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067
- 帖子
- 2516
- 精华
- 1
- 注册时间
- 2009-8-19
访问个人博客
|
沙发
发表于 2010-5-15 13:25
| 只看该作者
易中天:高希希有自由,魏明伦请慎言
电视连续剧《三国》红红火火地开播了。照理说,应该向总制片人杨晓明、总编剧朱苏进和总导演高希希表示祝贺,毕竟有过“一面之交”么!但诸多媒体要求采访,就只能说声“抱歉”,因为还没看。没看就能做出判断,发表意见,这本事北大某教授也许有,我是没有的,只能“三缄其口”,以示“自知之明”。
没看,也不是不想看,是没时间。93集,怎么也得六七十个小时吧?实在是“看不起”,或者得“慢慢来”。不过,出于好奇,我还是看了一眼睛。看什么?片头。我想看看,这个戏,是根据陈寿的《三国志》改编呢,还是根据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改编。对于观众,这无所谓。但如果要评论,就有所谓。因为根据《三国志》改编,就是“历史剧”;根据《三国演义》改编,则是“文艺片”。这两个,批评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比方说,前者有“忠于历史”的问题,后者有“忠于原著”的问题。现在网络和媒体上各种意见吵成一锅粥,原因之一,就在于标准不同。
可惜片头什么都没说。看来,他们是将《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混搭,一锅煮了。混搭也是可以的,还有好处,可以各取所需。如果手艺好,见识高,还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但这有风险。弄不好,就手忙脚乱,里外不是人。比方说,删除“三结义”,人家会说你“不忠于原著”;保留“空城计”,又会说你“不忠于历史”。还有,历史上的关羽,是不可能手提青龙偃月刀在马上作战的。但如果没这刀,大家又会说“不像”。所以很难。
这些当然不归我丨操心,也不想说三道四。我只想说,作为艺术创作,朱苏进和高希希,都应该享有充分的自由。至于做得好不好,则是另一回事。因此,观众和网友,也有批评的自由。边看边骂,或者先骂后赞、先赞后骂,都行。只要大家明白,咱是在“看戏”,不是在“读史”,就好。剩下的事,大可见仁见智。
实际上,朱苏进和高希希,还可以在史实的基础上,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语焉不详的空白处,展开“合理的想象”,只要符合历史事件的逻辑和人物性格的逻辑就行。比如据说,他们“杜撰”了少年孙权向刘表讨回孙坚遗体的情节,我认为就是合理的。其实,此类地方,也最能看出编剧和导演的功力。有心的观众和网友,倒是不妨留意。
的确,文学艺术离不开想象。但如果是做学问、评时事,恐怕还得实事求是。据《南充日报》报道,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魏明伦说,易中天的《品三国》“借用陈寿思想却不指明其所讲出自何处,甚至连作者之名都不提,致使现在许多年轻人说起三国只知道易中天而不知道有陈寿”,就未免搞笑。我在《品三国》第一集就讲了陈寿的《三国志》。不但讲了陈寿,还讲了裴松之。所引《三国志》和裴注文字,也都在书中一一注明(央视节目则用字幕标明)。魏兄是不识字,还是耳背?
这就不好叫“艺术想象”了。说得轻一点,这叫“瞎编”;说得重一点,就是“诽谤”。当然,我不打算起诉。魏明伦既然自称是我的“好朋友”,哪里好意思去告他?再则,他也“抬举”了我。魏副主席这么有文化,应该知道“致使”许多人不知道陈寿的,不是易中天,是罗贯中。不要说年轻人,就算老同志,提起三国,也大多是只知道《三国演义》,不知道《三国志》么!所谓“真正的大师就这样被‘淹没’了,南充也这样被‘淹没’”,原因就在这里。那么请问,罗贯中是不是也应该“到万卷楼向陈寿的雕像三鞠躬‘谢罪’”?老兄把我的影响力“抬举”得超过了罗贯中,就不怕折了我的阳寿?
因此拜托,请魏兄收回这些无稽之谈,最好再给个说法。当然,“谢罪”不必,道歉就行;三鞠躬也不必,一鞠躬就行。
刊载于2010年5月14日《南方都市报》B15版,责任编辑刘炜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