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444
- 帖子
- 422
- 精华
- 14
- 性别
- 男
- 注册时间
- 2009-12-19
访问个人博客
|
楼主
发表于 2010-5-21 23:55
| 只看该作者
三江文学院十一部必读书导读
三江文学院十一部必读书导读
我们院给学生定了一百部必读书,其中12部的导读交给我写,算是院里布置给我们的作业。
书和版本都不是我定的,——书是好书,版本也是好版本,但如果书目开了是打算让人读的,那对我们这样的学校来说完全不切实际——我只是被命题了而已。
这里写了十一部,然后写不动了,——根据历史的经验,提前完成工作,属于自找麻烦。
1.
余冠英选注《诗经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以上引自百度百科,略有改动。
《诗经》的影响极其广泛和深远。在春秋时代,它是大大小小的仪式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贵族社交时所使用的一套特殊的语言。另外,由于《诗》中提到了品类繁多的草木虫鱼,孔子还把此书当作博物学的教材使用。取得“经”的地位后,《诗经》更透着有一种古怪的崇高:它被认为是臣工给帝王提意见的谏书。
仅就文学领域而言:后世的许多佳作,我们都可以在《诗经》中找到它们灵感的源头。但三百首中一些政治抒情诗的空洞、夸饰和肉麻,也不得不使我们感喟某些传统,是何等的源远流长。
在各种普及版本的《诗经》中,余冠英先生的注译本,至今仍是最好的之一。不过应该注意,余先生用现代民歌体译诗,清浅可诵,但有时是和诗的原意有一些距离的。
2.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论语》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要了解中国文化,要读的第一本书,恐怕就是《论语》。
《论语》字句不难,大致读懂很容易。但也很容易产生一个感觉,就是这本书清汤寡水,并没有什么杰出的见解。——外国人读《论语》,常作如此想,今天跟传统文化已经隔膜的年轻人,恐怕也往往有类似的感受。但热爱传统的人则坚信,在夫子的平淡之中,蕴涵着深刻而伟大的思想和信念。
无论如何,《论语》有一个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孔子和他的弟子们都显得朴实而坦率,对话乃至争执时流露出来的情感十分真切,没有后世蕞尔小儒的那套虚伪做作。也正是因此,孔门显示出了开放性极强的包容能力,也许,这也正是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是一个通俗性的读本,这个曾经风靡一时的本子突出的好处是简明和忠实。当然,后来的学者们也对这本书的体例和水准提出过很多批评意见,不过迄今为止,本书仍然是阅读《论语》最好的入门书籍。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社会上流行的一些所谓关于《论语》的心得,和《论语》无关。
3.
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孟子》是孔子之后最重要的儒学大师。“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这句话点明了孟子思想最重要的两个侧面:对人性的信心和建设理想社会的坚定信念。
关于人性的探讨,显然是一个相当抽象的话题,由此入手,孟子引入了一些神秘性的体验(如“养吾浩然之气”)。这些带有超越意味的成份,是《论语》里所没有的。所以后世的儒生和佛教徒、道教徒辩论的时候,格外重视这一部分资源。
孟子关于仁政的论述,则隐隐包含着更多具有“现代性”的东西,例如人权与主权的关系,自由市场的理论,对社会分工的强调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等等。这些观点令后世的专制君主无法容忍(如汉景帝、朱元璋),但在东周封建时代,却自有其深广的社会基础。如果能更深刻的理解这一点,对我们反思那种线性发展的历史观,应该也有所助益。
《孟子》立论雄辩,气势逼人,让人很容易不知不觉的跟着他的思维节奏走下去。但正因如此,作为一个现代读者,应该格外注意其中的逻辑陷阱。
《孟子译注》的优缺点,与《论语译注》大致相同。
4.
