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与自己书】杂谈《就事论事》 /独园居士
『与自己书』杂谈《就事论事》 / 独园居士2012-11-07 19:22 | 阅读(422) | 标签: 闾丘露薇, 柴静, 崔卫平, 20元方便面, 吴晗传
|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文章
媒体人闾丘露薇的新篇文章《就事论事》全文532字,原载《羊城晚报》她的专栏。可能是篇幅的问题,闾丘露薇只得在这篇文章里添加启示性的四个问句。文章篇头,她用例鲁迅先生这些年在中国大陆的遭遇以及自身的人生感悟,抛出一个自问自答的问题:我需要认同和不认同的,都只是鲁迅先生的文字,为何需要和他的为人联系在一起?答案更直白,无从遇见过鲁迅先生,连同对他为人的评价都是借助他人的文字来了解的,这很重要么?已经不再重要,鲁迅先生的评定过的哪些事是对的,哪些事被他评定错了,我是如何理解的,这便已经足够。闾丘露薇含蓄的只是表达到这儿,也许到这儿更合适一些。
第二个和第三个问句都是历史本身的质问,简约的交待这个教育机制,习惯性把人浸染成需要去区分他人的道德、品性优劣,甚至还借用文革时期的特殊质问来呈现。审问自我是否和他人一样习惯性地犯这样的过错,这就是最传统意义上的自省,从一日三省其身的国人传统里来看,今时缺失的恰好是自省,唯其对他人指责便是凿凿逼问之言,而到自己需要面对简单质疑的时候开始躲躲闪闪。
文末的问,也就是第四问,与读者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说闾丘露薇自己通过自省之后,有所进步,那么这样通过提问的方式,也会降低其优越感,而是非常平和的向读者发出邀请。这邀请函内容是:如何学习就事论事,如何学习抛弃诛心的思维,改变总是站在道德高度批评别人的习惯,我还在努力中,不知道你呢?
闾丘露薇这个媒体人,在中国整个媒体圈子之中知名度是相当高的,而互联网世界里,她的博客遍地开花,其阅读受众也非常多。但她的文章多数都是刊发在各种不同报刊的专栏空间里,受其篇幅限制,只得时时适宜的对话题和文字表述进行节制和言语用词上的瘦身。这理应是一个媒体人应有的职业操守、素养,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对闾丘露薇是尊崇的。
在尊崇的另一端,也还有一些女性媒体人。恰好2012年10月9日柴静在清华大学做过一场名为《采访是一场抵达》的演讲——“好感和反感是你在观察人的时候最有害的一种心态,你要在采访前就对一个人形成了好感或者反感,你就没有办法诚实和客观地观察他了。”
柴静的演讲,是一种表达,也是一次传递。单纯地从表达空间的限制程度来说,演讲远比专栏文章的空间要多出许多。真是缘于如此,柴静的表达里,更容易看到媒体人的执着、专业以及职业的操守。
报道的要求是精确,对事实和因果的梳理。如果没有这样的基础,评论则会演变成议论、想象,虽然精彩但最要命的是——这不是事实。柴静在表达这个意思的时候,还对偏见、无知做出简单的演绎: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知道得越少,就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是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单纯判断。人们头脑中偏见的根源,往往是来自于无知,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知道得越少,就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是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单纯判断。
小三这样的一个社会身份名词,为什么现今只要一旦被人曝出是这样行为的人,就一定会遭受超级激烈的舆论攻击呢?我们需要或尝试地去接触过,这个可能被我们所鄙夷的人吗?有这个必要吗?她所介入的家庭真的是完美之极,又或是那个已婚男人对她也是进行的一种情感欺骗呢?这样的例证,在我们的视野里层出不穷。
2012年11月5日来自《北京青年报》刊载过一篇报道《归途24小时》,这篇文章被新浪网采用的时候已经选取其中最具有传播效力的部分——方便面被卖到20元。事实上在整篇新闻报道里,这是一种讲述,文章中的两个被采访者均为化名,而所有的采访均是建立在这两位化名的人物——所讲的经历之上。
这只能算是一个花絮,真正被称为卖20元的方便面的队伍——只有两名。而且这场生意对其中化名张洪的人来说,已是8个小时没有喝水和吃东西了。而这更是替另一个事件做出意义颇深的铺垫。这个事件是两个八达岭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在风雪里给被困的人送免费盒饭。
这与我们一贯的宣传是相联的,政府是人民的贴心人,在人民群众遭受困难的时候,党和政府才是人民群众最贴心的人。更何况这是十八大即将召开之时,又是北京天子脚下的地域。媒体上刊载的时评文章,也全是自这两个事件着力去评论、解读。附近的村民,虽然赶不上活雷锋,从成本的角度来看,方便面自身的成本价格和一瓶热开水的价钱都不值几个钱,但特定的风险成本是这恶劣的天气,更无从了解和获悉他们卖出了多少。但没有必要大书特书的评定,而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因敲不开车门,也未必真的能够上升到公信力下降。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样的贴心事还是干的少了一些,社会信任关系确实遭受着某种考验。
