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个小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心得

很久不来燕谈,所以很想念燕友。想上来看看,交流交流。仔细一看,俺最近喜欢和能谈的话题,在整个燕谈,竟然没有个合适的版面可以发。后来,用放大镜仔细看了看,在“经济广场”下面的介绍里,有“管理讨论”几个字。虽然广场上的题目,大部分都是“中国经济”、“中国工人阶级”、“宏观调控”之类的大课题,但俺写的东东,好歹还跟管理靠了点边,姑且就命名成《一个小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心得》,贴上来,充充数,留下个脚印。希望对这个话题有兴趣的专家,多多指教。

001 尝试接受不同意见

在面试员工的时候,我提了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离开上一家公司?”他的答案是:“我的观念经常跟上司不一样,他的很多想法和观念,我很难认同,所以我辞职了。”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我在面试很多刚大学毕业没多久的人的时候,都遇到过类似的答案,归纳起来,就是:我的意见和看法跟上司的不一样;或者,上司的观念和看法跟我的不一样,我觉得很难发展,所以我辞职了。越是80往后,靠近90,或者90后的人,答案越发惊人地一致。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这让我想起来一个著名的例子。京瓷的创始人稻盛和夫,大学毕业后,进入松风工业工作。在这家公司发不出工资、大家都在外面罢工的时候,他却带着自己的班组埋头干活,并将产品扔到墙外,让一位女员工偷偷送货给客户。但当这家公司的业绩有改善,更换了上司之后,上司一句“你到底懂不懂新型陶瓷啊?”却将其激怒,决定辞职。辞职后,他便创办了后来名列世界500强的京瓷。

但这两个看似相似的例子,却有非常本质的区别。

稻盛之辞职,并非是他初入行,啥也不懂。而是在他主导研发,并成功开发出产品四年之后,因了真不懂行的上司的不尊重。也就是说,稻盛和夫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有非常专业的判断。这个时候,不懂行的上司瞎指挥,确实会破坏掉他的前程。所以,稻盛要判断他的职业生涯,到底还能不能顺利发展下去,他的事业,还能不能继续发展。当这些都达不到的时候,选择离开是上佳之选。

而我刚入社会的大学生呢,还是些社会新鲜人,是真的不懂专业,且没有多少实践经验。之所以离开以前的公司,凭的就是一管之见和一时之气,缺乏理性的思考和专业的判断。也许,时过境迁之后,会发现,上司未必就是错的,自己也未必就是对的。

其实,刚踏入社会,进入公司,我们本身还对工作都不了解的时候,又何来的对错呢?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知识是一点一点积累,一点一点刷新的。即使我们积累了一点工作经验,发现自己的观点与上司的观点不一致的时候,何以认为上司就错了?成功的方法,不止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一条。一个问题要解决,一个项目要推进,会面临很多复杂的条件和环境,要解决这些问题,有很多需要应变的地方。对的条件,不掌握好,可能就变成不利的条件了;负面的资源,利用的好,可能会变成有利的因素。我们需要学的,不仅仅是在表面上看起来它会成功或者失败,而是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利用时机、资源及应变的能力。

即使上司真的错了,又如何?我们的成功,是用失败累积出来的。优衣库的创办人柳井正写过一本自传,书名就叫《一胜九败》。上司错一次,我们直接汲取成功的经验,少一次失败的机会,就多了一份成功的把握,有何不好?退一步讲,即使错了、失败了,错与错、失败与失败的原因,也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如果自己能看到一面,在实际的操作中又能经历另外一面,错一事而得两份教训,不是直接缩短了我们成功的时间和路径吗?如此看来,因了上司之错,负气离开,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是自己放弃了快速成长的机会。

