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虚假回忆录何其多

520出版的《南方周末》刊登的《五四运动中的北大南迁》一文云五四时期曾执教于北大的沈尹默,解放后两次写有关于五四的回忆文字,都提及当年学生广场集会后,有人提议将北大南迁上海一事。蹊跷的是两次叙述的情节却有不同,但都将与此事本无直接关系的胡适牵扯进来。读者读后的感觉是胡适对学生运动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且其阴谋最后都未得逞。此桩公案经后人多方考证,事实已得以澄清,历史终于还其本来面目。

在《随笔》今年第三期中的《回忆与档案》一文中,作者根据已经解密的苏联档案,推断出吴冷西关于1956年中国代表团为调解苏波关系与波兰代表团在莫斯科的会谈,虽然写得“绘声绘色,情景交融”,却纯系编排,因为两国代表团访问莫斯科的时间竟相差十三天之多。读后之震惊,可想而知。
我觉得我们似乎已经生活在虚假回忆录的海洋之中了,是不是读每一本回忆录,都得去考证一番?要不,就权且当小说来读。
确实,可靠的回忆录极为罕见,原因嘛,林林总总,主客观都有吧。
大量回忆录根本不具备史料价值,但人们对回忆录的初始认定,却是史料。这叫人头疼。
不尽取,亦不尽去.

"读史亦当货比三家,即如野史杂说亦可作为参考".
好山好水好闲情 半渔半樵半耕心
柯林伍德认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可靠的回忆录带来的史料价值是正面的,人们知道该作是诚意之作,作者本人已经试图对过往历史做一个尽可能客观的叙述。
不可靠的回忆也有其史料价值,因为历史总是人写出来的,人是试图客观的叙事并大致做到了,或者试图客观但并未做到,或者干脆就是欺世盗名,别有所图地“创作”,这些都是历史的一部分。
解读历史总是需要一颗理性且包容的心,前者让人面对“客观史料”的时候亦能保持一分怀疑,后者让人在阅读那些不知所谓的文字时,也能发现这些文字所代表的一部分人的“潜在需求”及其表现出的历史价值。

可惜,我一拿起书来,自己也做不到,知易行难
你有权保持不沉默,但我们很快会让你沉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