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程似对德国的情况比较熟悉,看看下面的这篇调研文章。如何?




德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考及对苏州的启示——转型升级(德国)专题研修班个人学习心得

市委研究室  陈楚九



    10月13日至11月2日,我参加了市转型升级(德国)研修班,重点考察了鲁尔工业区,听取了德国的专家学者、政府人员和企业经营者、社会组织负责人等不同层面、各有侧重的授课,带着问题考察、结合苏州研修,时间虽短、收获良多,初步形成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转型升级要有世界眼光,我们必须在现代化发展大局中科学借鉴外国经验,在实践中创新思路和理念。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作为站在高平台、新起点上的苏州,不仅发展要放眼全球定位目标,转型升级更要具有世界眼光,科学借鉴外国经验,才能始终确保苏州走在全国发展前列。德国是一个发达国家,现代化程度高,德国经济尤其是鲁尔工业区的转型对于苏州具有重要借鉴启示意义。
    通过学习考察,我感到如何科学借鉴十分重要,有必要把握三个环节。
    一是有选择性、针对性地学习借鉴成功做法。比如,德国鲁尔工业区在转型中坚决而稳妥地调整产业结构,慎重处理企业破产,加强对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培训;加大开放力度,吸引外来资金、技术,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文化旅游产业、物流产业、商贸中心、创业中心快速崛起;加快建立一批大学和科研中心等等,使鲁尔工业区在40多年后再度成为“德国工业的引擎”,形成了以电子计算机和信息产业技术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区。比如,德国构建了养老、失业、事故、医疗和护理等五大保险为主体的社保体系,在确保社会稳定中起到重要作用。比如,加强对一些大型破产企业旧址的转型利用,如煤矿废墟改造成世界文化遗产,工业废气罐改造成欧洲最大演艺厅。比如,加快培育发展非政府组织、非赢利组织。比如,高水平建设城乡绿化,形成“城市像城市、农村像花园”的宜居城市形态。
    二是德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更值得我们引以为戒。这类问题我们在今后也可能会遇到。比如城市“空心化”问题,一些城市缺少实体经济支撑,失业率超过10%,大批青年外迁,城市住房空置率上升。比如,一些城市老龄化率高达30%,带来社保资金收支不平衡问题。比如,有的城市在转型中经济速度下降过快,引发其他社会问题。凡此种种,更值得我们引以为戒。我们必须超前研判可能产生的矛盾和问题,未雨绸缪采取应对之策,在实践中积极防范、少走弯路。
    三是从苏州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学习借鉴。苏州与德国国情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最明显的是,鲁尔工业区的转型是资源型经济结构的转型,而苏州则是加工制造业经济结构的转型,具有很大的不可比性。因此,对于德国经验我们不能生搬硬套,简单模仿,重在学习他们的思路和理念;重在引发我们的思考,拓宽我们的眼界;重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外国经验中国化。
    二、转型升级是永恒主题,不同阶段有不同内容和重点,我们必须超前谋划、主动作为。这次重点考察的德国鲁尔工业区,原来是以煤炭开采和钢铁生产为主的产业结构,19世纪初已成为德国乃至全球重要的能源工业区,工业产值曾一度占全德国的40%,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引擎”。20世纪60年代,伴随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和自身煤炭资源渐趋枯竭,相继引发了“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大批企业倒闭,主导产业衰落,这种产业结构由盛转衰持续了100多年,之后实施了40多年的转型升级,才重铸了鲁尔工业区的辉煌。从苏州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历程看,前10年大力发展乡镇工业,成功实现了“农转工”;进入九十年代中期,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成功实现了“内转外”;2003年开始全面推进“两个率先”,启动了“量转质”的进程。当前苏州的发展面临土地资源紧缺、环境压力增大、外来人口过多等问题,产业层次偏低、自主创新能力偏弱、经济对外依存度偏高等矛盾突出,倒逼压力十分明显。
    由此可见
    ①转型升级不可能一劳永逸。经济社会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总是由低级到高级,由一种结构到另一种结构的过程。一种经济结构发展到一定阶段,与宏观环境不相适应了,就提出了转型升级的新要求,因而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转型内容。
    ②转型升级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定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是长期形成的,因此,转型升级往往是持续的过程,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但我们不能因此有“慢作为”思想,要切实增强紧迫感,扎扎实实推进。
    ③转型升级与加快发展是统一的。一方面,我们决不能把发展与转型、稳增长与快转型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必须统筹协调好两者关系;另一方面,一定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支撑一定的发展周期,我们只有见事早、行动快、抓得准,才能掌握转型升级主动权和竞争发展制高点。
