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成:持续货币紧缩违背经济规律

全球经济刚刚复苏,通胀隐忧却提前来临,未来,全球通胀趋势持续升温是大概率事件,负利率有可能成为全球性现象。就在非常多的经济学家预期中国的通胀有可能在二季度以后开始回落的时候,我却要认真地提醒:中国的抗通胀之路也许刚刚开始。
  粮价上涨只是全球通胀序曲 第二轮通胀即将开始
  从2010年三季度开始,全球粮价开始暴涨,其中小麦期货价格至年末上涨幅度接近100%,它带动了农产品价格的全球性上涨。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从2010年10月至今年1月,世界银行粮食价格指数上升幅度达15%,世行国际食品价格指数比2010年三季度增长了29%。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最大的当然是粮食尤其是小麦净进口国家,小麦价格上涨,带动农产品齐涨,通货膨胀率超过10%。北非一些国家为什么会最先出现群众上街游行事件,很大程度是因为穷人无法忍受高通胀。当然,无法忍受高通胀的原因还有,经济低迷,失业率太高,当然还有让穷人最痛恨的官僚系统腐败。
  但是,对中国经济来说,直接受到北非国家动乱影响的可能性很低,甚至影响程度要低于欧美。目前我最担心的还是间接影响,即北非国家动乱影响到经济刚刚复苏的欧美,诱发全球第二轮通胀,使得欧美经济复苏进程受阻,输入性通胀加剧,中国经济受到两面夹击。
  同时,由于发达国家大都担心加息影响经济复苏,情愿采取低汇率政策。发达国家推迟升息,中国单独对抗通胀,成功率很低;并且,人民币升值趋势加强,外币竞相贬值,热钱流入会加大,这对抗通胀也非常不利。
  从近期各国抗通胀的基本面观察,欧美主要国家包括日本都不积极,或曰很沉得住气。美国沉得住气是因为它“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欧洲英国沉得住气是假的,是指望粮价很快回落,起码是持稳,想的是“靠天帮忙”;日本则是“死鱼不怕开水烫”,甚至天天在祈祷物价上涨。总之,没有一个西方国家和经济区认为通胀形势会越来越严重,需要提前加息,紧急收缩信贷,相反,它们都想让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先治理高通胀,等待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降温,促使全球通胀形势得到缓解。说白了,还是以邻为壑,以别的国家为壑。但我要强调,除了少数资源丰富的大国以外,任何国家在2011年都躲不过高通胀。理由是:全球粮价上涨趋势刚刚开始,目前全球主要农产品价格与2008年水平相当,还有很大上涨空间。而且,新一轮推升通胀的诱因已经在启动了。这就是能源价格肯定上涨,而且有可能跳涨。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因为需求太旺盛,太看不到头——不知道什么时候需求会下降,比如中国的需求,不是勘探了几个大油田就可以踏实睡觉的;而且,资源类商品的涨价与农产品涨价一样,最终必然引发成本推动型的高通胀,而且互为因果,轮番推动,想靠行政力量压制,很难。比控制房价更难。
  关于资源类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我有一个预期:近期国际油价很可能突破110美元大关,理由是,中东国家的动乱必将短线促使油价跳涨。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最先被高通胀打倒的一些国家往往是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比如,中东国家老百姓闹得最凶,但中东国家的油气资源却最丰富,即使是突尼斯埃及等,进口油气资源的成本也远远地低于发达国家,更是低于中国。但是,如果中东国家继续闹下去,油气短缺将被国际市场大肆炒作,油价将突破110美元大关将很轻松,今年很可能见到150美元。
  油气价格的上涨对发达国家尤其是中国的抗通胀形势将形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如果考虑到它还很可能推低美元指数,推低发达国家的汇率水平,必然加大中国进口资源的成本,加大中国的输入性通胀。
  同时必须考虑中国式通胀与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人家有人家的难题,但难点在不敢升息;我们的难题却是不得不提前升息,加大升息,于是全球热钱都会盯上中国。当前,必须密切关注国家的通胀趋势,更需关心发达国家不同的抗通胀的措施,以及何时出手。欧美日不动,我们单兵独进,很可能事倍功半。
