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假大空哪里来?看批判教育的语文老师围脖有感

偶然在微薄见赖老师讲 “#人在上海#我认为,比较中美教育,首先要立足各自的国情,无端自卑和盲目西化都是不可取的。中美教育的本质性区别在于知识导向与能力导向的价值取向不同,中国基础教育的扎实度与美国能力创新模式值得彼此借鉴。二十年之后,我们的教育能否杀出一条血路,避免"赢在起点,输在终点"的悲催?唉,迷茫!——很疑惑,他从哪里判定中国基础教育赢在起点?疑惑之下再看,见他很得意讲
《再塑生命》,不见不知道,一见还是很震惊,课文如此讲,个人以为实在不妥。语文干嘛的?用准确的词语表达你的要说的话,然后有逻辑的把这些话连在一起,以便别人看得懂。但中国语文教育与这个背道而驰,把语文当文学,推崇微言大义,春秋笔法,魏晋风度。所谓微言大义,春秋笔法,魏晋风度就是无视事实抛弃逻辑,然后就一通大义风度的按己所需海吹胡吹,假大空从哪里来?官家当是发源地,可也别忘了,很多善良人也是不自觉的制造者,比如这位赖老师,看他围脖,他是批判现行教育的,嘿嘿,滑稽好笑就在这。看他这篇发表在语文园地的教案吧,至少可以质疑的有:a,莎莉文是雇来的家庭教师,海伦家庭环境不错,是官二代背景,老师为何不讲?而一味的强调海伦如何身残志坚,如何顽强坚持;
b,聋哑盲,女,1900年上哈佛,今天的大学愿意招这样的学生吗?中国大学有类似的例子吗?——对此,老师为何只字不提,海伦是因为官二代还是因为公正平等上哈佛?这个为什么不去查证?难道不重要?
c,据说,莎莉文一直伴随海伦50年,这里面一定有故事,为什么又完全回避?(我也想知道)
d,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处于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上帝,进化论,工业革命,有哪些有代表的文化名人?
这些对海伦世界观——社会主义者,具体是怎么影响的?同时期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名人不妨介绍下嘛。这些为何都不提,却把兴趣放在沙利文老师如何帮海伦,海伦如何坚强这么一点点,如此强调,就真的无视事实,抛弃逻辑了,最后那个点也被歪曲了,看看你的学生那句“没有海伦,我们会知道沙利文是谁吗?”,这个结论不仅逻辑错误(我们知道沙利文的确是因为海伦,但没有海伦,就一定排除了我们知道沙利文的可能性吗?),而且多功利啊,你以为海伦愿意听你这样讲?还全班热烈掌声?还相机诱导---






赖联群微博今天再上《再塑生命》,同样抛出“莎莉文与海伦哪个更值得尊敬”的话题,情况有变,各执一词,莫衷一是。我组织学生就此辩论,现场发言很精彩,同学们围绕课文细节,把海伦的执着坚韧与莎莉文的智慧爱心阐述得淋漓尽致,朱淇的“没有海伦,我们会知道莎莉文是谁吗?”引起全班热烈掌声。我相机诱导……

三年前上《再塑生命》,为了充分挖掘教材的育人价值,在学生单方面倾向赞美莎莉文老师时,我引导学生通过“三读”认识集聋哑盲于一身的海伦凯勒本人可贵的进取执着的精神,强调内因的重要性,顺利实施了一场生动的有说服力的励志教育。后整理课堂实录发表于《语文建设》。http://t.cn/zOxeZ0x

三读《海伦凯勒》 (2012-03-19 12:45:34)转载

标签: 杂谈

   
《再塑生命》是海伦·凯勒的作品,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文中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表现了海伦·凯勒在无声与黑暗的世界里苦苦摸索,也表现了她求知的热望及艰辛愉悦的生活经历。
    这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内容的阅读几乎没什么难度,但材料具有极强的精神穿透力,特别是对学生而言,如果能从人残志坚的生命壮举领悟到人坚志残的人生悲哀,如果能从海伦·凯勒的故事中撷取精神力量并促成自己的健康成长,那么这篇文章就算没有白读。然而,课文的标题《重塑生命》显然是从海伦的视角歌颂莎莉文老师对她的再造之恩,这种思维指向必然会使学生把着眼点放在莎莉文的教育艺术上而不是海伦本身,而我认为作为初中语文教材的《重塑生命》,它的最大价值恰恰在于海伦·凯勒本身。如何引导学生转移视线,完成对自身的角色反思成了本文的一大重点与难点。

