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爺叔 于 2012-6-29 11:45 编辑

對唱片最早的記憶是,四十年代後期,我幾個叔叔姑母都讀中學和大學,家裡有一個藏書室,有 LIFE 雜誌和很多唱片。
我叔叔是古典迷,收藏了老貝老莫全集,當時還沒有所謂 “密紋”,都是很厚的78轉,正反兩面只能放10分鐘,一部交響樂唱片起碼 4-6張,外面是很厚的硬封面,非常考究的織物裝飾,老莫全集就要整整房間的書架。

革命了革命了,解放了解放了,全沒了。


直到人民公社餓死了三千萬農民,老毛退居二線,老劉老周上來,開放自自由市場,空氣稍微寬鬆。
上海外文書店二樓開了內部門市部,高級知識份子(大學講師以上)可以申請買進口唱片,每月寄來一份目錄,每人可買兩張,大多是捷克出的古典音樂,45或32轉的密紋。
也有部份是捷克翻製的美國流行音樂,我最早聽到的 Nat king Cole, Perez Prado 就是捷克版。
還有捷克畫報,封面有時是三點泳衣女郎,在當時中國覺得太 “修” 了。


同時,上海有五六個 “資本家”,他們在香港有企業,如榮鴻仁、郭琳爽、吳志超、吳中一,他們獲准每年去一趟香港,以宣揚黨的統戰政策之開明。
他們回來時可以每人每次帶兩張唱片,一年後出去時必須帶出去,在這一年中,周圍的 “資產階級家庭” 就向他們借來翻錄。不過那些小開帶回的都是國內聽不到的最新流行音樂,且已是彩色透明的塑料唱片。

這個開放到1963年底就中止了,老毛又開始階級鬥爭了,緊接就是文革。
樣板樣板,直到今天還有人在捧樣板戲的場。
等中國人走出文革,世界已經完全變樣。
黑膠成了高尚文化的象徵。
老程兄,“炒豆声”主要是由灰尘所致,我听的唱片事先都洗过,临听之前再用毛刷扫一下,故而几乎没有“炒豆声”。间或有杂音甚至跳针,则是磨损所致。以前中国出的黑胶唱片信噪比如何我不清楚,欧美产似没有这方面问题。听黑胶总会有一点所谓“底噪”,但当你听到黑胶音色之优美,就根本注意不到了。

听歌剧黑胶比CD好太多,日前比较了卡拉斯1951年演出和莎瑟兰1959年演出的《拉莫尼亚的露西亚》原版,前者之天才、后者之功力皆令人赞叹不已。这两版在八十年代后的复刻,无论是CD还是唱片,都难留下如此深的印象。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老爷叔,LIFE杂志也是我少年时极爱看的,其时为文革后期,应该是从外交部子弟那儿传阅过来的吧。

昨天淘唱片,看见品相很好的78转贝多芬和舒伯特作品,一部交响乐就象一本大字典,还有金字装璜。犹豫颇久,因我的唱机只能放33、45转,终未入手。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2-6-30 05:26 编辑

80年代初中国好像经香港引进过高质量黑胶唱片生产线,那时黑胶面对的是盒带,后来数码技术问世后国产黑胶是否还在维持就不得而知了。
从生产流程看,声波经过麦克风把机械振动变成电波信号,次信号放大后经的电信号经磁头和磁带将电信号转换成磁带伤磁粒磁极的变化保存在磁带上。制片时反过来把磁信号变为电信号,再把电信号转换成机械振动刻在母盘上,再再用母盘翻模,我们听到的黑胶片就是用模具压制的。放音时再把机械振动变成电信号接入音响设备播放。这些转换每一次都会使原信号衰减、失真、假杂噪音。
数码技术就不一样了,从麦克风出来的电信号直接转换成数码信息,数码信息传送没有衰减或失真。提高音质只需增大单位时间内的采样次数就行了,现在的数码技术的保真率已超过黑胶盘了。
大兴家唱机还有么?
小讨厌 发表于 2012-6-29 09:17
前日和家兄核实,家里老唱机是部手摇的,在我出生之前就坏了。八十年代留学时,买过AIWA和健吾(KENWOOD)的唱机。AIWA运回国,现在沉睡在旧居某个角落。KENWOOD留给了在日本的朋友。与其它电器不同,唱机只要换唱针、皮带,大多还能用,而且八十年代的产品据说声音很好。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本帖最后由 老爺叔 于 2012-6-30 13:00 编辑

