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231
- 帖子
- 13294
- 精华
- 16
- 性别
- 女
- 注册时间
- 2004-11-6
访问个人博客
|
7楼
发表于 2011-10-12 18:56
| 只看该作者
是我误删的。再次致歉。
刚刚从网页快照上找到了你的文章。
转帖过来。
[原创]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轶事
【编撰前言】
我祖父章荣初 (1901-1972) 在1963年应上海政协文史资料馆之约,写过二十多万字回忆录,保存了很多第一手资料,但这份写作於六十年代初的回忆录,不可避免带有太多当时中国大陆的政治局限,甚至像一份自我批判的交代材料。
为此须加整理,方显历史真实。我在整理过程中,先抽出一些段落,独立成篇。
以下三篇:一,1936年上海商会选举内幕。二,抗战胜利前后轶事。三,接收与敲榨。已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资料库永久收存。
未经本人同意,请勿在媒体或网络转发。
章济塘
2011年清明於香港
1936年上海商会选举内幕
抗战之前,上海华界、租界分治,国民政府的上海市政府管治权限於市区北部,主要商业区都在租界以内,商会地位举足轻重。
上海总商会1911年成立,1927年「四一二」事变,蒋介石上台,上海总商会发表《对时局的宣言》表态支持,但国民党还是对商人自发组成的商会不放心,1928年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组成商民协会,取代上海总商会。
法国学者安克强 (Christian Henriot) 在谈到当时国民党和上海商会争执时指出:
在国民党以党治国政策下,市党部极力扩张党权,一切纳入党的意识形态,运用军事的、政治的和思想的手段干预经济活动,这是工商界和市党部频起纷争的根本原因。
(《1927-1937年上海的政权和现代化》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1930年新的上海市商会成立,1934年第三届市商会由国民党人俞佐廷为主席,1936年又到换届选举的时候,对于第四届执行委员会人选的争斗浮出水面。
上海现代史研究者,澳洲学者布赖恩‧马丁记载:
1936年,王晓籁和他的主要对手——上海国民党部的主要成员王延松,为了争夺控制上海商会,有一场复杂的政治冲突,在这场冲突中,杜月笙给王晓籁以重要的支持。杜月笙反对王延松,还有他自己的利益。
王延松在1931年的一次抵制日货运动中敲榨了的杜月笙一个得意门生、恒社成员章荣初。章荣初一案,被利用做羞辱王延松的手段,使他在南京被短暂关押了起来,冲突的结局是王晓籁被选了商会会长,杜月笙则首次被选入五人常委会,现在,王晓籁和杜月笙控制商会,这使他们可以向上海资产阶级发号施令了。
(《上海青帮》上海三联书店 2004)
章荣初,当时在上海开设印染厂,1931年王延松、骆清华敲榨章荣初时,章荣初还没有拜杜月笙为师,所以白白被敲了六万元,1933年章荣初投入杜门,1934年成为「恒社」【注1】九名常务理事之一,1936年王延松、骆清华再来敲诈时,章荣初已经有了杜月笙这靠山,恰恰这时杜正在为怎样使亲近者王晓籁掌控商会而伤神。
章荣初的回忆录《我在旧社会的三十五年》(1963年手稿未出版) 写道:
上海市商会来了个职员叫郑澄清,手里拿一张会长俞佐庭签名的文件,说是派他到我厂调查染料有无日本货。当时正值抵制日货,果然被他查出小部份是日货,他拿到我的证据,就敲诈说:「这件事情要想得到解决,可以和王延松、骆清华去商量。」此时,商会实权在王、骆两人手中,他们都是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的人。
俞佐庭 (1888-1951),浙江镇海人,曾任上海钱业公会委员,1934年当选上海市商会主任委员,1947年任上海四明银行总经理,1951年逝世於香港。
王延松 (1900-1976),浙江上虞人,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监察委员,上海绸业银行董事长,1950年去台,1976年逝世。
骆清华(1902-1955),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干事,绸缎业同业公会主任委员,商报董事长。
