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紫金山天文台首任台长--余青松

本帖最后由 闲云 于 2010-11-23 04:19 编辑

     
紫金山天文台 刘 炎 2006年09月13日 12:59
  余青松,中国现代天文学家,1897年9月4日出生于福建厦门,1978年10月30日病逝于美国马里兰州。

  1918年,余青松毕业于清华学堂的留美预备班,同年赴美国雷海大学土木建筑系学习,1921年获学士学位。1922年进入匹兹堡大学改攻天文学和数学,1923年完成的硕士论文《天鹅座CG星的光变曲线和轨道》使他在美国天文界初露头角。此后他又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进修,192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26年,他对于恒星光谱和光谱分类方面的观测研究成果更是现代对于恒星能量分布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使他赢得了国际性的声誉。为此他被聘为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第一位中国藉会员。

  1927年,余青松归国,到厦门大学任天文系主任,1929年,因天文研究所的高鲁向中央研究院蔡元培院长推荐,于7月接任天文研究所所长之职。他一到任,迅即接续由高鲁肇始的紫金山天文台建台之举。鉴于建造方案的改变,又为了节约经费,余青松亲自进行实地勘测和建筑设计,甚至亲自组织和指导施工。

  在上下多方面的支持下,余青松和自己的同事们一起呕心沥血,历尽了千辛万苦。经过五年努力,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造的世界一流水平的天文台终于耸立在亚洲的东方,这也是东亚地区第一座建起的现代化天文台。

  然而不幸的是,紫金山天文台建成不久,刚要准备开展系统的观测研究之际,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进而又将战火逼近了当时作为首都之地的南京,民国政府无力抵抗,只得组织大规模的内迁逃避。

  1938年春,余青松随着天文研究所一起迁到了云南昆明。为了能尽快恢复工作,投入观测,余青松再次亲自勘测设计,组织施工,在东郊凤凰山上建造起了一座新的观测站——凤凰山天文台。此站就是现今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的前身。

  1940年底,余青松辞去了天文研究所所长之职,此后,他在桂林和重庆等地负责光学仪器和教学仪器方面的研究工作。

  1947年,余青松再度出国,先后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天文台等处工作。1955年,他任美国胡德学院的教授,并任该院的威廉斯天文台台长。1967年退休为名誉教授。晚年时,余青松致力于星图的设计和绘制,他那具有特色的创造性工作曾获广泛的好评,甚至被冠以艺术家的美名。

  余青松早年设计建造的紫金山天文台建筑群,迄今依然屹立在钟山之巅,而且被江苏省列为受到重点保护的民国时期优秀建筑。

  为表彰余青松在天文学上的重大贡献,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第3797号小行星命名为“余青松星”。
好山好水好闲情 半渔半樵半耕心
ZT 余青松:让天空记下中国人的名字

2010年01月13日10:11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余青松(1897~1978)福建同安人,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长。

  对于任何一位天文学家来说,完成下面任何一件工作,都足以令其闪耀中国现代天文史。

  1929年,一手创建中国首个现代天文观测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并使其具备世界顶尖水准多年。

  1936年,作为中国首支日食观测队队长,带领队员前往日本北海道观测日全食,并为祖国留下首份现代日全食照片与资料。

  1938年抗日战争期间,率紫金山天文台人员、仪器内迁数千里,并在昆明凤凰山建立了大后方第一个天文台。在那个艰苦的战争年代,延续了中国天文观测的血脉。

  不过,这三件“大功”,俱为天文学家余青松一人所为。也难怪,有后世的研究者称,这个“个头不高,笑容和蔼”的福建人,“不仅实现了那个时代许多中国天文学家的梦想,而且还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它,让它经历了战乱,却从未破碎。”

  如同许多学科一样,中国天文学的近现代转型,也是一段漫漫征程。虽然历史悠久,但一直到清末,天文学的主要任务还是为皇家星占提供服务。之后,虽然西方殖民者先后建立了徐家汇观象台、佘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等天文观测机构,但偌大一个中国,竟然没有一座自建的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台。

  就连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创建,也“非科学之因”。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颁布历法是正统的象征。1927年,蒋介石于南京建立国民政府,为了向并存的武汉和北京政府显示“合法性”,成立了“时历委员会”,编制民国历书。

  中国现代天文学的创始人高鲁敏锐地抓住机会,申请建立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可申请刚刚通过,高鲁便被派驻法国就任公使。他向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推荐了余青松,也为这座正在筹建中的“国立第一天文台”,找到了最为合适的领军人物。

  正是在余青松手中,高鲁“欲在中国栽植近代天文学之梦”,成为了现实。他几乎克服了“一切常人能够想象和不能想象的困难”,在除了天文学的其他方面,也显露出自己的卓越才华。

  在近两年的筹划期里,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紫金山的每一个角落,在著名的太平天国古战场天堡峰上,这个一向斯文的天文学家俯瞰眼前的大好风景,甚至高兴得手舞足蹈。

  由于经费短缺,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招投标,足足流产了7次。没有一家建筑公司能够完成这样大的工作量,于是,余青松开始自己主持负责建筑工作。

  紫金山天文台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由他本人设计与绘图——大到观测室,小到员工宿舍,蓄水池,甚至包括电缆装置和防火设施,在后世的许多建筑学家看来,这些建筑既达到了天文观测的硬件要求,在建筑的外观上,也是中西合璧的经典之作,“很难想象,这居然出于一个建筑外行之手。”

  但余青松也有不省钱的时候。曾有一日本天文学家前来参观,诧异地发现,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在这个刚刚建好的天文台里都能找到。他热情洋溢地赞扬起自己的中国同行说:“日本目前还找不到一个有能力建出这样的天文台的人!”

  1934年9月1日,紫金山天文台举行落成揭幕典礼,其实况由当时的中央广播电台现场直播。蔡元培先生在祝词中赞道:“余青松先生积数年之劳苦,开远东未有之先声,终建此台……国立第一天文台独立于斯时崛起的东方,必对中国科学进步贡献巨大!”

  一个世纪后的2007年,一位研究者无意间翻开一本世界上最为权威的天文学杂志——由法国天文学会创办于1887年的《天文》。他诧异地发现,在这本书页已经泛黄的旧刊上,竟同时提到了高鲁与余青松二人。

  他不由得叹道:“这两位天文学家,以这样一种方式相遇在同一份刊物上,真是一种命运的巧合。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才让上个世纪的天空,也记下了中国人的名字。”
好山好水好闲情 半渔半樵半耕心
哦,吾人每日望到的紫金山天文台是此先生设计建筑的,致敬。

曾经在天文台前望着星空向往起天文研究这个职业来:每天遥望茫茫星空,心里也会没有俗世的尘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