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清华学霸姐妹花-马冬晗、马冬昕

从昨日到今日,新浪微博里有一则消息红火得很。其“微话题/热点”的题目是《每个小时都有明确安排,清华学霸刻苦学习引争议》;“微吧/杂谈吧/热门”里的题目是《比国家领导人还“忙”的清华学霸姐妹花-马冬晗、马冬昕》,点击数、转发数和评论数都非常惊人的多。
其主要内容是:最近一张“清华学霸”马冬晗的学习计划表和获得清华特等奖学金时的答辩视频被疯转,最低成绩95分。据了解,她是清华大学精仪(精密仪器)系81班本科生,3年成绩班级第一,现任该系团委副书记。在她的学习计划表里,从周一到周日,每个小时都做了非常明确的学习安排,网友们看完后评论:“比国家领导人还忙。”“深刻感觉自己连呼吸都在浪费时间。”“她貌似一周只洗一次澡!”而且,她还有个双胞胎妹妹马冬昕,也是一样的传奇。

我们不妨再看看全文,更详细了解这两位充满传奇色彩的清华孪生姐妹花优秀学生。

传说1:
她们的学习成绩分别是所在院系的年级第一名,并双双获得了2011年清华大学最高荣誉——特等奖学金,每年只有5名本科生获此奖,据说她们是清华大学历史上唯一一对获得此奖的双胞胎。
传说2:
姐姐曾是精仪系历史上第一位学生会女主席;妹妹当选了北京市海淀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传说3:
她们长得很漂亮,是清华大学学生国旗仪仗队队员;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她俩是校庆运动会开幕式升旗手。
传说4:
在体育上,她们是校乒乓球队种子选手,姐姐马冬晗打进了女单四强;她们还擅长散打、中长跑、排球、羽毛球等。
经过调查,这些传说都是事实。清华提倡的“又红又专,全面发展”,在她俩身上得到了近乎完美的体现。
刚进清华,曾仅居中游
来清华之前,马冬晗的成绩一直很稳定,“小学年级排名没出过前10名,初中前5名,高中前10名。”进了清华,马冬晗习惯性地把自己的大一成绩锁定在“年级前5名,至少也是前10名”。为此,马冬晗每天早上6点起床,6点40分上自习,晚上10点30分自习室关了门才回宿舍。
但是,大一上学期,她在全年级150人中考了第20名,以“目标第一,总是希望最好”的马冬晗遇到了自小学以来学习中的第一个坎。
马冬晗为此每天都不开心,一想到学习就有压力。
这时,妹妹马冬昕的法宝“周计划表”起到了扭转乾坤的作用。
从小学到进入大学前,马冬昕的学习成绩一波三折,她进高中时曾是全年级第二名,把姐姐甩在了身后。但她也考过50名、150名。“只要情绪到位,她就能考得好,好得没有上限。”马冬晗说。在学习中,马冬昕需要动力,只要动力明确,她就能爆发能量,“我姐姐是跑马拉松的,而我是百米冲刺型的,到了大学,我更适应了”。
马冬昕喜欢新挑战
不同的新课程在大学扑面而来,正合马冬昕的特点。为了管理好学习生活时间,她提前一周把下周的计划表做出来。一周的计划表是一张A4纸,上面是从周一至周日各个时间段的学习生活安排。
除了安排学习、生活时间,每一天,马冬昕都要总结“计划完成情况”“学习情况”“社会工作”“体育锻炼”“生活状态”“修养品行”和“一天总结”。“其实,计划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执行。”姐姐马冬晗解释。在一张周计划表中,记者多次看到“加油”这样自我鼓励的词,这些“加油”背后需要多么大的毅力来支撑!马冬昕正是凭借这份毅力,大一上学期就赶上了其他同学,大学3年的学习成绩在化学系排名第一。
从大一下学期起,马冬晗也做起了计划表,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
升旗也完美
姐妹俩不仅学习成绩第一,马冬晗是精仪系有史以来第一位学生会女主席,马冬昕则是班长、系学生会学习部长、校学生会副主席……这对姐妹做任何事情都冲着最好,为什么?马冬昕道出了除了毅力之外她们俩另一个共同点——追求完美。
大一下学期,姐妹俩加入了清华大学国旗仪仗队,这支队伍是清一色的“女兵”。迎接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姐妹俩接到了担任升旗手的任务。“姐姐拉钢丝绳,我甩旗,还要把旗子往上送。我们俩立下了军令状,要一秒不差地把国旗送到旗杆顶端。”马冬昕说。
平日的升旗都是在主楼前,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运动会在东大操场举行。“东大操场的旗杆用的是钢丝绳,年头久了,有的地方打结拉不直,出现过升旗不太顺利的情况。”马冬昕说。
理工科出身的她们觉得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来解决。“姐姐是学精仪的,到金工车间找了师傅,在旗杆下安滑轮,这样,钢丝绳的两端就不会缠在一块了。”
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在国歌停下来的那一刻把国旗送到旗杆顶。这个问题由马冬昕来解决。“我俩找到一个巧办法,把钢丝绳分成五段,每一段都用胶布粘上,做上很小的标记,这样就能判断时间了。”