实际上,我们更需要的能力,是如何能将一个大多数人都认为和做起来会错和失败的事情、项目,用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能力,做成功。一件事情,一开始,大家都认为难以成功,如果你能以自己的观察、应变能力,在发展中,将其逐渐修正入正轨,促使其成功,不正是你发挥才华和体现能力的地方?我们大多人都希望一开始就把一个项目看准,一击成功。但实际操作中,何其难也。经营一家企业,三年前你看时,是非常好的机会,大把可利用的条件。三年后再去看,所有的条件可能都会逆转,全部变成对你不利的因素。那时候,你如何?而且,企业的经营,往往就是在如此的反复纠结中成长的。因此,要想在企业很好发展下去,我们不仅需要能在逆境中分析判断的能力,更需要在挫折中顶住压力,扭转局势的能力。要做到这些,我们首先要摒除掉的,就是不认同就辞职的思维模式和工作习惯,而是先从挫折、失败、接受与自己完全不同的意见开始。
很有意思的贴!
师傅教导:刨花直窜过肩膀,方显木匠功夫深

老木匠的工坊
“我的观念经常跟上司不一样,他的很多想法和观念,我很难认同,所以我辞职了。”

这是标准答案,也是套话,隐藏在这后面里个人想法很丰富。

最近接触了一个学公共事业关系学的女大学生,她与人交往中的手法,我感觉恐怖,我认为应该与她离她远点。
很有意思的贴!
老木匠 发表于 2011-7-26 14:17
谢谢木匠师傅的鼓励。
“我的观念经常跟上司不一样,他的很多想法和观念,我很难认同,所以我辞职了。”

这是标准答案,也是套话,隐藏在这后面里个人想法很丰富。

最近接触了一个学公共事业关系学的女大学生,她与人交往中的手法, ...
水笺 发表于 2011-7-26 19:53
也许是套话。但却耐人深思。
公共关系学?手法是不是学校教的?若是,不就是学校希望的,学以致用了。
002 远和近,其实只是一种心理感觉

到山东之后,我招过超过100名员工,大多数,我都会看看,跟他们聊聊。我常问的问题之一是:“你为什么要来这里找工作?”我得到的答案,95%是离父母近,可以照顾他们。但实际上呢,我看他们在公司,两三周才回一次家。有时候放假几天,还看他们待在宿舍玩。我以为他们离家远,一问,才知道,最远的,也就两三个小时车程,大多数人离家不足一小时车程。

远,或者近,其实早就不是一个问题。现代交通如此发达,飞机,一小时飞近千公里;高铁,一小时300公里;动车,一小时超过200公里;坐汽车,一小时超过100公里;即使是步行,一小时也超过5公里。但是,周日早上的一个懒觉,就去了两个小时,如果再磨磨蹭蹭,洗洗刷刷,丢三落四,吊儿郎当,下了楼,忘了钱包,上去一趟,下来,又忘了手机,再去一趟,如此这番,三个小时没了。就这么会时间,已经可以从济南飞到几乎祖国的任何地方了。甚至可以从青岛飞到大阪,或者东京了。

这真应了一位诗人的诗句:“心近,天涯咫尺;心远,咫尺天涯。”

而至于离家近,能照顾家人,或者让家里有安全感的说法,粗听,是对的。细想,其实也不是那么回事。只要家人都健康,无大痒,那么,所谓的照顾,其实是让家人心理上有一种安慰或者安全感。但我们却常常忽略了这些。我常常见到,很多人离家是近,周末通宵游戏不回家,反而引得父母周日早上带吃的东西来送。或者一言不合,跟别人打架了,让父母托关系去处理。或者与上司不睦,回家跟父母发牢骚,自己进来狼窝,父母担心,偷偷去请客。甚或者,三天两头换个工作,弄得父母放下颜面,到处去托关系找工作。这是照顾家人吗?非也,是被照顾,是让家人担心。

我曾经做过的一家公司,老板是个马来西亚华人。他在全球有七个办事处,每个月,超过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外面飞来飞去。我跟他在一起的日子,发现他无论如何忙,每晚都要打个电话给家人。如果亲戚朋友结婚或者有事,无论再忙,他到要飞回去参加。我也在槟城的总部与他共同工作过一段时间。他喜欢养花,每天早上将花自己搬出去,浇水,修剪。他还给办公室每个人的桌上放一小盆花草,养的不好的,他去帮忙处理。我还去过他家,他一进门,就开始拖地,喂鱼,浇花。家人或者朋友,都觉得他是最可值得依赖的人,有些什么难处,都来找他。但这,似乎跟距离远近无关。