但反观《北京青年报》的报道真的出了问题吗?它所坚持的难道不就是传递出真相?既然是这样的坚持错了么?又或者各家媒体报刊的跟进乃至微博制造这样的话题,供人思考,就纯粹只是利用这样的信息,来获取自我的利益么?都称不上,这也是独立思考未来必然要走的一条路,信息的量越来越多,越来越不容易轻易下断语,这也就需要我们保持一个平和、平等的思维、视角去考量诸多事物。
“采访不是用来评判,采访是用来了解;采访不是用来改造世界,采访只是来认识世界。媒体的职责不是提供‘热’而是提供‘光’,不需要煽动社会的热情,媒体是在提供光亮,照向黑暗未知之处。”柴静的这些话,都是散落在整个演讲过程之中的,漂亮也够漂亮,但更多的是朴实。
而与之相关的是崔卫平先生在2012年2月时做出过的一个系列文集《我们如何学习讨论》,其中的第二篇则是《以平等的道德身份》,这篇文章的大背景是——方舟子、韩寒大战的时期,崔卫平先生根据自己所觉察到的一些事件,加之自身知识份子的敏感,动用常识和智识进行的综合梳理。
“而恰当的做法正好相反:要从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理解来看待人。即从当事人理解自己的角度,这是一个内在视角。比如,他认为是正当的理由,或许就是正当的,至少对他本人来说是正当的;他认为是正确的做法,或许就是正确的,至少对他本人是正确的;这个人自己认为是应该的事情,或许就是应该的,至少对这个人本身是应该的。只有进入他理解自己的视角,你才能获得一个与他本人相持平的视角。只有像对待他理解自己那样去理解他,你才能做到对这个人平等。他不认为自己是野兽,你也不能扣他一顶妖怪的帽子。”
我们的习惯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去确立别人的世界应该如何建构。识人之前是识己,识己之前是如何识人,这话看似是颠来倒去,但实质是这样的。要想认识一个与己无关的人,最好的方式是将自己置身到他所处的位置、角度去打量、思考以及如何应变,这其后才是应变的选择里如何取舍;而这些都将以自己的角度去打量,那么认识自己就更重要,可如何认识自己呢?就得学会正确的认识一个人,这个时候的人已经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与己无相关又或者完全只是自己,而是人性。
这样前后读完与之相关的诸多文章,我想自身对就事论事的思考会周虑一些。一事一议,是看人还是问事,这是我们的一种习惯,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一直强调:文如其人。事实上一篇文章并不代表一个人真如此,文章的简单分类可以说成是写给自己的,也还有专门写给别人的。我手写我心,这句话看似是漂亮到无隙可钻,但假如完全是命题作文,又或是被硬性要求,那么这种自我的夸耀随时会摔跌。更重要的是文章,只要真的写的足够好,留传千古流芳百世是真有的,而其写文章的人哪怕一生沉沉浮浮,却真的会成为过眼云烟。就像今时,谈李白诗歌的人,得多少人啊。谈纳兰容若词的人,得多少人啊。可又有几人真关心他们的人生命运?羡慕的只是自己所缺憾的,渴求的只是自己所失落的,天子呼来不上船快比的上犬儒主义第欧根尼对皇帝说的——别挡住我的阳光,千金散尽还复来那真是一个高富帅的梦想,更何况还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安慰一点也不输给阿Q的自我精神激励大法……
文章是作者对世界的看法,这无疑是真的,哪怕只有一点真心实意想表达的话。但发言权也并不会因为其时的道德权威、社会地位等等外在的东西剥夺,实质上也只有倾听的听众多一些、少一些而已。诚如闾丘露薇、柴静这样的知名媒体人或崔卫平先生这样的知名学士,粉丝多一些,自然随时被倾听的可能性也会增多,但说到底,只要不是盲目的偶像崇拜,都是针对其发言的内容,做些有感之谈,又何尝不是一种有益呢?
近来读《吴晗传》,1969年3月17日夜,吴晗先生夫人袁霞女士被允许回家看病。当天晚上病发,第二日清晨,袁霞女士从昏迷中醒来,想喝口稀饭。而医院因其是吴晗的家属,需要划清敌我界限,冷冰冰的拒绝了。这应该就是历史的教训,当社会地位因政治失势而发生跌荡,又引发道德失效,一个垂死之人的临终愿望都得不到满足。这也便可以成为我们需要为那些即便已经被证实道德问题上有些污点的人,仍然可以提供一种发表声音的机会,也许等到某天,我们发现他们所提供的声音,恰好提醒了我们正在犯的错,这该多好啊。
回到闾丘露薇的《就事论事》上来说,仅仅因为她含蓄地表达了一点,我们需要不居高临下,不拥有道德高峰,我们就需要去质疑为糊涂公知,这或许是我们的视野被过多的东西遮掩了吧。瞧,她最后文末的身段放的多低,不再是公知,不再是媒体人,就是一个拉着家常准备讨论一个话题的女人,她说:我还在努力。我想,我们应该这样回答,我们也正在努力,并不会落在你身后,如果可能的话,将会超越你。
——独园居士(2012年11月7日)
附录:
闾丘露薇《就事论事》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87377
柴静《采访是一场抵达》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gongminhuati/article_2012101469078.html
崔卫平《以平等的道德身份——我们如何学习讨论之二》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72534
《归途24小时》—2012年11月5日来自《北京青年报》
http://bjyouth.ynet.com/3.1/1211/05/7581586.html
《吴晗传》1984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见于该书332页《夫妻双双饮恨而终》
(转自一五一十部落)
|