也许语文课必须上出语文味,但这篇文章没有必要深入字缝;也许语文课必须要有思维的互动与交锋,但这篇文章重在自悟,别人的感受永远无法取代自己的思考,也许语文课不能上成思想道德课,但这篇文章就是最好的思想启悟教材!    任何改革都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新课改也不例外,抛开专家们的谆谆教诲,抛开所谓知识点的传授,我准备以局部牺牲的代价集中火力打开学生的思维缺口,争取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所突破,让学生在静默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课堂上,我设计了“三读一写”的程序。
    首先,我介绍海伦·凯勒的背景知识,突出她以聋、哑、盲之躯立志成才,最终成为十九世纪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两大人物之一,赢得了世人的尊重。
    学生静悄悄的,眼神里流露的全是赞叹。
    △一读:用心悟读,并划出你喜爱或者感动、感悟的句子或段落。
    目的:初通课文,抓住第一感觉,为写作作铺垫。
    学生:静悄悄的,我观察,没有人眼神溜转,都很专注。
    读毕,我给学生三分钟时间,小组或同桌进行交流互补。
    ……
    在学生第二遍默读前,我作如下点拨:
    师:文章共有哪两个人物?
    生:莎莉文和海伦·凯勒。
    师:这两个物哪一个更值得崇敬?
    生1:莎莉文,因为她给海伦第二次生命。
    生2:莎莉文,没有她的教导,就没有海伦的成就和辉煌。
    生3:莎莉文,人生途中有一个好老师比什么都重要。
    学生的回答,印证了我最初的判断。学生的着眼点如果总在莎莉文身上,本课的设计初衷达不到目的不说,最可怕的是以后如果处处以莎莉文的标准来反思老师而不懂得反思自己,那必然是他成长的一大障碍。
    师:哈哈,大家讲得有道理,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看待的吗?
    生:想!
    师:我倒认为海伦·凯勒值得崇敬!
    生:为什么?
    师:作为一个集聋、哑、盲于一身的9岁女孩,很有可能是一个对生活彻底绝望的人,但她还是凭着坚强的毅力,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逆境中成长,最终成为世界知名的教育家、作家,还出了十五专著,这份毅力,请问谁有?!
    学生沉默了,呆呆地看着我。
    师:我现在算深刻体会了冰心的话,“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莎莉文老师再伟大,也改变不了海伦的痛苦现状,莎莉文老师再智慧,也无法替代海伦的努力与思考。师父领进门,修行在自身,要有悟性,要有毅力,要有持久的行动啊!在老师的指导下,海伦用行动证明了残疾人的尊严与伟大,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崇敬吗?
    学生频频点头。
    “为什么我们的视点不同呢?”我话锋急转。
    “因为你是老师。”这句话答得并不漂亮,但我马上接过——
    “对,我是老师,所以我关注的往往是被教育者,你们是学生,你们关注的往往是教育者,你们希望在求知的路上能遇到一位象莎莉文这样的好老师,有爱心、有智慧,引领你成长;老师呢,平时没少跟同学苦口婆心,但收效总不理想,我想,你们如果能以不残之躯的强大优势,再吸纳海伦·凯勒的敏感、坚毅、刻苦,那该多好啊!”
    略停片刻,我说:“看来,我们好象都在推卸责任啊。”
    生大笑。
    “这样吧,我们各自反思自己的角色,莎莉老师的优秀我来反思学习,我会争取让自己做得更好;海伦·凯勒的宝贵精神财富就交给你们了,希望你们从中汲取对自己成长有用的东西,好吗?”
    “好”,学生很开心。
    △二读:着重领会海伦·凯勒的精神世界和超凡毅力。
    ……
      △三读:读出差距,读出信心
    目的:让学生在作品中读出自我,读出成长的信心,为写作铺垫。
    学生:继续用心读,读完之后小组主动交流心得。
    读毕,我进行写作指导:
    “下节课我们要写一篇海伦·凯勒读后感……”
    “啊”学生喧哗了。
    “别急,读后感大致包括这样几个部分,先来点背景介绍,接着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第一感觉或者初步印象,再重点评价其中某个人物,最后联系生活找差距。其实,这些内容老师不在这节课让你们准备了吗?”
生笑,一脸轻松……
    下课访谈:
    为了验证这堂课的效果以及学生接受度,我分别找了程度不同的三个同学,让他们谈谈对课的感受。
    问题:老师这样的上法,你们能接受吗?
     A、这篇文章很简单,看看就懂,老师让我们三次感悟,次次都有不同的收获,比起以前老师讲得多,我们读 得少,感觉更新鲜,效果更好。
     B、我没想到老师会这样上,觉得很有意思,不过,我还是喜欢听老师你多讲一些。
    C、平时上课老走神,今天都自己看书,看了挺感动的,海伦身残志坚,我们身不残,志却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