人生何其漫长,一个只要还能自己动手做事的人,其实犯不着我们去强行把他手中的事抢过来,自己做。对父母,这种照顾,也大没必要。我们在外边工作的时候,要真正成长和超越,让父母觉得有成就感。我们在处理公私事的时候,成熟得体,让父母觉得放心、安心。对待自己的亲戚朋友,真诚,坦诚,让家人觉得可靠踏实。无论你身边的任何人和家庭,发生意外或者遭受变故的时候,你能马上给予他们安慰、帮助,以及精神上的支持,让他们觉得,内心深处,有一个支柱支撑,自己绝对不会倒下……这些,才是真正的离家近,这才是对家人的真照顾。
越是80往后,靠近90,或者90后的人,答案越发惊人地一致。
——可能都是从《面试指南》之类书上背下来的。
现在给小孩都教这些?晕。
也许是套话。但却耐人深思。
公共关系学?手法是不是学校教的?若是,不就是学校希望的,学以致用了。
古尔浪洼 发表于 2011-7-27 09:39
是学校教的,含心理学内容。
是学校教的,含心理学内容。
水笺 发表于 2011-7-27 15:55
那她谈恋爱的时候会不会运用心理学知识呢?怕。

003 担当

有天,我看见制造部经理的脸色非常不好,于是问他:“怎么了?”他答:“我着力培育的两个人,走了。令人非常气愤的是,他们一个说是父亲生病,另外一个是说出了车祸,于是我就请了假给他们,结果今天我才知道,他们两个人跳槽了。人怎么可以这样?”

我知道他的潜台词:“人怎么能这样胡编乱造?怎么能这样没有信用?怎么会这样……”

我知道他在这两个员工身上确实倾注了心血,真心真意对他们,悉心教他们东西,甚至连生活方面的困难都帮他们解决过。但这俩哥们,却因对方高一两百块钱一个月的工资,不惜撒谎,不惜以如此近乎“自虐”到你没有理由不准假的借口,走了。

我知道他的难过,但说实话,类似的人,我见多了,都见怪不怪了。

但为什么他们会这样?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起初,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也是很气愤。以我所受过的教育和训练,难以理解,人何以会被训练到脸不红心不跳随意说谎骗自己日日相处的同事和上司的程度?有一回,我甚至在家,跟老婆抱怨了好久。老婆倒是很从容,等我诉说的口干舌燥,静下来喝水的时候,接口道:“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缺乏担当。他们其时理解你们对他的付出和好,因此,想离开的时候,难以启齿,更加不敢正面面对你。这其时是一种逃避行为。”
我一听,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我想,这主要可能跟教育经历与成长环境有关。这些80及90后的小家伙们,大多都是些独生子女,打小从家里开始,到念书,到工作,几乎是被宠大的。想想,四个老人对着一个孙子,那不叫教育,那叫做呵护,叫哄。哄着去学校,哄着回家,哄着成长。从小到大,孩子若想要个什么东西,父母屁颠屁颠就买了。如果父母不买,祖父母也买了,或者祖父母骂着儿女给孙子买了。这种几乎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没有学会和经历过什么叫拒绝的人,从来不考虑父母感受,不想钱是如何赚来的人,怎么会懂得和理解,什么叫担当?所以,当他有一天,忽然面对难以抉择事情时,往往选择了逃避。只要不面对,对于他们来说,相当于就是过去了。

再想想我最近面试的经历,越发觉得这方面的问题很严重。

前一段,一个十八九岁的小男孩来面试,我问他:“你兄弟姊妹几个?”他答:“两个,我跟我姐姐。”我问你们年龄相差多大?他答:“姐姐大我13岁。”我问:“你们家城市的还是农村的?”他答:“农村,父母都务农。”我问:“你平日都干些什么?”他答:“玩。”我问:“你有帮父母种过庄稼吗?”他答:“没有。”我问:“你在家玩了几年了?”他答:“两年。”我问:“玩了两年你都没下过地?”他答:“嗯。我不喜欢种地。”我问:“那你喜欢干什么?”他答:“打游戏,聊天。我喜欢动脑的工作。”面试完,我目送他出去,隔着窗玻璃,看见门口,他的父母和姐姐一起围着他,将他接走了。

这样的小孩,虽非独生子,但会有担当吗?