有個大喇叭的手搖留聲機﹐是二三十年代的﹐我小時候(四五十年代)的唱機已經沒有大喇叭﹐而是唱針頭上有個喇叭﹐再後來是電聲﹐因此就出現了唱機和收音機連在一起的﹐最豪華的是落地唱機。可注意三個時期的唱針頭是完全不同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昨天淘唱片,看见品相很好的78转贝多芬和舒伯特作品,一部交响乐就象一本大字典,还有金字装璜。犹豫颇久 ...
李大兴 发表于 2012-6-30 04:31
那是一個時代的表征﹐當古董收藏也是值得的。
前日和家兄核实,家里老唱机是部手摇的,在我出生之前就坏了。八十年代留学时,买过AIWA和健吾(KENWOOD)的唱机。AIWA运回国,现在沉睡在旧居某个角落。KENWOOD留给了在日本的朋友。与其它电器不同,唱机只要换唱针、皮带,大多还能用,而且八十年代的产品据说声音很好。 ...
李大兴 发表于 2012-6-30 04:40
我知道最早的錄音機是 “鋼絲錄影機”﹐外型和磁帶錄音機差不多﹐但錄在一條鋼絲上﹐我舅舅就有一架﹐舅舅叫我說話﹐然後回放很新奇﹐那是48年。
六十年代初﹐上海幾個資本家可以每年去香港一次﹐帶回幾張流行唱片﹐於是很多家庭都買了磁帶錄音機﹐大多是上海牌﹐400多元﹐也有捷克貨﹐600多元。
中國的時代一隔就是十幾年﹐文革結束七十年代末﹐最早由香港流進來的二手卡式錄音機是日本 SANYO ﹐然後是 SHARP﹐最後是 SONY。中國逐漸融入世界。

以下兩種錄音機﹐當年稱霸內地市場
上海牌 L-601 磁帶錄影機 (六十年代初)

SANYO-4500 卡式錄音機 (七十年代末)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大興兄:我那個專玩黑膠的弟弟,來信要我買下面這本書,說:“我现在只听黑胶,CD 都已忘了。前一段时陆续买了些78转,最近买了个大唱盘和 78转专用的正规唱头,每天晚上一直在听 78转,其声音之真实和层次丰富细节清晰。”
順便奉上大興兄參考。

台灣世界文物出版社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13# test 谢谢天边外难得替别人着想要帮我省钱,不过美国黑胶唱片价格远低于CD。我是被不相信科学的“文科生”,自然也对音响工业一无所知,只凭自己的耳朵而已。
李大兴 发表于 2012-3-8 00:13
大兴前辈说的有道理,美不美,还是自身的体验。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回老爷叔,侯氏此书也是我想买来一读的,他的博客我曾经读过。不过我还在入门阶段,而且重在听音乐,无意涉足收藏。不少复刻版质量其实也不错,而且价格低廉。
令弟在音乐和黑胶方面是造诣很高的,且有专业训练,耳朵自非业余人士可比。我在他博客看到说78转黑胶声音好的帖,也有些动心。不过听78转黑胶似乎要投上千刀买设备呢。

