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65
- 帖子
- 17140
- 精华
- 84
- 性别
- 男
- 注册时间
- 2004-1-18
访问个人博客
|
5楼
发表于 2011-8-28 09:39
| 只看该作者
参考文献:
(1)黄万里:关于长江三峡砾卵石输移量的讨论,《水力发电学报》,1993年第3期,收在《黄万里文集》(自印《黄万里文集》2004年版,下 同)第240页至249页;黄万里:关于长江三峡砾卵石输移量的讨论(续),《水力发电学报》,1995年第1期,收在《黄万里文集》,第250页至 264页
(2)参见:卢跃刚 :三峡工程答疑录,访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中国青年报》2003年7月2日(潘家铮担任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领导小组副组长,技术总负责人)
(3)齐介仑:潘家铮谈三峡 ——论争、隐患及三峡工程得失, 2008年1月2日潘家铮在接受《财经文摘》记者齐介仑的采访时的谈话
(4)2007 年8月陆佑楣在人民网强国论坛答网友问的讲话,参见:陆佑楣:水电与可持续发展,http://www.shp.com.cn/shp/ckjl /zjyzw/webinfo/2007/08/1290493209799613.htm(陆佑楣担任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领导小组副组长,三峡总公司总 经理)
(5)吴植 冯国栋:三峡水库泥沙淤积情况远好于预期,新华网2010年10月25日,http://www.hb.xinhuanet.com/zhua ... ontent_21222648.htm
(6)顾兆农 张志峰:十问三峡工程:独家专访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人民日报,2011年06月11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4874586.html
(7)潘家铮: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关于三峡工程论证情况的汇报,1990年7月6日,收在张宿堂和邹爱国:《三峡不是梦》,中国工人出版社,北京,1992年,第169页至211页。
(21)摘自陈赓仪:长江三峡工程百问,第78页,光明日报出版社,北京,1992,第75页
(9)林秉南,《工程泥沙》,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1992年,第11页(林秉南是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泥沙组组长)
(10)长江水利委员会编:三峡工程泥沙研究,第1页,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武汉,1997年
(11)黄煜龄、梁栖蓉:三峡水库泥沙淤积计算敏感性分析,收在三峡工程设计论文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2003年,第1016页
(12)林秉南,《工程泥沙》,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1992年,第25页
(13)参见王维洛:《福兮祸兮,三峡工程再评价》,文统图书出版社,台北,1993年;维洛:《再论红线的崩溃——三峡工程移民淹没红线的错误》,华夏 文摘,http://archives.cnd.org/HXWK/aut ... /kd020418-2.gb.html
(14)林秉南,《工程泥沙》,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1992年,第25页
(15)摘自长江水文局:2002年长江泥沙公报
(16)赵纯厚等编:世界大江与大坝,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2000年,第653页
(17)赵纯厚等编:世界大江与大坝,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2000年,第719页
(18)林秉南,《工程泥沙》,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1992年,第27页
(19)唐日长:三峡水库长期使用研究,收在三峡工程设计论文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2003年,第1012页(唐日长是
(20)夏佑新:《走进毛泽东遗物馆》,湘潭大学出版社,湖南,2008年,http://book.people.com.cn/GB/69399/107429/187573/11402860.html
(21)摘自陈赓仪:长江三峡工程百问,第78页,光明日报出版社,北京,1992,第78页
(22)唐日长:三峡水库长期使用研究,收在三峡工程设计论文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2003年,第1015页(唐日长是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泥沙组成员)
(23)林秉南,《工程泥沙》,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1992年,第26页
(24)参见陈赓仪:长江三峡工程百问,第78页,光明日报出版社,北京,1992,第79页)。
(25)武际可:从流体力学看三门峡和三峡大坝,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 ... =blog&id=347980。
(26)戴定忠:中国河流的泥沙问题,收在钱正英主编的中国水利,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1991年,第407页至444页,(戴定忠是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泥沙组成员)