  发达国家为什么会容忍负利率
  欧美央行尤其是欧洲央行一贯有强硬的抗通胀传统,比如,欧洲央行明确地将通胀目标定在2%,美联储虽然很不情愿制定一个具体的通胀目标,但一旦通胀率超过2%,他也会十分紧张。但到目前为止,欧美的通胀率都超过2%,英国更是接近4%,除了日本以外,各国都已经是负利率,或者深陷负利率陷阱。比如英国,目前的CPI指数已经接近4%,而利率水平却很低,隔夜LIBOR只有0.55%左右,三个月的LIBOR目前在0.75%左右。负利率比中国更严重。还有欧洲,此前抗通胀最坚决,上周却将抗通胀最坚决的德国央行行长韦伯剔除欧洲央行行长的候选人名单,理由就是韦伯在通胀问题上太强硬。目前欧洲的食品价格普遍上涨,未来油气价格再涨,通胀率肯定大大地突破欧洲央行设置的上限。由于韦伯的出局,市场认为欧洲央行很可能容忍负利率,推迟升息;同样不情愿升息的国家当然要包括美国。美国目前虽然不怕粮价上涨,而且能从全球粮价上涨中捞些好处。但粮价涨势过猛,尤其是未来中东国家的动乱将影响到油气价格,美国也会很难受——毕竟它也存在很高的失业率,有很多穷人。唯一的一个没有负利率威胁的国家也许是日本,但当全球通胀主要集中在粮价和油气价格上时,日本的物价很可能立即拉升,日本走入负利率时代已经不是遥遥无期,因为它的利率基本为零。
  发达国家为什么容忍负利率,因为它们经济的主要问题不是过热,而是远远落后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它们当然希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尤其是中国率先紧缩。对发达国家的央行来说,最忌讳的是两面作战,既要抗通胀,还要保证经济复苏,因此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但是,当通胀率再度拉升之后,全球各国都将开始抗通胀,不管是否情愿,进入加息周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由于选择抗通胀的时机不同,对负利率的容忍度不同,西方国家的抗通胀措施绝对不是连续大幅度升息,而是走一步看一步,如同中国一样,追着CPI走很可能是主要选项,因此说,全球主要国家长期处于负利率时代几乎也是不可避免的。
  当前,必须密切关注西方国家央行态度的转变。比如市场最关心的英国央行,英国的通胀率已经高达4%,负利率超过一倍多,但英国央行还是不加息。记者追问英国央行行长金恩,为什么不加息,他答,通胀压力仍然是短期现象,很快会过去。金恩的实际意思是怕升息会打乱英国经济复苏的步伐,使得英国陷入滞涨。但是,他观察的越久,损失越大,尤其是市场对英国央行的信任度。
  对发达国家央行来说,推迟升息,选择更长时间的负利率肯定是短见的,但却是现实的。可以这样说,截止到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的央行提前采取了抗通胀的措施,都是被通胀提着鼻子走。我们只能说,这一轮通胀来得太快了,来得太“稀奇”了,让它们所学的所有理论都无法提前预测通胀并控制通胀,甚至有些手足无措,只能先看着,被通胀逼着向强硬的立场走。
  但是,通胀是不等人的,到了一定的时点必然爆发;通胀有时候在等时机,中东国家的持续、大面积动乱就是时机,全球产小麦最多的两个国家有可能发生重大天灾也是时机。两个时机撞在了一起,更是时机!因此说,发达国家这次是躲不过去的——预计发达国家进入升息周期的时间点也已经越来越近了。
  下周最需要关心的是中东国家的动乱范围及影响程度,美元指数将受到两方面的影响。动乱加剧会提升市场风险厌恶情绪,美元将获得避险买盘,但油气价格上涨很可能使得通胀在欧元区和英国加剧,它将迫使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提前加息,这个预期升温,美元有可能下跌。因此几方面考虑,未来外汇市场继续延续震荡市的可能性很大。
  中国式通胀过刚开始 应对失策将加剧通胀
  中国央行周末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不是说明中国央行抗通胀坚决,而是说明中国央行很无奈。一月通胀水平被人为地下调后,二月怎么办,CPI中的食品比重被调低了,出行的成本、居住的成本却调高了,而今后物价上涨的推进器很可能不仅是粮价、食品价格,还要包括油气价格、租房价格,衣食住行除了衣服可以少买,其余哪一个都是必须天天面对的,四项中三项在涨,物价涨势岂能止住。预计二月春节期间绝大多数商品都将因为食住行价格的上涨而上涨,CPI突破5.3%,很正常。我认为,中国央行已经预知了二月的CPI情况,不得不提前再度紧缩。