回晓梦,五六十年代的单声道古典音乐黑胶,很多层次丰富细节清晰,不必是立体声。这是经验问题和听力问题,而非心理问题。在同一个家庭音响设备与环境比较黑胶和CD,我和我的爱乐朋友们的经验都是黑胶更加真实与细节丰富。我固不敢判断自己如何,然知道我的朋友们听力很好、心理更无问题。至于“电台听音室盲听”云云,到那儿因为音响设备和环境都非常好,反而听什么都差不多,只怕给你听卡带也听不出所以然的。

音色是需要用耳朵去体验的,不需要由多少HZ来判断。技术数据可以参考,但仅以技术数据判断,则容易技术压倒感觉,反而失去音乐判断力。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今天是独立节,骄阳似火,遂在家听黑胶洗唱片。克莱本的肖邦,都是再熟悉不过的短章,却弹得华美出彩,有些比鲁宾斯坦更靓丽。然最有意思的是克伦培勒指挥费城交响乐团的贝多芬《第七交响乐》,克氏是与富特文格勒同时代且同以指挥贝多芬作品著名的大指挥家,其恢宏气势极具德意志特色,与富氏的动感和内在张力恰成对照。他指挥的贝多芬《第七交响乐》十分著名,盖《第七交响乐》似是贝多芬九部交响乐里最适合克氏风格者。

为比较,我听了索尔蒂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的贝多芬《第七交响乐》,恍如全然不同的作品。索尔蒂指挥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声音很美、处理细腻,如不听克氏,大约会觉得很出色,然而相比之下,所缺的还就是一点气势。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43# 李大兴
这个需要地铁迷来议论一下的。
我很感困惑的是﹐藝術是沒有進步可言的﹐但技術應該是線性進步的﹐但為什麼很多現象並非如此﹐以唱片言﹐在專業上CD不如黑膠密紋﹐黑膠密紋不如78轉﹖
同樣情況﹐在攝影上亦然﹐三十年代 Leica 拍出的黑白片﹐比七八十年代日本單反黃金時代的彩色更好﹐而今日日新月異的數碼﹐在專業上更不堪。
是否在三十年代﹐攝影是一門專業技術﹐六七十年代起﹐日本攝影技術的主攻方向是普及﹐到今天﹐拍照已成為最起碼的生活方式。
回過頭來看二三十年代的作品﹐令我們驚訝。
数据VS感觉永远扯不清。
本帖最后由 老爺叔 于 2012-7-6 11:17 编辑

46# 晓梦
這個問題說不清,你是工程師,講的是技術數據,我說過,技術的進步是線性的,絕對是後面的好過前面。
我說的是藝術,藝術是感覺和感情,藝術的感覺,是多少代人的歷史文化的沉積。

同代藝術家對同一類藝術的歷史感覺,大多是一致的,所以這叫 “文化”,而不是 “心理”。

今天的 LEICA 盡管技術上肯定比三十年代好,給任何攝影師選擇一部經典 LEICA,他一定會選擇 50年代 M-3,直到現在還是收藏者的珍愛。

經典產品,無論其歷史價值,還是使用價值,都不比今天差,今天的技術只是方便,把門坎降低,譬如電子測光,令一項專門技術變成普通玩意。

對音樂的感覺更特殊,過去能聽到 Enrico Caruso, Mario Lanza 的人鳳毛麟角,
西方古典音樂演奏技巧在三十年代達到高鋒,被 78轉記錄下來,今天聽來宛如天籟,我想這是原因之一。
現在歌劇和器樂都普及了,尤其 Luciano Pavarotti 等帶動的古典音樂大眾化,學生都跟唱片上的大師學,越來越走上同一條路子。
所以現在回過來聽 Caruso,才發現和現在普及化的唱法是如此的不同。
這和技術一點關係也沒有,也不是技術能解釋的,所以我上面說,藝術是沒有進步的。