杨伯峻注《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左传》起码可以从三个角度去读:经学的,史学的,文学的。
把《左传》当作经学著作,就是说把它当作一本用既摆事实,也讲道理的办法来阐释《春秋》的书。《左传》到底是不是《春秋》的“传”,曾经有过广泛而激烈的争论。这些争论今天看来大多十分无聊,但自有其学术史的意义,并且,我们可以从中窥见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斗争的方式。
史学价值则是不言而喻的。仅举一个最显著的例子:由于没有一部像《左传》这样的著作,要了解战国的历史,便比了解春秋时代困难很多。
文学上,《左传》也无疑提供了一类伟大的样本。和繁琐的关于礼仪的长篇大论相映成趣的是,《左传》人物的形象往往鲜明而强烈,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作者处理史料有时显得十分大胆:叙事间或采用小说手法,对暴力和色情事件大加渲染,并总能适时的添加一些诸如神谕、阴谋、宫闱秘闻和乱伦之类的流行元素。
阅读《左传》,我们仍然推荐杨伯峻先生的注本。但应该注意,本书和之前的两本译注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书。它是大部头的学术著作,啃下来很不容易;全书采用文中夹注的旧注体例,也会让很多现代读者很不习惯。通读下来肯定获益匪浅,但如果实在缺乏耐心,仅选读其中一些名篇也是可以的。
5.
[三国魏]王
弼撰《老子注》,中华书局1954年版《诸子集成》本
《老子》又名《道德经》,今本八十一章,五千余言。
这可能是人类文明史上,内涵和能指最丰富的5000个字。《老子》最迷人地方,一个是它恍恍惚惚,正言若反的哲学,——富有神秘感,跟西方哲学对话的空间也更大(相比之下,孔子显得太朴实)。一个则是其中的“君人南面之术”,即统治技巧。古代的明君贤相,很多人或公开,或隐晦的都爱好《老子》:老子反对高压政策,但讲究愚民。一脸孔迟钝,一肚皮阴谋,也是老头子或“少年老成”者的特长。
推荐王弼的注本,是因为过去它在读书人当中流行很广,影响很大。但如只看王弼本,应该说是有所不足的:一是这个版本有不少改动,离《老子》的本来面貌有相当距离;二是王弼有时会用儒家思想解老子,不免歪曲。所以,最好还是要参看一些其余的本子。
要了解比较接近原貌的《老子》,建议看高明的《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影响较大也比较容易读的,推荐陈鼓应的《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
6.
《孙子》,中华书局1954年版《诸子集成》本
《孙子》即《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武子十三篇》等。本书被尊为“百代谈兵之祖”,它的英译本序言则指出,在世界范围内看,“《孙子兵法》在兵法类的作品中出现最早,但其闳阔深远,却迄无超越者”。
孙子即春秋末期的齐国人孙武,之所以也叫“吴孙子”,是因为孙武的军事实践在吴国。过去,有人怀疑《孙子》是后人伪造的作品,但银雀山竹简的发现,证明这怀疑多半属于多心。
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强盛时可以横扫欧亚大陆,可是他们没有留下兵法。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一直是经济、文化大国,但军事实力并不突出,齐军在列国中有怯懦的名声,荀子更把齐国军队定性为“亡国之兵”。兵法往往产生于战败国,代表西方军事理论著作最高水平的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也是普鲁士惨败给拿破仑后,才写出来的。因此,兵书中最有启发意义的,往往是其反思的成份,而这个启发,显然并不局限于军事。
读《孙子》,可以参考李零的《兵以诈立》(中华书局,2006)。
7.
