑了。一个句子怎么张弛抑扬的说出来,才能调动听者的注意力,说书先生混茶馆,下的功夫,肯定比老师深。教室里学生被规矩管着;听书的,听着不好就走人。环境恶劣,练出来了。现如今,像我们这样的学校,有茶馆化的趋势,所以就得跟人家学习先进经验。
不同人物的话,不交待是谁说的,就要让下面一听就知道是谁,这个也是说书先生的绝活。先揣摩人物,然后把他身上的某些特点极端化戏剧化,或者说直接点,就是脸谱化。写精密些的文章,这种做法要不得,但口头表达,必须让听者一下子对人物有个大概的印象,这种简化,往往还是须要的。
有的老师不肯做这种俯就,这很可敬。但是还没有仔细琢磨过人物的(或者是琢磨过而实在太不明人情物理,所谓“专家多悖”),就不劳你们批评这种简化了。除非你觉得,文化史里,人不重要。
说书和讲课最没共同语言的地方,是评话一般重铺陈不重提炼。说楚汉争,他可能讲了二十回书,才刚刚追韩信呢,我顶多五分钟,就得把整个历史进程首尾交待清楚。我的想法是,一个只能讲五分钟的事情,是不能按照正常讲故事的办法分配时间的,那样会显得太干。——但可以把这事的梗概进一步压缩,只说两分钟,其余时间就花在讲一、两个细节上。这种桥段设计,还是挺花费心思的。比如讲《齐桓公伐楚》,讲《晋公子重耳之亡》,事儿说清楚容易,但我是直到课程重播第三、四遍的时候,才找到了恰当些的讲法。
这学期用了录音笔,课后听听自己讲的,对以后再讲,帮助还是挺大的。比如说,曾有没听过我课的人,想当然的觉得我的课会很有激情,现在可以确认他是胡扯。我希望自己讲课的方式是,嗯嗯啊啊的,语速慢,基本显得比较蔫儿。这个目的看来还是达到了。另外,录音笔让我发现自己的高音是如此难听,所以以后还得调整,不学袁阔成,改学马三立。

时间分配


四十五分钟一节课,大概其中至少要有半个小时,大抵还是讲些常识性的东西。在学生固有的知识基础上,做点不怎么深的向下挖掘,不怎么广的向外开拓,或者目标明确的拆台工作。余下十几分钟可以拿来发挥,讲讲学科前沿,个人心得什么的,或是扯扯淡也好。这时间不能再多,不然就有太深或太浮的弊病。这当然也是废话,不过还是得说。
具体是往深里还是往浅里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若是不断需要设法帮他们提神,课才能讲得下去,那这一刻钟一般也就只能用来扯淡了。
淡扯得风生水起,也是一功。但扯淡可以提神,却不可能使人始终集中精神。电影里加点情色镜头,可以使观众精神一振,但看AV的话,好像少见人能有耐心,把两个小时的片子从头看到尾的。
所以,说某人课堂效果好,仅是因为他善于扯淡,不大可能。但善于把握扯淡的时机,从而使整体效果不错,倒是可能的。
由此,也可以说说我为什么特别害怕上写作课。一学期三、五十节课,每节课讲半个小时的常识,写作学哪有那么多常识好讲?

教下三家


不是说佛教里的天台、华严、唯识三宗,是说教师分三类。
和演员一样,教师也有实力派和偶像派,另外再加一个头衔派。
实力派当然是说有真才实学的,不多讲。
偶像派倒不一定是要长得好看的,大概气质上有某种蛊惑力或煽动性的,都算。
头衔派,这头衔可以是学历职称,也可以各种社会上成功人士的标签。
大概,三者居其一,在我们这儿课就能上下来了。我们学校的学生还是很乖的,很多时候,我觉得他们对老师的低水平,实在过份纵容。当然老师对学生也纵容,这是彼此在打马虎眼。