老程是懂藝術的工程師,所以他說數據 VS 感覺,永遠說不清。





本帖最后由 老爺叔 于 2012-7-6 16:01 编辑

49# 晓梦

馬友友使用的是價值 700萬美元的古琴,很多攝影家至今拒絕數碼,專門用全手動的50年代萊卡。
書法家都藏有一些幾十年前的舊紙,只有送給最內行的人才用此紙。
總有道理。
風馬牛兩個領域,硬要爭個明白沒意思。
本帖最后由 小讨厌 于 2012-7-6 19:24 编辑

摄影家拒绝用数码,是因为他们用不来,他们已经习惯自己的拍摄方式了。
好作品无所谓工具的,数码也能出优秀作品,底片也行,关键还是作品说话。
现在有些手机拍的照片也很不错。
俺滴网站:www.cocophoto.com.cn
如果去年此刻别人对我说黑胶比CD更好听,我也会怀疑。和大多数同龄人直接从卡带转入CD不同,我是在八十年代听黑胶,来美后,由于不再有黑胶、CD方便且无杂音而转过来的。当时未觉CD有何缺点,便一直听下来。不过我素来不固执己见,又在音乐网站上看到许多网友对黑胶的推崇,于是有主帖所写的偶然。聆听音乐是只能诉诸体验与感觉,而非技术数据。其实很多事以开放心态试一试,往往会改变或调整一己之见。
我曾经比较过奥依斯特拉赫拉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鲁宾斯坦弹的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以及帕瓦罗蒂的咏叹调的黑胶与CD。我起初以为,是我放CD的机器不够好,还去买了台YAMAHA的CD机,如今基本成摆设了。
CD无疑更方便、音量大且无杂音。然而CD声音的干净是过滤出来的,难免损失音色、少了细节。黑胶与CD的差异,在声乐和小提琴尤为明显:黑胶的现场感和真实是CD难以比肩的。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回老爷叔,侯氏此书也是我想买来一读的,他的博客我曾经读过。不过我还在入门阶段,而且重在听音乐,无意涉足收藏。不少复刻版质量其实也不错,而且价格低廉。
令弟在音乐和黑胶方面是造诣很高的,且有专业训练,耳 ...
李大兴 发表于 2012-7-5 14:42
经验和听力问题其实就是心理问题。前者是记忆,后者是知觉。
大树就是个广济寺旁穷扫地的.
我无意说服他人、也鲜在网上与人争论。事实上,周围和网上的爱乐朋友,大多同意听古典音乐黑胶比CD更好听,但未必有多少人改听唱片,因为那样太花时间。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摄影家拒绝用数码,是因为他们用不来,他们已经习惯自己的拍摄方式了。

小讨厌 发表于 2012-7-6 19:23
你给人家留点面子行不?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2-7-7 01:55 编辑