另外一次的面试,也让我记忆深刻。有天,我们要招个网络维护员。初始的女孩告诉我,有一个,条件非常不错,我可以看看。我进到会议室,看见一个很帅的小孩子,穿着打扮很干净、整齐,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第一印象相当不错。再看他的阅历,在上海一家很大的电脑厂做过软件测试,专业能力还不错。当一开口谈的时候,我却非常失望。他说,他之所以辞去前一份工作,来这找工作,是女朋友在公司附近上班,女朋友家极力反对他在上海上班。我问他,你想回来吗?他答,不想。我问,那你为何又选择回来了?他答,女朋友她初中毕业,观念很固执的,拗不过。我好奇,问,你女朋友做什么工作的?他答,卖表的。那一刻,我立刻想到,他女朋友肯定很漂亮,所以他才会如此低声下气。于是我又问,你将工作了两年的基础完全放弃,跑到这里重新开始,不觉得可惜吗?他想了半天,说可惜。我问,如果你女朋友工作调动到其它地方去,你怎么办?他答,那我也不走。我说,既然如此,那你为何又放弃上海的工作回来?他答不上来。我又问,在寻找工作上你如此被动,每一次的选择都不能在原来的基础上进步,很可能未来你的收入一直比女朋友低,怎么办?他答,不可能吧。而后在那里喃喃自语,不知道讲什么。

这个,则是没有主见型。如此没有主见,又何来担当?

以上,绝对不是个例,带有非常的普遍性。比如,在论坛上,常常看到大批不想上班和讨厌上班的年轻人,在上班时间,偷偷溜上来发牢骚,互相抱怨,交流逃脱工作和逃避上司检查的心得。这都是些什么样的人群啊?加上在山东两年的这些面对面的交流,我对这方面的感觉就更明显了。另外,在招工中,我们还发现,女孩子的整体素质已经全面超越了男孩子的整体素质。在很多岗位上,我们都不得不从女孩子中选拔。这样,公司女孩子的比例,已远远超过了男孩子。也许,这跟山东重男轻女的风气有关,造成了家人过分溺爱男孩子,反而使得他们的主见和担当能力下降?但无论如何,这已经是个不能忽视和逃避的问题。看着一代乃至两代缺乏担当的人群正在浮出水面,我非常担心。

我真的很担心。
被老邱逮了先机。
参加交流
我觉得楼主面试太婆婆妈妈了,这样的面试好像是审查,如果是我,我肯定不会到你的公司去工作。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1-7-28 13:35 编辑

12# 古尔浪洼
作为前小企业老板娘表示:
为了一两百块钱,骨干员工就能跳槽,那问题就不是员工的责任心,而是薪水太少了。
以前我们公司还有教员工怎么跳槽的,比如跳槽后职位一定要比现在高,薪水至少涨20-50%。提前一个月打招呼辞职还有笔奖金。
另外人员安排一定要有备份,谁走了都没关系。适度人员流动也是给新人上升空间的好机会。

要员工稳定,最要紧就是财散人聚。人情只能卖一次,别指望用小恩小惠妨碍别人娶媳妇买房子。
14# 李小玩
离职理由是一定会问的。

为了谈恋爱就辞职的家伙稳定性太差,没必要雇佣。
14# 李小玩
离职理由是一定会问的。

为了谈恋爱就辞职的家伙稳定性太差,没必要雇佣。
ironland 发表于 2011-7-28 13:33
我感觉这个面试像选拔优秀党员,前面人家委婉辞职,他说人家不说真话,后面人家说实话,他说人家不担当。唉做人真难。到底企业是聘用能力,考核岗位素质,还是选女婿或是选拔干部?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1-7-28 19:21 编辑