    三、转型升级要抢抓机遇,我们必须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奋发有为,紧紧抓住扩大开放这一重大机遇。德国鲁尔工业区转型实践中一个显著特征是,在经济全球化中寻找契机,把握信息革命趋势,先后制定了“鲁尔发展纲要”、“鲁尔行动计划”、“新产业化”政策等等,培育发展了新的战略制高点。
    当前,苏州面临加快转型的倒逼压力和严峻挑战,更需要我们思考如何在世界范围谋篇布局,更好抢抓扩大、提升开放水平的重大机遇。这是因为:
    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不可能封闭发展,必须融入世界潮流;
    ②开放型经济是苏州的主体经济,如何在进一步开放中实现转型是重要任务;
    ③应该看到,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科技已出现新一轮转移、重组趋势,我们必须主动作为;
    ④苏州开发区已进入功能提升、二次创业新阶段,这种载体优势为我们抢抓机遇提供了可能。
    机遇具体包括三个层面。
    一是引进高端要素的机遇。当前国际形势虽然有很多不确定性,简单依靠扩大出口实现增长的可能性渐微,但我们经过多年发展,吸引国际高端资本、技术的能力增强,同时跨国公司企业分布格局正进一步向中国倾斜,加快引进营运中心、结算中心、研发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加快发展总部经济面临难得机遇。
    二是加快“走出去”的机遇。“走出去”同样是扩大开放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推动从“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转变。近年来,苏州“走出去”成效明显,境外投资连续7年居全省、全国前列,涌现了一批“走出去”的成功企业典型,我们必须总结经验、创新政策,提升层次、扩大规模,推进跨国并购、国际科技合作、带动出口等,更好在全球范围利用资源,拓展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三是扩大对内开放的机遇。加快对内开放步伐,是提升开放水平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区域政策、规划,形成了一种新的发展态势。同时我市总体上发展阶段、发展层次处于领先水平,这为我们更好引进项目、资金、技术,扩大区域互动合作,加快产业转移提供了契机,尤其是省内互动建立工业园已有良好开端。我们必须把握这一大势和优势,形成“高端引进、低端转移”的机制,加快引进国内高端项目、资本、技术,同时积极把握经济的梯度差异,加大产业转移、合作建工业园力度,在拓展发展空间的同时,提升苏州的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四、转型升级必须突出产业升级这一重点,从苏州看更需要实现制造业转型与服务业提升的联动、互动。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中,产业转型是重中之重,产业是发展的基础,是综合竞争力的体现,产业转型可以带动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反过来看,如失业人员增多等社会矛盾和资源环境问题等的产生,根子也在于产业结构问题。从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实践看,当初各种问题的发生首先在于资源型的产业结构不相适应,而其转型也首先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对传统煤矿区进行清理整顿,对生产成本高、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效率差的煤矿企业实行关停并转。一方面实行优化重组,将采煤业集中到盈利多、机械化水平高的大型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健康工程和生物制药产业、文化产业、物流产业、化学工业,形成了新的产业支柱,从而带动了区域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城市结构的优化。
    借鉴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做法,我们必须突出抓好产业转型升级。从苏州的情况看,产业转型升级有必要把握这样几个环节:
    ①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从各种数据分析,苏州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但深层次看,苏州的工业结构亟待从“加工制造”向“创新创造”转型,从这一角度看,苏州还有“再工业化”的任务。同时,从制造业所占比重看,今后一个时期仍是苏州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因此,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重中之重,目前制造业加工装配为主、外资为主的问题正是其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
    ②加快提升服务业比重、打造服务经济为主格局。这是苏州“十二五”发展的重要目标,按照省党代会确定的现代化目标,服务业占比达53%,苏州实现这一目标任务艰巨。我们必须看到,制造业与服务业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两者是一种联动、互动关系,制造业的壮大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可能,服务业的繁荣又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和环境。因此,我们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增强制造业竞争力的同时,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比如金融业、物流业、研发创意产业等等,做大服务业总量,提升服务业的比重。