数码相机技术进步最快的是35mm(俗称135)全画幅的,现在画质最好的是尼康D800。可以说135数码机全面超过胶片机,再有一个因素是近些年来各公司开发研制的牛头都是为数码机配套的。现在即使是专业摄影人员也很少见用135胶卷的了。
在大画幅相机领域里,数码机还赶不上胶片机。超大型图片还得靠大幅底片,这不是数码胶片之争,而是底片尺寸的问题。
玩莱卡相机的是烧钱,六万左右的莱卡M9所拍画质评测还不如五千元左右的微单,很多中国玩家以"有德味"来否定欧洲权威机构的评测,这看上去真像鸵鸟。
莱卡公司以品牌和精良的机械加工自豪,他们从不说自己产品拍出的作品有德味。
侯宏易:“CD之所以被發明,主要是為了解決LP播放時的表面噪音,並且縮小儲存的空間,關於這兩點CD完美地達成任務,但是關於聲音的類真度卻被忽略了。問題就出在紀錄聲音的原理,LP所模擬的音波曲線與真實的聲音是一樣連續不斷的,而CD則是將音波曲線微分成垂直與水平的階梯,在本質上,數位訊號只是趨近於曲線而不是曲線。最初制訂的數位音源規格(16-bit, 44.1 KHz) 其實是不夠理想的,這種格式削減了太多音樂的訊息,當我們以這種低階的CD格式來轉錄早期的類比錄音時,其生硬的重播效果實在無法令人滿意,後來CD規格不斷提升,階梯變得越來越小,其重播的效果確實有改善,但階梯永遠是階梯,它不會變成曲線,相較之下還是LP唱片比較接近原始的錄音。”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黃榮哲:“數位訊源,如CD在發展30年中,陸續發現很多「數位失真」,例如Sampling error「量化失真」, Jitter「時基失真」及為補正失真所引起的Anti-aliasing distortion 「平滑化失真」;不同位元轉換時使用Dithering所產生的失真;Clipping distortion( 削峰失真 );及Compression「壓縮」, Noise reduction「降低噪音」...等.這些種種的「數位失真」在本質上和「類比失真」有天壤之別,使兩者的音色表現絕然不同.
      我們對「量化失真」了解比較多,簡單來說,如某sample的特定波形處電壓是1.0 volt,而其上、下兩組位元分別代表1.001volt,及0.999volt,則無論以那組電壓量化,都會產生誤差,此即是「量化失真」,是造成「數位失真」的主因.有很多文章討論CD的主要缺陷,如由踞齒狀的波形,不難得知CD聲音顯得很不平滑.而偏偏人耳對聲音是否平順,平滑很敏感.前Vimak CD的老闆Bass  Michael.A.Koulopoulos很早曾撰文評論數位音響,在高頻 領域的取樣不足.以致細節消失, 聽覺上高頻顯得很刺耳;又提及很多人批評數位音響「冷」,「不夠溫暖」,「定位感和深度感不好」(此兩項需要高頻細節的輔助才能再 生)......等,事實上在「取樣」時就已決定它們的命運了.
       很多數位技術,如採用更高位元,高取樣率,各種濾波器...等, 莫非是要重建類比連續,完整的波形,以改善數位聲音獨有不平滑的音色為首要任務.
       同時在量化過程中所產生的「量子噪音」,會滲入音樂訊號中,卻很難移除;以及使用Anti-Aliasing濾波器時 , 卻誘出新的嚴重問題,如造成部份音樂訊號遺失;Mike story批評Anti-Aliasing濾波器會污染音訊,聽覺上感到聲音缺乏空間感 ;Steve Dove更指出Anti-Aliasing濾波器會造成嚴重的frequency dependent delay及複雜的frequency/phase 缺陷,使音樂面目全非.
       無論失真是來自「量子噪音」或Anti-Aliasing濾波器,所造成問題的嚴重性, 主要是原先音樂訊號結構已受損害, 屬於侵入性、不可逆的破壞,因此即使做種種補救措施,也無法重建成原先圓滑的類比音訊.這也是很多音響迷指出CD聲音聽起來都帶有不自然, 不真實, 吵雜不耐聽特性的主因.
      另外Jitter,即「時基失真」,也是常被討論的數位失真 .它是時間不一致的失真,在A/D,D/A外接DAC,甚至在複製CD的資料傳遞中發生.如Jitter是隨意分佈的,就形成一種噪音,如類似hiss的高頻雜音;如果 Jitter發生在特定頻率,就會混入音訊中,令音質惡化,吵雜.TAS雜誌曾報導說Jitter會使音樂失去空間感,音樂舞台平面化,Bass軟化 ,及音色變硬.
      其次要討論的是「Dithering」.通常使用在CD mastering階段, 如由24 bits或32bits轉換為CD 16 bits時.其目的是加入類比噪音以掩蓋量化噪音 .有人認為Dithering可以增加音樂空氣感,但也會失去某些空氣感.Dither噪音會讓音樂蒙上一層薄霧.其它的看法包括Dithering可讓16 bits CD的潛能提升到19,20 bits的水準.而有些資深音響迷曾抱怨說Dithering會改變聲調,使聲音顯得稍亮.
      另外,如Clipping distortion,即「削峰失真」,針對某些過強音訊, 超出錄音範圍時,須削掉過強的波形,會使用在CD mastering時.一位資深母帶後製工程師Ian Shepherd提及Digital clipping會劣化音樂,如破壞動態,聲音變薄,平面化.他在比較analog clipping後,評論說類比的削峰雖也有失真,但較輕微,聽感上比CD佳,如Bass Drum更有重量,Bass更清楚,細緻.又說LP,CD波型乍看相似,但放大來看,CD的波形幾乎成為矩形,而音調訊息,衝擊感及活力感都消失殆盡.
     其它常見的數位失真,如「壓縮失真」會降低動態,及「去噪音失真」會破壞頻率的結構.之前的文章曾討論過,再此,就不在贅述了.
      此外一個可能失真來源是在CD mastering階段時,製做CD玻璃母片-壓片為CD的過程中產生. 此和私人直接由黑膠唱片轉錄為數位檔案後,再燒成CD-R方式絕然不同.
      雖然人耳很難聽到20KHz以上的聲音,但因不少樂器的高頻泛音高於20KHz,保留這些高頻泛音其實有必要.CD由於20KHz以上的泛音都被硬生生的切除以致於在透明度,暫態響應,自然音樂氣氛,如空氣感等音樂特性都嚴重折損.

