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 文章的“恶腔调”

本帖最后由 酱香老范 于 2010-5-17 15:26 编辑

酱按:七年前旧作。近见平主席在茶楼转关于“装13(B)”之贴,以此小文间接响应。

  鲁迅逝世后不久,苏雪林在公开发表的《致蔡孑民先生论鲁迅书》中大骂鲁迅,以致连胡适都觉得太不像话了。他在1936年12月给苏雪林的信中,毫不客气地指出:“至于书中所云‘诚玷辱士林之衣冠败类,二十四史儒林传所无之奸恶小人’──下半句尤不成话──一类文字,未免太动肝火,此是旧文字的恶腔调。”苏雪林后半生“反鲁”几乎到了丧心病狂之地步。胡适虽可能对鲁迅也有“想法”,但看到她如此走火入魔,依其温良之性和健全理智,也忍不住挺身加以呵斥,斥苏之谩骂为“旧文字的恶腔调”,可谓一针见血。
  由此想到,如今有些人的有些文章,也颇沾有“恶腔调”。这些“恶腔调”,可能是“旧文字”的,也可能是“新文字”的,甚至可能是具有时代特色的“时髦文字”。
  “恶腔调”的表现之一,是蛮不讲理,且在字里行间夹缠着一股故意把水搞浑的阴险乖戾之气。这在某些喜欢哗众取宠的“酷评家”身上尤显得突出。如韩石山在“马桥”事件发生后,发表了一篇《我看<马桥之战>》,不仅用了欲家之罪,何患无词的污蔑性言词,而且本着有意扩大事态的用心,用想当然的“有罪推定”搞株连之术。其“腔调”之“恶”有以下文字为证:“现在的焦点成了,说这部书是模仿之作,是不是构成了对作家名誉权的侵犯。韩少功一个最大的理由是,他从未看过《哈扎尔词典》……,你没看过,周围的朋友也没有看过吗?看过能不在一起说道说道吗?若说决不存在这种可能性,固然也撇了个清白,只是下面这样的论断就更其难堪:海南乃化外之地,韩周围的朋友全是酒囊饭袋。”据韩某人的推论,有无看过某本外国小说竟成了“化外”和“化内”的分水岭,而且没看过的话,就难逃“酒囊饭袋”之讥。其蛮横程度和与人为恶的用心,几乎可列为“恶腔调”之样板。
  刻意摆出“反崇高”、“反文化”的痞子姿态,以“我是流氓我怕谁”和“无知者无畏”而沾沾自喜,弄出一副“破脚骨”相或弄出一副“神经大条”模样,热衷言语的粗鄙和恶俗,是“恶腔调”的另一种表现。撇下始作俑者不表,如今在网络论坛上,倒另有一种“语不‘狂’、‘暴’死不休”的腔调。即网民们大多喜欢借用高强度的程度副词,刻意追求和渲染语气的激烈、语义的强烈、情绪的剧烈。套用英语中形容词“级”的说法,也就是动辄来一个“most”。如“顶”、“笑”、“强”、“恶搞”这类常用语,通常衍生为“狂顶、暴笑、超强、巨恶搞”。典型的有“汗”字为例子。“汗”在网络用语中主要表示惊讶、惭愧、无可奈何之意。“汗”即滴汗或出汗,在此是名词用作动词。不少网民嫌普通的“汗”在表达程度上不过瘾,就衍生出“大汗、暴汗、汗死”等,然后还有“瀑布汗”。“瀑布汗”照字面可释为“汗出得像瀑布一样”或“如瀑布般出汗”,其夸张程度显然大大超出“燕山雪花大如席”。因黄果树是中国最有名的瀑布,更有甚者用“黄果树瀑布汗”,来表示极度惊讶或惭愧。“汗”的程度一个胜过一个。哪怕“皮”之不存,“汗”亦如瀑。到底有没有“汗”可以不论,而“汗”的程度则比“汗”本身来得重要。此种腔调,令人不“汗”也难。(此段后半截另外补如)

  “恶腔调”的另一种表现是行文严重欧化,且喜欢夹杂洋概念、新名词,以显示时髦或新潮。苏叔阳曾故意仿某种“论文体”撰一长句:“审美主体对于作为审美客体的植物生殖器官的外缘进行观感而产生生理上并使之上升为精神上的愉悦感。”问流沙河懂不懂,流说不懂。苏说:“就是闻花香很愉快的意思。”此种腔调,“恶”在以当西崽和假洋鬼子为荣。
  有时“恶腔调”可能是当事人无意而为之,但惟其如此,更显出不良之文风在人们潜意识中纠集之深。比如王彬彬不失为一位有分量的批评家,但他也有率尔操觚,“腔调”失态之时。在香港回归时,他写了一篇《别了,港督》的小文章,被董桥在《别了,教人脸红的文章》(详见《语文小品录》第八册,辽宁教育出版社)一文中狠加奚落了一番。因为其文“过分冲动,显得浅薄”,“短短数百字,竟也遮不住稚嫩之气。骂人的文章难写。”“二王之争”时王彬彬领教过名人对他的“恶腔调”,没想到自己也会在“腔调”上授人以柄,被董桥这样的高人逮住而丢人现眼。
  文章的好坏优劣固然由多方面因素所决定,但“腔调”问题通常关系到基本的文品境界和人格涵养。“恶腔调”之种种,与其说是“腔调”之“恶”,不如说是心性“恶”。(2003,2,5)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本帖最后由 宇航 于 2010-5-17 15:52 编辑