17# 李小玩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招聘有点像恋爱,大家都多了解一点,免得日后后悔。类似的人,才会一直留下来。小公司和雇员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雇员若不爽走人是很轻松的事情,不像在大公司或政府部门,辞职是件需要慎重考虑的事。为了避免无谓的人员流动,招聘时的沟通就更加重要了。

比如对方回答是因为和上司不和,所以辞职。那么面试的人可以要求应聘者举例说明。有可能是让面试者无法赞同的理由,但也没准应聘者的理由会让面试者觉得一拍即合。

我们以前公司招聘面试都是各部门自己管的。部门里谁有空,谁去管面试。倒不一定是主管负责,小兵也可能被打发去干这事。结果挺好玩,主管是闷包的,招了一群小宅女。主管爪子很尖的,养了一群张牙舞爪的家伙。

因为一公司几乎都是女生,谁家有帅哥来面试,大家都会找借口溜去看看。
本帖最后由 古尔浪洼 于 2011-7-28 14:57 编辑
我觉得楼主面试太婆婆妈妈了,这样的面试好像是审查,如果是我,我肯定不会到你的公司去工作。
李小玩 发表于 2011-7-28 12:29
选择是双向的。员工在选择企业,企业也在选择员工。从长远的利益讲,无论是谁选择谁,都希望是双赢的选择。因此,在这场选择中,双向是公平的。但现在遇到的情况是,员工可以随时离开公司,不管是什么样的理由,其实企业只有接受的份,而没有解释乃至辩解的份。所以,企业在选择员工时,希望员工稳定,并非是个过分的要求。

对于大多数的员工来讲,企业是需要花费时间、资源去培训的。如果不培训,大部分的员工,很难变成企业需要的员工。也许,员工会说,这种培训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企业确实也该为自己拥有优秀的员工付出成本和代价。但这不代表,员工可以了解企业的方方面面,而企业却不去了解员工是否稳定的因素。

实际上,现在的中国,企业已经陷入很尴尬的境地。员工可以随意炒掉企业,而企业却不可以炒掉员工。员工甚至可以以心情不好,随时甩手而去,而当企业花费了大量金钱,培训了这名员工之后,不得以任何名义开除掉员工。即使员工不能胜任。至少,在我们公司,一个员工不合格,或难以胜任,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给予机会,并持续培训。但员工,可以一声不吭走掉。长此以往,企业怎敢去花费心血和金钱去培养员工?

这种现象,不仅需要企业检讨,做为企业中的普通一员,我们也需要检讨。如何达成企业与员工的双赢,是我们永远努力的目标。

李小玩说她不会选择这样的企业,其实很好。至少,比委屈自己选了强。这对双方都是公平的。你可以有自己更广阔的天地,而企业,也可以选到自己更中意和更合适的人才。
14# 李小玩
离职理由是一定会问的。

为了谈恋爱就辞职的家伙稳定性太差,没必要雇佣。
ironland 发表于 2011-7-28 13:33
为家庭而牺牲事业,我们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理解未必代表可以接受。

实际上,没有事业的支撑,就很难有幸福的家庭。一个连自己想干什么,能干好什么都不清楚的人,是危险的,对企业,对家庭,都是。所以,拒绝,无论对他,还是对企业,都是负责任的。
本帖最后由 古尔浪洼 于 2011-7-28 15:19 编辑
我感觉这个面试像选拔优秀党员,前面人家委婉辞职,他说人家不说真话,后面人家说实话,他说人家不担当。唉做人真难。到底企业是聘用能力,考核岗位素质,还是选女婿或是选拔干部?
李小玩 发表于 2011-7-28 13:44
面试,就是为了选择企业需要的人。一个讲了真话的人,未必代表他有担当。有担当跟诚信,是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企业即要聘用能力,也考核岗位素质。一个不能在日常工作中有担当的人,也是很难以在家庭中能担当的人。企业,不仅仅是发给员工工资,也要肩负培养员工责任感,责任心。如果我培训的员工,没有责任感,没有责任心,我会觉得是一种耻辱,不管是对工作,还是家庭。所以,他达不到基本的要求,不要,是正确而负责任的选择。