  我这次到外地考察,除了调查各地食品价格上涨情况,还调查了资源类商品价格和住房尤其是租房价格上涨情况。可以这样说,虽然食品价格指数占篮子比重被调低了,但房价下跌幅度远远不能覆盖农产品价格涨幅,而且二手房和房租上涨很猛。同时,油价上涨已经是箭在弦上。
  有一件事让我触动很大:在回京的路上,河南境内接近北京方向的几个高速公路服务区都不加油,理由都是扩建;而河北境内的几乎所有向着北京方向的加油站都人满为患,排队时间超过一个小时,每一个都如此。很明显,这是精心策划的——只要河南不加油,所有进京车辆才可能必须在河北境内加油。而我了解,河南河北高速公路上的加油站都是中石化的,都是加乙醇汽油。于是结论有了:无论是河南高速公路加油站的不加油,还是河北加油站的加油排大队,都是人为制造的——它们在惜售、在囤积原油,等待涨价。由此看,中国的石油企业对油价未来大幅度提升已经做好准备,而且有相当的把握。试想一下,油气价格再涨,中国的CPI能止得住吗?5.3能是顶部吗?因此我在中国央行提高准备金率后立即判断,2月的CPI将超过5.3,三月的CPI可能更高。如果油气价格涨上来了,物价很难很快就被摁回去,因为油价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两个轮子一起来,农产品和资源品一起涨,物价岂能不涨——所以说,我们大家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
  目前,很多人寄希望于中国央行连续紧缩后会有效果,我在很多文章中都已经指出,中国式通胀必须采取精确打击方法,要靠精确制导武器,不能靠狂轰滥炸,而一味地加息,限制银行业贷款等同于狂轰滥炸。
  回想一下我们两年来压房价的体会,是不是越想让它跌,它就是不跌呢?
  抗通胀如同摁房价,要遵循经济规律,要看遍、想遍全球市场和各种条件的变化。什么是经济规律?农产品价格上涨、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将是长周期的经济现象,这就是经济规律,同时,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持续地、大幅度上涨趋势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两个周期性现象产生共振,结果就是物价的持续上涨,长周期上涨。对此必须有极高的心理准备。能不能通过严厉的紧缩,尤其是靠货币紧缩政策持续的加大力度,就将物价上涨势头给摁回去呢?应该说,一定行,但它却是违背经济规律的,是会伤及无辜的,因此是误国误民的。
  我在一路上与很多地方干部交谈,一个几乎一致的看法是:抗通胀不能简单地、全面地,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味地选择货币紧缩手段。他们几乎一致呼吁,经济学家要分析通胀的长期性、复杂性,宣讲负利率的长期性、必然性。要爱这个国家,更要懂得这个国家。
  我建议,中国式的通胀必须有中国式的对抗方式,现阶段的通胀应对措施也要有特殊手段:对需求要抑制,但更需要抑制的是高端消费,因此一定要下力气限制官员消费和公款消费,当前,反腐败尤其是集团式腐败可能比抗通胀更迫切;要逐步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就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当前,普遍的涨工资可能比升息更重要;对新上项目必须严格审批,但对老项目却必须维持,尤其是已经快形成生产能力的项目不能切断资金供应,不能一边紧缩一边铺新摊子,不能一边紧缩,一边“漏水”,一边控制房地产项目,一边却通过国家级项目向房地产市场输血;对实体经济不能全面抑制,尤其是农产品生产必须保证资金供应,对旱区打井、滴灌等资金需求要特事特办;分流货币流动性可能比紧缩流动性更重要,在房市已经被抑制住的情况下,要呵护股市,尤其是还处于底部区域的股市,不要过度担心股市泡沫,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打击房市投资,也打击股市投资;人民币还可以适度加快升值步伐;加快部署全球资源采购一定是抗通胀战略的长期选择;银行贷款不能全面紧缩,但要更加严格,更加精准,对长时间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可以减少贷款,直至停止贷款;要关注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变化,它很可能反应真实的市场资金供求情况,现在的市场利率水平已经远远地高于基准利率;政府要拿钱给贫困群体以物价补贴,央行在负利率时代要考虑取消利息税,同时准备推出利率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