    ③进一步放大发展服务业的优势。苏州具有加快发展服务业的优势,比如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比如服务外包、动漫产业初具规模,而且均是全国的试点基地;比如长三角大交通格局形成,空间距离缩短,紧靠上海的优势日趋凸现;比如中心城市“一核四城”定位明确,为服务业跨越发展提供了载体和契机;比如制造业规模较大,可围绕制造业产业链中各个环节,培育发展创意产业,形成创意产业与制造业高度融合、跨界融合的新兴服务业。我们必须把握优势,通过思路、方式、政策、机制创新来放大优势。
    ④全力加大产业有效投入。有效投入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产业有效投入这一关键环节,加大金融创新、风投创新和上市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率先突破,加快构筑起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真正建成以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
    五、转型升级要有制度创新作保障,我们必须深化改革,构筑起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转型升级一定意义上是一场革命。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起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转型升级与深化改革的关系。
    从德国情况看,他们的政府公共服务型的特征比较明显,他们在转型过程中十分注重各类非政府组织,非赢利组织的发展,这种组织作为政府职能的重要延伸与补充,在经济转型升级中比如就业培训、职业介绍、政府信息传递、民间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由此可见,我们在推进转型升级中必须通过改革来为发展“解套”,为转型提供动力:
    ①转变政府职能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我们率先在机制创新上突破。比如,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培育各类中介组织,理顺政府部门、层级之间,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尝试建立相应的公共财政制度、城乡统筹制度、行政审批制度等等。比如,围绕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健全各种预警、防范和应急机制、各类矛盾的调处机制、多种意见和诉求的表达机制等等,推动管理重心进一步下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众参与、社会协同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比如,围绕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结合列入国家试验区契机,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上探索创新,带动整体改革的深化。比如,在开发区之间、行政区域之间,探索突破行政界线的联动、带动机制。
    ②发挥政府行政推动的优势,增创新的政策优势。从宏观看,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规划,提升了一大批国家级开发区,形成了具有吸引力的政策平台。因此,一方面,我们要根据自身情况,利用各种功能载体,突破行政区划束缚,配套制定扶持政策,推动区域内部的联动、互动,引导促进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向上争取国家性的政策,或积极参与有国家政策优势地区的发展,实行联动、共享政策。
    ③推进干部能力素质的“转型升级”。干部是决定因素,一定意义上也有一个“转型升级”的问题。如何形成一支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干部队伍,加快提升能力水平是当务之急。相对来说,我们传统的发展方式熟悉一些,按照科学发展要求来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亟待提升,在复杂局面下实现稳增长、快转型的能力亟待提升,确保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的能力亟待提升。深入基层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亟待提升。我们必须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切实建设一支具有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能力,勇于创新、善于发展的各级干部队伍,为苏州的转型升级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
31# 李旧苗
我只对我供职过的公司较熟,很巧的是这家公司算是鲁尔地区的企业,目前在苏州工业园区也有上千名职工。全局和政策方面的事我没有认真关注过,不敢乱讲。
中国制造业目前考虑的不应该是转型,考虑升级和税收公平更适合些。
鲁尔地区转型是成功的,那里早就不炼钢了,中国则可能永远是世界第一钢铁生产国,中国不炼钢,还有其它国家能接手吗?
中国各级政府都想做些“实事”,大多数情况下事与愿违效果不好。
中国制造业的持续增长看小不看大,这点应该走德国的路子。趁德国转型,我们接着干。
就说咱们的网友傻瓜也快乐,她一个人跑单帮,设计开发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非标设备,一年也能接上几单生意。她这样的人多起来积少成多,也是为制造业增量。
听经济学家大谈制造业何去何从时,有些像职业球员在听足球评论家告诉他们足球应该怎么踢。
...