(27)唐日长:三峡水库长期使用研究,收在三峡工程设计论文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2003年,第1014页
(28)黄煜龄、梁栖蓉:三峡水库泥沙淤积计算敏感性分析,收在三峡工程设计论文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2003年,第1017页
(29)王维洛:三峡水库的泥沙淤积在哪里?,自然之友《通讯》 -> 2005年第三期,http://www.fon.org.cn/content.php?aid=6621
(30)田豆豆 陈丽霞:武大著名水利学家谢鉴衡院士与世长辞,人民网,2011年02月11日,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3896684.html
(31)林秉南,《工程泥沙》,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1992年,第29页
(32)钱正英在水利部欢庆新中国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转摘自:张广钦、黄万里等:钱正英应负的责任是推卸不了的!http://www.newcenturynews.com/Ar ... 20060907235123.html
(33)王維洛 : 一個小「折騰」 損失三千萬,《觀察》2009年01月09日
http://www.####.com/b5/9/1/10/n2392148p.htm,同时参见(34)
(34)重庆商报:三峡集团董事长否认三峡工程改变重庆气候,2010-10-26。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曹广晶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175米蓄水 的原定到达时间为2008年,但当2008年到达172.8米的时候,蓄水进程停止。2009年达到的最高水位是171.43米,有一个说法是173米是 水库的一个考验水位,直接影响库区的地质稳定,是否有科学依据?曹广晶答:
时说: 2008年没有到位可以说是出于谨慎的考虑。2008年的中国可谓多灾多难,地质灾害比较频繁,包括年初的冰雪灾害,特别是5月的汶川地震,使人们 对蓄水后可能发生的滑坡和触发地震有很多担心。而蓄水到了170米以后,重庆、湖北等地出现了一些小的滑坡、地震,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暂缓实施蓄水 计划。2009年,则是受制于天然来源不足,上游来水少,下游比较干旱,因此,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指令,大坝停止蓄水。 http://news.1####/10/1026/03/6JT264MB00014AED.html
(35)刘紫凌 吴植 冯国栋:三峡工程首次达到175米正常蓄水位,新华社宜昌2010年10月26日电,http://news.####.cn/c/2010-10-26/194921356404.shtml
(36)三峡水库201年5月25日至9月30日的水位,见附件http://wenku.baidu.com/view/ffede95d804d2b160b4ec0cd.html
(37)参见王维洛:《福兮祸兮,三峡工程再评价》,文统图书出版社,台北,1993年;
(38)经济参考报:专家研究表明三峡库区消落带潜伏生态危机,2007年07月13日http://news.####.cn/c/2007-07-13/083213437722.shtml
(39)参见:十问三峡工程:独家专访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人民日报,2011年06月11日
(40)王小妆:汛限水位应提至165米--重庆市长黄奇帆,2010-11-02,http://www.jrdao.com/topic-145738.html
(41)参见龙婧,邓全伦:后三峡”时代:江西上书中央称干旱与大坝有关,时代周报,2011年5月26日
(42)在潘家铮关于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关于三峡工程论证情况的汇报中(1990年7月6日)未提起砾石淤积问题。
(43)长江水利委员会编:三峡工程泥沙研究,第1页,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武汉,1997年提到:长江上游除悬移质泥沙外,还有卵石和沙砾推移质。在葛洲坝枢纽蓄水前,宜昌站多年卵石输移量为75.8万吨,沙砾输移量为874万吨。
(44)参见张桂林 汤耀国::黄万里预测确否,嘹望杂志,2009年第49期;
(45)林秉南,《工程泥沙》,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1992年,第11页
(46)比如溪洛渡水库大坝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改善下游航运条件等目标。工程可以减少三峡库区34.1%的入库沙量。参见:中国第二大水电 站——溪洛渡水电站,http://blog.####.cn/s/blog_5a53af350100aopr.html
(47)黄万里:怎样决定三峡大坝是否建?《群言》,1987年第2期,黄万里文集,221页
(48)参见王维洛:《福兮祸兮,三峡工程再评价》,文统图书出版社,台北,1993年
(49)张桂林 汤耀国:未竟的三峡,嘹望杂志,2009年第49期
(50)中国海事网:长江枯水期 货船搁浅阻碍航道,2011年5月4日,http://www.cnss.com.cn/article/66398.html
(51)长江航道局:长江航道局首艘三峡库尾清淤挖泥船开建,2011年6月9日,http://www.hb.xinhuanet.com/cjhd ... ontent_22972807.htm
(52)黄建:三峡梯调中心对寸滩以下水情遥测站改造进行中间检查,长江水文网,2011-7-1,http://www.cjh.com.cn/doc/aa/11-7-1-141335723538157/index.asp