当时我发觉郑澄清神色紧张,就把这个文件塞在口袋,想不到他竟对我跪下来,说:「这件事情好商量,你把文件还给我吧。」我肯定了其中有花头。
我马上到杜月笙家里,把一切情况告诉他。杜月笙打电话给俞佐庭,俞一口否认,说这张文件是假的,后来俞佐庭向法院起诉郑澄清,郑吃了两个月官司。杜月笙问过俞佐庭以后,向我说道:「好极了,这件事交给我。」
当天晚上,杜月笙嘱咐任矜苹【注2】写文章,登报攻击王延松、骆清华,第二天送到报馆,文章的题目是「章荣初受敲诈,敬告各界」。不料下一天没在报上登出来,听说是王延松做了手脚,把稿子压了下来。
我知道王、骆两人都是国民党部的人,和他们作对,怕自己吃不消。任矜苹把我的顾虑告诉杜月笙,杜又叫我去,杜月笙和上海市社会局长吴开先两人都壮我胆,对我说:「你尽管放心,一切我们负责。」
那时候,俞佐庭的商会会长就要下台了,王延松和王晓籁两人都在争取接替做会长,王延松有陈果夫撑腰,王晓籁背后是杜月笙,两派势力勾心斗角,你争我夺,我这件事来得正是时候,成了杜月笙、王晓籁攻击王延松的利器。
第二天报纸并没把文章登出来,潘公展却来看我了,他问我能否收回这份稿子,我告诉潘公展,此事我作不了主,要和杜月笙商量,潘走后一个钟头,杜月笙来电话叫我去。
我一到那里,见潘公展在座,杜问我:「潘先生来说,叫你把那份稿子收回来,你有什麼意见?」我瞠目结舌,杜又说:「以前王延松敲过你多少竹杠?」我说约六万多元,杜转身来对潘公展说:「这样吧,你叫王延松拿出六万元还给荣初。」我马上说:「我不要,这变成我也敲竹杠了。」这时潘公展说:「你在菱湖不是办了个青树学校吗?叫王延松捐助学校六万元吧。」我认为这样也好,不料潘公展与王延松谈过后,王延松不肯接受,潘公展也就退出了调解。到了第三天,报馆不能不卖杜月笙的帐,稿子压不住了,终于登了出来。
王晓籁 (1887—1967),浙江省嵊县人。1907年参加光复会,创办闸北商团,在上海政界商界地位显赫,广收门生,成为「海上闻人」。1927年率闸北保卫团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任上海临时市政委员会主席。抗战中和杜月笙一起组织上海市各界抗日后援会,抗战后任全国商会联合会理事长、中国银行常务董事、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总经理、国大代表等,是杜月笙最密切的合作者。吴开先 (1899-1990)松江人,北伐时参加共青团,1925年加入中共,1926年和陈云等在上海成立中共地下组织,参加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四一二事变后后转为国民党员,成为CC系主要骨干,历任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常务委员、社会局长,抗战时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组织部副部长,抗战后任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书记,1950年杜月笙在香港逝世,吴是杜的六位遗嘱执行人之一【注3】。
潘公展 (1894-1975),同盟会员,五四运动时是全国学联报主编,历任申报社长、国民党上海市党部执行委员、教育局长。他和章荣初是浙江湖州菱湖镇同乡,又是章荣初办的菱湖青树学校的校董。抗战期间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宣传部长,抗战后任上海市参议长,是国民党内亲近宋美龄的「夫人派」。1949年后定居美国,1975年逝於纽约。
报纸登出来的这天,蒋介石刚巧到上海,阅后大发雷霆,因此王延松又托潘公展来表示愿意接受赔偿六万元的条件,要求停止登报。大报停登了,各种小报自动补登起来,陆陆续续又登了十多天,显然是小报也在向王延松伸手,隔了几天,王延松被逮捕送去南京,后来被陈果夫保出来,住在陈家几个月才恢复自由。
经过这一场风波,王延松原想争夺上海商会会长的企图,已经化为泡影,王晓籁平平稳稳当上了总商会会长。
我当时虽拿了六万元,可并不安逸,事情结束后一个月内,潘公展的《晨报》要我捐两万元,我没法拒绝。不久,杜月笙对我说:「社会局长吴开先为你工厂帮了很大忙,你送他两万元吧。」我又花去两万,后来申报老板史量才的民生纱厂要复业,杜月笙叫我投资5% 两万五千元。