004 深入到骨髓里

初入工厂,我们会接受一些专业方面的训练。这些训练,包括基础常识,观念理念,以及专业工具、使用技巧等等。而后,就会被送入车间开始工作。

我仔细观察过这些新人的成长过程。大部分运用的好的人,并非是一开始就显得聪明,接受程度高、成长速度快的人。而是那些先总是有很多疑问,问东问西,喜欢多思考、多观察、多动手的人,是那些一旦理解,就会打心眼里接受,并身体力行去做的人。这些人,做一段时间后,往往都能提出新的建议,推陈出新,持续改进,成长上来。而那些看似聪明的人,大部分流于表面,难以进入到更深的层次中去,而后,竟然会慢慢被淘汰出来,或者主动流失掉。越是重复性程度高的岗位,这种现象越明显。

关于这种奇怪的现象,我们也曾多次讨论过。大部分人的观点,是觉得聪明的人接受程度高,嫌挑战性不足,觉得枯燥,所以不愿深入下去,因此才会流于表面。期初,我也持同样的观念。后来,经过深入观察,我发现,这似乎跟聪明无关,而是跟我们认知新东西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态度和方法有关。

抛开其它领域不讲,仅就工厂而言,大部分岗位是日复一日、时复一时,不断重复相同的工作。这就首先需要我们有耐心,如果你第二眼看到相同的东西就烦躁,所谓的学习和接受,基本无从谈起。其次,在重复中,还需要不断发现差异的能力,如果你只看到了重复,枯燥,而没有发现每次重复中的细微差异与不同,那你的成长或者超越,也就无从谈起。第三,发现了重复中的不同,你还需要提炼总结出来,如果提炼总结不出来,所谓的发现便毫无价值。第四,总结出来后,你要尝试提升、改变、精简或者增加,总之,你要优化,若不优化,则总结的东西也就没有了价值。第五,你要立即行动,不行动,不身体力行执行,以上的所有,等于白做,一切等于零。如果你要在这个岗位上继续成长,那么,你就得不断重复这样的过程。如果你能一直重复下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需要多久,你就会变成这个岗位上出色的人,乃至这个工段、部门、领域里出类拔萃的人。

虽然,做什么事,都跟我们的禀赋有关。但当我们踏入社会,踏上岗位后,在我们不能改变先天禀赋的情况下,则就跟这种态度和方法有关了。类似的态度和方法坚持的越彻底,成长的速度就越快,成才的几率就越高。如果要把我的这个观察和发现提炼一下,我总结成了一句话:“将正确的观念和方法,深入到骨髓里去。”

是的,深入到骨髓里。

我们接受新东西,先有明确的认知和意识,也就是显意识。比如,通过交流和学习,知道它是对的,还是错的。但知道了对的技巧和方法,并不代表我们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做对。特别是紧张和突发状态出现时,靠的是本能的操作,也就是潜意识。你在显意识里知道是对的,你的潜意识未必认为是对的,或者能做对。如果之前形成的潜意识不对,则所谓本能的反应就不会是对的。比如,桌子上的杯子掉下来,我们本能会伸手接住。这时候,如果靠观察、思考,而后想到玻璃杯掉下来会碎掉,所以要接住它,是来不及的。来不及,你就不会产生接杯子的动作,如果你自动产生了接杯子的动作,说明你的潜意识已经具备了相关的经验,能自动作出正确的反应。

那么,在工作上,也一样。一些正确的理念和方法,你必须要真心接受,并彻底去执行。久而久之,它才会沉淀入你的潜意识,变成你的本能。要将正确的理念和方法沉淀到潜意识里,你就要从知道,不断的训练和强化,变成跟思维同步,甚至比思维速度还快的反应能力。在从显意识训练到潜意识的过程中,你有丝毫的怀疑,或者不尽力,都很难灌输并沉淀进去,变成本能。