老程 发表于 2013-1-4 16:16
主帖文章,老程从头至尾读了吗,对人力资本怎么看?泛泛地来谈,提升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和技能,以适应“升级”,是比较容易的,但在实践中,未必这么简单。
《小康》杂志专访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
蒋宏坤谈抓人才就是抓未来


  《小康》:从近期一些知名加工制造业型企业外迁能看出,目前劳动力成本低已经不能维持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优势,苏州市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型和过渡上是如何做的?
  蒋宏坤:你说得很对,现在凭借低成本劳动力实现低层次扩张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经济发展模式正由人口红利不断向人才红利转变。可以说,现在经济的竞争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抓人才就是抓经济,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人才就是抓未来。
  我可以告诉你,实际上,苏州招揽人才的力度远胜于招商引资,苏州的人才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领跑。到目前为止,苏州人才总量增长率连续10年保持15%以上,全市人才总量已达160万人;高层次人才总量年增长率连续7年保持20%以上,入选国家“千人计划”81人,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其中创业类“千人计划”专家59人,约占全国13.6%、江苏48%。
  从2010年开始,苏州在原先人才激励考核指标、市县两级人才专项资金不少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等系列制度安排的基础上,决定5年内再投入30亿元,深入推进“姑苏人才计划”。同时我们搭建更多的创新创业平台,建立为人才创业提供全程帮助的资金扶持体系,从创业初期的种子基金,到孵化期的创投资金,再到成长期的产业资金,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资金支持和服务。
本帖最后由 老程 于 2013-1-11 13:16 编辑

35# 李旧苗
苏州离上海咫尺之遥,但苏州永远成不了国际大都市,顶级人才落地苏州是不可能的(本土成长的除外)。我还是谈我最熟悉的情况。我供职过的公司是最先入住苏州新加波工业园区的外资企业,至今已有员工千余名,那是我们的重要生产基地。几年前公司被瑞士某集团收购,瑞士人善管理,他们做的第一个大举动就是扩大了在苏州工业园区的投入,租用了更多土地,扩建了厂房,将其麾下其它公司迁入苏州。此事顺利,因为其它公司在华的生产性机构都在二线城市。
接下来集团开始着手人力资源整合,我们这家公司首当其中,因历史原因,我们的销售和部分机械设计在上海,工程设计,本地化外协加工,售后服务在北京。销售人员全体拒绝迁往苏州,最后集团妥协将麾下其它公司销售搬到上海同一写字楼集中。上海的加工设计只有6名设计师,他们也拒绝去苏州,集团决定在苏州招聘设计师,先去德国培训再去上海实习,半年后开始自行工作。上海的六名设计师拿了离职费后自己合伙建了设计所,说来好笑,他们最大的客户是老东家,因为新成立的苏州设计室无法按时交图。这种滑稽场面持续了两年多,最后集团重新聘用上海的那几名设计师,还花了一笔钱买断了他们设计所。
有了上海设计所教训,集团头头动北京工程和售后服务的念头胎死腹中,6个人都搞不定,他们哪敢再打北京这160多号人的主意,那时我还没退休,我明说了:要动,我们拉队伍自己成立工程承包公司,选你们当供应商。
35# 李旧苗
苏州离上海咫尺之遥,但苏州永远成不了国际大都市,顶级人才落地苏州是不可能的(本土成长的除外)。我还是谈我最熟悉的情况。我供职过的公司是最先入住苏州新加波工业园区的外资企业,至今已有员工千 ...
老程 发表于 2013-1-11 13:12
一、苏州永远成不了国际大都市;二、顶级人才落地苏州是不可能的
凭直觉,我也认为上述两个判断是准确的、可以成立的,但相信苏州能成为国际大都市、相信苏州完全能吸引到顶级人才的人士、比如苏州的各级领导,或许就要问了,为什么不行呢?原因何在呢?缺少某些方面的条件难道就不能创造条件吗?