       很多音響迷批評CD音色呆滯,不自然,不真實,不活生,音樂舞台平面化,吵雜,不耐聽,......,等,這些音色的失真可能是單一種的數位失真,或是兩種以上的數位失真所引起.在我們充分了解數位訊源獨有的各種失真後,不禁恍然大悟,原來號稱不會失真的CD,背後竟隱藏著各式各樣,嚴重破壞音色和音響效果的數位失真”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虽然二十年来我大多数时候独门独户,不必担心吵到邻居,我却不喜欢在听音乐时放很大音量。尤其是古典音乐,需要在宁静的氛围里仔细倾听。好一点的功放和喇叭,不用开多大声效果就出来了。太大音量不仅可能使耳朵逐渐迟钝,且容易影响对音乐本身的感受。

那晚听斯科达演奏贝多芬,确是其所长,此前听他弹萧邦,只是一般。夜静灯黯,月色请泠,与斯科达的柔和幽雅呼应。我家领导回忆起近卅年前斯科达在中央音乐学院讲学情景,便是以贝多芬示范,讲得十分清楚。当时斯科达正当盛年,而国内能听到的名家演奏还很少,故而印象深刻。后来才发现,斯科达这样的名家其实还有很多,只是不那么广为人知而已。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60# 李大兴
以上说的没错,这也是LP迷认为它比CD强的理论依据。
但这些是以己之长比它人之短。唱片制做从录音麦克风之后就与CD完全不一样了,声音信号经放大后经磁头录入磁带(装换成电磁信号)、在从磁带刻成母片(变成深浅宽窄不同的机械纹路)、用母片制模、用模具压片。播放是在经唱针和拾音器将机械振动还原成电信号。磁带录音放音会有信号损失并增加噪信比,制母片翻模制片都是机械加工过程,同样会产生失真和噪声。录音机、刻盘机、电唱机还都有转速精度问题,能控制在0.1%精度就得用同步电机加变频控制了,到目前还没听听说有用变频控制的录音机和电唱机。为什么忽略?原因很简单:人耳听觉不那么敏感。数码转换虽不连续但失真和噪音远低于机械系统。
其实早有人做过比较,将麦克风出来的音频信号的波形与CD还原出来的波形和唱片还原出来的波形对比,数码技术的波形失真小于唱片。
但人的感觉不是受数据影响,听音乐听的不是数据而是自身的感觉。
62# 老程 黄在同一文中是这么讲的:

類比訊源,主要有黑膠唱片,盤式錄放音機及卡式錄放音機三種.類比訊源的失真,如類比盤式錄放音機母帶會產生「磁帶飽和失真」,如「三次諧波失真」.在LP mastering時,類比母帶製作黑膠唱片的失真;及在消費端播放黑膠唱盤所引起的失真,如轉盤運轉的共振,及唱針,唱臂拾取音訊所導致的失真.這些失真,(在CD也有類似讀取音訊時引起的失真).
     