另外一类,是同事,或者上司告诉你对的理念和方法。在传达或者传递的过程中,你可能会认为对方讲的是对的,但是,因为对方的态度不好,或者语气不好,乃至对方的职位比你低等等的因素,你在感情上难以接受,所以不改变,或者不肯彻底改变。这时候,无论对方的经验和观念多正确,都没有意义。如果你不能从心底里接受,就难以从心底里,不留余力地去执行。你不能彻底执行,并从心底里认可,就难以将这些正确的东西,沉淀到潜意识里,变成本能。如果你不能将之变成本能,只是在问题发生后,分析时,或者别人提醒后才知道如何处理,那么你知道与否,对你就没有任何意义。在很多时候,对我们的行动和行为产生决定性因素的,是一些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本能的对应和应变。所以,我们要尝试并锻炼自己,将一些经过分析筛选和验证后正确的观念和方法,要彻底并毫不怀疑地沉淀入心里,深入到骨髓里去执行。只有这样,久而久之,我们才会有对的本能反应。当你不用思考,本能会做出正确的反应的时候,你想不出色、出类拔萃,都难。
17# 李小玩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招聘有点像恋爱,大家都多了解一点,免得日后后悔。类似的人,才会一直留下来。小公司和雇员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雇员若不爽走人是很轻松的事情,不像在大公司或政府部门,辞 ...
ironland 发表于 2011-7-28 14:29
认同。

只是,希望有美女来面试的时候,让我去面试。我很久没跟美女沟通过了,不知道她们到底想什么。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1-7-28 17:10 编辑

19# 古尔浪洼
员工稳定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老板。老板舍得钱就好 。
本帖最后由 水笺 于 2011-7-28 17:18 编辑

"但这俩哥们,却因对方高一两百块钱一个月的工资,不惜撒谎,不惜以如此近乎“自虐”到你没有理由不准假的借口,走了。"

-----------------------------

我见过更狠滴:我原来一女同事,下岗后她哥哥叫她帮他去守门市部,做了一段时间后,她认识了一隔壁门市部的人,那人说“你来不来我这儿上班,我给你XXX钱(工资比她哥给的高二百),于是不顾哥哥的面子去了,结果做了二个月就被开了,哥哥一气之下再也没有管她,后来到现在,她以打麻将打发日子。
19# 古尔浪洼
员工稳定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老板。老板舍得钱就好 。
ironland 发表于 2011-7-28 15:49
这个绝对正确。
17# 李小玩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招聘有点像恋爱,大家都多了解一点,免得日后后悔。类似的人,才会一直留下来。小公司和雇员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雇员若不爽走人是很轻松的事情,不像在大公司或政府部门,辞 ...
ironland 发表于 2011-7-28 14:29
我也是瞎说的。
但不同意把招聘当谈恋爱来看。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你这种管理模式很像家族式管理,干脆都招自己的亲戚算了,都知根知底的,又何必费那么多心思招外人呢?
19# 古尔浪洼
我觉得一个企业担心员工翅膀硬了会飞走,又吃亏的感觉,是对自己没有自信心的企业。
我还是不会选择贵公司。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1-7-28 19:43 编辑

27# 李小玩

亲戚只是碰巧和你有点血缘关系,并不见得是你的同类。
在小公司里,有时你的工作伙伴更像家人。

想象一下,什么样的人才会和巴学园的小林校长一起工作?假如你是小林校长,你如何确定陌生对方是能和你一起工作的人?

招聘时的询问,不是为刨人隐私,知根知底。而是要了解现在你是什么样的人。从而判断应聘者是否适合这份工作,能否和其他人合作愉快,以及这份工作是否能满足应聘者的要求。
19# 古尔浪洼
员工稳定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老板。老板舍得钱就好 。
ironland 发表于 2011-7-28 15:49
还需要尊重,认同,有发展前途的未来等等。仅仅讲钱,太狭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