政府管得越少,产业发展越快,技术发展也越快。政府官员或者御用经济学家越是侃侃而谈,煞有介事,就越糟糕。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政府管得越少,产业发展越快,技术发展也越快。政府官员或者御用经济学家越是侃侃而谈,煞有介事,就越糟糕。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3-1-11 14:23
完全同意。
回旧苗:
苏州和其它城市一样,只求更好无需最好,金凤凰也会落枝姑苏城,但无需成群。政府官员管好自己就行,揠苗助长要出事。
转一个网友的微博:@ICE啤酒
友人开一小公司,养了六七十号工人,年纳税五十余万,年底来诉苦,去掉工人薪酬和纳税,今年算了下,自己一分没赚,想想有点郁闷。前日里和机关里当处长同学吃了顿饭,听处长同学罗列了一下一年的各种收入,更郁闷了,深感无比羞愧,对不起党和国家,自己养了这么一大家子人,一年的纳税,还不够国家养一个处长的。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我算了一笔账,2001年到2010年这十年当中,苏州每年平均投入了十万亩土地,每年新增35万劳动力,才换来了这十年我们平均每年GDP增长14.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6%。”“从2000年到2010年,苏州经济总量在增加5倍的同时,耕地面积减少四分之一,综合能源消费量增加近4倍,水消耗增加3.6倍,废水和废气排放量分别增加0.9倍和4.6倍。”
苏州市委研究室在一份报告中称:“苏州多数制造企业为三来一补委托加工,加工贸易出口占比达76%。这些企业处在产业链低端的制造加工环节,原本就饱受低利润煎熬,危机中更是雪上加霜。另一方面,与庞大制造业相比,苏州服务业占比偏低,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总量只有45%,而上海、深圳均超过55%。”
苏州市发改委综合处处长夏文:“我们争取到了创新试点城市,从政府角度来讲就是政策的落实,2012年全市财政科技经费支出就是达到了26.3亿元,增长了34.4%。企业可以享受到10个亿的政策,所以要求大中型企业都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2011年大中型企业的研发机构占到了77.6%。”夏文:“2011年,苏州市新兴产业以17.8%的规模以上企业数占比,创造了38.1%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1%的利税总额和48.1%的利润总额。”从2010年起,苏州市明确重点发展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即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集成电路、新型平板显示、高端装备制造业。蒋宏坤:“苏州的转型路径概括起来是‘三个新’:建设具有国际化功能和品质的‘新城市’,引进有世界眼光、掌握核心技术的‘新人才’,发展前沿尖端的‘新产业’,这些都是国际化的应有之义。”
官员们算一算帐,发表一通讲话,就可以把功劳记在自己头上了。就像他们拎着一桶油,拿一个红包给穷人,就算是他们在献爱心了,想想就恶心。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本帖最后由 歪弟 于 2013-1-13 00:23 编辑

道理都知道,我们的zf,为官之道只有两样--面子上的gdp里子里的财税收入,其他都是P。以表治国为屌生活


从2010年起,苏州市明确重点发展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即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集成电路、新型平板显示、高端装备制造业。蒋宏坤:“苏州的转型路径概括起来是‘三个新’:建设具有国际化功能和品质的‘新城市’,引进有世界眼光、掌握核心技术的‘新人才’,发展前沿尖端的‘新产业’,这些都是国际化的应有之义。
李旧苗 发表于 2013-1-12 16:28
不要说一个城市了,就算放眼全球,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发展出这样“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如果这些东西能考政府的决心,靠政府的能力,智识的和资金的,那么,但凡比苏州强的,都可以实现,哪还轮得到苏州呢。

尽管苏州曾经不凡,在上海没有成为城市前,有着可以抗衡南京的实力。但上海开埠后,尤其到了晚清时代,苏州就沦为上海的后花园。现今的苏州,是过去百年里承接了在上海被替代的那些,苏州与上海有着不清不楚,难解难分的联系。如今的苏州,商业知识,制造业的技术知识,很大程度得自于上海,得自于上海的扩散和转移。就感觉判断,会很有些苏州的企业,与上海的关联度甚至要超过与苏州本地的关系。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在企业工作的经验,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千难万难企业最难”。所以每次经济危机来临之际,我们政府都要冲在前头、加强调研,对于这些创造财富、吸纳就业的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从资金和政策多方面进行全方位帮扶。我们号召全市的政府职能部门树立正确的行政理念:“公务员就是服务员、政府就是提供公共服务”。苏州市每年都要对全市的优秀企业家进行表扬,还从一些方面积极培养企业的世界眼光。苏州的发展离不开这些时代的弄潮儿,对他们要尊重。在企业出现资金难题的时候,我们在金融服务方面,不仅提供贷款,还积极拓展发债、票据、担保等多种融资手段,同时减少行政性收费。
苏州:制造业大市冲刺新目标




李佳霖






    到2015年,苏州力争在“十一五”基础上实现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三个“翻一番”;发明专利授权总量、创业投资规模和新兴产业产值三个“翻两番”;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超过45%,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5%。
