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

本帖最后由 chenbbhh 于 2010-10-28 19:03 编辑

桂花


-赠友


    不久,有朋自远方来,正值秋高气爽,适逢桂花怒放。此时在上海到处可闻到一种沁人心脾的清香,此香会阵阵飘逸而至,经久而不疲。朋友来自北方,闻到此香,甚为新奇,四处寻秘,大口呼吸,流连往返。
    桂花原产于我国西南喜马拉雅山东段,中国的栽培历史达2500年以上,目前全国有16个省(区)市、县将桂花作为市花、省花、县花。历史上五大桂花老产区:湖北咸宁、苏州吴县、广西桂林、杭州满觉陇、四川新都,但黄河以北,由于气候原因只能盆栽。
   古人对桂花开花的天气条件,有大量记载。唐代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有冷露无声湿桂花,柳宗元露密前山桂,白居易天将秋气蒸寒馥,月借金波摘子黄,宋代陆游:重露湿香幽径晓,斜阳烘蕊小窗妍。诗中冷露露密说明开花天气要早晚冷凉;烘与蒸说明天气还会一度出现较高的温度。这种早晚冷凉、白天燠热的天气既有利于桂树的营养积累,也促使雨露的形成,桂树开花随之加速,苏州人称之为木犀蒸。中秋前后天气突然热起来,竟像夏季一样,桂花一经蒸郁,就烂烂漫漫地盛开了。桂花开花既需要一定的湿度,还要有一定的温差。
   八月桂花遍地开,桂花开放幸福来。每年中秋月明,天清露冷,庭前屋后、广场、公园绿地的片片桂花盛开了,在空气中浸润着甜甜的桂花香味,冷露、月色、花香,最能激发情思,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农历八月,古称桂月,此月是赏桂的最佳时期,又是赏月的最佳月份。中国的桂花,中秋的明月,自古就和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联系在一起。许多诗人吟诗填词来描绘它、颂扬它,甚至把它加以神化,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月宫系列神话,月中的宫殿,宫中的仙境,已成为历代脍炙人口的美谈,也正是桂花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桂树竟成了仙树。宋代韩子苍诗: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李清照称桂花树自是花中第一流。近代,经群众性评选,桂树一跃登上10大名花的宝座。
   唐宋以后,桂花已被广泛用于庭园中栽培观赏。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著名诗句,故后人亦称桂花为天香。李白在《咏桂》诗中则有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植君园。表明诗人要植桂园中,既可时时观赏,又可时时自勉。这种需要,导致园中栽培桂花日渐普遍。如宋朝梅尧臣《临轩桂》:山楹无恶木,但有绿桂丛。欧阳修《谢人寄双桂树子》中晓露秋晖浮,清阴药栏曲暗示桂花已移植到诗人庭院中的芍药栏杆旁。宋代毛滂《桂花歌》中玉阶桂影秋绰约说明在玉色的台阶前植桂。元代倪瓒《桂花》诗中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指出窗前植桂。
    桂花树是崇高、贞洁、荣誉、友好和吉祥的象征,凡仕途得志,飞黄腾达者谓之折桂月宫仙桂的神话给世人以无穷的遐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桂花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愿远方的朋友,明年桂花盛开时再来!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喜欢桂花酒,好甜的说。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我将捧出桂花酒,敬杜版主一盏,谢谢了!
香气袭人知秋寒。
上天可陪玉皇大帝,下地可伴田舍乞儿
仿佛也闻到了桂花的香气~

爸妈这一段正在桂林看桂花呢. 据说,桂林之名,就是缘由于此.
好山好水好闲情 半渔半樵半耕心
想起了满觉陇赏桂,漫步十里锒铛/九溪十八涧......
读此图文,方明白自己见的类似的树都不是桂花树。
淡淡秋云淡淡风,窗前屋后桂花浓。
攀枝抖落金银颗,调制蜜羹乐融融。
(近日回乡,我家房前屋后有金桂、银桂数株,摇落桂花用糖腌制,可冲水喝,可蒸桂花糯米饭)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欵乃”声,方不虚此生耳。
好的,让人失望了。
每年秋天,因为有桂花飘香,总是被浸渍得甜甜的~~~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杭州赏桂圣地“满觉陇”,植有七千多株桂花,“满陇桂雨”,不胜留恋。而郁达夫名篇《迟桂花》,多中年情愫,年轻时没读懂。
花间对影在燕友似可充“高级园艺师”。
偶酿酱香入诗肠,常念老辣出文章.
嗯,家里楼下就有月桂,很香。以前做过桂花糖,但是失败了。。。

让青春吹动了你的长发让它牵引你的梦
花间对影在燕友似可充“高级园艺师”。酱香老范 发表于 2010-10-30 13:28
俺种的树大多挂了,老范此言一出,牵惹伤感无数~~~叹叹叹!
已是残花落池塘   教人魂梦逐荷香
百度百科。
删一下可以上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