这件事我表面上拿进六万元,实际却拿出六万五千。后来一想让他们早点把钱分光就太平了,所以我把潘公展要我两万元告诉杜月笙,把杜月笙要我四万五千元告诉潘公展,这样他们心中都有了数,才皆大欢喜。
这场风波以后,骆清华向杜月笙投了帖,做了杜的门生,后来他仰仗杜的势力,在商界政界一帆风顺,红得很,1945年做了通商银行【注4】经理。
骆清华投靠杜月笙后极受器重,1947年骆清华当选立法委员,兼全国工商联秘书长。1948年骆清华秘密加入中共,1949年被派往香港,在中共华南局统战部领导下,参与策动两航和招商局起义【注5】,破坏了国民党将香港的飞机轮船遣往台湾的计划,1955年逝於香港。
王晓籁1948年退避香港,经骆清华劝导,在1950年返回上海,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接见,被指派为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代表。1954年当选为上海市人大代表,1958年起任上海市政协委员,1967年病逝於沪。
中国经济史上至关重要的上海商会,在1936年王晓籁再次取得控制权后不久,抗战爆发,日军占领上海后,市商会被解散,汪伪上海特别市商会成立,袁履登任理事长,闻兰亭任监事长。1946年上海市商会复会,徐寄廎任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1948年上海市工业会成立,杜月笙当选理事长,吴蕴初、刘鸿生为常务理事。1949年5月11日杜月笙及部分理事离开上海。
5月27日上海市商会、工业会成立「临时工作联合小组」,推定刘鸿生、金润庠等17人为委员。同日上海解放。6月2日中共上海市委和市人民政府邀集工商界代表人士座谈,盛丕华、胡厥文、荣毅仁、刘靖基、经叔平等90多人参加,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饶漱石、市长陈毅等出席并讲话。会后上海市商会、工业会向毛泽东、朱德发出致敬电。8月26日上海市工商联成立,盛丕华任主任委员,胡厥文、荣毅仁、卢绪章任副主任委员。盛丕华、卢绪章是以资本家身份长期潜伏在上海的中共地下党员。
1949年9月1日市工商联接管上海市商会和上海市工业会,上海市商会1911年成立,1949年寿终正寝。
正如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史》中所说 :
在中国这部历史长剧中,商人阶层只是一个配角,也许曾有过几句台词,但最终听命於帝王将相、宣传家和党魁的摆布。
【注1】杜月笙出身流氓,四一二事变后投靠蒋介石,为改变形像,在帮会之外成立合法社团「恒社」,参加者以商界为主,核心为19人理事会,其中9人为常务理事,杜自任理事长。
【注2】任矜苹是中国早期电影界一位重要人物,1922年与张石川、郑正秋、周剑云、郑鹧鸪四人创办明星影片公司,被称为「明星五虎上将」,创办电影刊物《晨星》。明星影片公司是中国近代电影史上最著名的机构,曾拍过《女性的呐喊》、《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名片,1937年毁于「八一三」战火。
【注3】1950年8月16日杜月笙在香港去世。8月6日杜病危时,指定钱新之、吴开先、徐采丞、陆京士、金廷荪、顾嘉棠六人为遗嘱执行人。
【注4】中国通商银行,中国第一家银行,由清政府督办全国铁路大臣盛宣怀创立於1897年5月27日,总行设在上海(现中山东一路6号)。1932年6月,通商银行改组董事会,杜月笙任常务董事。1935年上海发生白银风潮,通商银行出现挤兑,在孔祥熙支持下,杜月笙出任董事长总经理,平息风潮,从此该行被宋孔家庭控制。
【注5】1948年中国航空公司(中航)、中央航空运输公司(央航)95架飞机从上海转移到香港,49年11月9日两航总经理刘敬宜、陈卓林率12架飞机从香港飞回大陆,两航宣布起义。1949年3月,招商局向台湾和香港撤退,9月19日「海辽」轮在船长方枕流指挥下起义回到大连,获毛主席通电祝贺。留在香港的13艘海轮,在中共香港地下组织推动下,酝酿全体起义。1950年1月5日英国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月15日香港招商局宣布起义,实行换旗,将13艘轮船驾回上海。「海辽」号起义后改名「东方1号」,1953年人民币改制后的五分纸币上印的就是这艘功勋轮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