LP mastering階段所引起的失真主要是「混音」如由三音路調整為兩音路立體聲;「音量設定」;及刻製LP母版前進行「RIAA等化」等失真.前兩項嚴格而言,談不上真正的失真,當然這種因應訊源的規格所做的調整,會和原始現場錄音母帶產生些微的差異,(CD mastering也會經歷相似的過程).至於「RIAA 等化」失真.透過一定品質的唱頭擴大機,可使「等化失真」降低至可接受的程度.也許有人會批評音樂動態是否會受損?依筆者長期聆聽LP唱片的經驗是動態未受明顯壓縮,動態起伏的展現相當自然,充裕,並富有衝擊感.

和數位訊源如A/D,D/A,不同位元轉換的失真... 等相比,類比訊源的失真顯得單純,對於音色上的影響也較輕微.不過如以家用類比錄音機錄黑膠唱片時,會產生較大的失真,以及放音時產生明顯的磁帶hiss噪音; 相較之下 以較佳的A/D軟體將黑膠唱片轉錄為數位音訊或製為CD-R 的音質較磁帶的音質優異,特別在高頻及背景噪音上.

        
另外,類比音訊常見的失真是在傳遞音訊時易混入雜音.幸運的是,類比雜音是「非侵入性」的,不會混入音樂信號中,因此較能保留原先的音色結構.而且.如雜音不嚴重時,人耳聽覺上可輕易將雜音濾除.

     
在此,我們須對「樂器音色」組成有基本的認識,才會了解「音色真實性」的涵義.簡單的說,弦樂的音色和管樂的音色不同,是因兩者除不同的「基音」外,各有不同的泛音結構,泛音又分「偶數泛音」及「奇數泛音」例如某樂器的基音是80 Hz,則偶數泛音是160Hz,320Hz,480Hz,.....等; 奇數泛音240Hz,400Hz ,560Hz,.... 等.一般以為偶數泛音比奇數泛音更溫暖,悅耳.



弦樂器會因不同位置而有不同的泛音,如靠近弦一端處高次泛音較豐富.也可因吹奏技巧而異,如長笛演奏家,喜歡偶數泛音者,會將氣流吹入吹孔較深處.不同的樂器不僅泛音結構不同,不同樂器的起音有快、慢之分;強、弱吹奏,彈奏;及各階泛音持續的時間和強度的差異,都會讓音色產生多種變化, 例如小喇叭在弱奏時,最高偶數泛音只在2.2KHz,最強的泛音在1.2KHz;在強奏時,最高泛音在8 KHz,最強泛音在2.5KHz.另外,銅管泛音分佈也會隨著吹奏強度的不同 ,在音色上產生很大的差異!其它如銅管、雙簧管泛音也比其它類的樂器更易產生振幅上的變動,可製造特殊的音色.

當我們了解不同的樂器在泛音結構上及不同演奏技巧下,能塑造出豐富的音色變化後,對照錄音重生音訊的音色,就能判斷我們所聆聽的訊源,是否能逼真展現現場樂器的音色及靈活的音色變化. 例如類比訊源在重生小喇叭強奏時,聲音有厚度 、很生動、嘹亮、尾韻很長、代表在起音,泛音頻率,泛音強度上有較少的「失真」,聽感上即能感受的到高度「真實感」,並且聆聽者會感受到興奮,高昂的情緒.
  