照我的感觉,教学四谛是:
有招,大学虽然是讲学问的地方,但教学的路数和做学问的路数,却往往即使不是背道而驰,也差别极远。所以,琢磨上课套路的过程,可不是件乐事。——这是苦谛。
有料,不管怎么说,搜集材料的功夫总还是要下的。——这是集谛。
有种,说话胆子要大一点,该批判的东西别不张嘴。当然,这么一来,可能就有人要来灭你了。——这是灭谛。
有趣,能说会道的本事。——道谛。

下面说三法印:
一是卖弄。尤其是头几次课,得抖活点绝活儿把学生震一震,让他们觉得这个老师是有水平的。当然得注意卖弄的频率,不能常来。
——这是诸行无常。
二是自嘲。已经让学生觉得你有两下子了之后,就不能再卖弄了,反而要多拿自己开开玩笑,甚至不妨说一点自己的糗事,否则他要觉得你是自恋狂。要注意的是第一条和第二条切不可颠倒次序,要是学生本来就觉得你水平不怎么样,你再一糟蹋自己,他不会觉得你是平易近人,而要认定你根本是心虚。
——自己拿自己开涮,这是诸法无我。
三是偏心。理论上老师是应该一碗水端平的,但实际上不大可能做得到,做到了效果也不一定好。其实对两类学生是不妨稍微偏心一点的,一是对调皮捣蛋的男生,二是朴素平淡的女生。
前一条好理解,偏爱调皮男生会显得比较开明,而且这些小子往往因此反而不好意思在你课上捣蛋了。而对那些漂漂女生,还是躲远点好。偏爱她们很容易得罪一大片,——不管是男生(他们可能拿你当敌人)还是女生(通常美女在女人中人际关系不会太好)。
——这样上课就太平了,此所谓涅槃清净。

说明:有趣、有料、有种是《读库》杂志的“办刊理念”,这里借用。

六 职责问题


学生时代骂街,说现在中文系的论文,每每是要格式规范不要学理规范。自己做老师指导学生论文了,才晓得这格式规范的重要。——跟我们的孩子谈学理,通常除了把自己弄吐血不会有其他任何后果,格式讲究了,则至少能保证文章一眼看上去不离谱。
余老师说,但,说到底,其实又何必要他们做论文呢?
这话很点着要害。但,问题是,太多事情是不能说到底的。
比如说,说到底,三江这样的学校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今天的三江,似乎已经确然不再是中国高校的最底层了,然而,仍然经不得这一问。
说这话倒不是质疑三江的的意思。而是说,选择在三江工作,本身就说明了你不是一个反体制的英雄了。三江这样的学校天然对体制有一种爱慕之情,毕竟,这是生存权的问题,不像名牌高校那样可以多少有点贵族气(虽然也越来越有限了)的不管不顾,——不说校方,看学士学位评估的结果,校BBS上学生们欣喜之何如,这点就很明白。
理想的高调不宜再唱,于是回过头来想想,哪些职责是我该尽的罢。
一个前提似乎是该肯定的:平常,在不触怒体制的前提下,尽量避免做体制的愚蠢的导体。关键时刻是不是该跳出来之类的问题太致命,到时候再说,现在不考虑;属于我个人的愚蠢万一影响到学生了怎么办?顶多课前打个招呼,自己多动脑子,我的话可不准对,其他的没法负责。
批评学生差劲是无聊的。不是教育产业化,他们本不该被绑在课堂上;不是教育产业化,我则连这份饭碗都没有。一个混蛋的制度,我是受益者他们是受害者,这总是基本的事实。
有些标准硬要坚持是没意思的。你不愤,我也就只好不启;你不悱,我也就不发。但这个系终究顶着中文的招牌,课后自己的修炼是紧要的。万一碰到真想学点东西而不是光想混日子或考试的学生,总得不至于拿不出东西来。
而已,而已。
很精彩,很感佩。
俺虽然也在大学里尸居过一阵,自忖绝没有刘勃兄如此用心过。
当然,我对自己的授课能力评价不高,也是一个基本事实。
按燕谈版块分类,大作似乎更适合文教书院,但刘勃兄的文字又如此玲珑恣肆,搁在作品会馆,正髦得合时呢。难办,就暂时不转了。
刚看了开头就寻思着要和作品会馆的诸位版主商量,是否能将这帖子转到俺们文教的园子,不过一路看下来觉得似乎还是放在会馆更合适。如老周所说,难办,那就不转了吧。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我内心的生命,会遇见藏在我生命中的欢乐,尽管岁月以其闲散的尘埃迷糊了我的道路。
有此葵花宝典,俺都动了给人上一课的妄念。玩笑,对刘勃弟弟的文章感觉是:如饮清露,如闻纶音,如对素人,如坐春风。卖弄一句词藻“清言沁脾一时无”也(摘自《一个冒牌诗人的牛年涂鸦之作》,偶评齐白石的诗),整首送给你都合适,赶快到艺术中心取货。
另外,你提了几次的余老师,不知指的是哪一尾鱼?
本帖最后由 刘勃 于 2010-2-9 13:00 编辑