  加强企业主体地位
  目标一: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由一家县级地方国营企业中的一个车间,成长为国内断路器研发生产企业的排头兵,生产的中高端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20%,2011年产值达到16.2亿元。
  “坚持自主创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让我们打破了国外跨国公司独霸天下的局面。” 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管瑞良告诉记者,企业想要获得长远发展,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常熟开关公司多年来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仅在2011年研发投入就达到产值的4%以上,专利申请量突破600件。
  在苏州市,像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这样坚持自主创新,开发大批专利技术和产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企业俯拾皆是。这样说一点也不夸张,有数据为证。2011年度中国十大创新型城市评选,在评价指标体系中,苏州的企业创新能力指数为0.5032,居全国地级城市第1位。
  为了推动从制造业大市向创新型城市转变,在创新活动中,苏州市切实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制定的各项鼓励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引进科技人才,设立研发机构,推动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先锋。2011年,苏州市有效落实科技政策,累计为企业减免税收37.8亿元,同比增长65%。认真实施创新企业培育工程,出台《关于培育发展创新先锋企业的指导意见》,以国内同类政策中最大力度打造创新型领军企业。2011年,首批认定49家创新先锋企业。
  为了加强企业在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苏州市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多年来,苏州市在加快建立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科技信贷、上市融资、股权交易、风险投资为手段,科技保险、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等为保障的多元科技创新投融资服务体系的同时,积极发挥科技中介与各创新主体的联结作用,壮大了一批技术咨询、科技评估、技术交易、成果转化服务、国际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骨干科技中介机构。全市已建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56家,其中国家级21家,在孵企业3000余家。去年苏州市科技服务业(不含软件)收入超过7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全年新增技术贸易机构128家,技术合同认定1170多项,合同金额超过28亿元;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也在去年落户苏州高新区。
  建设科技基础设施
  目标二:
  “十一五”期间,苏州市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国家、省和市三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各级各类科技载体共957个。其中国家级载体17个,省级科技载体282个,市级载体658个。这些科技载体在“十一五”期间共投入资金185.44亿元,累计新增仪器设备41625台(套),涌现了一批国内外著名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如园区的风云在线软件服务化平台,吴中区的电科院超高压电器检测服务平台、国家实验灵长类种子中心西山分中心等。
  在苏州市科技局局长黄戟看来,苏州市近年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前所未有、对科技创新的推广力度前所未有。谈及加快建设科技载体的主要做法,黄戟告诉记者,苏州市在“十一五”期间与中科院合作,共建总投资9亿元的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和纳米仿生研究所,以及总投资7.8亿元的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改变了苏州没有国家级科学研究所的历史。特别是在科技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对纳米所和医工所连续三年给予支持,总经费各为1亿元。如今,纳米所已集聚起一支包括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百人计划18人、海归人才80人、博士190人的高层次科技队伍,截至去年10月底,累计争取科技经费超过3亿元,承担各级科技项目167项。