读着真解恨,我就说不清楚这些里面的的关系,心理也明白,不知道如何去写,看到楼主的文字,俺要拥抱一下12d" />
谢来自太空的“拥抱”!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文如其人”的说法,从“恶腔调”里看,较能看得真切。而别的腔调,则还有点难。因为别的腔调可能是作者“装”出来的,唯恶腔调少有人装。
老童吵架多(以前在媒体上,后来在网络上),估计也时不时有些“恶腔调”,究其原因,董老师批评王彬彬的话点中一个要害,就是一旦“过分冲动”,自难免“显得浅薄”。简单说:“冲动是魔鬼”呀。
呵,论坛更本真一些,谁都难免流露些“恶腔调”,俺最近一直被网友提醒,直斥俺腔调太恶。正在反省中。
自省一番,恶腔调”虽少有,但“假腔调”却是不少。
“拿腔作调”的“作文”,要改也难。
4# 周泽雄
老周总能“更上层楼”,自道新意。不“煞格”也难!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本帖最后由 酱香老范 于 2010-5-17 16:56 编辑

5# 童志刚
兼答TIAN兄:不敬佩铜板及T兄的自省力也难!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汗。俺一贯以恶强调对恶强调,还不思悔过。
俺一娱乐贴,引出老范严肃的文,激动。网络上总是有表扬的夸张成分,娱乐效果重于教育目的。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4# 周泽雄  
老周总能“更上层楼”,自道新意。不“煞格”也难!
酱香老范 发表于 2010-5-17 16:52
哈,老范日均三“也难”,不知算何腔调。我正在琢磨,是否要改称“范也难”。
哪有层楼可上,不过借光大帖而已。
审美主体对于作为审美客体的植物生殖器官的外缘进行观感而产生生理上并使之上升为精神上的愉悦感。
----------


这句,称之为“媚腔调”好了
恶,我想总该带一点暴戾之气吧?
12# 周泽雄
好主意!下次如换马甲,就是“范也难”了。在竹乡老陆博客上的留言,俺几乎言必称“也难”。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审美主体对于作为审美客体的植物生殖器官的外缘进行观感而产生生理上并使之上升为精神上的愉悦感。”这个,恐怕不属“恶强调”,而应算在如汪晖之“晦涩”的头上吧。汗!
http://http://blog.zmw.cn/user1/42/index.html我行我诉
呵,论坛更本真一些,谁都难免流露些“恶腔调”,俺最近一直被网友提醒,直斥俺腔调太恶。正在反省中。
周泽雄 发表于 2010-5-17 15:57
居然有网友直斥泽兄腔调太恶?不会吧?泽兄怎么会腔调太恶?绝对没有的事!泽兄对俺一向说话温和,彬彬有礼,并且从不抛开帖子对俺进行负面评价,这一点非常值得俺耿耿于怀,泽兄大可不必反省。
俺是灭绝师太
老范把“狂汗”“狂顶”之类的论坛谐谑语归于“恶腔调”,不说你苛严也难~~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里外里恶一把腔调:狂顶。

群众滴眼睛是雪亮滴
雪亮滴眼睛是不明真相滴
居然有网友直斥泽兄腔调太恶?不会吧?泽兄怎么会腔调太恶?绝对没有的事!泽兄对俺一向说话温和,彬彬有礼,并且从不抛开帖子对俺进行负面评价,这一点非常值得俺耿耿于怀,泽兄大可不必反省。
金秋 发表于 2010-5-17 20:17
金秋,多谢挖苦。我喜欢有技术含量的挖苦,哪怕自己成为受害者,也依旧喜欢。正如,俺不太喜欢缺乏技术含量的板砖一样。
本帖最后由 irving 于 2010-5-18 11:21 编辑

楼主文章中,把类似“瀑布汗”这一类作为恶腔调的例子,和前后韩石山、王彬彬的例子不在一个层次上,和文章的主要观点不贴近。

我个人意见是,类似“汗”、“瀑布汗”这样的用语,对于不熟悉动漫文化、网络文化的人们来说,可能觉得不容易接受,但不能否定这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语言特色。

在日本漫画(动画片)中,当表现人物困窘、无奈、尴尬的境地时,时常头上冒出一滴汗(典型如蜡笔小新的妈妈,时常被小新搞囧),这大概是“汗”这个用语的起源。当情绪强度更大的时候,动画片中“汗如雨下”,这就是“瀑布汗”。我个人认为这是非常有趣和贴切的表达方式。

类似地,在四格漫画中,当结局非常“雷人”的时候,往往画面中只有人物双脚翘起(身子不见)的情形,表示该人物受冲击到四脚朝天,倒地不起的程度。由此衍生出的网络用语就是“我倒!”“晕死”之类。

语言就是这样活生生的,犯不着为此着急上火,挥动大棒。

说开去。广电总局总是干些无厘头的事情,比如禁止口播“NBA”、“GDP”。我不知道是否要禁止“B超”、“CT”这样的字样。我刚好是这个专业的,如果要用中文表达,应该分别是“B型超声波医学成像检查术”和“X射线断层扫描计算机成像检查术”。语言的中西方融合也是个发展趋势,不需要过份讲究所谓纯洁性甚至民族尊严。

更有趣的是,主张这个的某政协委员(名字不记得)还说“我们以后还要争取西方人用更多的中文字”,tmd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希望人家用,又不用人家的,这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