TO 周老师:
一时改不过来,还喊周老师罢。

我记得周老师在一篇旧文(《斯文头巾下的文化恐怖》?)里提到,对自己上课的本事,是有点自负的。

不过普及性的课,思维低端,技术繁复。小道或有可观,然确乎致远恐泥。即使是好课,往往也不免有些速朽之相。周老师大才,这路小技术,有没有都无所谓了。
TO杨林老师:

惭愧惭愧。

余老师是说南京大学中文系的余斌老师,老早前写过本《张爱玲传》,最近的文章,是《万象》上“提前怀旧”那个系列罢。

他在我们学校兼过课。
“四谛”说多得真谛,大致亦可移用于D庙。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5# 刘勃
惭愧,当时确曾夸过一嘴,可能的原因有两个,其一,参照系不同,与那些平庸之辈相较,我无需自谦。其二,顺着文气,觉得当时需要夸这么一下,就厚颜而上了。
呵,刘勃兄在前,俺下不为例。
文章写得这么有味道,上课肯定也是精彩的。
俺有恐余症,听到此字就有些大为不适的生理反应。没办法,比如看到黄字,如今谁还会在第一时间想到菊花或橙子,真由不得自己。呵呵,这下放心了。 6# 刘勃
好文. 读来感觉特别亲切--想起了在国内大学讲台上的那段终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于丹的话倒是不难听懂,不过那一句一句涂脂抹粉的,本来就是书面语里最恶劣的一种。挪到嘴里,恶心还得加倍。当然,如果有人民群众觉得这就是文学性,我也不能反对他们坚持自己的看法。学术,思想,随笔,文化,哲学,历史,读书,批判6 `1 Y! a4 ?; k# N
至于有说我讲课像易中天老师的,那真是错认了。有一阵,我上课前一天晚上会开着刘宝瑞、袁阔成睡觉,——而众所周知,易老师是坚决反对把他和评书牵连上的。"

哈哈,这两段太有同感了. 第一次看到于女士在电视上侃侃而谈,立刻反应,这是在讲国学? 挺象一位满怀激情的女政工干部吗. 看到易中天,觉得真是象说在评书哪
好山好水好闲情 半渔半樵半耕心
对大众传播,本来就不能以“国学”要求的。受不了于丹,正是因为害怕女政工干部的激情。我们学校的女政工干部对她就很热爱。有一年三八节,每个女老师发了本《论语心得》,并在学校大礼堂的大屏幕上观摩于女士的百家讲坛……当时,是真庆幸自己没有生为女儿身。

至于易中天老师,我倒真觉得,他是把做学问和上传媒,结合得很好了。但他讲述的技巧,有时跟说书也是真挺像。他不同意这点,也许是真没听过书。最多,也就算点无伤大雅的小偏执。
读完了。

真想听听刘老师的课。
本帖最后由 嗜睡如归 于 2010-4-18 15:12 编辑

呵呵,我还去搜到了一篇帖子。

http://www.xici.net/main.asp?url=/b68955/d51371596.htm
文章写得这么有味道,上课肯定也是精彩的。
诗酒风流近散场,心情无限对斜阳,如今只剩燕双双。
病酒願爲千日醉,看花誤惹一身香,夜來有夢怕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