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706
- 帖子
- 1745
- 精华
- 3
- 性别
- 女
- 注册时间
- 2010-4-7
访问个人博客
|
沙发
发表于 2010-11-23 04:21
| 只看该作者
ZT 余青松:让天空记下中国人的名字
2010年01月13日10:11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余青松(1897~1978)福建同安人,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长。
对于任何一位天文学家来说,完成下面任何一件工作,都足以令其闪耀中国现代天文史。
1929年,一手创建中国首个现代天文观测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并使其具备世界顶尖水准多年。
1936年,作为中国首支日食观测队队长,带领队员前往日本北海道观测日全食,并为祖国留下首份现代日全食照片与资料。
1938年抗日战争期间,率紫金山天文台人员、仪器内迁数千里,并在昆明凤凰山建立了大后方第一个天文台。在那个艰苦的战争年代,延续了中国天文观测的血脉。
不过,这三件“大功”,俱为天文学家余青松一人所为。也难怪,有后世的研究者称,这个“个头不高,笑容和蔼”的福建人,“不仅实现了那个时代许多中国天文学家的梦想,而且还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它,让它经历了战乱,却从未破碎。”
如同许多学科一样,中国天文学的近现代转型,也是一段漫漫征程。虽然历史悠久,但一直到清末,天文学的主要任务还是为皇家星占提供服务。之后,虽然西方殖民者先后建立了徐家汇观象台、佘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等天文观测机构,但偌大一个中国,竟然没有一座自建的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台。
就连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创建,也“非科学之因”。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颁布历法是正统的象征。1927年,蒋介石于南京建立国民政府,为了向并存的武汉和北京政府显示“合法性”,成立了“时历委员会”,编制民国历书。
中国现代天文学的创始人高鲁敏锐地抓住机会,申请建立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可申请刚刚通过,高鲁便被派驻法国就任公使。他向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推荐了余青松,也为这座正在筹建中的“国立第一天文台”,找到了最为合适的领军人物。
正是在余青松手中,高鲁“欲在中国栽植近代天文学之梦”,成为了现实。他几乎克服了“一切常人能够想象和不能想象的困难”,在除了天文学的其他方面,也显露出自己的卓越才华。
在近两年的筹划期里,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紫金山的每一个角落,在著名的太平天国古战场天堡峰上,这个一向斯文的天文学家俯瞰眼前的大好风景,甚至高兴得手舞足蹈。
由于经费短缺,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招投标,足足流产了7次。没有一家建筑公司能够完成这样大的工作量,于是,余青松开始自己主持负责建筑工作。
紫金山天文台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由他本人设计与绘图——大到观测室,小到员工宿舍,蓄水池,甚至包括电缆装置和防火设施,在后世的许多建筑学家看来,这些建筑既达到了天文观测的硬件要求,在建筑的外观上,也是中西合璧的经典之作,“很难想象,这居然出于一个建筑外行之手。”
但余青松也有不省钱的时候。曾有一日本天文学家前来参观,诧异地发现,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在这个刚刚建好的天文台里都能找到。他热情洋溢地赞扬起自己的中国同行说:“日本目前还找不到一个有能力建出这样的天文台的人!”
1934年9月1日,紫金山天文台举行落成揭幕典礼,其实况由当时的中央广播电台现场直播。蔡元培先生在祝词中赞道:“余青松先生积数年之劳苦,开远东未有之先声,终建此台……国立第一天文台独立于斯时崛起的东方,必对中国科学进步贡献巨大!”
一个世纪后的2007年,一位研究者无意间翻开一本世界上最为权威的天文学杂志——由法国天文学会创办于1887年的《天文》。他诧异地发现,在这本书页已经泛黄的旧刊上,竟同时提到了高鲁与余青松二人。
他不由得叹道:“这两位天文学家,以这样一种方式相遇在同一份刊物上,真是一种命运的巧合。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才让上个世纪的天空,也记下了中国人的名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