[清]郭庆藩撰《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54年版《诸子集成》本
根据《天下篇》,庄子并不认为自己和老子属于同一个思想流派。章太炎认为,这是因为《老子》中有诸多阴谋诡计的成份,而庄子“不欲以老子之权术自污”。
确实,阅读《庄子》,总体上感受到的是一种更为明澈的思想。对这个世界上的虚伪和罪恶,庄子比所有人都更有洞察力。他无意与这些过多纠缠,但随手轻轻一击,效果常常就胜过了儒家、墨家气喘如牛的批判。
很多时候,庄子拒绝严肃的对话,而宁可拿出一副无厘头的恶搞态度,这是所谓“天下沉浊,不可与庄语”。同时,用洸洋恣肆的想象,庄子虚构了一个神奇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成了他安放自己,和后世许多逃避现实的知识分子的地方。
《庄子》这本书,不是庄周的个人著作,而应该看作他这个思想流派的论文汇编。即使不谈那些令人捉摸不定的思想,这本书也并不容易读:因为有太多的难字和并不常见的句法。
因此,一个详尽的注本是非常必要的。郭庆藩的《庄子集释》是用传统方法研究《庄子》的总结性著作。如果不能看完,那么建议先读一读《内篇》七篇和《天下篇》。一般都认为,《内篇》是庄子本人的作品,而《天下篇》则是一篇关于当时思想流派的论文,通过它,可以对战国的学术空气,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
8.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54年版《诸子集成》本
荀子是战国时代的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很明显,他所面对的时代已经与孟子截然不同,就在荀子奔走于列国之间宣扬儒家心目中的黄金时代的时候,秦赵之间打了著名的长平之战,结果是荀子的四十万赵国同胞遭到坑杀。
在秦国以大屠杀促进统一的疯狂扩张面前,如果还像孟子那样鼓吹“人性善”、“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之类的观点,就实在是有些鸵鸟策略了。因此荀子要远为务实乃至法家化,美国学者顾立雅敏锐的抓住了荀子的内心矛盾:既充满人道主义的关怀,又忍不住倾慕专制政府的效率。荀子的著作,更深刻的反映了儒家知识分子在理想与黑暗现实之间寻找出路的痛苦思索。
长期以来,《荀子》并不被学者们推崇,关于它的注释说解很少,且水平不高。直到清代中叶以后,才有一批优秀学者对《荀子》进行了重新整理,而王先谦的《荀子集解》可说是其中集大成的作品。
如果只能选读,那应该首先关注曾经为荀子招致猛烈抨击的《性恶》(怀疑人性)、《强国》(称道秦国)、《非十二子》(批判孟子)等篇,被唯物主义学者格外重视的《天论》当然也不可不读。另外,个人推荐非常有趣的《非相》和《议兵》,它们也许可以刺激起你通读全书的兴趣。
9.
马茂元选注《楚辞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在《诗经》中的优美篇什不断被创作出来的年代,南方的楚人还只是一些未开化或半开化的蛮夷。从春秋到战国,楚国的霸业兴衰起落,楚国文化却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动能持续上升。楚文化与中原诸夏的文化就好像一枚巨大蚌壳的两面,它们不断冲突,也不断融合,到了楚怀王的时代,终于孕育出了楚辞这颗异常璀璨夺目的珍珠。
楚辞是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开创的一种全新诗体。和中原的诗歌相比,它节奏更灵活,抒情更细腻,想象力也显得更加雄伟瑰奇。
屈原之死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象征,但楚辞的创造并没有就此终结,宋玉、景差等人继续用这种体裁写作。到了汉朝,由于汉初君臣许多都是楚人,他们都对家乡的诗体有格外的热爱,这很自然的带动起了用楚声创作的风气。
从西汉末的刘向开始,汇编、注释楚辞者代不乏人。马茂元先生的《楚辞选》是一个容量适中的选本,除了不作专门研究就几乎无法阅读的《天问》外,它收录了屈原的全部作品。另外,宋玉、贾谊、淮南小山的辞赋也各选了一篇,以便读者窥见其他楚辞作者的风貌。
10. 王伯祥选注《史记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汉书·艺文志》里,《史记》被安放在《六艺略》里《春秋经》一类的下面,也就是说,班固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司马迁和他自己所做的工作有多么伟大,他仍然把史学当作经学的一个附属成份。
而事实上,由于《史记》所取得的开创性的成就,史学从经学当中独立出来已经是大势所趋。“中国史学之父”的盛誉,司马迁当之无愧。
司马迁发明了一种叫“纪传体”的史书体例,它是综合性的,清代学者赵翼对这一体例的特点、优势以及影响有过精当的概括:“本纪以序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
《史记》全书五十二万多字,又有一些难度特别大的篇目(比如《天官书》),通读有些困难。王伯祥的《史记选》则是一个篇幅合适,注释也较为简明的本子。不过这个选本几乎完全是从文学的角度着眼的,书、表一篇未选,本纪仅选一篇,世家仅选三篇,而这四篇文章也具有鲜明的传记色彩,不能体现本纪、世家这两种体例的基本特色。
所以,从这个选本你很容易感受到“无韵之离骚”的魅力,但何以《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恐怕就未必能够有所体会。因此,建议最好还是能够找中华书局标点本的《史记》看一下,哪怕仅仅是看个目录。
99.程裕祯著《中国文化要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版
尽管此书毫无价值,不过既然是考研用书,所以也列入了这个书单。公平的说,读完它的体验,仍将对你有所帮助。即我们不能忘记这条真理: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必须学会忍受愚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