網路上有一篇文章《 AV Understanding Analogue and Digital in terms of Audio》比較類比和數位的失真,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見解,即數位失真,如噪音和失真,傾向屬於非泛音(In- harmonic),以及和原音不相關;而「類比失真」則和泛音相關(harmonic related), 可能是悅耳的,或在極端情況下,是可忍受的;類比失真也能添加很難加以定義的溫暖音色(warmth).另外,文中也提到類比失真所增添的部份和音樂相關(Music- related),因此是相當合諧的(Relative harmonious).

由此,我們了解「泛音失真」和「音樂性」,「真實性」高度相關,因為不同的樂器會發出不同,豐富的泛音(諧波).這應是類比訊源之所以被贊美富真實,自然,及音樂性的關鍵原因.而CD及其它數位訊源可能遺失較多的泛音,泛音結構受損,或產生較多的非泛音(In-harmonic)失真,以致在「真實性」和「音樂性」明顯不及類比訊源.

論及黑膠唱盤的「諧波失真」, 例如唱針在音溝拾音時會產生「隨紋失真」即Tracing distortion, 屬於非線性失真. 水平面,以奇數高諧波為主,垂直面則包括偶數,奇數諧波失真.但比水平面多數倍.此失真越接近唱片中心越大.
     
很多音響迷共同的看法是,黑膠唱片在重現弦樂音色時遠比CD動聽 ,真實, 合理的解釋是,弦樂樂器的中,高音有豐富的泛音,而黑膠唱片保留較完整的中,高音泛音訊息,因此聽感上,弦樂音色就很真實;至於鋼琴,因泛音集中在低階處,中高階泛音少, 因此黑膠唱片和CD的鋼琴音色差異較少.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同样,还有很多不那么广为人知的作曲家。这些天整理数月来收集的唱片,两千多张仅按作曲家、时代、地域约略分类,便花去许多时间。从中世纪到卡尔•奥尔夫,曲目相当全面。惊喜之一是,无意中已收到了沃恩·威廉斯和威廉·沃尔顿的主要作品。威廉斯和沃尔顿在美国都是鼎鼎大名,而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到了二十世纪,也似是在英国更多传承。GREENSLEEVES是脍炙人口,而沃尔顿为海费茨写的小提协奏曲也颇负盛名。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idaxing
http://daxingli.blog.sohu.com/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2-7-7 08:19 编辑

有些音乐工作者写的东西在我们理工男眼里显得有些滑稽,你可以问问我们在你府上遇到的北大物理系声学专家,听听他的解释。
音乐解释起来很容易,音高取决于频率,音色取决于波形,波形有各种谐波合成(有些高次谐波超出人耳听觉范围)。高保真就是保持波形尽可能少的畸变。这些畸变最主要来自拾音的麦克,和放音的音响。一只高保真麦克可以卖到上万美金,一套好音响则更贵。它们工作用力简单,制作起来也不难,难就难在不失真,为了一点点改进制作成本成倍上升。
唱片是个机械加工的产物,工业化制作误差能保持在0.5%就已非易事。而电子数码技术日新月异,信息量庞大的蓝光技术都已不新鲜。而音频所含信息与视频查处几个数量级,一只价格3000元上下的索尼录音笔经轻松松便可录制CD、DAT、DVD等级的音频文件,更不用说达到广播等级的专业数码设备了。
专业盘录像带播放4次后便不能再电视台播放、录音开盘带播放次数上限为19次,唱片有机械磨损播放次数不详但估计也不会太多,而存在硬盘里的数码音频、视频文件没有次数限制。
我们听到的任何一种乐器或人声至少都有毫秒级的余音,人耳哪里别辨得出微妙、纳秒级的变化。所以,所谓数码采样不连续是个可以忽略的因素。人耳人眼都有视觉或听觉暂留特征,电影每秒24帧就可连续,现在的高清电视也就每秒50帧画面。耳朵还不如眼睛敏感,说能用耳朵听出数码采样有间断的人,无异与说能用肉眼分辨出一公里以外蚊子公母差不多。
感觉,是主观感觉。你觉得唱片好就是哪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