为了顺利完成任务,每天早上,姐妹俩都要到东大操场踢正步。“升旗前我们俩要围着操场走上大半圈,我们的步子要练到是由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马冬昕说。每次踢正步,姐妹俩都吸引了不少观众,其中不乏“粉丝”。“刚开始有点儿不习惯,后来就见怪不怪了。”她们还做了无数次48秒升降旗练习,白手套被钢丝绳磨破,手指也磨出了水泡,双腿更是站到抽筋。“百年校庆的那一天,我们完美地把国旗升到了旗杆顶端。”马冬昕说。
大学生活没有遗憾
“除了学习和社会活动,你们的业余时间怎么打发?”记者问。
“我们逛街,但更多的时候,我们俩打球。”马冬昕说。
谈到打乒乓球,这可算得上马冬晗和马冬昕的又一个传说。高二之前,她们俩从没摸过乒乓球;一次通过电视观看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姐妹俩被乒乓球吸引住了,便请曾打过乒乓球的妈妈陪练。“我们平日没什么时间玩,不过半年后,妈妈就不是我们的对手了。”
到了清华,姐妹俩的乒乓球球技也突飞猛进。大三时,姐姐打进了清华大学2011年乒乓球单项赛女子前4名。马冬晗笑着说:“其实,妹妹的球技与我差不多,只是她比较悲摧,经常在比赛的第一二轮就遇到了强劲对手,提前出局。”
平时,马冬晗和马冬昕在一块儿打球,每当学习新的球技,马冬晗总是取胜多。“我学会的球技会变形,一旦姐姐学好了新技术,她就很稳,无敌了。”打了那么多场比赛,她们俩从来没有交锋过。“我俩本可以在半决赛过招,那时的比赛肯定很好看……”没等马冬昕说完,马冬晗抢过话说:“我俩都了解对方的球技,场上的比赛肯定有很多个回合。”
没在乒乓球比赛中过招,她俩并不认为这是大学4年的遗憾。“我的大学生活没有遗憾,前不久,作为化学系女子排球队队长,我们获得了乙组冠军。要是没有获得冠军,我就有遗憾了。”马冬昕说。
在某知名校园网上,姐姐马冬晗有近5000个好友,妹妹马冬昕的好友也近3000人。
网上的火暴,也吸引了媒体的注意。“清华有的院系请我们去交流,我们都去了。帮助年级同学我们没有意见,但有的电视台邀请我们参加一些活动,我们拒绝了。”马冬晗说。面对这份火暴,姐妹俩都有些担心:“我们只是学生,不是公众人物,以后都搞科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希望太高调。”
看了这则消息,我们首先是叹为观止,无比赞美。一对孪生青年,而且是姐妹女性,而且长相如此漂亮,而且都在中国最高学府学习,而且学习成绩都如此优秀,而且各方面还都如此全面,“又红又专”,既是学生干部,业余生活又很丰富,爱好运动,网友很多,并参加了不少社会活动,为人又低调平和……真是十全十美、完美无缺、世上罕见啊!像这样的人不红那才是怪事。
不用说,她们的天赋非常高,非常聪明,又非常勤奋(但“一周洗一次澡”的传闻自然不可信,洗澡的时间她们还是挤得出来的);作为理科生,在学习和其他方面的时间安排有条不紊,像计算机一样精确而条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活得很用心、很专一、很纯粹、很科学。
在当今大学生普遍学风较差,学习不努力,不把上课当回事,浑浑噩噩过日子,混文凭的时代背景之下,马冬晗、马冬昕姐妹俩学习态度如此勤奋,学风如此纯正,成绩如此优秀,表现如此出色,是应该肯定的,值得大家学习的。
当然也有人提出异议,比如说,她们一味地光会学习、光知道老师教的那些东西,哪有时间思考,哪有个性?如此机械化的生活,单调刻板,没有休息、没有玩乐,有什么意义、有什么意思,真的可取吗?又比如,在清华上学、门门功课95分以上、拿奖学金、学生干部、爱好体育……这样的学生就是真正优秀的吗?真正的优秀,应该是有见识、有创造、有成就。对这些观点,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这是要搞那样?一生都被毁了。
看着两个机器人茁壮成长得就跟有血有肉的真人一样,但愿这只是误写和误读。感觉误写的可能性要大些,作者的作文似乎刚好达到一九七几年中学黑板报的水平。
中国的教育,都在拚命。最后,没用的东西学到不少,有用的东西没学到。
也未见得不好吧。不过个人表示无感。
会长大的,所有这些经历今后都会有用。
她们还年轻,成绩再好也是学生,成年人若冷嘲热讽就不厚道了。
本帖最后由 ironland 于 2012-10-20 18:51 编辑

之前只过看计划表,很佩服。这样彪悍的自制力和韧性,做什么工作都是大有帮助的。但看了这篇文章,又觉得这俩姐妹少了点什么。
我知道什么?
从成绩上看,她们掌握了如何增长知识的“方法论”(乒乓进步也是一个证明);但从经历上看不出的是影响她们人格修养的培养氛围?

这种培养氛围,通常我们理解为家庭教养、师生关系的学养。

当然,如果我们能看到她们的作文类试卷,大致也可以判断一下虚实。比如那些课程名叫:幸福与发展,社会主义风云人物评析等等。
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她们的这个过程,拼搏的过程,干什么都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