(53)杜俊,师长兴,张守红,张鸾:《人类活动对长江上游近期输沙变化的影响》,地理科学进展,第29卷第一期,2010年1月
(54)胡勇, 张晟, 郑坚, 付永川, 叶翠:在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状况及防治对策,安徽农业科学,2008
(55)(刘飞超:宜昌水土流失治理之路,长江商报2006-11-01)http://news.####.cn/o/2006-11-01/070410376950s.shtml
(56)重庆市发改委制定的《重庆市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思路》(重庆实施西部大开发建设三峡生态经济区总体方案讨论稿),http://www.fl.gov.cn/xxlblr.php?table=ew_news_con_cn&id=2307
附件:三峡水库水位
2010.5.25:152.08米
2010.5.26:151.61米
2010.5.27:151.35米
2010.5.28:151.07米
2010.5.29:150.76米
2010.5.30:150.53米
2010.5.31:150.25米
2010.6.01:149.90米
2010.6.02:149.51米
2010.6.03:149.43米
2010.6.04:149.25米
2010.6.05:148.80米
2010.6.06:148.39米
2010.6.07:147.74米
2010.6.08:147.76米
2010.6.09:147.19米
2010.6.10:146.75米
2010.6.11:146.43米
2010.6.12:146.27米
2010.6.13:146.07米
2010.6.14:146.06米
2010.6.15:145.91米
2010.6.16:145.71米
2010.6.17:145.47米
2010.6.18:145.24米
2010.6.19:145.19米
2010.6.20:145.73米
2010.6.21:147.63米
2010.6.22:148.25米
2010.6.23:148.09米
2010.6.24:148.43米
2010.6.25:149.50米
2010.6.26:149.79米
2010.6.27:149.85米
2010.6.28:149.59米
2010.6.29:149.84米
2010.6.30:148.03米
2010.7.01:147.46米
2010.7.02:146.97米
2010.7.03:146.47米
2010.7.04:146.08米
2010.7.05:145.97米
2010.7.06:145.24米
2010.7.07:145.83米
2010.7.08:146.06米
2010.7.09:146.08米
2010.7.10:146.18米
2010.7.11:147.07米
2010.7.12:148.13米
2010.7.13:149.00米
2010.7.14:149.41米
2010.7.15:149.68米
2010.7.16:148.91米
2010.7.17:148.02米
2010.7.18:146.79米
2010.7.19:148.46米
2010.7.20:152.44米
2010.7.21:156.03米
2010.7.22:158.46米
2010.7.23:158.86米
2010.7.24:158.76米
2010.7.25:158.08米
2010.7.26:156.94米
2010.7.27:157.42米
2010.7.28:159.16米
2010.7.29:160.21米
2010.7.30:160.49米
2010.7.31:160.98米
2010.8.01:160.97米
2010.8.02:160.46米
2010.8.03:158.93米
2010.8.04:157.60米
2010.8.05:155.87米
2010.8.06:155.29米
2010.8.07:154.80米
2010.8.08:154.04米
2010.8.09:153.09米
2010.8.10:152.01米
2010.8.11:150.70米
2010.8.12:149.48米
2010.8.13:148.47米
2010.8.14:147.96米
2010.8.15:147.11米
2010.8.16:146.45米
2010.8.17:147.53米
2010.8.18:148.25米
2010.8.19:148.32米
2010.8.20:148.01米
2010.8.21:147.47米
2010.8.22:148.46米
2010.8.23:148.46米
2010.8.24:154.82米
2010.8.25:158.01米
2010.8.26:159.52米
2010.8.27:159.80米
2010.8.28:159.80米
2010.8.29:159.65米
2010.8.30:159.21米
2010.8.31:158.66米
2010.9.01:158.66米
2010.9.02:158.65米
2010.9.03:158.65米
2010.9.04:158.45米
2010.9.05:158.07米
2010.9.06:157.72米
2010.9.07:158.18米
2010.9.08:159.06米
2010.9.09:160.11米
2010.9.10:161.72米
2010.9.11:161.62米
2010.9.12:161.92米
2010.9.13:162.15米
2010.9.14:162.89米
2010.9.15:162.96米
2010.9.16:162.95米
2010.9.17:162.83米
2010.9.18:162.73米
2010.9.19:162.79米
2010.9.20:162.77米
2010.9.21:162.80米
2010.9.22:162.73米
2010.9.23:162.56米
2010.9.24:162.35米
2010.9.25:162.03米
2010.9.26:161.77米
2010.9.27:161.71米
2010.9.28:161.92米
2010.9.29:162.41米
2010.9.30:162.83米
平均值153.35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