  为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苏州市积极引导企业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建立相关的科技载体:对规模较大,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技术力量较强,且有独立的科研大楼的企业,支持其建设省级或市级工业技术研究院;在省、市自主创新试点企业中推进培育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根据产业不同,鼓励建立不同专业的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仅在2010年,在苏州市的大中型企业442家中建有研发机构361家,超过80%。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目标三:
  亨通集团旗下的亨通光电近日与世界500强日本古河电工成功签署战略协议,并购古河电工(西安)光通信有限公司。此举是中国光纤光缆业国际化的一次突破,打破了外资企业掌控关键技术的局面。今后,亨通集团将借力古河电工的技术研发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强化自身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从而加速企业国际化,实现从量到质、从低端向高端的转变,提高集团核心竞争力。
  为抢占创新发展制高点,苏州积极扶持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苏州市经信委提供的数据表明,去年全市在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项目的项目数、计划总投资和完成工作量分别为1388个、1806.3亿元和860.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1%、72.5%和53.4%;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去年实现总产值达11571亿元,同比增长25.7%;制造业领域新兴产业产值已达1075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8.1%,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2%;全市新兴产业实现利税和利润分别达到888.5亿元和689.6亿元;销售利税率和利润率分别达到8.5%和6.6%。“苏州市新兴产业以17.8%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创造了38.1%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45.1%的利税总额和48.1%的利润总额。”苏州市经信委副主任陈卫明介绍说。
  苏州市把人才引进作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口。事实证明,苏州有强大的工业作支撑,人才等创新要素进入便能迅速催化,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端产品:简廷宪、瞿晓铧等人才推动“新型平板显示”和“太阳能光伏”等百亿级、千亿级产业基地加速形成;刘继明、孙剑勇等人才带动涵盖上下游产品和服务的融合通信产业链成形;张佩琢、梁子才等人使苏州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小核酸研发生产基地。通过产业领军人才的大量集聚,推动新兴产业加快集聚,带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已成为苏州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路径。
旧苗介绍这些,就是张五常说的县际竞争,苏州在这方面是成功的。
神经病人思维广,自费五毛立场稳
旧苗介绍这些,就是张五常说的县际竞争,苏州在这方面是成功的。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3-1-14 09:25
张五常:“我去昆山,看到很不寻常的一个情况。200万美金投资不是很多,但他们抢得很厉害。苏州等各方面都想争我过去,只要我愿意去,什么条件都可以。这种地区竞争我是第一次看到。最近去芝加哥开会,他们说这种竞争制度到处都有。地区招商的确到处都有,但是‘抢’这种现象是没有的,他们就是在抢生意。给你地,厂房可以帮你建,外国没有这种现象。这个现象不是我一个人看到,不去投资,你不会看到这种现象的。为什么这样呢?这种无形的竞争,生意的竞争,非常奇怪。”
张五常提到了苏州在招商引资时可以“给你地,厂房帮你建”,蒋宏坤也谈到了,“在企业出现资金难题的时候,我们在金融服务方面,不仅提供贷款,还积极拓展发债、票据、担保等多种融资手段,同时减少行政性收费。”
35# 李旧苗
苏州离上海咫尺之遥,但苏州永远成不了国际大都市,顶级人才落地苏州是不可能的(本土成长的除外)。 ...
老程 发表于 2013-1-11 13:12
苏州为什么留不住人才,吴敬琏老先生也曾作过一番解读:“我自己从苏州得到一个启发,因为早期我在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任职,我们这个分委会是在苏州,当时苏州的朋友们就跟我们反映这个地方不行,我们这个城市太小,留不住人,好不容易从内地招了些人,没有两天就跑到上海去了。我们觉得有点怀疑,然后就做了调研,调研的结果是我们否定了这种因素,我们发现原因是因为专业过多,技术人员密集在一起也有好处,这个好处就是通过碰撞,大家都知道硅谷的咖啡馆就是一个产生新思想、新技术的基地,就是因为专业人员碰在一起,在碰撞中就产生了先进思想。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同专业的人才有可能碰撞的,因为专业过多太杂,所以在一个中等城市里面就很难形成同专业人员的聚集,一个人到了这样的地方,原来在技术上可以先进的过了一两年以后就变得落后了,所以它要寻求一个地方,能够使得自己的学识有长进,能够和同行交流,能够碰撞,能够产生新的思想。他们的说法是因为这里享受不到大城市的一些文化,所以他们留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